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清,夏丙堃,尹進華
(1.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2.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咖啡因屬于黃嘌呤生物堿化合物的一種,分子式C8H10N4O2,存在于茶、咖啡果等植物體中[1],具有較強的中樞興奮功能,廣泛應用于解熱鎮(zhèn)痛類藥品、能量飲料等領域。目前國內普遍采用以氯乙酸為原料的化學法合成咖啡因?,F(xiàn)有生產工藝中,母液中咖啡因的質量濃度約為1%,主要通過膜濃縮、氯仿萃取、蒸發(fā)、結晶、精制等操作進行回收,然后汽提處理氯仿萃取后的廢水,存在工藝復雜、溶劑損耗大、能耗高等弊端[2]。為此,作者利用咖啡因作為生物堿在溶液中易形成離子態(tài)的特性,選用不同型號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低濃度咖啡因溶液的離子交換能力、洗脫速度及提濃性能進行研究,確定了最佳的吸附洗脫條件,擬為工業(yè)生產中結晶母液回收咖啡因過程提供參考。
鹽酸、硫酸(98%)、氫氧化鈉、無水乙醇,分析純,市售;精制咖啡因、非那西汀,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蒸餾水。
732、D-151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724、D-113弱酸性離子交換樹脂,市售;交換洗脫柱Ⅰ(?1 cm×30 cm)、交換洗脫柱Ⅱ(?2.8 cm×50 cm),自制。
GC-14C 型氣相色譜儀,Shimaden;SHZ-A 型水浴恒溫振蕩器;METTLER TOLEDO分析天平;CH1015型超級恒溫槽。
FID檢測器;毛細管色譜柱(30 m×0.32 mm,0.5 μm),固定相Se-54,柱溫230 ℃;進樣器、檢測器溫度260 ℃;進樣量0.4 μL;分流比1∶20;內標物:非那西汀。
首先將樹脂于2 倍體積的飽和食鹽水中浸泡18~20 h,用清水洗凈,至排出水不帶黃色;然后用2%~4%NaOH溶液浸泡2~4 h,用清水沖洗至近中性;最后用5%HCl溶液浸泡4~8 h,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待用。
取已預處理的樹脂15 mL,分別裝入交換洗脫柱Ⅰ中。將起始濃度為1%的咖啡因溶液以8 BV·h-1的流速上柱進行動態(tài)交換,測定交換后溶液的咖啡因濃度,達到1%時為該樹脂穿透點。
根據(jù)1 g咖啡因溶于46 mL水、5.5 mL 80 ℃的水、22 mL體積分數(shù)為70%的乙醇溶液的性質,結合咖啡因的弱堿性,分別選用80 ℃水、70%乙醇、質量分數(shù)為0.05%和0.5%的硫酸溶液為洗脫劑,對濃度為1%的咖啡因溶液交換飽和后的樹脂進行單次洗脫,篩選合適的洗脫劑。
目前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氯仿萃取咖啡因結晶母液后咖啡因濃度約為1%。結合生產經驗,通過樹脂交換、洗脫后,洗脫液中咖啡因濃度可達到7%,通過結晶可回收咖啡因。采用交換洗脫柱Ⅰ,對交換飽和后的樹脂進行洗脫,然后將濃度最高的洗脫液繼續(xù)用樹脂交換、洗脫,獲得更高濃度的洗脫液,以此類推、疊加,直至獲得咖啡因濃度7%以上的洗脫液。
考慮到交換洗脫柱Ⅰ高徑比值較大,可能存在壁流效應,采用交換洗脫柱Ⅱ將處理量放大15倍,驗證疊加洗脫效果。
咖啡因濃度采用氣相色譜儀測定。采用內標與標準曲線相結合的方法,獲得校準后的校正因子,以減小分析誤差。
咖啡因標準溶液:配制0.5%、1.0%、1.5%、2.0%、2.5%、3.0%、3.5%、4.0%、4.5%濃度梯度的咖啡因標準溶液。
內標液:0.5%非那西汀乙醇溶液。
將咖啡因標準溶液與濃度為0.5%的非那西汀溶液配制成標準品溶液。進樣標準品溶液,測定峰面積A,以A樣(標準品溶液中咖啡因的峰面積)與A內(標準品溶液中內標物的峰面積)的比值為縱坐標、咖啡因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峰面積比值與咖啡因濃度關系圖
交換洗脫柱Ⅰ分別裝填724、D-113、732、D-151樹脂,將1%咖啡因溶液上柱進行動態(tài)交換,結果見圖2。
圖2 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效果
從圖2可以看出,724樹脂、D-113樹脂的泄漏點很小,大約為2 BV,交換容量較小,不適合提濃咖啡因溶液;732樹脂、D-151樹脂泄漏點都在10 BV左右,交換容量大,對咖啡因的交換能力更強。因此,選擇732樹脂、D-151樹脂進行后續(xù)實驗。
交換洗脫柱Ⅰ分別裝填732樹脂、D-151樹脂,對濃度為1%的咖啡因溶液交換飽和后,選用不同洗脫劑進行洗脫,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相比于0.05%硫酸、0.5%硫酸、70%乙醇溶液,80 ℃水更適合作為洗脫劑,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不引入其它物質,有利于結晶回收咖啡因;732樹脂洗脫時,提濃速度和洗脫液濃度都高于D-151樹脂,因此,更適合作為咖啡因溶液的交換洗脫樹脂。
表1洗脫劑對咖啡因的洗脫效果/%
Tab.1Theelutionefficiencyforcaffeine/%
005%硫酸D?15173205%硫酸D?15173270%乙醇D?15173280℃水D?151732153197092097096075185219187202110112116118267317214247156146130120304356245286168174187196324382
732樹脂分別裝填于交換洗脫柱Ⅰ、交換洗脫柱Ⅱ,將1%咖啡因溶液進行疊加洗脫實驗,結果見表2。
表2疊加洗脫效果/%
Tab.2Theelutionresultsofsuperimposedexperiments/%
交換洗脫柱交換洗脫 一次 二次 三次Ⅰ194 254 337 364 412 423 497 537 571 615 670 731Ⅱ244 309 289 404 454 509 500 564 588 623 649 739
由表2可見,在交換洗脫柱Ⅱ上732樹脂對1%咖啡因溶液進行第一次交換、洗脫后,濃度可達4.04%;將濃度為4.04%的洗脫液進行二次交換、洗脫后,濃度可達5.64%;三次交換、洗脫后,濃度可達7.39%,實現(xiàn)了咖啡因溶液提濃的目的。交換洗脫柱Ⅰ與交換洗脫柱Ⅱ的洗脫液濃度增加規(guī)律一致,后者效率略高于前者。
選用不同型號陽離子交換樹脂和洗脫劑,對1%咖啡因溶液交換、洗脫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724、D-113、D-151樹脂,732樹脂交換處理量達10 BV,洗脫速度快,單次洗脫濃度可達3.82%;80 ℃水更適合作為洗脫劑;經過3次疊加交換、洗脫后,1%咖啡因溶液提濃到7.39%,可為工業(yè)生產中結晶母液回收咖啡因過程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韓佳賓,陳靜,王靜康,等.咖啡因制備方法研究進展[J].化工時刊,2003,17(3):13-16.
[2]孫培賓,陳江,尹進華,等.XDA-8大孔樹脂對高濃度咖啡因的吸附熱力學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1,28(4):62-64.
[3]單鷹飛,劉紅霞.氯仿萃取咖啡因工藝的改進[J].黑龍江日化,1997,(4):14-15.
[4]李夢耀,熊玉寶,孫琴.HDX-8樹脂吸附咖啡因的研究[J].應用化工,2006,35(12):907-917.
[5]唐課文,周春山,鐘世安,等.聚酰胺樹脂對茶多酚和咖啡因吸附選擇性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3,23(1):143-145.
[6]GB 5757-86,離子交換樹脂含水量測定方法[S].
[7]WANG F,WANG L J,LI J S,et al.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cadmium on strong-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J].Transact 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3):740-744.
[8]GUSLER G M,BROWNE T E,COHEN Y.Sorption of organic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polymeric resins[J].Ind Eng Chem Res,1993,32(11):2727-2735.
[9]PAN B C,XIONG Y,LI A M,et al.Adsorption of aromatic acids on an aminated hypercrosslinked macroporous polymer[J].React Funct Polym,2002,53(2):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