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星
當前,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有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過分強調規(guī)范性,漠視了學生話語的敞開性要求;二是過分強調提示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新課程理念下的寫話教學,應該重視學生話語的敞開性,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使學生能夠用語言創(chuàng)造和表達一個新的境界,從而在創(chuàng)造與表達的過程中塑造屬于自我的廣闊空間。
小學語文寫話教學閉塞開放《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睂懽魇恰皠?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這就要求寫話教學應該重視學生話語的敞開性,使他們逐漸形成創(chuàng)造表述的能力。話語的敞開性根植于語言意義的多元、豐富與不確定,它指向一個未完成的意義世界,而封閉、凝固的話語指向一個枯燥單調的意義世界。
在實際的寫話教學中,話語的敞開性并沒有得到足夠關注。
一、寫話教學存在閉塞表象
《語文新課程標準》將低年級作文改為寫話,強調要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在寫話中積累經驗,但在實際的寫話教學中,老師由于過分強調要寫出規(guī)范的書面語,以便為進入高年級的寫作打下好的基礎,漠視了學生話語的敞開性要求,寫話訓練猶如進入語言的牢籠,囚禁多于塑造,模仿重于想象。以下三個方面是寫話教學中漠視學生話語敞開性的典型病癥:
1.補語言的“格子”
有老師原本是請二年級學生用筆夸夸家鄉(xiāng),但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卻是一道填空題:“我的家鄉(xiāng)在()。那里風景迷人,有(),有(),還有()。我的家鄉(xiāng)的變化可大了!以前(),現(xiàn)在可不同了,()。”試想,學生喜歡這些括號嗎?必須填寫的內容都是學生想說的嗎?在多數(shù)孩子心中,這些括號就是“籠子”,這與童心渴望的高天闊海相差太大,沒有幾個孩子能夠滿懷信心愉悅地寫出屬于自己的話。
2.造語言的“籠子”
“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它有兩層意思,一是“運用學到的詞語”,二是“樂于運用”,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遺憾的是,很多教師只注重了“運用詞語”的技能指導,而忽視了“樂于運用”的情感培養(yǎng)。老師扭住詞句訓練不松手,讓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到組詞、造句等機械練習上,如此機械重復的練習無法滿足學生自由表達、快樂表達的需要,長此以往,他們不但不能樂于運用新學的詞語,還失去書面表達的興趣。
3.設語言的“框子”
在寫話教學中,很多教師每次練習都提供一大堆詞語,要求學生運用到寫話作業(yè)中。如寫春天,必須讓學生運用“春光明媚”“風和日麗”等詞語。用這樣的方法提供的詞語,學生并不一定能夠運用和樂于運用,更談不上個性創(chuàng)造。這種做法跟一味重視組詞、造句一樣,不僅不利于引導學生樂于運用詞語,而且影響寫話興趣。
二、寫話教學正陷入樊籬
上面已經提到,《語文新課程標準》將低年級作文改為寫話,是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興趣和個性化的感悟體驗。但是,長期以來,小學作文教學領域似乎有一個“潛規(guī)則”:作文教學(包括寫話)就是為了使學生完成一篇篇作文,即以成段成篇的“作文成品”為終極目標。而且從開設語文課程的宗旨看,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言語,即在學生己有口語的基礎上,學習和發(fā)展規(guī)范的書面語,并促進口語的進一步向規(guī)范化發(fā)展。
在這種錯誤觀念下,寫話教學就是想辦法讓學生寫出規(guī)范的書面語。雖然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卻是以漠視學生話語的敞開性為代價的。漠視了話語的敞開性,學生能寫出符合要求的規(guī)范語言嗎?即使寫得出,他有著個性的理解嗎?寫出的語言中結晶著他的體驗嗎?何況“寫話”“寫作”也不是一回事,早在20世紀40年代,人們就對這一問題有過爭論,而且多數(shù)學者十分關注“寫話”與“寫作”的差異。朱自清先生說:“寫的白話不等于說話,寫的白話更不等于說話。寫和說到底是兩回事?!?/p>
封閉式的寫話教學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的訓練為主要任務,使寫話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學生的個性受到充分壓抑。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使寫話教學全面走向開放。
三、寫話教學要全面走向開放
只有認真考慮學生話語的敞開性要求,寫話教學對學生的塑造功能才能完成,學生的寫話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語言對學生來說才有可能是塑造而不是囚禁。
在教學觀念轉換的同時,寫話教學中應注意幾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本次課改,把小學低年級的起步作文定位為“寫話”,就是為了提醒教師不要按照既定的作文概念來要求學生。同時,也是為了鼓勵學生本能地運用自由的心智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中學會用筆“說”話。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少提要求,不要限制思路,不要規(guī)定順序,不要提供必須動用的詞語,不要強迫學生模仿,不要過分在乎學生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么樣,最為重要是發(fā)現(xiàn)并喚醒學生自由言說的潛能,培養(yǎng)并鼓舞學生放膽表達的信心,支持并激勵學生多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心。不要過早規(guī)范語法,不過早糾正所謂的語法錯誤,而要大膽鼓勵運用非常規(guī)句子。要使學生有說話、寫話的勇氣,養(yǎng)成用筆“說”話的習慣。所謂“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鞍l(fā)言”,即是“表述”,即是“說出”。美心和美文之間,“說出”起到重要的關聯(lián)作用。
2.促進轉化,樂于運用
在自由寫作相對完整的內容時,學生往往會有意識地把自己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一些新詞運用進去,并且產生一種喜滋滋的感覺。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贊許,他們會興奮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情感體驗越深刻,學生獲得的寫作動力就越大。因此,在賞析學生的寫話作業(yè)時,對于用得恰當?shù)脑~語,要高度肯定,對于暫時用得不夠妥帖的詞語,教師應該給予必要的指導,并且指導要在充分賞識的基礎上進行。同時要鼓勵多投稿,如果孩子作品發(fā)表了,不光這個孩子得到了鼓勵,也為其他孩子樹立了榜樣,帶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嘗試定期交流刊登孩子們的優(yōu)秀作品,多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對增強寫話興趣也能起到較大推動作用。長此以往,學生不但能夠保持旺盛的寫話熱情,而且會刻意留心佳詞妙句,逐漸進入“樂于運用”的境界。
在寫話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展示真正的生活,體驗真實的生命,這是一個艱難但美麗的境界,也是寫話教學之所以富有魅力的所在。讓學生的情感和詩意在教學中流動起來,使真實的自我在寫話中凸顯出來。讓語言自由飛翔,將會發(fā)現(xiàn)別樣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