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 坤
(山東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1933—)是當代美國最優(yōu)秀、最具思想,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猶太作家之一,在當代美國文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譽為“3L”作家——Living Literary Legend(文壇活神話)。盡管兩次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但羅斯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人們心中,他早已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進入暮年的羅斯仍然不停創(chuàng)作,繼“朱克曼三部曲”(The Zuckerman Trilogy)后,他又推出了“美國三部曲”(The American Trilogy),其中《人性的污穢》(The Human Stain)于2000年問世,這部力作讓羅斯第二次獲得了“筆會/??思{小說獎”(Pen/Faulkner Award)。小說以1998年美國白宮性丑聞為背景,這使得小說或多或少帶有了政治色彩。[1]2這篇小說中的幾位主人公都有著雙重身份——一種為公眾身份,一種為隱秘身份,羅斯正是通過對幾位主人公艱難生活在自己所建構(gòu)的復雜身份中的描述,深刻地剖析了造成這種扭曲的原因,揭示了美國社會中人們的精神危機。
如同“美國三部曲”中的其他兩部《美國牧歌》和《我嫁給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樣,羅斯在《人性的污穢》這部小說中同樣猛烈抨擊了二戰(zhàn)后美國社會的政治場景。小說以1998年的美國社會作為故事的發(fā)生背景,以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的性丑聞事件作為故事的原型,只不過這一次故事的主人公并沒有那么的聲名顯赫,而是一位普通的雅典娜學院古希臘文學系的系主任——科爾曼·希爾克(Coleman Silk)。對于名字,羅斯的設計也是別具匠心,Coleman的英文諧音為commonman,意為普通人,由此可見,羅斯想通過這篇小說向人們展示的正是最為普通的社會階層在美國的生活現(xiàn)實。
在別人眼中,科爾曼是一位事業(yè)愛情雙豐收的成功男人,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所謂的“成功”是多么來之不易,需要付出多么慘重的代價,因為,他的成長一直是在自我身份的否定與肯定、解構(gòu)與建構(gòu)中建立起來的。科爾曼原本名叫西爾基·希爾克,是一名出生在東奧蘭治,有著極淺膚色的黑人。生性樂觀開朗的科爾曼得知正是由于他的黑人身份才處處碰壁:被路邊攤賣熱狗的小販叫成“黑鬼”,被妓女趕出妓院,白人女友離他而去……這時,他就下定決心要擺脫這種給他帶來限制和屈辱的黑人身份。于是,科爾曼利用自身的優(yōu)越條件——較淺的膚色,成功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從而以一名猶太人的身份進入了美國社會,此后的他一路青云直上,成為雅典娜學院古典文學系系主任。然而,在一次課堂點名過程中,科爾曼玩笑般地稱兩名缺席的學生為“spook”而被指控為種族主義者,因為“spook”一詞在美語中恰巧有“黑鬼”之意。之后,他憤然辭職,妻子由于無法忍受精神上的折磨中風死去,孩子們也都遠離了他。這是多么諷刺??!“因為是黑人,給攆出諾??思嗽?;因為是白人,給攆出雅典娜學院”。[2]16
由此不難看出,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里仍然存在,且根深蒂固?!皩δ承┤藖碚f,種族身份是一種足以在世人面前加以炫耀的自豪標志。對另外一些人來說,種族身份是一種盡量予以忘記、回避或逃脫的污點”。[3]177正是因為種族歧視,科爾曼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斷絕了與親人的來往,就連母親的葬禮他都不敢去參加;“變身”白人之后又因為一個帶有種族色彩的詞而丟掉了體面的工作,并且搞得妻離子散。在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社會中,科爾曼就是一個可憐的犧牲品,讀者對這一角色的所作所為不會反感,而是充滿了同情。
德芬妮·魯斯是科爾曼在雅典娜學院的同事,出身于法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身體里流淌著法國貴族的血液。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精通流行理論的德芬妮,為了擺脫母親墨守成規(guī)、絕對服從的家族傳統(tǒng),只身來到了心中的自由國度——美國。在耶魯大學,德芬妮表現(xiàn)卓越,成績突出,成功獲得了博士學位,本以為每個人都會對她刮目相看,沒想到根本沒有人看重她那所謂的成功,因此,飽受打擊的德芬妮只好來到了雅典娜學院,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學校。但是,德芬妮并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她想在男性主導的美國學術(shù)領(lǐng)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面試過程中,科爾曼的一個眼神被德芬妮誤解為對女性的冷漠和歧視,這便是二人接下來一系列矛盾沖突的導火索。最為嚴重的沖突莫過于“幽靈”事件了,德芬妮充分抓住了這個反擊的機會,給了科爾曼當頭一棒。
當?shù)路夷莸弥茽柭褂脦в蟹N族色彩的詞語暗指兩名黑人學生時,她立刻挺身而出為兩名學生辯護,并佯裝成一切為學生利益著想的好老師。事實上,她十分開心看到科爾曼陷入窘境,看到他每天都在接受著無數(shù)的各種名義的調(diào)查。因此,德芬妮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的是她積極正面的身份,隱藏了那邪惡陰暗的一面。然而,德芬妮卑鄙的行徑遠非如此,當她得知科爾曼和清潔女工福尼亞的情事時,她再一次抓住了復仇的機會。她同雅典娜學院站在了一條戰(zhàn)線上,指責科爾曼的行為是一種擺脫文明之軛的野蠻行徑,把他推向了道德法庭的審判席。在一封匿名信中,德芬妮寫到:“人人皆知你正在性欲上剝削一個受凌辱、沒文化、比你小一半的女人?!盵2]39她甚至從女性主義的立場為福尼亞伸冤,“她的目的就是要使他們像《紅字》中的丁梅斯代爾和海斯特一樣,讓外在道德法庭的審判吞噬他們的生命,讓閑言碎語、無聊謊言、嫉妒、刻薄侵蝕他們的靈魂,而她本人則渴望成為主持正義的審判者”。[4]39
至此,羅斯完成了對德芬妮的刻畫,這個假裝成正義、積極的女性其實是極度虛偽的,她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想把科爾曼的“邪惡”展露給公眾,因為她認為自己是道德的化身。在某種程度上,德芬妮所代表的正是美國社會所提倡的狂熱的迫害精神,小說中多次引用了霍桑小說《紅字》中的文字,并且故事的講述者內(nèi)森的居所距離當年霍桑的住所也只有幾英里遠,這就暗示著在美國依然存在著這種迫害精神。在這里,德芬妮就是羅斯用來評判當代美國社會的工具。
福尼亞,這個三十四歲、離異的可憐女人,依靠掃地和擠牛奶為生,人人都以為她是個文盲,是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而事實上,她出身于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因不堪忍受繼父的騷擾而離家出走,之后與越戰(zhàn)老兵萊絲·法利結(jié)婚并育有兩子。福尼亞之所以偽裝成文盲的身份正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適應這個社會,并盡情展示最原始的自我,使自然人的特質(zhì)毫無保留地舒展開來。她一心向往平凡正常的生活,沒想到丈夫萊絲深受越戰(zhàn)的影響,神經(jīng)錯亂,幾乎不能像正常人生活,每天都在肉體和精神上折磨著福尼亞,以至于福尼亞苦心經(jīng)營的農(nóng)場破產(chǎn),兩個孩子也因疏于照顧而葬身于火海。同丈夫萊絲離婚不久,福尼亞便與科爾曼發(fā)生了關(guān)系,科爾曼在與福尼亞短暫的相遇之后便被她自然的生存狀態(tài)深深地吸引住了,科爾曼那種被指責和社會約束壓抑下的自然人狀態(tài)也同時被喚醒。這種原始的、真摯的、自然的情感只有這兩人清楚。而在外人眼中,福尼亞是想通過科爾曼來實現(xiàn)她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夢想。對于這種誤解,福尼亞從不做過多的辯解,因為她看穿了這個到處是污穢的社會,只想盡可能地逃離它,做回本真的自己。
福尼亞承認自己的性欲是人性的污穢,但是在她看來這并不可恥,更不需要某些道貌岸然的人來救贖,她坦言:“我們留下一個污穢,我們留下一串蹤跡,我們留下我們的印記。污染、殘酷、欺凌、謬誤、糞便、精液……和反抗無關(guān)。和恩賜或救贖無關(guān)。在每個人的身上。存儲于內(nèi)心。與生俱來。無可描述。污穢先于印記。沒有留下印記之前便已存在。污穢完全是內(nèi)在的,不需留印記。污穢先于反抗,包圍反抗并擾亂一切的解釋與理解。這就是為什么所有的凈化行為純屬玩笑?!盵2]248
福尼亞對于自己真實身份的否定與科爾曼的否定截然不同,她是對上層社會生活方式的徹底顛覆,在這個到處充斥著污穢和謊言的、所謂文明的美國社會中,福尼亞就是一個反叛者,她的作為可以說是明智的選擇。
萊絲是福尼亞的前夫,一個忠誠的、曾兩次奔赴越南戰(zhàn)場的越戰(zhàn)老兵。他曾經(jīng)是一個生性活潑、樂觀開朗的人,對政府有著堅定的信心,因此,當政府征兵時,他懷著滿腔熱忱應征入伍,前往了越南戰(zhàn)場。原本心慈手軟的萊絲在經(jīng)歷了越戰(zhàn)之后也漸漸變得心狠手辣,覺得殺人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從戰(zhàn)場歸來,萊絲患上了嚴重的傷后神經(jīng)紊亂癥,已經(jīng)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早已分不清戰(zhàn)爭和現(xiàn)實。萊絲與福尼亞結(jié)婚后,常常虐待她,以至于婚姻破裂,孩子慘死。當?shù)弥D醽喤c科爾曼的情事,萊絲更是怒火中燒,每天跟蹤他們,處處威脅他們,終于,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冬日,福尼亞和她的情人科爾曼被瘋狂的萊絲謀害了。
小說的結(jié)尾描繪的是萊絲獨自一人在五英寸厚的冰面上垂釣,與自己的上帝進行著隱蔽的交流。而小說的敘述者內(nèi)森通過與萊絲的交談,看到了一個未曾受到文明約束的真實的心靈,內(nèi)森認為懲罰和拯救正在這里完成,因此,內(nèi)森最后并沒有將萊絲這個殺人兇手交給社會的道德法庭,而是“任憑他在原始的、未開墾的領(lǐng)地上,以主動地自我放逐通過垂釣與上帝對話,在潔白的冰面上洗滌內(nèi)心的塵埃,以便在心靈的道德法庭上自我凈化”。[4]109
美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依仗著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一次次地挑起戰(zhàn)爭,以達到其政治或經(jīng)濟目的,但這卻給美國人民留下了極深的精神創(chuàng)傷,萊絲就是這樣一個受害者。他從戰(zhàn)場歸來卻無法擺脫戰(zhàn)爭的陰影,將美國社會視作越南戰(zhàn)場,認為謀殺是無需語言和思想的使命,因此,犯有謀殺罪名的萊絲實際上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
綜上所述,謊言和自我欺騙貫穿著《人性的污穢》整部小說,這也是四位主要人物身上的污穢——科爾曼為了遠離種族歧視而謊稱自己是白人;德芬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高舉“正義”大旗;福尼亞則扮成文盲以尋求本真的自我;萊絲這個殺人兇手自始至終也沒有承認自己的罪行。羅斯正是通過對人物雙重身份的描寫來探討現(xiàn)代人生活的困惑,通過《人性的污穢》對整個美國社會和文化進行最冷靜的觀察。借助對人性污穢的探求,羅斯是想讓讀者意識到正是這個到處充斥著污穢的社會影響了人,也就是說,人性的污穢正是社會的污穢。因此,這部小說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美國民眾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社會的陰暗面。
[參 考 文 獻]
[1]高艷萍.傾聽自然與秘密(代譯序)[A]. [美]菲利·普羅斯.人性的污穢 [C].劉珠還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2][美]菲利·普羅斯.人性的污穢[M].劉珠還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3.
[3]朱振武.美國小說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袁雪生.身份隱喻背后的生存悖論——讀菲利普·羅斯的《人性的污穢》[J]. 外國文學研究,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