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王占斌
(天津商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天津300134)
《天邊外》(Beyond the Horizon)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戲劇之父、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1888-1935)的成名作,寫成于1918年,是奧尼爾第一部獲得普利策文學(xué)獎的作品,奠定了奧尼爾在美國劇壇首屈一指的地位,成為美國戲劇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該劇是奧尼爾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多幕劇。劇中主人公羅伯特(Robert)是個充滿幻想、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青年,從小就夢想著離開閉塞的農(nóng)場,探索天邊外的秘密,因此決定跟隨當(dāng)船長的舅舅出海遠(yuǎn)航。露斯(Lucy)是鄰家女孩,自幼與羅伯特和他的哥哥安德魯(Andrew)一起長大。羅伯特臨走前一時沖動,向露斯傾訴了愛慕之情,不料露斯竟然接受了他的愛情,這迫使羅伯特放棄了出海的計劃,留在了農(nóng)場并娶露斯為妻。但同樣深愛露斯的安德魯知道后深受打擊,決心代替弟弟出海,遠(yuǎn)離這個傷心的地方。三年后,由于羅伯特缺乏經(jīng)營農(nóng)場的經(jīng)驗,農(nóng)場變得破敗不堪,羅伯特和露斯也受盡生活的折磨,不斷發(fā)生爭吵。露斯坦言自己選錯了人,說自己其實愛的還是安德魯。安德魯?shù)幕丶医o露斯帶來了希望,可安德魯卻跟露斯說自己并不愛她。安德魯也不愿留在農(nóng)場,而是很快啟程到阿根廷去發(fā)展。五年后,農(nóng)場已接近破產(chǎn),羅伯特身患肺癆,奄奄一息,安德魯?shù)弥罅⒖處iT醫(yī)生趕回給弟弟醫(yī)治。但一切都已無法挽回。最后,病入膏肓的羅伯特拖著病體爬到開闊大路旁的溝里眺望著遠(yuǎn)處夢想已久的天邊外,在悔恨和渺茫的希望中死去。露斯也變得遲鈍與麻木,在悲傷與慚愧中精疲力竭地生活,再也不會有任何希望。奧尼爾將人物放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真實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悲劇命運,揭示了人的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他曾經(jīng)談到,“《天邊外》有三幕,每一幕有兩場,一場室外,見得到地平線,暗示著人的欲望和夢想。另一場在室內(nèi),地平線消失了,暗示著人和他的夢想之間橫著的現(xiàn)實。用這一方法我試圖造成一種節(jié)奏,一種渴求和失望的交替”[1]6。
《天邊外》于1920年2月在紐約摩洛斯科劇院上演,獲得一致好評,“使觀眾耳目為之一新,使那些只習(xí)慣于在瞬間看到奧尼爾洞察人生的觀眾,看到劇作家在多幕劇中如此善于充分發(fā)揮,寫出令人信服的人物,為劇作家卓越的藝術(shù)才華而折服”[2]。
《天邊外》除古有成和顧仲彝的改譯本外,主要有荒蕪和王海若兩個中譯本。荒蕪的譯本[3]于1982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王海若的譯本[4]于2008年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從時間上來看,兩者譯著的年代不同,因而這兩個譯本在語言上具有各自的特點,同時作者在翻譯過程中所采取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也不盡相同?,F(xiàn)通過比較荒蕪和王海若翻譯的《天邊外》的兩個版本,具體分析一下戲劇語言的一些特性是如何在譯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
戲劇語言的口語性是戲劇中人物對白的基本要求,而劇本中絕大多數(shù)的篇幅都是人物之間的對話。對于舞臺表演來說,戲劇語言具有視聽性、瞬間性和無注性,不能重復(fù)或者倒退,也不能對語言進(jìn)行注解或說明,如果語言晦澀難懂,必定會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也就無法在演出過程中實現(xiàn)與觀眾的交流。劇本雖然是書面形式,但其目的還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呈現(xiàn)給觀眾,來實現(xiàn)和觀眾的交流,這就要求劇本的語言要盡量做到口語化,要讓觀眾一聽就懂。翻譯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一國文化與另一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戲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xué)形式當(dāng)然也不例外。因此,戲劇譯本的語言更要流暢通順,含義清楚明了,使觀眾能通過看與聽的方式迅速理解臺詞的內(nèi)容,才能使譯本能在譯入語文化中被大眾接受。
例一
SCOTT–[The first to find his voice–with an explosive sigh.]Well,if he ain’t the devil himself when he’s roused!You oughtn’t to have talked to him that way,Andy,’bout the damn farm,knowin’how touchy he is about it.[With another sigh.]Well,you won’t mind what he’s said in anger.He’ll be sorry for it when he’s calmed down a bit.
斯各特——[第一個能開口說話的人——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哎,他要是激動的時候不那么可怕就好了!你不應(yīng)該那么跟他說話的,安迪,關(guān)于那該死的農(nóng)場,你知道他對這個有多敏感。[又嘆了一口氣]你不要介意他生氣的時候說的話。他冷靜下來一點的時候就會感到后悔了。
(王海若 譯)
司各特 (第一個開口,大聲嘆氣)唉,他發(fā)起脾氣來,簡直就象個魔鬼!阿安,關(guān)于那個倒霉的農(nóng)莊的事,你不該跟他說那些話,你知道農(nóng)莊的事最容易使他惱火了。(又嘆了口氣)哎,他在氣頭上說的那些話,你不見怪吧。等他的氣消了一點,他會后悔的。劇中司各特是羅伯特和安德魯?shù)木司?,是個典型的老水手,說起話來自然滿是口語、方言和非正式的語言。由于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美國農(nóng)民家庭,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也大量使用了一些口語和粗俗語的形式,如該選段中的ain’t,’bout,damn,knowin’,譯者在翻譯時也要盡力使用相似的語體。王海若將第一句if he ain’t the devil himself when he’s roused譯為“他要是激動的時候不那么可怕就好了”,意思上正確,但聽起來偏書面化?;氖弰t將這句話翻譯成“他發(fā)起脾氣來,簡直就象個魔鬼”,更準(zhǔn)確地傳達(dá)了原文的意思。最后一句He’ll be sorry for it when he’s calmed down a bit,荒蕪的譯文“等他的氣消了一點,他會后悔的”顯然也比王海若的譯文“他冷靜下來一點的時候就會感到后悔了”更具口語化。
(荒蕪 譯)
例二
MRS.ATKINS–Can’t!It do make me mad,Kate Mayo,to see folks that God gave all the use of their limbs to potterin’round and wastin’time doin’every thing the wrong way–and me powerless to help and at their mercy,you might say.And it ain’t that I haven’t pointed the right way to’em.I’ve talked to Robert thousands of times and told him how things ought to be done.You know that,Kate Mayo.But d’you s’pose he takes any notice of what I say?Or Ruth,either–my own daughter?No,they think I’m a crazy,cranky old woman,half dead a’ready,and the sooner I’m in the grave and out o’their way the better it’d suit them.
阿特金夫人——不能!這真讓我發(fā)瘋,凱特·梅奧,看到這些人用上帝給他們的四肢到處閑逛,浪費時間做錯事情——我沒有能力幫忙,而且任憑他們的擺布,你可能這樣說。不是說我沒有給他們指出正確的道路。我跟羅伯特說過幾千次了,告訴他應(yīng)該怎么樣做事情。你知道的,凱特·梅奧。但是你覺得他在乎我說的話了嗎?露絲——我自己的女兒呢,他們兩個有一個聽了嗎?不,他們以為我瘋了,是個怪僻的老太太,黃土淹著脖子了,對他們來說,我越早進(jìn)了墳?zāi)箘e擋他們的道兒越好。
(王海若 譯)
艾特金太太——不行!凱特,上帝給了他們好手好腳,可是他們吊兒郎當(dāng),浪費時間,不干一件好事,我呢又沒有力量幫忙,反而聽他們擺布,真把我氣瘋了。我不是不給他們指點正路。我跟羅伯特說過幾千次,我告訴他應(yīng)該怎樣辦事。這你是知道的,凱特。你以為他注意我說的話嗎?就連露斯,我自己的女兒,也不注意。他們認(rèn)為我是瘋癲的、古怪的老婆子,已經(jīng)死了一半啦,越是早進(jìn)墳?zāi)?,越是不妨礙他們,越稱他們的心。
(荒蕪 譯)
在第二幕第一場里,羅伯特為了愛情,放棄了出海遠(yuǎn)航實現(xiàn)夢想的機(jī)會,與露斯結(jié)了婚,接管了農(nóng)場,但他并沒有務(wù)農(nóng)的能力和經(jīng)驗,眼看著農(nóng)場一天天敗落下去,露斯的母親艾特金太太很是著急,便向羅伯特的母親梅約太太發(fā)牢騷。作為一個患有長期半身不遂的農(nóng)村婦女,艾特金太太所說的話也充滿了許多非正式語言。在翻譯她的臺詞時,荒蕪盡力選擇一些普通的日常用語,如:好手好腳、吊兒郎當(dāng)、指點正路、注意、老婆子、死了一半,等等,極具口語風(fēng)格,觀眾聽了也倍感親切。與之相比,王譯中使用了一些較為正式的詞語,如:四肢、閑逛、指出正確的道路、在乎、老太太、黃土淹著脖子,等等,更適合在文學(xué)讀物中使用。
戲劇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是為舞臺演出服務(wù),故劇作家在創(chuàng)作劇本時盡量使人物語言適合舞臺演出,在翻譯國外劇作品時譯者也要使譯文盡量便于演員表演,也要讓觀眾聽得懂。戲劇的觀眾通常具有廣泛性,文化程度高低不同,如果臺詞過于復(fù)雜冗長,既不利于演員的發(fā)揮,又不利于觀眾理解。所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時刻為演員和觀眾著想,使譯文語言盡可能通俗易懂,不至于反復(fù)思考而不得其解,這樣才能引起觀眾共鳴。例如:
例一
ANDREW–Oh,of course.I know you’re going to learn navigation,and all about a ship,so’s you can be an officer.That’s natural,too.There’s fair pay in it,I expect,when you consider that you’ve always got a home and grub thrown in;…
ROBERT–[With a smile that is half-sad.]It’s more than that,Andy.
ANDREW–…[Jovially.]I’ll bet that’s what you’ve been turning over in your mind under all your quietness![He slaps his brother on the back with a laugh.]Well,if you get to be a millionaire all of a sudden,call’round once in a while and I’ll pass the plate to you.…
安德魯——哦,當(dāng)然。我知道你會學(xué)領(lǐng)航,學(xué)習(xí)關(guān)于船的一切,然后你就可以成為一位船長了。那也很自然。我想,你要是考慮一下你有一個家,還有食物扔進(jìn)來,這還是挺值的。……
羅伯特——[有點哀傷地笑笑]不止是這樣,安迪。
安德魯——[愉快地]我敢打賭,肯定你雖然表面上冷靜,心里早就在琢磨這些事了![他大笑著拍了弟弟的后背]嗯,如果你突然間成了一個百萬富翁,偶爾回來看看,我會把盤子遞給你。……
(王海若 譯)
安朱 噢,當(dāng)然。我知道你要學(xué)航海和船上的一切,好作個海員。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想,海員的薪水是相當(dāng)高的,當(dāng)你考慮到你總算有了一個家,又有了吃的和喝的的時候,……
羅伯特 (苦笑)還要多一些,阿安。
安朱 ……(愉快地)我敢說你心里一直在打著這個算盤,盡管你不言不語!(他笑著拍拍弟弟的背)好吧,要是你突然成了百萬富翁,常?;貋砜纯矗視蚰隳季璧?。……
(荒蕪 譯)
這段對話出自第一幕第一場。劇中的主人公羅伯特想要離開農(nóng)場,出海遠(yuǎn)航,從小手足情深的哥哥安德魯雖然不舍得弟弟走,但仍出于對弟弟健康和未來的考慮鼓勵弟弟堅持自己的決定。此選段中哥哥在猜測弟弟出海遠(yuǎn)航的原因。王譯將“grub thrown in”直接翻譯為“有食物扔進(jìn)來”,雖然翻譯并沒有錯誤,但聽著并不會讓人感受到有一個家是一件多么值的事,因為通常不好的東西才會被扔掉,這讓觀眾很費解?;氖弻⑵渥g為“有了吃的和喝的”,雖然采用了意譯,但卻準(zhǔn)確譯出了原文所要表達(dá)的意思。在談到弟弟如果突然成為百萬富翁時,哥哥說“I’ll pass the plate to you”,王譯也將其直譯為“我會把盤子遞給你”,觀眾聽后也許會納悶,把盤子遞給他做什么?目的語觀眾的文化背景與源語觀眾不同,有些知識很可能難以理解?!皃late”一詞有“similar dish,usu.made of metal or wood,used to collect money from the congregation in church”之意,即“(教會的)捐款盤,奉獻(xiàn)盤”。荒蕪則將其譯為“我會向你募捐的”,既傳達(dá)了原文的含義,也讓觀眾一聽就懂。
例二
MRS.ATKINS–[With a snort.]Can’t help it!How you do go on,Kate,findin’excuses for him!Anybody can help anything they’ve a mind to–as long as they’ve got health,and ain’t rendered helpless like me,[She adds as a pious afterthought]–through the will of God.
阿特金夫人——[嗤之以鼻]沒有辦法!你怎么這樣呢,凱特,給他找借口!任何人只要想就能做到——只要他們健康,不是我這樣的廢人,[她說完想了想,虔誠地說]——是上帝的旨意。
(王海若 譯)
艾特金太太(嗤責(zé))凱特,你總替他打圓場!只要下決心,誰都有辦法——只要他們身強(qiáng)力壯,不象我這樣可憐巴拉的。(想了一想又加上一句虔誠的話)——我弄到這般地步,也是天意。
(荒蕪 譯)
此例中,羅伯特接管農(nóng)場后狀況一天不如一天,他的岳母艾特金太太把原因歸結(jié)于他辦事不力。最后她說了一句“through the will of God”,如果僅按字面意思翻譯,觀眾便會感到迷惑,不懂原文到底想表達(dá)什么意思?;氖徳鲎g了“我弄到這般地步”,原句的意思就很容易為觀眾所理解了。
戲劇的舞臺性決定了戲劇語言必須富有動作性,這是戲劇區(qū)別于其他文學(xué)形式的特點之一。戲劇主要依靠人物對話塑造人物性格、展現(xiàn)沖突,借此推動劇情的發(fā)展,所以戲劇語言本身也必須體現(xiàn)出人物的行動,讓演員看到臺詞便能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劇中人物的動作,包括外部形體動作和內(nèi)部心理活動?!叭绻粋€劇本的語言動作性不強(qiáng),那么這出戲僅僅是通過人物的嘴,把故事敘說出來,讓觀眾知道了一個故事,它的戲劇語言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感情的、動作的、性格的,也就往往不能感人”[5]91。因此,譯者在翻譯戲劇語言時也要保留原文語言的動作性。
例一
RUTH–And besides,you’ve got your own work that’s got to be done.
ROBERT–[Absent-mindedly,without taking his eyes from the book.]Yes,of course.
RUTH–[Spitefully.]Work you’ll never get done by reading books all the time.
露絲——另外,你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羅伯特——[心不在焉地。眼睛沒有從書上離開]是的,當(dāng)然。
露絲——[恨恨地]你這么一直讀書是完不成那些工作的。
(王海若 譯)
露斯——你還有自己的非做不可的事。
羅伯特——(心不在焉,眼睛還在看書)當(dāng)然有。
露斯——(怨恨地)老是看書,你是不會把事情辦好的。
(荒蕪 譯)
劇中羅伯特接管農(nóng)場后雖然很努力地工作,但農(nóng)場的情況仍不見起色,而他對讀書的樂趣卻有增無減,想從書中得到慰藉,排解農(nóng)場工作的壓力。露斯看不慣他的行為,想阻止他,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沖突。此例中,王海若按原文字面意思直譯,而荒蕪則進(jìn)行了改動。前者看似更為忠實于原文,但后者體現(xiàn)出了原文臺詞背后隱藏的動作性,讓觀眾一眼就能看出露斯對羅伯特總是將時間浪費在讀書上的強(qiáng)烈不滿。
例二
ROBERT–[Aghast] Ruth!You can’t mean that!
羅伯特——[驚駭?shù)兀萋督z!你不是這個意思!
(王海若 譯)
羅伯特——(嚇呆了)露斯!你真是那么想的嗎?
(荒蕪 譯)
羅伯特把農(nóng)場經(jīng)營得一塌糊涂,所以在收到安德魯要回家的消息時很高興,也對安德魯?shù)穆眯蟹浅Aw慕,后悔當(dāng)初自己沒有堅持自己的夢想,走出農(nóng)場去見識外面的世界。但安德魯在信中總結(jié)的對東方的印象很差,與羅伯特夢想過的神奇的地方相差很大,于是羅伯特便嘲笑哥哥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有問題。露斯聽后勃然大怒,將多年來對羅伯特的不滿全部發(fā)泄出來,指責(zé)羅伯特一無是處,沒有資格嘲笑別人,羅伯特聽后非常震驚。王海若的譯句與原文一致,是肯定句,只是表現(xiàn)出羅伯特的憤怒之情?;氖弻⒕渥幼g為疑問句,充分表達(dá)出羅伯特內(nèi)心的驚恐,體現(xiàn)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使譯文具有心理動作性。
戲劇語言的人物性,就是戲劇中的人物語言富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征。戲劇主要依靠人物臺詞來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突顯人物的性格,觀眾也只有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來區(qū)別和判斷不同人物的年齡、職業(yè)、個性特征、身份地位、社會閱歷等方面,以及人物間的關(guān)系。此外,隨著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戲劇中的人物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情感、經(jīng)歷或身份地位等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也會導(dǎo)致人物性格、思想及其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人物的語言也會隨之有所差異和變化。因此,戲劇語言的人物性要求戲劇翻譯要巧妙運用語言,充分將戲劇原文中人物的個性體現(xiàn)出來?!耙痪湓?,戲劇譯文語言必須是個性化的語言”[5]67。請看下面兩段臺詞的不同譯文:
例一
ANDREW–Then you might as well stay right here,because we’ve got all you’re looking for right on this farm.There’s wide space enough,Lord knows;and you can have all the sea you want by walking a mile down to the beach;and there’s plenty of horizon to look at,and beauty enough for anyone,except in the winter.…
安德魯——那樣你最好就呆在這里,因為在這個農(nóng)場里有你要找的一切。這里有足夠廣闊的空間,上帝知道;你往南走一英里就有你要的海了,那里有足夠多的天邊可看,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夠美麗了,除了冬天以外?!?/p>
(王海若 譯)
安朱 那么你還是呆在這兒好,因為你追求的東西,我們農(nóng)場全有。空間大極了,天曉得有多大;你走一里路,走到海邊上,大海全是你的,要多少有多少;可看的天邊多得很,美也夠多的,除了在冬天。……
(荒蕪 譯)
例二
ANDREW–Why sure not!Did you think I was?There wouldn’t be any sense.One of us is enough to run this little place.
安德魯——當(dāng)然不了!你覺得我要呆在這兒嗎?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兩個人中一個就夠經(jīng)營這個小地方了。
(王海若 譯)
安朱 當(dāng)然不呆。你以為我要呆下去嗎?那有什么意思?料理這么個小地方,有一個人就夠了。
(荒蕪 譯)
以上是劇中主人公之一安德魯?shù)膬啥闻_詞。例一出自第一幕第一場,安德魯?shù)弥艿芤龊_h(yuǎn)航,以為弟弟出海的目的是想要獲得一些實際利益,殊不知弟弟出海的真正原因僅僅是想要探索書本上所描繪的東方之美,安德魯覺得弟弟的想法太瘋狂,太不切實際,于是便對弟弟說了例一中的臺詞。例二則出自第二幕第二場,安德魯因心上人選擇了弟弟而負(fù)氣代替弟弟出海遠(yuǎn)航,三年后一次偶然的機(jī)會回到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弟弟經(jīng)營的農(nóng)場已經(jīng)荒蕪,但安德魯出海遠(yuǎn)航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讓他掙錢的野心越來越大,當(dāng)初決意要把自己的一生都要奉獻(xiàn)給農(nóng)場的那個安德魯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所以當(dāng)?shù)艿茉儐柊驳卖斶@次回家是否想要在農(nóng)場呆下去時,安德魯說出了例二中的一番話。對比兩例中的語言,可以看出安德魯對待農(nóng)場的態(tài)度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而對比王海若和荒蕪的譯文不難看出,荒蕪的譯文中“空間大極了,天曉得有多大”、“大海全是你的,要多少有多少”、“可看的天邊多得很”與“這么個小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把安德魯出海前后心里狀態(tài)的變化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安德魯?shù)男蜗笥梢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轉(zhuǎn)變成為一個野心勃勃的商人?;氖彽淖g文更能通過人物語言充分體現(xiàn)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個性特征。
《天邊外》富有濃厚的悲劇色彩,是一部美國現(xiàn)代悲劇,在現(xiàn)代戲劇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翻譯這部劇作時,譯者也要充分把握原作的精神,盡可能將原作所要傳達(dá)的深刻內(nèi)涵展現(xiàn)給讀者或者觀眾。這兩個譯本為奧尼爾的戲劇作品翻譯研究做出了貢獻(xiàn),但就戲劇翻譯的一些特性來看,王海若的譯文多選擇直譯,語言相對較書面化,更適合于文學(xué)讀本。相比之下,荒蕪的譯文同時使用意譯的翻譯策略和多種翻譯方法,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既適合閱讀,也適合舞臺演出。
[1]尤金·奧尼爾.天邊外[M].荒蕪,汪義群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2]許朝增.奧尼爾的一座豐碑——評話劇《天邊外》[J].戲劇文學(xué),1997(6):62-67.
[3]尤金·奧尼爾.奧尼爾劇作選[M].荒蕪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4]尤金·奧尼爾.天邊外[M].王海若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5]孟偉根.戲劇翻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