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文,岳愛華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李慈銘(1830—1894),初名模,字式侯、愛伯,號莼客、越縵、霞川,浙江會稽人。李慈銘生有異才、覃思益學,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繁富,在晚清文學史及學術(shù)史都有重要地位,所著《越縵堂日記》被稱為晚清四大日記之首。盡管其“才望傾朝”,然其一生科名、仕途發(fā)展蹇滯不順,前后十余次參加各種考試,同治九年(1870年)42歲時中得舉人、光緒六年(1880年)52歲考中進士,學問淵博卻要靠捐納得到京城閑職小官,直到1881年才官授從五品的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
李慈銘人生閱歷豐富,是一個集官員、文學家與詩人于一體的晚清名士,他的交游人物眾多、范圍廣泛,與其交游之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皆一時之名流。本文以《越縵堂日記》和李慈銘的著述為基礎(chǔ),結(jié)合與李慈銘交游的官員、時賢及文人的詩文集、書札、筆記等材料,考察了李慈銘交游的人物及其交游事跡。李慈銘的履歷命運在晚清知識分子群體中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作為“19世紀下半葉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無法回避的人物”,“應(yīng)該注意和值得解剖的歷史標本”,我們對其交游范圍和內(nèi)容的考察,能夠反觀晚清官僚、文士群體的社會生存寫照,對研究晚清的文學、歷史和哲學情況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李慈銘66年的人生歷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30歲之前居鄉(xiāng)求學,31歲至36歲蹭蹬京師,37歲至42歲返鄉(xiāng)校書,48歲至66歲聘才京津。翻檢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與其有交游往來者不下200余人,其中史料記載可考者亦不下150多人。其人生的不同階段,交往的人物有所不同,本文將其交游對象分成如下三種情況。
李慈銘是浙江會稽人(隸屬今紹興),在這片具有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學術(shù)氛圍的土地上,自古英才輩出,至晚清時期仍然名彥俊杰不斷涌現(xiàn),黃珊元在其碩士論文《晚清學術(shù)人物的地理分布》中統(tǒng)計晚清文學家共有376人,其中浙江籍100人,占18.76%。出生于浙江的李慈銘與浙籍同鄉(xiāng)具有地緣上的天然親切感、相似的人生選擇和共同的文學愛好,由此他與浙籍士人保持了終其一生的良好關(guān)系。
與李慈銘交游的浙籍同鄉(xiāng)有他的老師張震、杜夢蓉、嚴嘉榮等,弟子有陸元鼎、蔡元培等,言社成員有周星譽、周興詒、陳壽琪、丁文蔚、孫垓、周光祖、徐虔復(fù)等,浙江校書局同事有孫衣言、王麟書、陳豪等,結(jié)義兄弟秦曾熙、楊仲愉、沈?qū)毶?、楊泰亨等,朝中大臣沈曾植、袁昶等等?/p>
盡管李慈銘的仕途并不順利,但靠賦詩作文,以高超的文學才華而獲得上層官紳的接受進而認可,他的學識也成為接近達官顯貴的重要資本,朝中重臣如翁同龢(書法家,官至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大臣,兩朝帝師)、潘祖蔭(官員、學者、藏書家)、周祖培(禮、工、刑部侍郎,刑、兵、吏等部尚書)、李鴻章(近代史上“秤砣”人物)、張之洞(政治家、學者)、許景澄(政治家、外交家)、袁昶(晚清大臣、學者)、李文田(翰林、書法家、蒙古史研究專家)等等都成為李慈銘交往的對象。
各級地方鄉(xiāng)紳也都欽佩李慈銘的學問,并在生活及事業(yè)上照顧有加,如馬新貽(先后任安徽建平知縣、合肥知縣、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晚清四大奇案之《張文祥刺馬案》的主角),楊昌浚(浙江按察使、布政使、巡撫)、薛慰農(nóng)(前杭州府知事)、楊豫庭(前紹興府知事)、詹儀桂(會稽縣知事)、張夢周(山陰縣知事)、楊恩澍(山陰縣知事、張夢周后任)、謝永佑(紹協(xié)副將)、何兆瀛(浙江按察使,禮部尚書何汝霖之子)等等。
李慈銘學問淹博,于經(jīng)史子集、詩文詞章皆有建樹,在同光年間即以詩文聲名遠播,文人圈中已有“生不愿作執(zhí)金吾,惟愿盡讀李公書”之語,李慈銘交游者亦頗多學界淵藪。其交游的詩文名流除浙籍同鄉(xiāng)周星譽、周星詒、沈寄帆、孫垓、丁文蔚、余承普、陳珊士、薛時雨、施均甫等人外,還有其1880年進士同年:黃紹箕、于式枚、徐琪、丁立鈞、朱福詵、梁鼎芬、陳夔麟、安維峻、左紹佐等等。
李慈銘交游的詩文名流亦皆一時之秀,影響較大者如樊增祥(近代著名文學家)、王闿運(晚清經(jīng)學家、文學家)、蔡元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王先謙(史學家、經(jīng)學家、訓(xùn)詁學家、實業(yè)家,著名的湘紳代表)、王懿榮(金石學家、甲骨文最早發(fā)現(xiàn)者)、繆荃孫(藏書家、??奔?、教育家、目錄學家、史學家、方志學家、金石家)、孫詒讓(經(jīng)學家)。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記載總天數(shù)13417天,其中有9904天的日記中記錄了朋友往還之事,可見交游往來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具體考察其交游事跡可分為七個方面。
冶游娛樂是晚清士大夫休閑活動和人際交往中常見的形式。會稽地處江南水鄉(xiāng)、山青水秀,遍布名人勝跡、寺廟祠堂。李慈銘自少年即隨祖父游歷越中山水,12歲時,隨本生祖父司馬公游吼山,并寫下人生最早詩句“一徑云香鋤藥影,半房山色頌經(jīng)聲”;16歲春隨訪吳百臺園賞菊;18歲隨游杭州寶嚴寺;19歲春重訪吳百臺,作詩“翠滿湖菱紅滿樹、此行原不為花來”,十月游顯圣寺;20歲游鑒湖;21歲陪游西湖、遍覽周圍凈慈寺、岳王墳、蘇公祠、圣因寺等名勝,少年游歷使其養(yǎng)成了游覽山川的習慣。
及至青年時期,他與家鄉(xiāng)文學青年周氏兄弟等人結(jié)成言社,言社成員皆為富有學問,狂放不羈,懷才不遇,志趣相投的年輕人。社員喜游山玩水,共同游覽過的山水名勝有鑒湖、樵風涇、葛嶺、柯山、霞川、官瀆水、放鶴亭、吳百臺園、傳燈寺等等,他們的足跡留在了越中的山山水水之間。在游歷的同時留下了大量描寫佛寺景觀和自然山水的詩作。
成年以后,科舉失意、仕途波折,內(nèi)心已聚集成汪洋恣肆的愁苦之海,便將自身寄情山水間,將其作為消愁解郁的最好良方。李慈銘常與友人偕同一起賞花,如極樂寺賞海棠、慈仁寺賞丁香、花之寺賞海棠、龍樹寺賞馬纓花、什剎海賞荷花、法源寺賞牡丹、崇效寺賞楸花等等。
古代文人崇尚以文會友,詩作唱和是清末士人交流感情,進而學問切磋的重要形式。晚清官僚士人間已形成一種詩文唱和風氣,集會常要飲酒做詩,春秋游宴也要相聚會詩,平日間的送往迎來,各種節(jié)日慶典,都有詩歌唱和。言社每年秋冬兩大會,社員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和鑒賞品評來互相學習借鑒。李慈銘與友人詩作唱和常以詩作比學問高下,彼此有贈有答,反復(fù)唱和,直到興盡乃止。
沈曾植、袁昶、李慈銘與樊增祥四人論詩在當時小有名氣,他們常聚一起,作詩論學。光緒十六年袁昶和樊增祥以詩送李慈銘請其判定優(yōu)劣,李慈銘認為“袁詩如食欖,樊詩如啖蔗,世有知味者,甘乃句苦下。袁詩黍稷馨,樊詩桃李花,古人亦有言,秋實勝春華,袁詩為帛樊為錦,袁詩為酪樊為茗,袁為冰柱為雪車,樊為丹曦為紫霞。袁詩好處無人愛,樊詩愛好皆驚嗟?!痹诶畲茹懣磥恚?、樊二人詩作各具千秋,各有特色,難分伯仲。
李慈銘所處的晚清時期,酒肉征逐、人情往來也是士大夫階層交游的重要內(nèi)容。每逢節(jié)日人情往來更頻繁,多表現(xiàn)為相互之間的禮物贈送。
光緒六年六月,王月坡贈李慈銘野術(shù)四兩、番銀四元,朱肯夫贈碑墨、茶葉、詩箋;光緒七年三月袁昶送“吐鐵一盎,甚佳,即復(fù)謝犒使兩千”;光緒十年三月,陶浚宣贈燕窩一匣、于術(shù)一匣;光緒十六年三月,楊家驥、楊家騋兄弟贈海鹽紫菜一盒、云片糕兩包;光緒十六年的臘月初八,樊增祥的夫人將親手做的臘八粥派人送給李慈銘,李慈銘也以一小甌回贈;光緒十九年三月,陸心源送代土儀、朱提五十金;七月,樊增祥“寄惠百金,書凡千余言……情文婉麗,誦之欣然。”
清代士人間吉慶喪吊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禮俗,通常在有親戚關(guān)系、師友關(guān)系或是同僚關(guān)系之間,遇有人辦紅白喜事,如結(jié)婚、得子、慶壽、遷居,升官、出差等,則前往祝賀或寄贈禮金,如遇喪事,則前去吊唁,撰寫銘文。
咸豐五年二月初十日,值周星譽生日,李慈銘攜好友孫垓、徐虔復(fù)、王星先、余承普、孫廷璋等同往祝賀;光緒六年八月初一日,李慈銘好友鄧琛南歸,李與袁昶、許振祎、潘存、鄧承修等人相送于天寧寺。
光緒十四年逢李慈銘六十大壽,沈曾植前往祝賀并作《越縵老人六十壽詩》二首,《再祝越縵壽》二首,以示贈答?!对僮T娇z壽》其一:“高柳蕭森學士居,頻年幾杖近相于。珩璜新論書堪誦,姜桂剛腸老未舒,仕隱半生詩史在,家儀一卷禮箋余。周南留滯翻多幸,到及香山社集初?!惫饩w十六年,李慈銘病重期間沈曾植前來探望并作 《越縵老人寫示病起詩三章奉和》,寄托了對李慈銘早日康復(fù)的渴望。甚至李慈銘牙疼,沈曾植專門去信問候。
清末京城官僚仕子們熱衷舉行詩文酒會,謂之“雅集”,夏有消夏集、冬有消寒集。除了平日的聚會,遇友人生日更是相聚不可多得的機會。
如光緒二年李慈銘生日,楊晨、王彥威、殷萼庭、陶在銘、胡梅卿等人聚于越縵堂,酣暢宴飲,李慈銘即興賦詩:“知己相從慰歲寒,生辰聊復(fù)具杯盤。可憐孤子終天恨,猶博良朋一日歡。膝下伶仃同伯道,客中僵臥比袁安。奉觴難得雙花侍,強解衰顏倚醉看?!惫饩w七年三月十七日,袁昶招沈曾植、黎庶昌、周懋琦、葉昌熾、徐琪、吳講、馮煦、繆佑孫、鐵紹真等人飲宴至深夜二更。
1859年以后,李慈銘北上京師捐官候補,京城名士常以多種名目聚會,如潘祖蔭倡導(dǎo)的消夏六詠雅集、鄭康成生辰等集會。北京的瑞春、東升堂等酒家是常聚之所。清末士人間最有名的集會莫過于咸豐八年龍樹寺大會,“四方勝流,尚集都下,今番來者頗盛,近年僅有,似不可無一雅集。執(zhí)事人倫東國,眾流宗仰。晚擬邀集諸君,欸洽一日,如以為善,便請示知。其譚諧辯論,必有可觀。請大君子主持其間題目而等差之,豈非快舉?如有清興,晚當往約諸君也。”
序跋是說明書籍、字畫的著述或出版宗旨、編輯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及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李慈銘學問淵博,喜好金石字畫,所以與友人間常以詩題贈,在體現(xiàn)其詩人之才的同時,也展現(xiàn)其學人之識。
如 《為星齋丈題西崦探梅圖兩絕句》《題黃尊古鼎山水畫冊二首》《太華沖雪圖為董峴樵觀察題》《朝鮮鄭謙齋山水畫幅為潘伯寅大理祖蔭題》《為伯寅題東堂喜雨圖二首》《題伯寅藤蔭老屋勘書圖》《為伯寅侍郎題郘鐘拓本》《為伯寅題建文鐵錘拓本》《盂鼎銘拓本為伯寅侍郎賦二首》等,李慈銘為潘祖蔭所題序跋最多。
士人都是具有一定文化學識的社會群體,他們對書籍有著特殊的感情。因此士人間交游往來的過程中書籍的相互饋贈是重要形式之一,通過書籍饋贈可以聯(lián)絡(luò)感情、增進友誼、加深了解。師友向李慈銘贈送書籍分兩種情況:出于友情主動贈送;以書為贄向李慈銘請序跋及其它相托事項。根據(jù)筆者的統(tǒng)計,從咸豐九年至光緒二十年,共有近150余位朋友向李慈銘?zhàn)佡洉?,約700余種圖書,近3000卷之多。向李慈銘贈書者僅近代史上知名人物就有潘祖蔭、周祖培、李鴻章、張之洞、王懿榮、繆荃孫、許景澄、袁昶、陸心源、孫詒讓、周馥、王先謙等等。
總之,李慈銘與具有親緣、地緣和業(yè)緣關(guān)系的各類群體終身保持了頻繁的交際來往,他們之間或切磋學業(yè),加強友誼,或陶冶情趣,互利互助,對李慈銘的人生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李慈銘交游廣泛、人物眾多,通過交游,對李慈銘的生活、仕途和學術(shù)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李慈銘幼年時家境富足,隨著清末戰(zhàn)亂的影響,以及李慈銘的幾次捐官花費巨資,家庭經(jīng)濟狀況日益窘迫,在其居京期間,一度衣食堪憂,以致其1865年由京返鄉(xiāng)的路費也無法籌措,他主要靠朋友的資助才度過各種難關(guān)。
如張之洞于光緒十七年十二月寄饋歲四十金,光緒十八年十二月饋銀五十兩。潘祖蔭亦對李慈銘諸多貽贈,助其維持生計,所贈之物從金、銀、衣物、食物及至茶葉,應(yīng)有盡有。1865年5月李慈銘抵家鄉(xiāng),先后得到巡撫馬新貽的幫助得以主講蕺山書院、督修兩江塘工程、浙江校書局總校勘,這為其居鄉(xiāng)生活提供了經(jīng)濟保障。李慈銘在他的詩作中多次表達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如“獨有侍郎能念我,每銷清俸與傾尊”“達期登治平,窮不忘利濟”。
如前文所述,李慈銘自幼聰穎,勤思好學,博覽群書,為越中俊才。盡管李慈銘學問深厚,但其科舉和仕途蹭蹬不前,他每次科舉和仕途上的發(fā)展也是得益于其交游士人的幫助實現(xiàn)的。
李慈銘深受漢學大師、學正吳晴舫(鐘駿)器重,在其應(yīng)院試時,吳晴舫適任浙江學政,閱李慈銘詩文,深愛之,評其首場“風華掩映,法密詞圓,次詩俱稱。覆卷貫上,語脈醒出,正意濃淡相間,心細手和。經(jīng)藝珠圓玉潤,詩秀雅。古學筆意如走盤珠,盤旋如意?!卑喂艑W第二,文、詩第三。光緒六年李慈銘得以考中進士,亦王先謙鼎力扶助的結(jié)果。李慈銘考中進士后,由于機緣差錯一直沒能入翰林,簡放學政也未成,直至光緒十五年,在翁同龢的大力保薦下才最終授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這也是李慈銘一生擔任的最高官職。
李慈銘年輕時從宗稷辰游學,到京師后,與張之洞、王先謙、周壽昌、譚獻、黃以周、朱一新等著名學者有過交游,通過交游開闊了眼界,扎實了學問。李慈銘“治學承乾嘉漢學遺風,博覽群書,長于經(jīng)史考據(jù)之學?!蓖踔孛裣壬Q“李氏宗許鄭之家法,有徐庾之藻翰,文苑儒林兼而有之,在清代學者中,可稱后勁?!?/p>
李慈銘及其交游圈的擴展是和科舉、仕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其交游圈的結(jié)構(gòu)特征來看,是一個以李慈銘為核心的差序性等級格局,從交往的緊密程度來看,存在著基于地緣和血緣的親疏遠近之分,關(guān)系強度、交往頻率和緊密程度也有所不同。
總之,中國傳統(tǒng)社會關(guān)注人倫關(guān)系的建構(gòu),李慈銘在廣泛的交游中建立起了個人的社會資源網(wǎng)絡(luò),這種資源對其經(jīng)世的活動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1] 盧敦基.李慈銘研究[D].浙江大學,2010.
[2] 姜云鵬.李慈銘“文章”觀及“文章”創(chuàng)作[D].山東大學,2009.
[3] 董叢林.論晚清名士李慈銘[J].近代史研究,1996,(05):16-37.
[4] 張桂麗.李慈銘年譜[D].復(fù)旦大學,2009.
[5] 張峰.清代學人的仕途之路——以李慈銘為中心[J].華夏文化,2009,(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