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非
(北京師范大學(xué)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述評*
呂亞非
(北京師范大學(xué)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
陸心源是清季著名藏書家,《儀顧堂題跋》是陸心源書目題跋的代表作。梳理和闡述《儀顧堂題跋》的撰寫與編纂、收書范圍與特點、刊刻與流傳、意義與評價,全面揭示《儀顧堂題跋》的成書、流布與影響,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對陸心源的文獻目錄學(xué)成就的研究。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編纂;流傳;評價
陸心源(1834-1894),字子稼、剛父,號存齋,晚號潛園老人,浙江湖州歸安(今吳興)人,晚清四大藏書家之一?!秲x顧堂題跋》是陸氏著述中書目題跋的一部分,為陸氏歷來撰寫的題跋所輯,成書于光緒十六年(1890)。
陸氏好讀書,嗜收藏,同時又是一個學(xué)問家。坐擁書城,閑居多暇,加之學(xué)有所在,出于整理自己藏書的需要他開始了書目題跋的編纂。
《儀顧堂題跋》雖刊成于光緒十六年(1890),但陸氏題跋的撰寫卻很早就開始了。同治六年(1867)刊于廣東高廉道任上的《儀顧堂集》里面就已經(jīng)收了不少的書跋。去職歸里后,陸心源一邊收書,一邊讀書、校書,同時又在刊書。光緒元年(1875)陸氏建潛園,開始專意著述。光緒五年(1879)輯《金石學(xué)錄補》二卷,撰《三續(xù)疑年錄》,開雕《十萬卷樓叢書》。光緒六年(1880)購得宜稼堂藏書。光緒七年(1881)刊出《千甓亭磚錄》。光緒八年(1882),刊出《皕宋樓藏書志》《續(xù)志》《歸安縣志》。光緒十二年(1886),《金石學(xué)錄補》刊出。光緒十四年(1888),《千甓亭磚錄續(xù)錄》《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刊出。光緒十五年(1889),刊出《元祐黨人傳》。光緒十六年(1890),刊出《吳興詩存》《吳興金石記》《儀顧堂題跋》。這段時間,陸心源一直沒有停止對藏書的整理與研究,在刻書過程中所寫的書跋基本都收在了后又重刻的《儀顧堂集》里。
《皕宋樓藏書志》《續(xù)志》中的三百三十多種珍貴圖籍有陸心源的案語,這些案語大都比較簡短,惜墨如金。在《儀顧堂題跋》所收入的不少書跋中,陸心源留下了時間信息,如卷四《唐余紀(jì)傳跋》“光緒十年七夕識”[1](P65),卷五《書金石學(xué)錄后》“光緒五年五日識”[1](P84),卷十《明刊李文饒文集跋》“光緒十年七夕后二日校畢識”[1](P150)、《東堂集跋》“光緒十年七月二日記”[1](P153),卷十三《貢云林集跋》“同治八年以閣抄本校過”、“光緒十年復(fù)以弘治刊本校一過”[1](P185)等等。從這些標(biāo)有確切日期的題跋來看,《儀顧堂題跋》里面收入的題跋的撰寫時間跨度比較大,其中最早的不晚于同治八年,有部分書跋撰于《皕宋樓藏書志》刊出前的這段時間,而《皕宋樓藏書志》刊出后又撰寫了部分書跋。鑒于一些題跋的撰寫要早于《皕宋樓藏書志》的刊刻,并且對比《儀顧堂題跋》后可以看出,《儀顧堂題跋》所記載的內(nèi)容要比《皕宋樓藏書志》的案語要豐富、深入得多,對于一些結(jié)論的得出有詳細(xì)的論證。由此我們推斷在撰寫《皕宋樓藏書志》時陸氏對于這批有案語的圖書已經(jīng)做過整理并形成題跋,然后再對于這些題跋按照《皕宋樓藏書志》的體例要求進行加工,最后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簡潔明了的結(jié)論性案語。
《皕宋樓藏書志》《續(xù)志》的體例限制了其收書范圍并且不能充分發(fā)明陸心源自己的見解。此外,隨著陸氏讀書日多,見解日深,又有許多新的看法與認(rèn)識。這使得陸心源一方面撰寫了很多新的題跋,一方面又促使他整理補充舊的題跋?!秲x顧堂題跋》的整理結(jié)集正是這一行動的結(jié)果。
關(guān)于《儀顧堂題跋》的整理結(jié)集過程暫沒有詳細(xì)的文字資料。據(jù)書前潘祖蔭序所署時間為“光緒庚寅七月”[1](P18),則至遲光緒十六年(1890)七月前《儀顧堂題跋》已經(jīng)結(jié)集并刊印。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的,是署名潘祖蔭的序?qū)崬槿~昌熾所寫,據(jù)葉昌熾《緣督廬日記鈔》所記光緒庚寅七月“鄭盦師贈陸存齋所著《儀顧堂題跋》四冊即命代作一序”[2],在葉昌熾《奇觚庼文集》卷上收入這篇代序。
《儀顧堂題跋》共十六卷,不標(biāo)經(jīng)史子集之名,實際上是按經(jīng)史子集進行分類。其中全書十六卷,其中卷一為經(jīng)部書跋,卷二至五為史部書跋,卷六至九為子部書跋,卷十至十三為集部書跋,卷十四至十五是碑帖、信札、書畫跋,卷十六是碑墓志跋。每篇書跋,首記書名、卷數(shù),再記作者和版本。另有版式特征、避諱、藏書印、授受源流、??苯Y(jié)果等根據(jù)書籍實際情況及需要記或不記。一般每種書一篇書跋,也有一種書兩篇甚至三篇的,如元瑞州《隋書》等有兩跋,《宋元學(xué)案》、衢本《郡齋讀書志》等有三跋。
《儀顧堂題跋》全書共收入各類題跋323篇,其中書畫碑銘48篇,書跋275篇。在所收題跋的分類上,經(jīng)部書跋22篇,史部書跋76篇書71種,子部書跋84篇書83種,集部書跋93篇書91種,四部共收書267種。法帖跋6篇,書法墨跡跋4篇,函札跋10篇9種,畫跋7篇,墓志跋7篇,碑跋12篇10種。這與陸心源的學(xué)術(shù)傾向有很大的關(guān)系。陸心源素對經(jīng)世之學(xué)比較在意,尤長于人物考訂,故注重史部、子部、集部的收藏、整理與研究。在所收書跋的版本上,全書共計收有宋刊約45種,元刊約22種,明刊約33種,清刊約56種,影宋抄本約37種,影元抄本約7種,影明抄本約2種,其他抄本約63種,另有東洋覆宋本1種,東洋覆元本1種?!秲x顧堂題跋》的收書范圍雖不像《皕宋樓藏書志》那樣專收珍善之本,且以明刻為下限,但可以看出其中收入大量宋元舊刻及影宋、影元舊抄本。大量的清代刻本和抄本和這一時期整理搜集了大量早已失傳的典籍是分不開的,東洋覆宋本的傳入反映了中日之間的圖書交流。
陸心源藏書豐富,善??迸c考訂,通版本目錄之學(xué),此在其所撰寫的題跋中有充分表露,也形成了其題跋的特點。一是富收藏。陸心源一生勤于搜討,坐擁書城,藏書十?dāng)?shù)萬卷,所以其在讀書、校書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己大量的藏書,因此陸氏題跋常常涉及一書的多種版本,有時兼記各種版本的行字版式。二是精鑒別。陸心源收藏豐富,心識目驗,對于古籍圖書的版本情況多能慧眼獨具,糾前人之失,為世所稱,葉昌熾在序言中就稱陸心源對于“版刻源流、收藏姓氏,剖析異同,如指諸掌。”[1](P17)更難能可貴的是,陸氏能綜合分析歷代版刻的特點,歸納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三是長校讎。陸心源勤于讀書,又善于校讎,加之藏書豐富,故其題跋對于版本文字之異同,言之極詳。對于各種版本,陸氏多有比較并指出其刊刻源流及諸書優(yōu)劣,對于舛誤較多有關(guān)文意之大者,陸氏不憚一一列舉,以為參正。四是善考訂。陸心源博學(xué)多識,故其題跋對于作者生平仕履、古書刊印源流、授受藏弆、版本文字之優(yōu)劣等多有考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余嘉錫先生稱贊此書道:“余以為其精博處,尤在能考作者之行事也?!盵1](P671)
《儀顧堂題跋》為陸心源家刻。后世著錄雖有光緒十六年刻本和潛園總集本之別,實際上兩個版本的書版都為同一個陸氏家刻板,只是有的為單行本,有的編入了《潛園總集》。另外在這兩個版本里面,后期的印本在目錄方面都做了一些挖改,因為卷三《續(xù)考古圖》和卷七的《濟生方》有目而無文,所以挖去,這應(yīng)該是陸氏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之后所做的修正,其他方面并無差別。
《儀顧堂題跋》的影印本有1990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根據(jù)清光緒間刻本影印,分裝六冊與《儀顧堂續(xù)跋》同裝一函,另1990年有中華書局影印的《清人書目題跋叢刊》收入《儀顧堂題跋》《續(xù)跋》,與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同在一冊。
2009年中華書局《書目題跋叢書》刊出了由馮惠民先生整理標(biāo)點的《儀顧堂書目題跋匯編》,全書將《儀顧堂題跋》323篇、《儀顧堂續(xù)跋》307篇、《儀顧堂集》卷十七至卷二十題跋61篇、《皕宋樓藏書志》中陸氏所下的案語330條合為一編,共計題跋案語1 032篇條,又收錄了俞樾與繆荃孫各自所撰的陸心源神道碑與余嘉錫《書〈儀顧堂題跋〉后》,并附有《四角號碼書名人名索引》,非常方便使用。美中不足的是《儀顧堂集》卷五至卷七陸心源為他人所作書序、自序、重刻書序等計42篇沒有收錄,卷十六題跋28篇顯與卷十七至卷二十為同一系列,而匯編失收,頗令人不解。山東大學(xué)李寒光、李霞二先生曾專門就此書整理中存在的訛誤、失收等情況作了詳細(xì)闡述,用此書者可參看。[3](P24-30)
《儀顧堂題跋》刊出后,陸氏分贈諸多同好。葉昌熾在《儀顧堂題跋》序中稱贊:“版刻源流,收藏姓氏,剖析異同,如指諸掌。”[1](P17)潘祖蔭在給陸氏的信札中稱《儀顧堂題跋》為“七百年來未有之作”。[1](P254)諸多夸獎,催生了《儀顧堂續(xù)跋》的問世,乃至陸氏又有了三續(xù)、四續(xù)、五續(xù)的打算,雖未能實現(xiàn),但可見《題跋》對陸氏學(xué)問著述產(chǎn)生的激勵。山東巡撫張曜讀此書后,認(rèn)為陸心源學(xué)識宏通才堪經(jīng)世,上折請用。光緒十七年(1891)三月陸心源得旨升復(fù)原官,交吏部引見。光緒十八年(1892)二月陸心源入京,四月光緒帝召見于勤政殿,后奉旨交李鴻章差遣,委至上?;檎猩叹质?。雖因病未能到任,但得蒙皇帝召見褒揚,一生仕途可謂有了圓滿的結(jié)局。
《儀顧堂題跋》不僅對陸心源的著述與第三度出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也因其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獲得了當(dāng)時學(xué)者和后世學(xué)人的諸多好評。當(dāng)朝名士李慈銘在《越縵堂文集》中稱:“陸氏心源《儀顧堂題跋》十六卷,其中可取者甚多”。[4]近代目錄學(xué)專家余嘉錫先生稱陸氏富收藏,精鑒別,又長于校讎之學(xué),認(rèn)為《儀顧堂題跋》于版本文字之異同言之極詳,而其精博處尤在能考作者之行事。[1](P671)今人學(xué)者嚴(yán)佐之先生認(rèn)為《儀顧堂題跋》有補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考證作者、考證版本三個突出之處,而其學(xué)術(shù)價值早已超出單純反映陸心源藏書情況的范圍。[5](P160-164)綜而觀之,《儀顧堂題跋》在目錄學(xué)史上的特殊意義有以下幾點:
(一)承向、歆之遺意,重作者之生平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盵6](P324)劉向《別錄》、劉歆《七略》于作者凡史有列傳事跡已詳者則剪裁原文錄入,于事跡不詳者則旁采他書或據(jù)所聞見以補之,于事跡傳訛者則考之他書以辯證之,創(chuàng)為成法,余嘉錫先生將之歸結(jié)為附錄、補傳、辨誤三例[7](P42),凡考作者之行事,大抵不外乎此。然向、歆之后,鮮少能為之者,班固取《七略》刪去書錄作《漢書·藝文志》尚間存作者行事于注中,而《隋書·經(jīng)籍志》只載官爵,至宋、明諸志但記作者姓名而已。南朝宋王儉依劉歆《七略》撰《七志》,不述作者之意,但于書名之下,每立一傳,創(chuàng)為傳錄體。后世晁公武《群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于作者之爵里有著有不著,間記行事不能詳。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于作者必注名字爵里,但不能旁搜博考,而多云始末未詳、仕履無考。
陸心源治史長于人物考訂,其《三續(xù)疑年錄》《金石學(xué)錄補》《宋史翼》《元祐黨人傳》《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等皆為考訂人物生平仕履之作,而陸于《七略》、《別錄》之學(xué),又夙所究心,是故《儀顧堂題跋》能承向、歆之遺意,特別重視作者生平之考證。對諸家書目著錄未詳?shù)淖髡?陸心源大多都進行了考證,例如《尚書精義》作者黃倫,《提要》云其仕履則莫能詳,陸氏考《三山志》知其乾道四年授左丞務(wù)郎。對諸家書目不著撰人的書籍,陸心源通過考證多能確定其作者,例如《漢隸分韻》不著撰人名氏,陸氏查《宋史·藝文志》小學(xué)類有馬居易《漢隸分韻》七卷,知是書乃馬居易所著,又考其分韻與《平水韻略》同而不用《禮部韻略》,據(jù)此知馬居易當(dāng)是金人,非宋人。陸心源有關(guān)作者的考證,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其考證結(jié)果多為胡玉縉、余嘉錫等學(xué)者所征引,足見其學(xué)術(shù)價值,但其在編目題跋中注重作者考證,不失目錄學(xué)家法,則更為難能可貴,是故向以嚴(yán)謹(jǐn)著稱的余嘉錫先生認(rèn)為陸氏“此一節(jié)則軼今人而追古人矣,后之治目錄學(xué)者所宜取法也?!盵7](P48)并于《書〈儀顧堂題跋〉后》再次強調(diào)“非溢美也”[1](P672),足見其嘉許之意。
(二)脫版本之窠臼,作全面之考訂
有清一代,私家藏書發(fā)展到極盛,目錄學(xué)也成為一門顯學(xué)。清初錢曾《讀書敏求記》恢復(fù)了私家藏書的解題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藏書題跋記這一目錄題材,而其講求版本的風(fēng)格,深深影響了后世題跋目錄的編纂,考據(jù)學(xué)的興起又使得學(xué)者對古籍校勘極度重視,使得版本的賞鑒和校讎價值成為題跋記述的重要內(nèi)容。至乾嘉時期吳壽旸《拜經(jīng)樓藏書題跋記》、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等題跋目錄對古籍的避諱、版式、書口、紙張、字體、木記、行款、字?jǐn)?shù)等記述非常詳細(xì),使得題跋強調(diào)版本的特點更加突出和鮮明,加之藏書家佞宋、崇宋之風(fēng)的盛行,乃至后世直以賞鑒一派稱之。清季,諸多題跋目錄對版本的記述進一步詳細(xì)化,凡題名、銜名、版心字?jǐn)?shù)、刻工姓名、篇章差別、字句異同無不一一著錄,凡版本相關(guān)者無不網(wǎng)羅殆盡。
題跋目錄對版本的重視為考察古籍的版本差異、刊刻授受源流及古籍的??碧峁┝藰O大地便利,但對于版本的過度重視,忽視了其他內(nèi)容的考辨與著錄,使得題跋這一目錄體裁的路子越走越窄。而陸心源的《儀顧堂題跋》以其富藏書、精鑒別、長校讎、善考訂的特點使得題跋的內(nèi)容涉及到古籍的形式、內(nèi)涵等各個方面。陸氏題跋既有對古書版式特點的記述,如卷一《元刊毛詩句解跋》等,又有對古籍文字優(yōu)劣的比勘,如卷二《宋槧吳志跋》等;既有對古書刊刻授受的梳理,如卷四《宋槧咸淳臨安志跋》等,又有對古書內(nèi)容的介紹和評價,如卷五《歷代名賢確論跋》等;既有對書林掌故的記述,如卷四《草莽私乘跋》等,又有對作者生平的考證,如卷六《影宋本宋提刑洗冤錄跋》等。并且,常常在一篇題跋中陸心源同時進行了多方面的記述與考證,如卷一《影元抄張清子周易本義附錄集注跋》既有對書籍內(nèi)容的介紹,又有對書籍著錄情況及收藏授受的考察;卷四《影宋抄營造法式跋》既有對對作者生平仕履的考證,又有對圖書卷數(shù)的考辨及??眱r值的說明;卷七《北宋本外臺秘要跋》既有對書籍版本的考證,又有不同版刻之間的比勘及評價等。
陸氏根據(jù)圖書實際情況及自己學(xué)術(shù)專長,有感而發(fā),使得每篇題跋均言之有物,各具特色,而整部題跋目錄顯得內(nèi)容均衡,色彩豐富。從這點上來說,陸心源的《儀顧堂題跋》脫離了以往題跋目錄偏重版本的窠臼,極大地拓寬了題跋目錄的內(nèi)容范圍,在目錄學(xué)史上有其重要價值和意義。
當(dāng)然,《儀顧堂題跋》也有其不足之處,余嘉錫先生在《書〈儀顧堂題跋〉后》指出其考證之失三:一曰辨證未確,二曰引證不詳,三曰持論矛盾。體例之可議亦有三:一曰前人考證稱引不及,未免掠美;二曰論議雜廁,自亂體例;三曰出處不載篇卷,檢查原書不便。雖有這些缺點,但誠如先生所說:“蓋見聞或偶有不及,思慮亦容有未周……全書大體既佳,征引亦富,其精博之處,固不以一眚掩也?!盵1](P677)可為公論。
[1]陸心源.儀顧堂書目題跋匯編[M].馮惠民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9.
[2]葉昌熾.緣督廬日記抄[M].上海:蟫隱廬,民國十年石印本.
[3]李寒光,李霞.略論《儀顧堂書目題跋匯編》整理之失[J].湖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2(6).
[4]李慈銘.越縵堂文集[M].北京:國立北平圖書館,民國十九年排印本.
[5]嚴(yán)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
[6]朱熹.四書集注·孟子萬章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3.
[7]余嘉錫.目錄學(xué)發(fā)微·古書通例[M].北京:中華書局,2007.
A Review of the Preface an d Postscript to Yigutang Written by Lu Xinyuan
LV Ya-f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cient Book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Lu Xinyuan is a famous bibliophi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nd the Preface an d Postscript to Yigutang is his masterpiece bibliographic inscriptions.By researching on the work’s writing and compilation,book collecting scope and features,inscription and spreading,significance and evaluation,the paper fully reveals the publication,spreading and influence of the work the Preface an d Postscript to Yigutang,which will help to do further researches into Lu Xinyuan’s bibliographic achievements.
Lu Xinyuan;the Preface an d Postscript to Yigutan g;compilation;spreading;valuation
G256.4
A
1009-1734(2014)09-0016-04
[責(zé)任編輯陳義報]
2014-06-12
呂亞非,在讀博士,從事歷史文獻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