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兵
摘要:創(chuàng)設化學特色課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從生活中發(fā)現化學,引領課堂;從實驗創(chuàng)新中激趣,激活課堂;從情感教學中堅持,感動課堂;從對比實驗中求真,精致課堂。
關鍵詞:生活化學;創(chuàng)新激趣;情感教學;對比實驗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3-0075-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2013年12月有幸被推薦參加2013年蘇州市第三十一屆中學化學教學年會,作為新進蘇州的化學老師十分珍惜這次機會,這是學習的好機會,來之不易。非常感謝各位領導的信任,感謝各位同事的支持。通過全過程的學習的參與,自己得到了許多成長,現在把自己的一點隨想撰寫成文和大家分享,言有不當之處還請多交流指正。
在活動中聽了三位名師的課堂,受益很多。第一節(jié)是王老師的課,激情中彰顯創(chuàng)新特色,化學實驗的魅力吸引了所有聽課老師;第二節(jié)是嚴老師的課,化學實驗也可變“廢”為寶,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第三節(jié)是周老師的課,生活化學成為學生認識新知主角,化學的生活意義在無聲中滲透。通過三位名師課堂的引領,我認為創(chuàng)設化學特色課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從生活中發(fā)現化學,引領課堂
走進周老師的課堂,講臺上擺放著許多生活中常用品,鐵鍋,衣服襯,干電池,暖寶寶等,臺下坐著濟濟一堂的學生和老師。在這寒冷的冬天,周老師卻脫下了厚厚的外衣,才開始正式上課,第一個問題就是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不覺冷呢?你們知道我的秘密在哪里?這就是這小小的暖寶寶給我?guī)砹藴嘏?,現場剪開暖寶寶,展示里面成分,解讀說明書,還用磁石驗證鐵粉的存在,同展示使用前的和使用后的樣品,對比二者顏色上差異,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提出為什么要撕破包裝才能發(fā)熱呢?指導分小組,各組交流討論,設計鐵生銹的條件探究的實驗方案,并由小組進行交流展示,并要求小組成果通過圖示的形式把實驗設計內容表現出來,再由小組成員進行解讀,老師點評適時獎勵,形成共識,最后通過老師事前的實物和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明確認識鐵生銹的全過程,從而讓學生對鐵生銹知識要點有了全面了解。引導學生對鐵銹認識教學更是精彩,一手拿起鐵鍋,高高舉起,一手握緊錘子,在鐵鍋上敲打,紅色的鐵銹紛紛落下,此時提出問題:同學們對剛剛看到的鐵銹有什么認識呢?請和你小組成員交流一下,這樣鐵鍋還能炒菜嗎?你家的鐵鍋為什么沒有像這樣呢?接下來小組交流防銹的原理和方法,同時圖片展示生活的自行車,實物展示老師準備的各種小物件,也可要求學生從教室內尋找防銹的知識,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平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學會運用知識。最后引導思考這些作過貢獻的生活金屬制品怎么辦?很自然地又回歸到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整堂課都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學生興趣一直很高,理解接受和課堂反饋都讓所有聽課老師十分驚嘆,驚嘆同時更有思考。面對現在學生生活的常識太缺乏,很多時候沒有真實的體驗,就像不知道常溫下二氧化碳是氣體,家里食鹽是什么顏色,怎么向湯里放鹽一樣,面對這樣的學生,空洞的教學語言,不一定能激發(fā)更大的學習熱情,我們何不把這種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帶進課堂,讓他們體會生活中化學知識,課堂中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過程,思維上既能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又能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知識指導生活。因此化學教學走生活化的道路,讓我們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構建課堂教學內容,降低學生認知上難度,這樣,化學對某些學生而言也就不會成為“難懂天書”了。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在不斷研析課標和教材的同時更要研究生活,因為貼近生活的導入,有利于降低學生認知陌生度,加大課堂真實體驗,學習會更有信心,課堂效益會更好。
二、 從實驗創(chuàng)新中激趣,激活課堂
走在王老師課堂的窗外,就發(fā)現學生課桌上擺放著一排排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裝置,很是驚奇,教學十多年還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實驗在班級中大規(guī)模的陣勢。一是本實驗安全性,二是實驗后的尾氣處理,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帶著疑問我走進了王老師的課堂,認真聽課,真正地感受到實驗創(chuàng)新的妙趣。一是實驗導入的創(chuàng)新,結合最新最流行“達人秀”節(jié)目,按照達人海選——從常見的得氧物質中找到氫氣、甲烷、和一氧化碳三種還原性強物質,達人培訓——由學生兩人一組對選擇的氣體進行模擬培訓,重點在研究實驗操作步驟和感受實驗原理的分析,T臺展示——請小組成員進行表達交流強化鞏固實驗原理和步驟,最后得到利用甲烷還原氧化鐵比較安全,然后由老師按照步驟利用甲烷進行還原氧化鐵,在實驗中,裝置又改進了,把發(fā)生裝置設計成注射器的樣式,在完全密閉的狀態(tài)下進行,利用雙注射器原理很輕松地排盡裝置中少量的空氣,利用注射器很好地收集尾氣,巧用注射器緩沖反應前后壓強變化,安全性可以說得到充分的解決,操作上節(jié)省了很多課堂時間,實驗演示的效果很好,實驗結束再進行產物鐵和二氧化碳的檢驗,利用分拆裝置直接走到學生當中進行后續(xù)實驗,課堂教學顯得更直觀,更有序,操作上簡便了很多。王老師至始至終利用實驗改進和創(chuàng)新調動著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處在高度興奮狀態(tài)中獲得新知。創(chuàng)新是教學的活力所在,更是老師能力體現,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不僅讓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更能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所學知識活起來,讓學生手腦都動起來,課堂當然精彩。通過實驗創(chuàng)新激活化學課堂,點燃學習熱情,是我們所有化學老師應有的思考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三、 從情感教學中堅持,感動課堂
嚴老師是省特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滿了情感,從平實語言中感受到那種真摯情感因素,在完成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時,實驗出現了意外,直玻璃管漏了,嚴老師重新進行了實驗,在堅持中,體現了高超的課堂突發(fā)事件處理能力,充分利用失敗的實驗,引導思考實驗的注意點和操作要點,體現了科學嚴謹實驗態(tài)度。就在所有聽課者都緊張的同時,教者仍不慌不忙地完成每一操作要點,直到實驗成功??梢哉f這一節(jié)是教者執(zhí)著的科學研究精神感動了聽者,科學嚴謹探究過程吸引了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的實驗現象點燃了,心投入求知,老師全身心在思考著下一步怎么辦,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求知更有效,聽者有收獲。整堂課充分體現教者高超教學藝術,深厚課堂應變能力。
四、 從對比實驗中求真,精致課堂
三個名師在其課堂中都設計了精彩的實驗,運用自如。在化學課中都充分體現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實驗都成為化學課堂的主線和靈魂,多用對比實驗讓科學更有說服力。在嚴老師課堂中,對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得到黑色物質成分的探究,對比四氧化三鐵和還原鐵粉分別和鹽酸反應,鐵粉反應有氣泡產生,而四氧化三鐵沒有,從而確定還原物質中含有鐵粉,另一方面也否定了用磁鐵驗鐵的不科學性。在周老師課中更是不斷利用對比手法觀察和實驗,讓學生在科學面前不得不接受事實,獲取鐵生銹的必要條件,在學生設計過程中也體現了對比設計的方法和能力,讓聽課者眼前一亮。
對比實驗讓課堂傳知更直觀,學生接受的難度大大降低,科學研究的成果更有說服力。但在實驗過程中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實驗運用的是橫向比較,最好在是同時展示,過程中如果存在先后,那么對比效果就會打折扣,如果實驗是縱向比較的,最好要保留前面成果,這樣才能讓對比效果最大化,學生視覺沖擊才最大,獲取知識才最直接,更有說服力;二是精心設計巧用現有實驗成果和后面實驗進行對比,及時利用好課堂教學得到的現有資源,合理分析多角度思考,以最少實驗浪費,避免一次實驗所造成的浪費,以創(chuàng)造最大課堂教與學效益;三是利用好化學實驗的后處理,其實許多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下一節(jié)課課堂復習導學的最好資源,是一大教學財富,我們要好好利用,讓我們教學更有效,讓課堂更精致。
名師課堂讓我們學習了很多,引領了當前化學課堂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方向,課堂中亮點百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名師的大家風范是我學習的榜樣,堅持走特色之路,走創(chuàng)新之路,實驗永遠應是是化學課堂的主角,化學課堂的活力來源生活,我們要處處留心生活,研究生活中化學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多設計對比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雙向思維能力,使我們的課堂更精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