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存在之思·智性幽默·小說精神
——論呂志青的小說

2014-04-09 06:42李雪梅
關鍵詞:小說

李雪梅

(三峽大學 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存在之思·智性幽默·小說精神
——論呂志青的小說

李雪梅

(三峽大學 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呂志青的小說,在思想意蘊層面受到西方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強烈的思辨色彩使其負載了豐富的思想信息而不僅僅是故事的載體,存在的悖謬感和可能性構成其重要主題;在敘事層面,多種現(xiàn)代小說技巧的使用產(chǎn)生一種陌生化的藝術效果,并形成一種智性的幽默品格。二者的有機融合共同構成呂志青“觸及現(xiàn)實和發(fā)現(xiàn)存在”的小說追求,實踐對存在的詩性沉思的小說精神。

呂志青;小說;存在;智性幽默;小說精神

呂志青曾在一篇創(chuàng)作談中提到,小說要“觸及現(xiàn)實和發(fā)現(xiàn)存在”,所謂“觸及現(xiàn)實”是要“觸及到人,觸及到人的精神狀態(tài)”,而“比觸及現(xiàn)實更高的則是發(fā)現(xiàn)存在”。[1]這種小說觀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昆德拉對小說的定義“關于存在的詩性沉思”,或者海德格爾的名句“詩是存在的神思”。正是從這一層面,呂志青小說的思想內(nèi)質(zhì)與審美特征在當下語境中的價值凸顯出來。因為關注存在,呂志青便區(qū)別于一般的現(xiàn)象敘述者;因為致力于沉思,呂志青又區(qū)別于單純用技巧講故事的小說家。

理性精神和懷疑立場構成呂志青小說存在之思的重要特點。這里的理性精神表現(xiàn)在他對繁復現(xiàn)實生活的把握能力和強大的邏輯推演能力;懷疑和批判的立場則促使他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現(xiàn)實生活里發(fā)現(xiàn)存在的悖謬?,F(xiàn)代社會的荒謬性為小說的發(fā)現(xiàn)提供了新的視野,被普遍接受的價值體系不復存在,價值陷落的時代導致了人的存在的非理性,錯位感成為人的基本存在感受,悖謬無處不在。基于理性精神和懷疑態(tài)度展示現(xiàn)代生活中的存在悖謬和被忽略的可能性,構成了呂志青小說的重要主題。

《黑暗中的帽子》融合了心理學、交際理論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諸多西方理論,但其實質(zhì)卻在探討現(xiàn)代社會日漸異化的人的存在和交往的困境。生活在世界中的任何人,注定要在和這個世界尤其是這個世界中的其他人建立的某種聯(lián)系中彰顯自身的存在?,F(xiàn)實社會中心理疾病的普遍存在,使臧醫(yī)生和他的心理治療機構“中立中心”聲名遠揚,“把自己當他人”、“把他人當自己”、“把自己當自己”三條準則構成臧醫(yī)生心理咨詢中的“價值中立”原則。但事實上臧醫(yī)生的治療結果卻是十分可疑的,臧醫(yī)生與何莉莉、沈潔、范彬彬三個女患者,毫無例外地陷入各種悖謬,糾纏不清。在臧醫(yī)生的心理疏導下,何莉莉走出了暴力婚姻和心理恐懼,并與臧醫(yī)生開始了所謂“新型同居關系”。當醫(yī)患關系中的價值中立延伸至兩性關系后,何莉莉時時感到陷于比前夫小魯?shù)娜^暴力更甚的冷暴力之中,他們之間只有兩性同居的實質(zhì),并無心靈的融合。而那頂由何莉莉親手織成的黑色絨線帽戴在臧醫(yī)生頭上后,“請勿打擾”的心理疆域更是明確劃定,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臧醫(yī)生與何莉莉都無法走入對方的精神世界進行任何正常的心理交流,那么對何莉莉來說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兩性關系?是與臧醫(yī)生彼此完全自由同時也完全無法走進對方心里的新型同居關系,還是與前夫小魯哪怕對打也不失為一種情感交流的彼此融入?“社恐癥”患者沈潔曾經(jīng)是那樣的“羞澀”和惹人憐愛,而當她的“社恐癥”治愈后,卻完全走向反面,粗俗不堪,連她自己都意識到她生命中失去的那些東西遠比得到的珍貴,她曾酒后吐真言:“從前的那份寧靜和安適已無處尋覓。她得到了什么?是不是一副面具?一副厚臉皮?”那么對沈潔來說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自我?是從前那個羞羞答答從不敢與人正視和交流的社恐癥患者,還是如今這個完全失卻了羞怯之心的所謂“幫主”?而那個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和臧醫(yī)生打打殺殺難解難分的“十步芳草”——范彬彬,則是另一個反例。臧醫(yī)生試圖拋開價值中立的立場,打破壁壘,直接進入彼此的心靈,從而抵達交流至境。但當一向尊奉“價值中立”的臧醫(yī)生對范彬彬“痛下殺手”,過度侵犯了她的心理疆域時,范彬彬最終走向精神失常,為了逃脫所謂外星人的控制開始了永無休止的奔跑。那么對范彬彬來說到底誰才是有意義的存在?是那個被現(xiàn)實和權力控制,被臧醫(yī)生稱為“犧牲品”的中學校長還是這個自我意識蘇醒后歇斯底里要擺脫外力控制的精神病患者?對臧醫(yī)生來說,無論是價值中立,還是突破心理疆域進行價值引導,都無法達到他理想的境界,在那個“透明的”、“沒有任何黑暗區(qū)域”的社會里,人們的視線不受阻礙,人們可以心靈相通。事實證明這只是一種幻想或夢想。

《愛智者的晚年》中的何為,作為社科院哲學所的研究員,講過海德格爾,熟悉荷爾德林。因了一次浪漫而驚險的邂逅,便執(zhí)著地將長達7年的迷戀和牽掛寄予那個叫梁可的女子,然而待7年后第一次正式見面時才知道彼此不過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各自生活在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里,不可調(diào)和的對抗和沖突無處不在。小說中何為寫散文的朋友老常、治失眠癥的醫(yī)生老費、讓人迷戀的秘書科長梁可,他們都有兩幅面孔。他們都擁有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可事實上那個老費只對病人的老婆感興趣,老常已習慣于花錢輕松解決性問題,而梁可,那個何為曾寄予無限遐想的女人,張口便滿是官場理論,最后還和令人鄙夷的老費走到了一起。在這個分裂的現(xiàn)代世界,像何為這樣的失眠者和心靈的漂泊者隨處可見,他們終日碌碌,冠冕堂皇,卻找不到心靈的停靠地。而讓何為沒料到的是,那個神秘而詩意的獻花人原來就是被自己稱為沒有職業(yè)道德的性工作者,她讓無聲的花語表達了一切,“在這個缺乏詩意的時代,這難道還不夠難得么?”這個性工作者反而還能給何為的生活帶來一點詩意的可能,治療了他的失眠癥,難道這不是現(xiàn)實世界的悖謬與荒誕?在呂志青的筆下,兩性之愛似乎永遠都是一個“異化的存在”,其他如《黑影》中研究蘇格拉底的“愛智者”莊佑對酒后沈捷的粗暴行為、《闖入者》中的胡祥與小孟由玄思走向畸變的婚姻、《穿銀色旗袍的女人》中父親一直追尋的那個“穿銀色旗袍的女人”(其實她是否真實存在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構成對父親與母親現(xiàn)實生活的解構)、《黑暗中的帽子》里臧醫(yī)生與何莉莉在床上已無任何新奇刺激可言完全程式化的“翻滾”、《失去楚國的人》中康小寧與小尤的感情鬧劇等等,無不如此。應該說,兩性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眾多關系中的一種罷了,在呂志青的筆下,其他如父(母)子(女)之間、醫(yī)患之間、師生之間等等關系無不都是悖謬的存在。

面對種種悖謬的存在,呂志青并不明確指向任何一種選擇,也從不輕易進行道德判斷,是懷疑精神而非道德信念支撐著呂志青的思考。因為小說的使命就是引導人們?nèi)ニ伎迹l(fā)現(xiàn)事物的模糊性和多種可能性?!靶≌f不研究現(xiàn)實,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場所。是一切人可以成為的,一切人所能夠的。小說家發(fā)現(xiàn)人們這種或那種可能,畫出‘存在的圖’。”[2]呂志青的小說對這種可能性尤其感興趣。

呂志青的小說常常是從一開始就帶有某種游戲的、或實驗的探尋,比如《南京在哪里》中代課老師的提問、《愛智者的晚年》中陽臺上執(zhí)拗的牽牛花,還有《失去楚國的人》中的老康熱衷的民間雕蟲小技、《闖入者》里的小七子等等,都具有這種穿透表象的效果?!蛾J入者》里的胡祥與小孟,一個是牙科主任,一個是大學教師,他們持續(xù)多年的二人世界生活單調(diào)無聊,規(guī)矩到近乎刻板。但流浪兒小七子莫名闖入后,被遮蔽的種種情態(tài)便顯露無遺:小孟喚醒了與生俱來的母性,生活驟然有了另一種意義,而胡祥被壓抑多年的性欲則以一種變態(tài)的方式得以發(fā)泄,以超出常態(tài)的方式發(fā)生惡性膨脹。不速之客小七子,莫名地來又莫名地離去,而胡祥與小孟卻再也回不到原來的生活了。小七子的突然出現(xiàn)徹底打亂了生活的秩序和表面的平靜,人性的復雜性就這樣浮現(xiàn)出來。

事實上,呂志青的小說中經(jīng)常會設置類似一些偶然性事件,它們常常以不同的面目出現(xiàn)?!妒コ娜恕分锌敌幵谕驴磥恚叭绻皇呛髞硪贿B串的偶然,那么康小寧的一生是不難想象的: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趴在那里,直到有人走到他的身邊,告訴他已經(jīng)退休,以后再也用不著到這里來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他偶然從游醫(yī)那里學到用倒立治療頸椎病,偶然因小尤的魅惑成為雜志社的反貪污活動的中心人物,又因偶然在火車上撿到的一本書成為楚文化研究的專家……一個一個的偶然結束了他刻板看稿的生活,促使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徹底失敗。而小說的結尾卻往往是一種開放式的,比如《南京在哪里》最后老校長房里掛著的匾額“南京在哪里”就很耐人尋味,它暗示著一場風波的表面平息并不代表人們心里的風平浪靜,《穿銀色旗袍的女人》和《闖入者》結尾的幻象都使小說引發(fā)的思考不止于文字的結束。這些偶然性事件起筆不驚卻使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迅速發(fā)生逆轉或是裂變,牽引出種種出人意料的發(fā)現(xiàn)。或許因為世界的本來面目就是謎和悖謬,所以呂志青要以這些偶然性事件毀滅世界的確切性,思索和認識世界的不確定,認識和發(fā)現(xiàn)世界的謎和悖謬的本質(zhì)。它并不來自某種道德領域,而是來自人性自身。憑借對人性復雜性的細膩把握,呂志青的小說呈現(xiàn)某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呂志青的小說滲透了對存在的哲思,但絕不是一般而言的“哲理小說”,他對存在的追問并不故作玄奧,反而極具可讀性。首先是小說中貼近現(xiàn)實的部分使他的形而上思考有血有肉,《蛇蹤》里鄉(xiāng)村選舉、進城打工、強行拆遷、時尚寵物、環(huán)境污染、三農(nóng)問題,《黑暗中的帽子》里的婚姻暴力、新型同居、網(wǎng)聊、QQ日志、應試教育體制……都增加了小說的當下性,頗具可讀性。同時,因為隱喻、戲仿、反諷等現(xiàn)代小說技巧的運用,常常會產(chǎn)生一種陌生化的藝術效果,并形成智性的幽默品格。

呂志青小說的幽默更多是基于“詩性沉思”的睿智的自嘲和反諷而構成的一種形而上的幽默。悖謬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歷史常常在開個人的玩笑,這種普遍存在的人生錯位感成了呂志青小說里幽默的現(xiàn)實基礎?!渡咣櫋防镄●T本來是拼湊明星花邊新聞的娛樂版記者,陰差陽錯頂替要聞版記者報道了不安分的青年農(nóng)民董大奎的“參政史”,最后董大奎卻只能遠走他鄉(xiāng)打工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而此時總編也有意調(diào)小馮回娛樂版,從這個角度看,董大奎的“參政沉浮錄”不過是一場“鬧劇”,更像是小馮采寫的另一版本的娛樂新聞。內(nèi)里明明是悲劇性的,但呂志青卻能賦予輕松隨意和諧謔的幽默筆調(diào),這是一種智者的徹悟。

在對小說幽默感的把握上,呂志青很好地運用了反諷手法,將其巧妙織進小說創(chuàng)作中,使作品呈現(xiàn)出亦莊亦諧的特質(zhì),透出睿智和理性思維的火花,而小說中狂歡化場景的一再出現(xiàn)則更增強了其反諷效果。這種場景首先在《南京在哪里》中出現(xiàn),小說幾乎通篇就是一個狂歡化場景。小說開頭代課的侯老師不經(jīng)意間關于“南京在哪里”的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fā)了學生、學生家長乃至學校老師的極大興趣,學生們從秦淮河與金陵兩個層面出發(fā)尋找“南京”——搜尋一切有關南京的知識。一個偶然的問題,牽引出那些沉埋于地表之下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并逐一顯露出迥異于我們歷史記憶的本來面目,班主任黃老師、各科任老師、副校長、校長、教育局長,還有家長如郵電局長、影樓老板、茶樓老板、發(fā)廊女老板……各色人等滾雪球似地裹挾進來,這無疑是一場沒有舞臺的集體大狂歡。而呂志青似乎對這種場景情有獨鐘,繼《南京在哪里》之后,《失去楚國的人》《黑暗中的帽子》等小說一再出現(xiàn)類似的集體狂歡?!妒コ娜恕分锌敌幝犘乓粋€游醫(yī)的建議以倒立治療頸椎病,先是在辦公室?guī)恿送乱约w倒立代替工間操(甚至因為人人參與倒立活動而改善了同樓層雜志社與保密局的關系,并且為單位贏得獎勵出游的機會),失去工作后康小寧倒立水平更是日益精進,并且把倒立從室內(nèi)移到公園,追隨者和模仿者不斷增加,直至在廣場形成一個蔚為壯觀的倒立表演隊?!逗诎抵械拿弊印分械摹翱谡帧笔录仁菍W生馬小博與老師何莉莉就是否要遵循“統(tǒng)一”答案發(fā)生爭執(zhí),何莉莉作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氣急之下讓馬小博戴上口罩。不甘示弱的馬小博就此不斷變著花樣戴上不同的口罩,直至全班同學都被馬小博帶動通通戴上口罩,這是一場表面無聲實則內(nèi)心涌動的集體大狂歡。而小說中沈潔再婚的酒宴,更是一場社恐癥患者的大狂歡。在這些狂歡化場景中,無論是嚴肅的學校和辦公室,還是大眾娛樂休閑的酒店、公園和廣場,都成為表演的場地,而無論是熱衷于追問“南京在哪里”的人們,還是“倒立表演隊”,抑或戴口罩的同學們,所有人都是這場狂歡的積極參與者,而李小紅和民康、馬小博、康小寧則分別成為這場狂歡的無冕之王,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是人們巨大的狂歡熱情。正如巴赫金所發(fā)現(xiàn)的,人們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生活被森嚴的等級和僵化的體制所遮蓋,人人被要求循規(guī)蹈矩,服從既有的社會等級秩序,服從權力和權威,而狂歡式的生活則是脫離了常軌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是“翻了個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是對日常生活的等級、權力和禁令的顛覆,倒立、戴口罩等等這些狂歡化場景就試圖打破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壁壘,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異,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權威意識。

多種敘事技巧的使用,使呂志青的小說破除了過多的對故事性的傳統(tǒng)閱讀期待,最終還是指向對存在的多向度思索,并帶領讀者一起對存在進行探尋。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時小說的形式已不再僅僅是形式,而且是探索意義的重要途徑。哲學與藝術的遇合在呂志青那里有了新的含義,呂志青以藝術的方式詩性地言說了對現(xiàn)代人存在境況的理解。

就總體特征而言,呂志青那些“觸及現(xiàn)實和發(fā)現(xiàn)存在”的小說,在思想意蘊層面受到西方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強烈的思辨色彩使其負載了豐富的思想信息而不僅僅是故事的載體;在審美和敘事層面,呂志青的小說又十分重視結構和文體等形式技巧的實驗。二者的有機融合共同構成呂志青“發(fā)現(xiàn)存在”的小說追求。這種追求就是呂志青關于小說的本體思考,是對“小說精神”的自覺探求與實踐。“如果說在政治和商業(yè)、宗教和世俗、傳統(tǒng)和風尚、意識形態(tài)和流行思潮、社會秩序和大眾等等立場之外,小說、詩還構成一種特殊的立場,那么,這無非是指個性的立場,美學的立場,獨立思考的立場,關注和研究存在的立場,在一切平庸的寫作背后,我們都可發(fā)現(xiàn)這種立場的闕如。”[3]顯然,此處所言的小說已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文學樣式,更是一種察看生活的方式。呂志青深刻領會了這種復雜的小說智慧,他的小說就是對存在的質(zhì)詢,是對現(xiàn)代人性的審視,也因此遠離了平庸的寫作。

呂志青筆下有很多“沉思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們在哲學研究上已走得很遠,但在現(xiàn)實生存中卻常常被一種無力回天的失敗感所包圍,具有無可奈何的悲劇性(哪怕《愛智者的晚年》中的何為最后失眠癥得以康復,但其精神內(nèi)核的悲劇性卻是深刻的)。《黑影》中的莊佑研究蘇格拉底,敬重并努力靠近蘇格拉底的智慧人生,最后卻對沈捷做出禽獸不如的暴行;《愛智者的晚年》中的何為研究海德格爾,向往詩意的棲居,最終反而在與性工作者的纏綿中治愈了困擾多年的失眠癥;其他如《黑暗中的帽子》中愛好文學和哲學的心理醫(yī)生臧醫(yī)生、《蛇蹤》里的記者小馮、《失去楚國的人》中雜志社編輯康小寧等等,這些人物的理性沉思與現(xiàn)實生存形成的悖謬狀態(tài)就和作者的沉思構成了潛對話,生成了小說在思想層面上的復調(diào)意味。加上蘇格拉底、海德格爾、福柯、哈貝馬斯等西方哲學家的名字不斷出現(xiàn)在小說中,共同構成小說哲性思考的豐富景觀。當這些虛構的人物沉思的時候,也同時映現(xiàn)出呂志青小說的存在旨趣和探索精神。由于承擔了發(fā)掘、質(zhì)詢并沉思存在的思想使命,這些“沉思者”(包括敘事人)與“存在”之間搭建了一個親密而神奇的通道。

呂志青曾用捷克詩人詹·斯卡塞爾的詩句來闡明他理解的“存在”?!啊娙藗儾⒉话l(fā)明詩/詩在那后面某個地方/它在那里已經(jīng)很久很久/詩人只是將它發(fā)現(xiàn)。’存在,即是在‘那后面某個地方’的東西?!盵1]當一個作家能夠發(fā)現(xiàn)那些我們司空見慣卻又視而不見的東西的時候,他的創(chuàng)作靈性便顯現(xiàn)出來了。對“存在”的詩性沉思,便是呂志青的小說追求。要發(fā)現(xiàn)那些被忽略的可能性和被遮蔽的存在,寫作的難度不言而喻,這種挑戰(zhàn)從本質(zhì)上提升了呂志青小說的思想力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呂志青的寫作難能可貴。

[1] 呂志青.創(chuàng)作談:觸及現(xiàn)實和發(fā)現(xiàn)存在[J].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09(2).

[2] 〔捷〕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2:42.

[3] 周國平.小說的智慧[J].天涯,1997(6).

(責任編輯:畢光明)

OnLvZhiqing’sNovels

LI Xue-mei

(CollegeofArtandCommunication,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443002,China)

Lv Zhiqing's novel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philosophical ideas in their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the power of reasoning can be distinctly discerned in these novels so that they are endowed with rich thoughts rather than merely carriers of stories, with their important themes being the paradox and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At the narrative level, many modern novel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in the novels for the effect of estrangement and for the quality of witty humor. In shor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ideas and innovative techniques has constituted Lv Zhiqing's pursuit of novels aimed at facing up to reality and discovering existence and has implemented the spirit of the poetic contemplation on existence in novel creation.

Lv Zhiqing; novels; existence; wise humor; the spirit of novels

2014-05-27

李雪梅(1972- ),女,湖北枝江人,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

I207.4

A

1674-5310(2014)-07-0054-04

猜你喜歡
小說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小說課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明代圍棋與小說
閃小說二則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小說也可以是一聲感嘆——《寒露寒》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