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林
(山西警官高等??茖W?;A部,山西 太原030021)
隱喻理論下的古典散文意象翻譯
張晉林
(山西警官高等??茖W?;A部,山西 太原030021)
中國古典散文意象是翻譯的一大難點,選取恰當?shù)姆g策略至關重要,以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理論為理據(jù),中國古典散文意象的翻譯是要能在目的語讀者大腦中產(chǎn)生相同或相似的認知圖式,讓目的語讀者能和源語讀者獲取同樣的目的域映射,從而產(chǎn)生和原文讀者相同或相似的閱讀樂趣。
隱喻理論;散文意象;翻譯策略
隱喻是語言學的研究內容,但學者對隱喻的研究早已從語言學范圍,延伸到了認知領域,認為隱喻不僅僅是語言學層面的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語言學家萊考夫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用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映射以及意象圖式來解釋隱喻現(xiàn)象,指出隱喻是一種“跨域映射”。[1]“映射”指兩個概念域之間的對應。束定芳在《隱喻學研究》中指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它更是人類的一種認知現(xiàn)象。它是人類將某一領域的經(jīng)驗用來說明或理解另一領域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盵2]由此,我們可以將隱喻的基本原理總結為:隱喻是一種認知方式,是用一個具體的概念去理解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從熟悉、具體的源域向不太熟悉、抽象的目標域的跨域映射過程。隱喻是以對源域具體事物的體驗和認知為前提,同時以客觀事物之間相似性為基礎。
根據(jù)隱喻理論中的“跨域映射”概念,可以看出在漢英互譯中,原文喻體和譯文喻體的轉換其實也是一種“跨域映射”的過程,是要將原文喻體的意象(源域)“映射”到譯文的喻體意象(目標域),讓雙語的讀者獲得相同或相似的認知和感受。劉法公在《談漢英隱喻翻譯中的喻體意象轉換》中提出,把隱喻喻體意象的“映射”作為檢驗隱喻翻譯的標準。如果隱喻的翻譯完成后,譯文的喻源域實現(xiàn)了“映射”,即原文喻體的意象在譯文中得到映現(xiàn),那么該隱喻的翻譯就是成功的。[3]雖然劉法公提出了隱喻翻譯的標準,但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哲學思想基礎,認知方式不盡相同,因此隱喻意象。作為認知方式,雖然在英漢之間有相似之處,能在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產(chǎn)生投射,但多數(shù)情況下,跨域映射是很難實現(xiàn)的。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形成的隔閡對譯者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譯者采取恰當?shù)姆g策略,實現(xiàn)隱喻的跨域映射,準確傳遞隱喻喻體中的文化內涵,讓英漢雙語的讀者都能在目的語的閱讀中體會隱喻修辭的美妙。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術語,是文學作品意蘊的重要構成元素,也是構成散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古人認為“意象”一詞互相補充,“意”是內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劉勰《文心雕龍·神思》這樣闡釋意象:“使元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尤端?!盵3]劉勰將“意”與“象”組合成一個詞語,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將“意象”引進了審美領域,突出了意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欣賞中的價值??梢哉f正是因為意象的成功匹配,成就了中國古典散文藝術。
在中國古典散文中,意象多借助記敘與描述的虛實結合,構成一種雖零散,卻是多重組合的畫面。
中國古典散文意象的特征為有“真”有“情”。充滿真情實感,包括生活的真、情感的真、語言的真和思想的真。東晉詩人陶淵明為中國古典散文最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其散文自由真實的自我展現(xiàn),顯示出簡樸真實的文風。
散文作者對意象的建構要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世界。葉圣陶先生談到散文創(chuàng)作時說過,“不僅是一種意見、一種主張是你自己的,便是細到游絲的一縷情懷,低到落葉的一聲嘆息,也要讓我認得是你們的而不是旁人的。”[4]散文作者賦予意象各種隱喻的含義,傳遞自身的主觀情意,讀者則通過對意象的欣賞來體會作者的情思。
(一)歸化翻譯策略縮短審美距離,源域意象映射到目標域意象 這種充滿隱喻的意象對翻譯工作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從隱喻理論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隱喻的產(chǎn)生是人類的一種認知過程,隱喻意象的建構是“源域”到“目的域”的跨域映射,二者共享相似或相同的特征,這個特征絕不僅僅是語言特征,更多的共享是文化特質。因此隱喻意象的翻譯必然要涉及雙語的語言、文化、歷史、哲學、美學等特征,譯者要把源域的“意象”映射到“目標域”的“意象”之中,在目的語讀者的認知能力下建立一種與源語讀者相似的認知模式,激活大腦中類似的認知圖式,從而理解并欣賞源語意象的文學意義和隱喻意義。
以蔣坦的《秋燈瑣憶》為例。作者以優(yōu)雅的情懷,抒情的筆調、多彩的意象刻畫了秋芙的心思細膩、善解人意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原文:余為秋芙制梅花畫衣,香雪滿身,望之如綠萼仙人,翩然塵世。每當春暮,翠袖憑欄,鬢邊蝴蝶,猶栩栩然不知東風之既去也。
譯文:I made a dress with a plumflower design for Ch'iu fu,with fragrant snow all over her body,and at a distance she looked like a Plum Fairy standing alone in a world of mortal beings.In late spring,when her green sleeves were resting on the balcony,butterflies would flit about her temples,not knowing that the season of the Eastern Wind was already gone.[5]
原文筆調優(yōu)美,清新淡雅,一個超凡脫俗、仙子般的女子躍然紙上。綠萼本指一種梅花,花瓣潔白有如脂玉,有淡淡的綠意,花蕊鵝黃,花枝花蒂碧綠如同翡翠,故名為綠萼。梅花以其冬日傲雪開放,不懼嚴寒,孤傲清俊的品質,成為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尚的人格寫照。秋芙穿著畫有梅花圖案的綠色衣服,遠遠望去,宛如梅花仙子一般。但由于東西方文化認知的差異,使得“綠萼”這個意象對于西方讀者而言僅僅是一種梅花而已,絕對不會產(chǎn)生附加的文化內涵。如果簡單地歸化翻譯,雖然從語言層面上,似乎保留了中文特有的意象,起到了對外宣傳我國燦爛文化的作用,但這個意象的真正文化內涵并沒有成功地被西方讀者接受。
林語堂先生對這個文化意象的翻譯是將“綠萼仙人”歸化處理成一個西方讀者耳熟能詳?shù)膬?yōu)美女性形象:Plum fairy。Plum fairy是西方對芭蕾舞者的一種稱呼,特指穿著雪白的芭蕾舞裙的窈窕女子。作為西方傳統(tǒng)藝術芭蕾舞,穿芭蕾舞裙的女子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優(yōu)美形象。林語堂先生如此歸化處理這個意象,是考慮到西方讀者的文化審美認知習慣,雙語中的喻體雖然不同,但在各自文化語境中,映射到相同的“目的域”中,與西方讀者的認知圖式相同,從而讓西方讀者也感受到了相似的美的體驗,真正實現(xiàn)了中國古典散文意象的傳譯。
由此可見,對具有文化特質的隱喻意象的處理,要充分考慮源語意象的文化含義,以及意象隱喻的映射能否在目的語讀者中產(chǎn)生相同或相似的認知映射,只有成功產(chǎn)生映射才能令目的語讀者與源語讀者產(chǎn)生相似的閱讀享受。
(二)異化翻譯策略保留文化意象,源域意象映射到目標域意象中 根據(jù)隱喻理論,隱喻的產(chǎn)生與人類在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中的實踐體驗密切相關。東西方盡管文化上存在差異,但人類對許多事物仍具有相似的認知,因此,英漢兩種語言中勢必存在眾多映射方式相同的概念隱喻及其語言中的隱喻表達,這就為異化翻譯提供了可能。在《秋燈瑣憶》中有這樣一句:
秋芙每謂余云:“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一二耳。況我輩蒲柳之質,猶未必百年者乎?!?/p>
譯文:Ch'iufu often said to me,"A man's life lasts only a hundred years,and of this hundred sleeping and dreaming occupy one half,days of illness and sorrow occupy one half,and the days of swaddling clothes and senile age again occupy one half.What we have got left is only a tenth or fifth part.Besides,we who are made of the stuff of willows can hardly expect to live a hundred years.[5]
原文作者使用“蒲柳”這個意象來表示身體衰弱。“蒲柳”一詞乃是用典,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其中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經(jīng)霜彌茂”。[6]后有多位詩人在其詩作中使用“蒲柳”這一意象。陸游《書志》:“往年出都門,誓墓志已決。況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耄。”[7]在譯文中,林語堂先生沒有像上一個例子,以歸化策略處理“蒲柳”一詞。而在英文語境中,柳樹也是一種材質不很堅硬的木材,雖然沒有中文那樣的典故,但譯者認為,在整體語境中,使用相同的喻體,可以映射到相同的目的域,西方讀者也能體會原文作者的對人生匆匆的感慨。
在認知語言學視野下,隱喻既是語言修辭現(xiàn)象,也是人類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手段,翻譯中國古代散文中的隱喻意象時,應首先從認知方式的角度分析意象的隱喻聯(lián)想產(chǎn)生的心理運行機制和隱含的文化信息,恰當選擇翻譯策略,使譯文讀者能和原文讀者產(chǎn)生相似或相同的認知圖式,共同欣賞散文的文學價值,同時也起到將中國古典文化對外傳播的作用。
[1]王松鶴.隱喻研究的劃時代標志——萊考夫與約翰遜[J].外語學刊,2006(03):58.
[2]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4]朱文華.論葉圣陶建國前的散文創(chuàng)作[J].江蘇社會科學,1992(04):87.
[5]林語堂.林語堂中英對照叢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6]劉義慶.世談新語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鄒志芳編.陸游詩詞選[M].北京:中華書局,2004.
Metaphor Theory for Image Transl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s
Zhang Jin-lin
(Basic Department,Shanxi Police Academy,Taiyuan Shanxi,030021)
Imag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s poses difficulty for translators,requiring them to choose prop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be into imag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focused on formulating same or similar cognitive scheme in target language readers,resulting similar reading enjoyment from both original language readers and targetlanguage readers.
metaphor theory;artistic essay image;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674-0882(2014)04-0082-03
2014-06-15
張晉林(1965-),女,山西太原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英語語言學。
〔責任編輯 馮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