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麗
新的課程改革積極倡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多數(shù)的教師都在努力地探索創(chuàng)新,積極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現(xiàn)在教學中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感受知識的同時,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過去教師普遍應用的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地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低下。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新鮮有趣,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不能真正地、全身心地進入到學習中去,教學效率低下。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吸引了學生,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特別高漲,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到了快樂,這樣不僅整個課堂氣氛特別和諧、輕松愉快,同時還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么究竟怎樣搞好我們的語文教學,創(chuàng)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呢?我相信大多數(shù)教師也都為這個問題探索、摸索了很久,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以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經驗,總結如下幾點看法和意見,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一下,希望大家從中有所收獲,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課堂的附屬品,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具有絕對的權威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下,我們要拋棄過去那種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整個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的舞臺,而不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應該敢于放手,把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這樣學生對得到的知識不但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會記憶得特別牢固,教學效率也相應地會大大地提高。比如: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我就先讓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與發(fā)現(xiàn),學生很快就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讀懂了是誰和誰進行賽馬,一共比賽了幾次,每次比賽的結果怎樣,是誰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是誰的主意使田忌獲得了勝利,他出了一個什么主意,用什么方法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等等。接著我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為什么調換馬的順序就能取得勝利?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不了多少,怎樣理解?到底快了多少?這些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在討論中學生逐步明白,快不了多少是說田忌的上等馬雖然比不過齊王的上等馬,但卻比他的中等馬要快。而田忌的中等馬雖然比不上齊王的中等馬,但卻比齊王的下等馬要快,這就是課文里所說的齊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不了多少。那么我再進行引導,田忌是怎么知道這些的呢?學生很快就會找出答案,原來是在第一場比賽時,孫臏在旁邊觀看就看出來了。這樣學生對文章人物也有了較為準確客觀的評價,明白了之所以孫臏想出那樣的好辦法,這都是孫臏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善于動腦思考的結果。這對學生以后對待學習生活中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明白了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善于動腦思考的重要性。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全身心得到放松,心情愉悅,學習起來輕松而愉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首先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不能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應該是學習的伙伴、合作者,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路上的知心朋友。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和學生之間感情的交流,教師的語言要和藹可親,動作神態(tài)都要讓學生感到可親溫暖,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學習的愉悅感。同時教師要適時地鼓勵學生,俗話說得好:“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教師一定要注重鼓勵的作用,鼓勵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勇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相應地提高。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生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動力。課堂上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這也是學生進行思考的前提,學生只有真正去思考了,才會有疑問。小學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而后解決問題。學生如果對所學內容產生疑問了,那么說明他在認真積極地思考了,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開闊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耐心地去解答,有時一些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比較簡單,教師不可以批評學生,否則的話會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以后就不敢再提出問題了。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去解決,對于比較有爭議的、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教師幫助學生解決。
四、師生交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真正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上,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很高的。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非常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并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并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并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他們會積極參與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熱烈響應教師的每個要求。而且他們對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參與到教學設計之中來。建立在師生交流基礎上的教學是高效的。
總之,在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和新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大膽探索,勇于實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建立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知識,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是其他各門學科學習的基礎,它在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好語文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與進步。讓我們繼續(xù)探索,努力實踐,為創(chuàng)造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而努力奮斗吧!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