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整
相比“感情淺舔一舔”、“屁股一抬推倒重來”的“酒文化”,夾菜布菜也是“酒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領(lǐng)導為下屬夾菜較多出現(xiàn)在有公筷的飯局,一些級別較高的領(lǐng)導給級別相差較大、或年齡相差較大的下屬夾菜,主要體現(xiàn)上對下、長對幼的關(guān)照之情。
在古代皇權(quán)社會,皇帝本人對臣子也免不了要請客吃飯,這便是“賜宴”。至于將食物賞賜臣子那就更不得了,叫做“賜食”,是很大的禮遇。古代臣子對待賜宴和賜食的禮儀,對今日酒桌文化很有借鑒作用。
在古代,無論賜宴還是賜食,作為臣子領(lǐng)受時都必須跪拜—無論身份地位如何。西漢初年,身為皇帝“舅爺爺”的萬石君石奮(他的姐姐是漢高祖劉邦的“美人”,漢高祖是漢景帝的爺爺)在接受漢景帝的賜食時,依然要跪伏在地才行,“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p>
明清之后,跪拜禮之外還要加上香案。林則徐曾受道光皇帝賜食鹿肉,他的日記有載:“幫貴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賞御書‘福字、‘壽字兩幅,鹿肉一總封,恭設(shè)香案敬領(lǐng)?!?/p>
如今,跪拜之禮當然可免,但是面對領(lǐng)導夾菜,依然需要在“敬”字上下功夫。領(lǐng)導長輩為自己夾菜,應(yīng)當起立,將碗碟遞出去接菜,以示尊重。
平輩夾菜還要感謝,臣子對皇上更要深情謝恩。
詩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宰相張說就曾寫過一首《恩制賜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緩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痹趥€人接受皇帝賜食時,一般要上表謝恩,比如前面提到的《謝明帝賜食表》。
皇帝的賜食,一般都是不常見的昂貴食品,有時還有意外驚喜。比如宋真宗在生了皇子之后為了慶賀,“宮中出包子賜臣下,其中皆金珠也”。
但有時候這種賞賜也會令人無語。明代中后期,皇帝普遍不理朝政,對臣子的賜食也刻薄了許多,大都是些立春日的春餅、中秋節(jié)的月餅之類的應(yīng)時賞賜。即便如此,臣子接受賞賜也一定要頌揚謝恩。
領(lǐng)導給自己夾菜,一定要做到寵辱不驚,好壞一個樣。
賜宴是豐盛還是簡單,不完全取決于皇帝本人,有時候要遵制而行。
有的賜宴,就比較節(jié)儉。比如崇禎皇帝召見成國公朱純臣等13人在中極殿商量修葺皇陵等事宜,賜宴為“酒三巡,湯三飯一”,這和今日領(lǐng)導視察的工作餐類似。
因此,在面對領(lǐng)導夾來的菜時,要根據(jù)夾的內(nèi)容體會領(lǐng)導的高瞻遠矚和良苦用心。如今領(lǐng)導夾菜一般也是象征性的,不會不停夾菜讓你吃,因此夾來的菜盡量吃完,如果因為健康、民族等原因不能吃的東西,應(yīng)告知,以免領(lǐng)導誤會你嫌棄。
明代的賜宴中,官員要記住如下規(guī)矩:飲酒吃菜必須要緊跟領(lǐng)導,皇帝舉杯祝酒,自己必須舉杯,皇帝喝一杯,自己才能喝一杯。吃菜的步驟與此相同,又比如喝酒不能自己斟,必須等鴻臚寺或者內(nèi)官太監(jiān)(宴會服務(wù)人員)來斟酒,叫“行酒”。
最重要的,喝酒不僅不能貪杯,而且要計數(shù)。明代的賜宴有大宴、中宴和常宴三種,每種宴中行酒的次數(shù)是固定的,大宴九次,中宴七次,常宴三次或者五次。在大宴中,只有皇帝一個人能喝滿九杯,臣子減其二,只能喝七杯。而且,減去的兩杯還必須是第一杯和第四杯,稍有差池,就是“大不敬”,要掉腦袋甚至殺全家的。
自古以來,和領(lǐng)導吃飯貪杯都是大忌。雖然移風易俗之后,也流行著“您是領(lǐng)導我是兵,您說咋喝我都聽”的酒桌文化,但在正式的宴席中,飲酒布菜掌握分寸感依然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