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維建 趙玲莉 李玉玲 馬川
綜述
抗內皮細胞抗體和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研究進展
鄂維建 趙玲莉 李玉玲 馬川
作者單位:810001西寧市,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檢驗科
抗內皮細胞抗體(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抗體,其抗原為表達于血管內皮細胞表面或吸附于其上的一組異質性抗原。AECA廣泛參與了與血管病變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與疾病病情活動呈正相關關系。AECA可能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血清學指標,用于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病情判斷、診斷和治療。本文通過對醫(yī)學論文數(shù)據(jù)庫相關文獻的查閱和整理,闡述關于AECA及其抗原本質的異質性、參與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意義。
抗內皮細胞抗體;異質性;致病作用;自身免疫性疾?。幻庖呦嚓P性疾??;炎癥
抗內皮細胞抗體(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是一簇能與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ECs)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抗體和異質性抗體。其靶抗原種類很多,分為構成性表達、隱匿性表達和種植三種類型。AECA廣泛出現(xiàn)在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并且與部分疾病的活動和/或預后相關,可作為一種有用的自身抗體指標用于疾病診斷和預后判斷。本文就AECA在臨床免疫相關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相關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AECA是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家族中的不均一抗體,可識別ECs表面或內部抗原分子,影響ECs功能[1]。AECA抗原是位于血管ECs表面上的一簇異質性蛋白,其分子量分布范圍較廣,成分較多,在不同的疾病中其抗原成分不同。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AECA的靶抗原為鹽酸肝素、DNA或DNA-組蛋白、核糖體P蛋白、核糖體蛋白L6、延長因子1a、腺苷環(huán)化酶相關蛋白、纖溶酶原活化抑制劑、纖維連接素;在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為蛋白聚糖CD36;在SLE合并抗磷脂綜合征中為β2糖蛋白1;在系統(tǒng)性血管炎中為蛋白酶3和髓過氧化物酶;在ANCA陽性壞死性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中為人類溶酶體相關膜蛋白[2]。AECA構成性表達的抗原有:①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I,在少數(shù)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腎病患者中出現(xiàn),但HLA-I并非AECA的主要抗原決定簇;②心磷脂和其他磷脂成分,AECA和抗磷脂抗體有很大的重疊;③細胞外基質成分,可構成性表達在人類臍靜脈ECs上,或當ECs受到損傷后顯露出來。細胞外基質成分如II、Ⅶ型膠原及層黏連蛋白的抗體被發(fā)現(xiàn)與雷諾現(xiàn)象和系統(tǒng)性硬化癥(systemic sclerosis,SSc)有很強的相關性;④ECs的DNA成分,在SLE患者中抗DNA抗體與AECA有很強的相關性[3]。隱匿性表達的抗原有:HLA-Ⅱ和蛋白酶3。種植的抗原有:髓過氧化物酶、β2糖蛋白1等。
AECA具有高度的異質性,不僅在ECs表面抗原成分有多樣性,而且對HLA-Ⅱ在不同組織不同血管類型的ECs抗原表達具有異質性[4]。所有ECs都可合成表達HLA-Ⅰ,但對HLA-Ⅱ并非都表達。大血管(如主動脈、臍靜脈、肺動脈、臍靜脈)不表達HLA-Ⅱ,而所有受檢器官的毛細血管都強烈表達HLA-Ⅱ,只有心臟的動脈和靜脈的HLA-Ⅱ基礎表達水平低并且不均一。
血管炎是一組由于血管壁發(fā)生炎癥(炎性細胞壁浸潤和/或血管壁壞死)而引起的疾病,血管是炎癥“攻擊”的目標,重者可以引起血管壁纖維素樣壞死。AECA是位于ECs表面上的一簇異質性蛋白,該抗體可出現(xiàn)在與血管炎有關的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相關性疾病中,通??煞譃橐韵滤拇箢悾?]:①原發(fā)性血管炎,如韋格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顯微鏡下多血管炎、Churgstrauss綜合征、特發(fā)性視網(wǎng)膜血管炎、Behcet綜合征等;②繼發(fā)于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管炎[SLE、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ic arthritis,RA)、抗磷脂綜合征、SSc、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和混合性結締組織?。╩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③器官移植;④其他疾?。憾喟l(fā)性硬化癥、慢性哮喘、Ⅰ型糖尿病、炎癥性腸病、突發(fā)性感覺神經(jīng)性聽力損失和某些傳染病。
AECA在血管炎中起著重要的致病作用[6]。首先,AECA的滴度在SLE和系統(tǒng)性血管炎中與病情的活動性相關,緩解期可消失;AECA在不同疾病中與器官損害也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如在SLE中,AECA與腎臟損害相關;在WG和PM/DM中,AECA與肺損害有關。其次,AECA的滴度與ECs損傷的一些標志物也有相關性,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S等的表達。另外一些機制,如AECA與內皮結合后使之活化,活化后的ECs發(fā)生以下改變:①E選擇素、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或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等的表達上調;②分泌趨化因子和/或細胞因子,如IL-1、6、8等;③產(chǎn)生前列腺素(觸發(fā)補體依賴性細胞毒作用和/或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④促進血栓形成。
在AECA的致病作用上,目前體內和體外實驗[7,8]均證實AECA通過間接免疫炎癥的方式引起潛在的致病性。主要有:AECA可促進白細胞對ECs的細胞毒性作用,以及抗體依賴性細胞毒作用;AECA上調ECs對黏附分子的表達,依次誘導ECs分泌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引起白細胞對ECs的聚集和黏附,造成ECs損傷,引起血管炎性病變。此外,IgG-AECA能刺激ECs以自分泌方式釋放至少兩種物質介質,增強黏附分子的表達和白細胞黏附作用。
3.1 AECA與SLESLE是一種多因素(遺傳、性激素、環(huán)境、感染、藥物、免疫反應各環(huán)節(jié))參與的特異性自身免疫疾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是免疫復合物病,并由此產(chǎn)生血管炎,是很多組織、器官受損的病理基礎。AECA在SLE中的陽性率很高,IgG型為40.2%,IgM型為45.7%,且與疾病的活動性密切相關,尤其與肺動脈高壓、指端血管炎、雷諾現(xiàn)象和漿膜炎等一組癥狀密不可分,較之補體C3和抗雙鏈DNA抗體有更高的靈敏度。進一步的研究[9]發(fā)現(xiàn),SLE活動期患者、緩解期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IgG-AECA陽性率分別為57.1%、22.8%及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SLE活動期組IgG-AECA滴度與SLE疾病活動性指數(shù)呈正相關。另外,Cojocaru等[10]對34例SLE伴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和33例正常對照者進行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SLE患者中AECA陽性率為94.1%,AECA的平均濃度為(19.3±16.2)U/mL,顯著高于對照組AECA的陽性率(24.2%)及平均濃度[(5.6±2.5)U/mL]。據(jù)此認為AECA可能不僅與SLE的發(fā)病有關,而且與SLE疾病的活動度密切相關,因此可以考慮將AECA作為判斷SLE病情活動及療效的臨床觀察指標之一。
3.2 AECA與MCTDMCTD是1972年Sharp等提出的一種新型結締組織病,其臨床特征具有類似SLE、SSc、PM/DM以及RA的混合表現(xiàn),其病理特征的獨立性尚不明確。Bodolay等[11]首先探討了AECA與MCTD臨床活動性以及不同器官損傷存在的關系,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者血清中AECA水平相比,MCTD患者血清中AECA水平明顯升高;另外,處于活動期的MCTD相較于疾病靜止期的患者的AECA水平顯著增高。同時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MCTD患者的血清可以促進人臍靜脈ECs上調E選擇素的表達。認為AECA可通過上調E選擇素水平激活ECs,進而介導MCTD的發(fā)生。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MCTD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肺中從大血管到小血管都有明顯的血管病變,而合并PH的MCTD病因尚不清楚。有報道[11]證實,在MCTD中,AECA作為非傳統(tǒng)危險因子可能發(fā)揮了重要的病理作用,提示AECA可能參與PH發(fā)病的病理生理過程。
3.3 AECA與SScSSc患者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不僅在皮膚真皮層內增生造成皮膚腫脹,繼而變硬變厚,最終導致皮膚萎縮的臨床特異病變,而且累及多種內臟。血管損傷是SSc發(fā)病的主要機制,而且最早出現(xiàn),中性病變表現(xiàn)為ECs腫脹、增生,繼而導致血栓生成,造成管腔狹窄、組織缺血。AECA在SSc中的敏感性為40%~55%,在彌漫性和局限性兩種亞型中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近年來Riccieri等[12]對62例SSc患者血清AECA與臨床特征及其他試驗檢查結果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23%的患者AECA陽性,而該部分患者往往更易出現(xiàn)晚期甲襞顯微毛細血管檢查模式;另外,相較于早期和活躍模式甲襞顯微毛細血管檢查,血清AECA水平在晚期甲襞顯微毛細血管檢查中顯著增高,改良皮膚評分結果也更高。因此,認為AECA在內皮損傷的進展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AECA的出現(xiàn)和滴度可以作為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輔助危險因子。SSc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內皮祖細胞數(shù)量顯著下降并伴功能受損,ECs的凋亡似乎在血管受損的起始病理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
3.4 AECA與WGWG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呼吸道肉芽腫性血管炎和腎小球腎炎為特征。關于AECA與WG臨床活動度的相關性,國內外研究結果不一,其臨床價值尚需進一步研究。AECA可在多種血管炎疾病中出現(xiàn),國內一項對WG患者3-4年的隨訪研究[13]發(fā)現(xiàn):所有活動期患者的AECA都有升高,而正常的AECA只出現(xiàn)在非活動期,且伴隨著疾病的復發(fā)與緩解,AECA的滴度也在相應的升降,提示AECA與疾病的活動度有密切的相關性,借此可區(qū)別活動期患者和合并感染、腎功能較差或藥物副作用導致病情加重的患者。而胞質型ANCA、血沉、C反應蛋白和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與該疾病活動度的相關性均不高。
4.1 AECA與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臨床上LN往往伴隨SLE而發(fā)生,LN和SLE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特征。陳天新等[14]的研究顯示,采用ELISA法檢測LN患者中AECA的陽性率為15%~88%,雖然差異較大,但仍提示AECA與LN的發(fā)病可能存在相關性。耿輝等[15]也探討了AECA在58例LN患者中的臨床和病理意義。該研究采用ELISA方法檢測LN患者中的AECA水平,并以提取的ECs蛋白為抗原,應用免疫印跡方法對AECA的抗原進行分析,結果顯示,58例LN患者中AECA的陽性率為36%,AECA陽性患者存在使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增高,血清IgG水平增高,C3水平降低以及抗核抗體中多種抗體陽性率增高的傾向。AECA可識別ECs相對分子質量為12×103~90×103的多種蛋白成分,在伴有大量蛋白尿的LN患者中,同時與ECs相對分子質量為27×103、29×103的抗原相結合的抗體陽性率明顯高于非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也有類似的研究認為,在腎病綜合征中AECA陽性的患者多有蛋白尿現(xiàn)象。在腎小球微血栓檢出陽性的LN患者中,與ECs相對分子質量為29×103的抗原相結合的抗體陽性率明顯高于未檢出腎小球微血栓的患者。因此,認為AECA陽性的LN患者常伴有較嚴重的自身免疫紊亂,與ECs某些抗原成分相結合的抗體在LN臨床和病理改變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義。
4.2 AECA與過敏性紫癜腎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HSPN是兒科常見且有一定風險的繼發(fā)性腎臟疾病,腎臟改變多為局灶性腎小球病變、毛細血管內皮增生、局部纖維化和血栓形成、病理性壞死,亦可見新月體形成[16]。HSPN的腎臟損害在臨床上表現(xiàn)輕重不一,而其嚴重程度直接決定該病的預后。盡管影響本病預后的因素尚不十分清楚,但比較肯定的因素為嚴重的蛋白尿及腎小球廣泛新月體形成。汪盈等[17]研究結果顯示,在HSPN患兒中,血清AECA水平明顯高于非HSPN患兒和健康兒童,這與Yang等[18]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AECA可能參與了HSPN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蛋白尿水平是臨床評估HSPN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和判斷其預后的一個常用的良好指標,其增加往往提示病情惡化。研究[19]顯示,HSPN患兒血清AECA水平隨著24 h尿蛋白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有血尿的HSPN患兒其血清AECA水平較無血尿患兒均升高,提示血清AECA水平與HSPN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血清AECA濃度可反映HSPN患兒的腎臟受累程度,為AECA在HSPN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同時血清AECA水平與HSPN的預后有一定的相關性,提示其可能具有評價腎臟損害及其預后的臨床價值。
血管ECs具有多種生理功能,除血管的保護和物質轉運作用外,還參與機體的凝血、纖溶、免疫、血管的生長和血管運動的調節(jié),并能產(chǎn)生和釋放多種活性物質,參與機體生命活動。其在血栓生成、動脈硬化、免疫排斥和炎癥中起到重要作用。對ECs和AECA的研究已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熱點,ECs損傷過程中有免疫機制紊亂的參與,即損傷的ECs因其抗原性改變而刺激患者體內產(chǎn)生AECA,此抗體在損傷內皮處形成免疫復合物吸引補體及炎癥細胞,從而加劇其局部的炎癥與損傷。AECA廣泛參與了與血管病變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病,與疾病病情活動呈正相關,對AECA進行檢測有助于對疾病病情判斷、診斷和治療的監(jiān)測;對AECA在分子生物學、臨床免疫性及其與免疫性疾病相關性上的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入,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jù)。
1 于閱盡,周義德.抗內皮細胞抗體與相關疾病臨床研究進展.醫(yī)學綜述,2012,18:494-497.
2 鄒和建,王瑋,朱小霞,等主譯.自身抗體.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3 張文,魏麗,董怡.抗內皮細胞在系統(tǒng)性血管炎中的臨床意義.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7:352-355.
4 李江濤,楊南萍.抗內皮細胞抗體疾病和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研究進展.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4,8:626-629.
5 李立明,李金玉,曾小平,等.抗內皮細胞抗體與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血管炎中的應用.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1:38-39.
6 Karasawa R,Yudoh K,Ozaki S,et al.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vasculitis:our research using proteomics.Expert Opin Biol Ther,2011,11:77-87.
7 Karasawa R,F(xiàn)ujieda M,Yudoh K.Detection of specific markers:our research on the marker in patien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Nihon Rinsho Meneki Gakkai Kaishi,2010,33:207-213.
8 張信強,劉曉華.SLE患者血清AECA對內皮細胞表面VCAM-1、E-selectin表達的影響.山東醫(yī)藥,2013,53:44-45.
9 周培媚,路永紅,程曉云,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外周血抗內皮細胞抗體的檢測.重慶醫(yī)學,2010,22:3104-3105.
10 Cojocaru IM,Cojocaru M,Butnarn L,et al.Study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SLE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Rom J Intern Med,2011,48:173-177.
11 Bodolay E,Csipo I,Gul,et al.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frequency and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symptoms.Clin Exp Rheumatol,2004,22:409-415.
12 Riccieri V,Germano V,ALessandri C,et al.More severe nailfoldies capillaroscopy findings and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re they useful tools for prognostic use in syetemic sclerosis?Clin Exp Rheumatol,2008,26:992-997.
13 陳柏渝,楊光路,任少敏.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清IgA型抗內皮細胞抗體與細胞間黏附分子-1相關性初探.臨床兒科雜志,2014,32:12-14.
14 陳天新,謝耀盛,陳波,等.血漿抗內皮細胞抗體檢測在彌漫增生性狼瘡性腎炎中的臨床價值.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1,12:138-139.
15 耿輝,章友康.抗內皮細胞抗體在狼瘡腎炎臨床和病理改變中的意義.中華醫(yī)學雜志,1999,79:31-33.
16 陳柏渝,任少敏.抗內皮細胞抗體與系統(tǒng)性血管炎關系的研究進展.臨床兒科雜志,2013,31:891-893.
17 汪盈,楊祖欽,麥箐蕓,等.抗內皮細胞抗體在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2,13: 436-437.
18 Yang YH,Lai HJ,Huang CM,et al.Serafrom children with active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 8 by human umbilical venous endothelial cell.Ann Rheum Dis,2004,63:1511-1513.
19 Mehrani T,Petri M.Association of IgA anti-beta 2 glycoprotein wit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Rheumatol,2011,38:64-68.
(本文編輯:李霦)
10.3969/j.issn.1674-7151.2014.02.014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