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梁
(常州工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常州 213002)
近年來,中國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 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在境內(nèi)游覽參觀。景點的文字說明能夠幫助參觀者了解景點, 因而具有重要作用。歷史遺跡類景點的標(biāo)牌文字等更是參觀者了解其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恰當(dāng)?shù)陌堰@些文字翻譯成英語,能夠便于外國游客了解歷史遺跡蘊涵的豐富文化,從而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以江蘇常州的歷史遺跡為例,探索此類景點說明文字翻譯中文化信息的處理方法。
歷史遺跡常蘊含獨特的歷史、文化、習(xí)俗甚至宗教哲學(xué)等信息,反映其特有的文化。常州的歷史遺跡主要有紅梅閣、天寧寺、淹城遺址、瞿秋白故居等,都體現(xiàn)當(dāng)?shù)刎S富的文化內(nèi)涵。這些文化信息屬于特定的文化體系,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類型與層次。概略來看,文化信息可以分為物質(zhì)文化、制度習(xí)俗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戎林海,2010:213)
1.物質(zhì)文化信息。
物質(zhì)文化信息屬于表層文化信息,是通過實物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歷史遺跡景點中物質(zhì)文化的體現(xiàn)包括一些基本的建筑形式如亭、樓、塔等;一些出土的基本生活器具如陶器、玉器等;工具如舫、錛、鉞等,以及古代生活用品如梳篦等。常州的歷史遺跡紅梅閣、文筆塔等都是包含獨特文化內(nèi)涵的建筑實物;遺址出土的大量陶罐、青銅器等,都是中國古代文化所獨有的,是獨特的物質(zhì)文化信息。
2.制度和習(xí)俗文化信息。
制度習(xí)俗文化信息屬于中層文化信息,包括與社會制度、歷史、風(fēng)俗、禮儀、人名等相關(guān)的信息。在常州的歷史遺跡景點的文字介紹中可以看到大量此類信息,大致有以下幾種。
(1)歷史朝代和年號:景區(qū)指示牌的景點介紹中包含許多中國歷史獨有的朝代、年號等信息,如春秋、清朝、唐昭宗年間、清光緒七年等。
(2)歷史人物:歷史遺跡往往跟一些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有關(guān),常州的歷史遺跡涉及許多歷史人物,如延陵季子、蘇東坡,以及近代的瞿秋白、趙元任等。
(3)生活習(xí)俗:古代的風(fēng)俗、禮儀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等都是遺跡景點呈現(xiàn)的文化信息,常州淹城遺址有一些表現(xiàn)春秋時期百姓生活的景點,如采葛、蒹葭,還有武進區(qū)的古戲樓,也是古代當(dāng)?shù)貥I(yè)余文化生活的展現(xiàn)。
3.精神文化信息。
精神文化信息屬于深層文化信息,它是通過人們思維活動的產(chǎn)物表現(xiàn)出來的,包括宗教信仰、審美趣味、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歷史遺跡景區(qū)體現(xiàn)精神文化之處甚多,在文字中表現(xiàn)明顯。
(1)宗教信仰:常州天寧寺是佛教圣地,體現(xiàn)精深的佛教文化;紅梅閣與道教有關(guān),涉及紫陽真人等道教人士,景區(qū)文字說明中多處涉及此類宗教信息。
(2)審美趣味: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審美趣味迥異,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竹、梅皆有高潔之義,煙、雨給人以朦朧的美感,常州古跡中有春秋煙水、文筆夕照等景點,給人亦美亦雅的聯(lián)想。
(3)價值觀念:中國傳統(tǒng)講究仁 、義、禮等,謙讓和簡樸都是傳統(tǒng)美德,常州古跡中有季子亭等表現(xiàn)季子讓國的美德,孫武草廬、陳渡草堂體現(xiàn)簡樸、謙遜等品質(zhì)。
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看翻譯,翻譯主要是一種文化交流活動,故翻譯目的語文化中沒有或迥異的文化信息時,主要應(yīng)考慮文化傳播的目的,并參照讀者的可接受性進行權(quán)衡。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音譯,可意譯,可直譯,也可結(jié)合不同的翻譯方法添加注釋等。根據(jù)前文的分類,這里分別討論幾種不同類型文化信息的翻譯。
1.物質(zhì)文化信息的翻譯。
歷史遺跡常用的一些表示建筑、生活用具的表達已有英譯規(guī)范,可借用英語已有的詞匯,故此類文化信息常用直譯法,如亭、閣譯為Pavilion,佛塔譯為pagoda,護城河譯為moat,發(fā)簪譯為hairpin,篦箕譯為comb等。筆者走訪了常州多處歷史遺跡,發(fā)現(xiàn)諸多此類翻譯,如紅梅閣譯為Red Plum Pavilion,野宿亭Camping Pavilion,知音舫Confidant Boathouse,等等。
中國特有的一些古代器皿名稱,文化含義豐富,英語里沒有對應(yīng)的詞匯,一般采用音譯法。例如,尊是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時期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英文無現(xiàn)成詞匯翻譯,故音譯為Zun。“琮”是新石器時代一種外方內(nèi)圓中空的柱狀玉質(zhì)禮器,音譯為Cong,其它還有鼎譯為Ding、甗為Yan,等等。
2.制度習(xí)俗類文化信息的翻譯。
歷史遺跡景點介紹文字中包含大量與古代社會制度、生活習(xí)俗等相關(guān)的信息,表現(xiàn)形式各不相同,因此翻譯方法也靈活多樣。在常州遺跡類景點,譯者對此類信息也采用了不同的譯法。
(1)歷史朝代:一般歷史朝代都有定譯,為朝代名+Dynasty,故唐朝譯為the Tang Dynasty,清朝譯為the Qing Dynasty等。“春秋”出現(xiàn)兩種譯法:Spring and autumn period,Chunqiu,前者意譯,但稍顯繁瑣,后者音譯,簡便但外國人難理解,具體譯法應(yīng)依據(jù)國外游客的接受度進行選擇。
(2)皇帝年號:紅梅閣的指示牌里涉及3個年號:唐昭宗年間、清光緒七年和清嘉慶十五年,分別譯為:during Zhaoxong Period of Tang Dynasty(889-904 A.D.),in 1882(7th year of Emperor Guangxu in Qing Dynasty),最后一個年號未譯?;实勰晏柺侵袊糯赜械哪攴輼?biāo)示法,而古代朝代和年號繁多,外國人并不了解,所以需增譯,添加具體公元年份。前二者處理較好,把具體年代寫了出來,但朝代名稱前要加定冠詞the(李梁,2013),最后一個年號也應(yīng)照例添加。
(3)歷史人物:人名一般采用音譯法。東坡公園因蘇東坡而建,其名統(tǒng)一翻譯為Su Dongpo,孫武譯為Sunwu,而岳飛譯為general Yuefei,音譯的同時添加了general一詞表明其身份,這也是增譯法,因國人熟悉之人物外國讀者可能陌生,故添加信息。
(4)生活習(xí)俗與禮儀制度:中國文化中各種尊稱與文人雅號也是一大特色,例如孫武被尊稱為孫子,譯為Sun Tzu,這是循慣例的音譯法,因老子的譯名Lao Tzu在西方廣為流傳。古代文人墨客常有雅號,如艤舟亭的標(biāo)牌上有 “玉局風(fēng)流”四個字,英譯文為elegance Su Dongpo。其中“玉局”是蘇東坡的雅號,景區(qū)譯為 Su Dongpo,說明譯者是理解了原文文化的,但elegance應(yīng)該為elegant。紅梅公園文筆樓的簡介中含“文房四寶”一詞,譯為the four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ese study, namely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stone and paper. 為了讓外國讀者了解“文房四寶”這一文化信息,譯者用增譯法添加了同位語來說明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這是翻譯中傳遞文化信息的一種重要方法。
3.精神文化信息的翻譯。
精神文化信息在翻譯的跨文化交流中最為困難,因為涉及源語和目的語文化的宗教、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其在語言中的表現(xiàn)也更為廣泛和深刻。
(1)宗教:紅梅閣簡介中有兩個道教人物,一個是張紫陽先師,為北宋道士,亦稱紫陽真人,譯文把“先師”譯成sage priest;另一個是浣悟道人,譯為Taoist priest。二者都采用直譯法,容易理解,但前者似應(yīng)添加Taoist一詞以免誤解為牧師。
(2)價值觀:受佛家和道家“出世”思想的影響,幾千年來許多中國文人雅士一直向往閑云野鶴、世外桃源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高雅與自在。“世外桃源”一詞景區(qū)譯為 Shangri-la,借用西方人的夢中樂土香格里拉來譯,此為轉(zhuǎn)換法。另一景點“高山流水”直譯為lofty mountains and flowing water,景點簡介譯文只是按原文簡要介紹了俞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的故事,摘錄如下: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has drawn from the ancient story of Boya encounters his confidant when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The statue exactly annotates the spirit of the story of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讀者這里只看到兩個人的故事,既無高山也無流水,會莫名其妙,最好用增譯法,添加“高山”和“流水”的寓意來源以達到交際目的。
(3)審美:紅梅春曉、文筆夕照、春秋煙雨這些四字景點名稱充滿漢語的音韻與意境美。英譯文分別為Red Plum at Spring Dawn, Writing Brush Pagoda at Sunset, Mist over the Water,意義譯的精準(zhǔn),只是比原文少些音韻節(jié)奏的美感。
歷史遺跡文字說明中包含諸多文化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和研究其英譯,我們發(fā)現(xiàn),翻譯中傳遞文化信息主要有音譯法、直譯法、增譯法、轉(zhuǎn)換法等,為了文化交流的順暢,增譯法在直譯或音譯的基礎(chǔ)上可以普遍采用,以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效果。
[1]戎林海.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213-219.
[2]李梁.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簡介的英譯研究——以常州博物館為例[J].常州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3(3):54-58.
[3]李靜.從中西文化差異談旅游宣傳資料英譯的原則和方法[J].淮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4):74-77.
[4]李開榮.試論文物名稱英譯文化信息的處理[J].中國翻譯,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