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說不完的話題。在大學里,一屆一屆的學生都會討論到魯迅。不久前,有山東大學文學院部分學生約我談魯迅。他們事前上過有關的課,也看過當下某些評說魯迅的論作,討論之前做了準備,所提的問題大都帶有某些普遍的困惑。我們彼此圍繞如何理解魯迅精神的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較深入的交談,我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了學生的問題。后來訪談記錄刊印在本校研究生的內部刊物上。近日翻閱這篇記錄,覺得有些意思,不妨整理一下發(fā)表,也可看看當代青年在哪些問題上比較關心魯迅,他們又可能怎樣去接受這份精神遺產(chǎn)。
學生問: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時,上海民眾將繡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白綾旗覆蓋在魯迅的棺上,尊稱魯迅為“民族魂”,以表達對魯迅的崇高評價,將其視為民族崇高精神的代表。當然,人們對“民族魂”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應該不會偏離不屈不撓的韌性戰(zhàn)斗精神、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為祖國獨立和民族解放肯于奉獻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主線。總之,魯迅已經(jīng)被樹立成為一種道德典范。那么,您認為魯迅留給歷史的最重要的道德價值是什么?
溫儒敏答:“民族魂”是對魯迅精神的高度概括,也代表當時廣大民眾對不屈不撓的愛國、奮斗精神的渴求,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頭,人們希望能有這樣一種精神來支撐,就把這種希望投射到魯迅身上。多年來,對于魯迅精神的闡釋主要都是政治層面的,如愛國主義、犧牲精神等等,當然也符合魯迅的某些特質。但魯迅作為一個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留給后世的精神財富主要是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是那種深入理解中國文化與中國人基礎上的批判精神,他的思想是如此深邃廣大,而并不限于愛國主義。用“道德典范”來命名魯迅不一定適當,我們寧可說魯迅是一個精神的燈塔。
問:在《我之節(jié)烈觀》這篇文章中,魯迅說過這樣一句話,“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1]。當然,這篇文章主要是在為批判陳腐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對人性的摧殘,是為婦女解放作斗爭。但是,魯迅對道德的理解倒是很有意味。您怎樣理解和評價魯迅的道德哲學(道德觀)?
答:雖然魯迅所論主要圍繞婦女解放,但也涉及很深層的哲理性思考。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道德規(guī)訓,很多經(jīng)典道義其實都是場面上的,因為標準“太高”,往往脫離人性,并非“自他兩利”,結果難于實行,甚至因為扭曲人性,而變得虛偽。普通老百姓大概寧可信服將心比心的“增廣賢文”,也不太在意孔子孟子的。魯迅的道德觀基于對人性的尊重,符合現(xiàn)代意識。
問:魯迅在《文化偏至論》中明確提出了“立人”的思想,即“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2]。您認為魯迅所致力于要“立”的“人”是怎樣的一個主體?
答:晚清國勢衰落,民族沉淪,很多志士仁人都在謀求“立國”之道,魯迅也是這樣。但魯迅是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更關心民族精神問題,認為民族若亡,則首先亡在精神,所以他特別提出以“立人”作為“立國”的前提。魯迅所要“立”的“人”,當然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民”“良民”,而是具有健全獨立人格的新人,這種新人脫離了舊的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又能擺脫過于物欲化的現(xiàn)代文明的利誘。我贊同有的學者所提出的觀點,魯迅的“人”與傳統(tǒng)文化意義上的“人人皆可為堯舜”的“道德主體”和近代政治哲學意義上的“人人有自主之權”的“權利主體”都是不同的,是現(xiàn)代西方人本主義意義上的“張大個人之人格”為“人生第一義”的“精神主體”。魯迅的這種思想在當時沒有可操作性,脫離了社會變革和必要的經(jīng)濟基礎,“立人”將無從下手,但魯迅不是政治家,我們不能過多從操作層面去苛求他。魯迅的貢獻在精神層面,他從精神層面看到“立人”對于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這是非常重要的警示。特別是若聯(lián)系當今,如何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不讓精神墜落,成了很迫切的問題,我們對魯迅的警示就有更深切的體會了。
問:提到魯迅,人們絕對不會繞過的一個話題就是國民性批判?!叭罕?,——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3];“中國人向來有點自大。——只可惜沒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4];“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5];“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6]……從這些話語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力度是非常猛烈的,以至于有不少人開始對魯迅的國民性批判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認為他全盤否定傳統(tǒng)文化,挖苦貶損國人,與史密斯在《支那人氣質》別無二致。您對此持怎樣的看法?
答:魯迅30年代還介紹過美國傳教士史密斯(A.H.Smith)的《支那人氣質》一書,對“國民性”這個概念的借用,以及對中國人民族性格心理的分析等方面,顯然接納過史密斯的影響。但魯迅并非就是用西方人的眼光來批判中國人的“國民性”。魯迅的“國民性”批判,完全是基于他對中國傳統(tǒng)和民性的深入了解,基于思想啟蒙的要求,有魯迅自己深切的體驗和獨特的思考,外來的影響只是某種啟發(fā)和促進。近年來有人指責魯迅批判“國民性”是源于“西方人的東方觀”,這是粗率的結論,顯然生硬地套用了眼下流行的所謂“后殖民”理論。不能否認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常采取偏激的姿態(tài),讓人震撼、驚愕,雖然不習慣卻又頓覺清醒。魯迅這是有意的逆反,凸顯一種批判的、不合作的精神。如果站在魯迅批判的語境里來研究魯迅的言論,你會發(fā)現(xiàn)魯迅的偏激并非無的放矢,而且只有如此才能夠深入本質,打到痛處?,F(xiàn)今我們讀魯迅要注意魯迅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家,而是“文學家的思想者”;和通常思想家的純理性表述不一樣,魯迅總是帶著強烈的個人體驗去看待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他還習慣采用雜文筆法,把問題強烈地突出起來,引人警醒。我們看到現(xiàn)實中很多批評魯迅偏激的論者,其實未必讀懂了魯迅。他們不領會魯迅的批判語境和有意的逆反思維,不了解魯迅作為“文學家的思想者”之特點,就事論事抓住一句兩句偏鋒的話,隨意加以否定,那就根本不可能接近魯迅,領會魯迅的精神。
問:魯迅選擇以“國民性批判”的方式以期達到最終的社會改善的目的,但社會現(xiàn)狀并沒有因他的努力而有所改觀,甚至更加惡化,這使他對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徑產(chǎn)生了懷疑。晚年,他以為或許在保持獨立性立場、不做政治權力附庸的前提下,更注重社會解放和階級解放之于人的解放的不可分割性和重要性,就是對“國民性批判”現(xiàn)實窘境的反思的結果。魯迅支持左聯(lián),但又對左聯(lián)保持一定距離,而左聯(lián)的解散最終又使得魯迅對個人獨立性與社會現(xiàn)實關懷完全統(tǒng)一的期待落空,不得不再次一個人“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7]。直至最終逝世,他也未曾見到社會較大的改善。所以,有人說魯迅本身就是一個悲劇。您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答:也可以這樣說吧。魯迅基本上是個悲觀主義者。這里說的悲觀主義,是哲學層面、精神層面的。因為魯迅深刻、反叛,永遠不可能與現(xiàn)實妥協(xié),而又找不到出路,正如他自己在《野草》中所坦言,“絕望之如虛妄,正與希望相同”[8]。雖然看不到希望,卻也不甘虛無頹唐,還是要反抗、奮斗。正所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悲劇精神。不過說到左聯(lián),魯迅一開始就不抱多大的期望,這從他在左聯(lián)成立時的講話就可以感覺得到。事實上后來左聯(lián)被宗派主義和“左”傾思潮所控制,魯迅是很失望的。但不宜就此論說魯迅因為支持左聯(lián)就是悲劇?,F(xiàn)在看來,沒有完全介入黨派政治,始終比較超脫,反倒是成就了魯迅。前面說過,魯迅主要是以“文學家的思想者”身份干預現(xiàn)實,他始終是清醒的,這才是他的價值。
問:魯迅一生都在吶喊與彷徨中度過——“在思想上可以說終生都是一個在找路的人”[9],他在靈魂深處有著強烈的孤獨感,常常焦躁煩惱,身心極度疲憊,以致心灰意冷。他在《300327致章廷謙》中寫道,“我并不笑你的‘懦怯和沒出息,想望休息之心,我亦時時有之,不過一近漩渦,自然愈卷愈緊,或者且能卷入中心,握筆十年,所得的是疲勞與可笑的勝利與無進步……”[10]但魯迅對青年人一直都懷有熱情,給予很大的關懷和鼓勵——“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lián)合起來,同向著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11]。前后兩者呈現(xiàn)出相當大的反差,一個近乎絕望,一個又滿懷希望,怎樣來解釋魯迅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
答:這就是前面說的,在哲學層面、精神層面,魯迅是悲觀主義者,他永遠不可能抵達理想的境界,因為他永遠都是不滿意現(xiàn)實的。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即在此。但在生活中,魯迅不見得全都這樣悲觀,何況他一度還相信過進化論,希望青年總比老年好,未來總比現(xiàn)在好。所以他對青年總還是寄托有希望。現(xiàn)在的青年學生要了解魯迅那種“深層的悲觀”,也應當有批評精神,但不一定年紀輕輕就都那樣“看破紅塵”,我也不贊成處處都要與現(xiàn)實作對,畢竟時代不太一樣,在生活中、實踐中還是要陽光一點好。
問:魯迅的原創(chuàng)文字題材很豐富,有小說、雜文、詩集,也有學術文章,基本都使用白話文,從閱讀體驗上來說確實帶有明顯的“魯迅風”,但不同的題材似乎在語言又有不同的感覺。讀《傷逝》,詩意、細膩;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樸實,溫情;讀《這樣的戰(zhàn)士》,氣勢恢弘;讀《燈下漫筆》,鋒利、尖銳;讀《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風趣、家常。您認為魯迅的語言風格是怎樣的?不同題材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答:魯迅創(chuàng)作總是不斷更新,很少重復自己,但語言風格還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魯迅雜文喜用諷刺、幽默,有那種大氣度的喜劇美感。他好用反語,就是倒著說,借用論敵的話來說,結果是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是一種修辭,叫戲仿,將對手語言的偏頗推于極端。還有就是漫畫筆法,抓住對方的特點或矛盾,加以放大,突出起來。有時又將含義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詞組織在一起,造成陌生感,強化了詞語的某些質感或者功能。魯迅的雜文把漢語的表意、抒情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多用曲筆,說話是繞著彎的,制造一種張力。魯迅常常反規(guī)范、反常規(guī),有意制造一種不和諧的“拗體”,以打破語言對思想的束縛,取得幽默、犀利的美學效果。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摩挲、體味,那是一種很特別的審美享受。
問:在《人生識字胡涂始》中,魯迅講:“現(xiàn)在的許多白話文卻連‘明白如話也沒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為第一是作者先把似識非識的字放棄,從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詞匯,搬到紙上來;也就是學學孩子,只說些自己的確能懂的話?!盵12]但現(xiàn)代人在閱讀魯迅時,也常常會感覺不那么通達順暢,以至于前段時間教材上對其文章篇幅裁減不少。這某種程度上說明魯迅一貫提倡的文字表達方式與現(xiàn)代知識普及的要求已經(jīng)不太合拍,您對此持什么看法?
答:現(xiàn)在同學們讀魯迅在語言上感覺可能艱澀一些,因為有時代的隔膜,魯迅的語言帶那個時代書面語特點,有時文白夾雜,現(xiàn)在看起來有點阻礙,但也有它特殊的韻味。魯迅的文學語言極大地擴展了現(xiàn)代漢語的表現(xiàn)力。我們很習慣的一些語言用法,其實很多是從魯迅那個時期開始的。比如古代小說都是描述性的語言,主語、謂語等語序很清楚,一般主語在前,比如“悟空道……”這樣的語言方式,并沒有多少變化的。但魯迅開始就活潑多了,有時就把說話的人放在語句的中間。語法上也有變化,用了一些歐化手法,現(xiàn)在我們習慣了,這種習慣已經(jīng)沉淀下來,滲透到整個社會生活,而這都是從魯迅開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也還是要讀魯迅,接觸和感覺現(xiàn)代漢語的流變狀況。魯迅語言那種特別的語感和韻味,以及高級的語言藝術,都是非常值得當今讀者去欣賞和體味的,何況又是經(jīng)典,所以盡管讀起來有些隔膜,中學語文還是要選一些魯迅作品。最近我主持教育部委托的小學和初中語文教材,還是堅持收進很多魯迅的作品。
問:魯迅一生被指喜攻擊、好論戰(zhàn),他的雜文也被指過于刻薄,已至偏激。在《偽自由書·前記》中,他也給自己的雜文有一個經(jīng)典概括——“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13]。盡管其雜文面臨一些人的非議和指摘,但不可否認的是,魯迅對雜文文體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且深遠的影響,他使得雜文作為一種即時、靈敏、短兵相接、直刺世病的問題越來越成熟,而且他所造就的雜文傳統(tǒng)也流傳至今被后人借鑒學習。您對魯迅雜文作何評價?
答:魯迅雜文絕大部分都是直面現(xiàn)實,對現(xiàn)實中各種社會現(xiàn)象,特別是精神文化現(xiàn)象發(fā)言的,用魯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感應的神經(jīng),攻守的手足”。還有一句話,就是進行“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魯迅的雜文不是一般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不是一般的論文,而是有感而發(fā),直接參與現(xiàn)實,干預現(xiàn)實的。魯迅雜文帶有自己對歷史、文化深切的感受,他絕對不是空論,不是書齋里的學問,是帶著自己的血肉去看取人生,看取中國。從20世紀初到30年代,中國經(jīng)歷許多重大的事變,包括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統(tǒng)治、五四、北伐、五卅、三一八慘案、大革命失敗、國共合作分裂、紅軍長征、革命文學論爭、左翼文化運動、日本發(fā)動侵華,等等,幾乎所有這些事變都在魯迅雜文中得到記錄與回應。不是歷史學家那樣的記錄,而是文學家角度的有血有肉的記錄,是偏重社會人心、思想文化角度的記錄。如我們在中學時期學過的《記念劉和珍君》,讀這篇雜文就可以非常感性地了解三一八慘案,了解當局者北洋政府如何殘酷鎮(zhèn)壓學生愛國運動以及慘案發(fā)生后的各種反應及世道人心,等等。如果讀歷史,事件的線索會比較清晰完整,但不可能有很多細部的感覺與體驗,也很難顧及諸如社會心理等因素,而讀了魯迅的當下反應及描述,就有了更加鮮活的歷史感。所以讀魯迅雜文可以了解中國現(xiàn)代史。不止是現(xiàn)代史,還可能是整個中國歷史,中國的“人史”。100多年來在中國發(fā)生過的許多社會現(xiàn)象,特別是精神文化現(xiàn)象,大多數(shù)都可以在魯迅雜文里找到回應,讀魯迅雜文可以了解現(xiàn)代中國形形色色的社會現(xiàn)象與精神文化現(xiàn)象。作為文科的大學生,應該讀一點魯迅雜文,可以獲得豐富的文史知識,了解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了解我們傳統(tǒng)文化得失,特別是了解100多年來的民族心靈史,了解國情,做到知人論世。
問:在《小品文的危機》中,魯迅寫道:“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但自然,它也能給人愉快和休息,然而這并不是‘小擺設,更不是撫慰和麻痹,它給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養(yǎng),是勞作和戰(zhàn)斗之前的準備?!盵14]在《文藝的大眾化》中,他又講:“文藝本應該并非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者才能夠鑒賞,而是只有少數(shù)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鑒賞的東西。”[15]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魯迅的文藝觀,您認為魯迅的文藝觀是怎樣的?這樣的文藝觀是否像有些人質疑的那樣與文藝本身的應有價值有些偏離或拔高?
答:這是不同語境中的不同表達,似乎有些矛盾,其實在魯迅那里是統(tǒng)一的。前者是針對30年代那些躲避現(xiàn)實、沉于個人小天地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象而言,魯迅強調小品文寫作的現(xiàn)實生命力,同時也要求有藝術審美的效果。后者是糾正對于“大眾化”文藝片面的看法,是從文藝創(chuàng)作的傳播與欣賞角度肯定大眾文藝。對于文藝審美價值,魯迅既不偏離,也不贊成失去現(xiàn)實生命力的唯美主義。
問:有的學者說:“現(xiàn)在網(wǎng)上可以看到很多‘批魯?shù)难哉?。我個人看下來覺得這些‘批魯?shù)难哉摬皇侵苯俞槍︳斞副旧?,與其說是針對魯迅的,不如說它是針對那個圍繞魯迅日益僵化的闡釋系統(tǒng)。”[16]圍繞魯迅的闡釋系統(tǒng)有著怎么樣的發(fā)展脈絡?現(xiàn)在又是怎樣呢?如何才能打破僵化的闡釋系統(tǒng)?
答:過去對魯迅的闡釋是過于單一而且僵化,但現(xiàn)在有變化,可以說開始打破舊有的“系統(tǒng)”,變得多元而復雜了,問題是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也產(chǎn)生了。我們看到那些對魯迅毫無根據(jù)的否定、歪曲和誤讀,比如認為魯迅造成文化傳承的斷裂,就是一種。很多“批魯”其實很浮躁,可能因為并沒有“讀魯”,按照既定觀念,尋章摘句就來批判,這是很不好的學風。還有另外一種趨向,說是要把魯迅從神壇上拉下來,“還原”給人間,于是努力挖掘甚至捕風捉影“生造”魯迅一些驚人的“故事”,“揭秘”某些“陰暗面”,什么魯迅也搞“小三”呀,周氏兄弟失和源于魯迅“越軌”呀,都是無中生有,其實是把魯迅拉到庸眾的水平。現(xiàn)在什么權威都可以拿來“惡搞”或“戲說”,很不好,是文化失范的表現(xiàn)。
問:魯迅對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的詩歌《為了忘卻的記念》中,他寫道:“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盵17]這中間飽含了先生對青年烈士的哀戚和心痛,今日讀來還是讓人感動。魯迅對當時的青年人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影響?與今天所謂的“青年導師”相比,魯迅有何不同?
答:今天某些“青年導師”是愛做戲、無節(jié)操的,他們有漂亮的言辭和不負責任的做派,一味鼓動反叛,或把青年拉進低俗的境地,滿眼漆黑,結果也難于立足做事,都不是真正為青年的前途著想。當年的年輕人喜歡魯迅,是因為魯迅的真誠與勇敢。而魯迅自己反叛,甚至悲觀,但從不愿把消極心態(tài)傳染給青年?!扒嗄陮煛焙汪斞傅男貞哑犯癫豢赏斩Z。魯迅自己也說過,他是很討厭愛做戲的“青年導師”的。
問:魯迅在《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中,給這個問題做出了答案:“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盵18]毋庸置疑,孩子是民族的希望,而孩子又是被“父親”所產(chǎn)生、教育。因此,怎樣“健全的產(chǎn)生,盡力的教育”,進而實現(xiàn)“完全的解放”,這當然是民族之重大課題。魯迅的這一思想具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答:現(xiàn)在有些家長迫于所謂現(xiàn)實需求,總是隨大流,把自己背著的“因襲的重擔”放到孩子幼嫩的肩膀上,并不考慮孩子現(xiàn)在是否“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在應試教育的現(xiàn)實面前,很多家長都不會“做父親”?!凹议L”就是社會,大家都焦躁,形成某種壓力,轉移到教育中來了,所以“課改”理念再好,素質教育再重要,目前也難于推進。看來,還得重新溫習魯迅, “發(fā)現(xiàn)兒童”,尊重兒童這一段寶貴的人生,看到人生這一段不可重復之美,不要因為太急功近利,扼殺了美好的童年。
問:魯迅先生一生中花了極大的精力,來翻譯和介紹外國,特別是蘇聯(lián)和西方進步作家的作品,占到了他全部書稿的一半。于是,很多人感慨,若是魯迅先生放下些他的雜文和翻譯,來做長篇小說,那么他將給中國文學史留下更多有分量的東西。先生本人是抱著“甘為泥土”的初衷來從事他的文學事業(yè)的,可內心也不乏苦悶,他在《華蓋集·題記》里寫道:“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經(jīng)耗費在寫這些無聊的東西中,而我所獲得的,乃是我自己的靈魂的荒涼和粗糙?!钡o接著他又說:“但是我不懼憚這些,也不想遮蓋這些,而且實在有些愛他們了,因為這是我轉輾而生活于風沙中的瘢痕?!盵19]今天,我們應該給予先生一生所為怎樣的評價?
答:魯迅所說耗費生命是指寫那些雜文,大概還有翻譯,我倒是覺得雜文是“更魯迅”的,唯有魯迅才寫得出那樣深刻有趣的東西,這一點也不用“可惜”。至于翻譯,魯迅也是開風氣之先的,他在這方面的貢獻,至今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研究。以魯迅的藝術個性,大概不太適合寫長篇小說,短篇更能發(fā)揮其特點。其實,小說篇幅的長短不一定代表價值大小。
問:魯迅先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精神財富,出版社也有整理出版魯迅箴言以及人生精論的集子,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益的。您覺得,文藝界還能做些什么,以紀念魯迅、弘揚魯迅?
答:現(xiàn)在書出得不少,但多是學術圈子里的,我希望有更多學者走出圈子,多寫一些切合實際深入淺出的書,讓更多普通讀者特別是年輕人閱讀魯迅,理解魯迅?,F(xiàn)下中小學語文中的魯迅作品的教學也要改進,改掉那種單調、教條、沉悶的教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一點魯迅,逐步了解魯迅,學習魯迅。
問:學者王曉明在《魯迅式的眼光》中寫道:魯迅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說,“恐怕更是一個眼光獨特、能夠洞悉社會和人生真相的批判者。我也更愿意相信,魯迅所以能獲得今天的年輕人的關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激發(fā)起了人們洞察世事、把握真實的充沛的靈感。”[20]您覺得在今天,“魯迅式的眼光”對于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有何意義?
答:現(xiàn)今社會轉型,市場經(jīng)濟唱主角,難免拜金主義流行,人文精神墜落,社會風氣變得淺薄而勢利。加上現(xiàn)在又是傳媒時代,信息傳播過量而又缺少節(jié)制,太多負面的東西積淀在每個人心田,人容易焦躁,思維碎片化、平面化,痞氣和戾氣大行其事。這時特別需要有定力,魯迅就能給人們定力。我們越來越覺得魯迅的寶貴——他的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以及他對中國文化及中國人清醒的認識,都是我們所缺少,而又非常需要的資源。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
[1]魯迅:《墳·我之節(jié)烈觀》,《魯迅全集》第1卷,第124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凡引用《魯迅全集》,版本同,不另注明。
[2]魯迅:《墳·文化偏至論》,《魯迅全集》第1卷,第58頁。
[3]魯迅:《墳·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1卷,第170頁。
[4]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八》,《魯迅全集》第1卷,第327頁。
[5]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魯迅全集》第4卷,第14頁。
[6]魯迅:《墳·論睜了眼看》,《魯迅全集》第1卷,第254頁。
[7]魯迅:《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魯迅全集》第4卷,第469頁。
[8]魯迅《野草·希望》,《魯迅全集》第2卷,第178頁。
[9]馮雪峰:《魯迅和俄羅斯文學的關系及魯迅創(chuàng)作的獨立特色》。李宗英,張夢陽:《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上),第67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10]魯迅:《300327致章廷謙》,《魯迅全集》第12卷,第227頁。
[11]魯迅:《華蓋集·導師》,《魯迅全集》第3卷,第59頁。
[12]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人生識字胡涂始》,《魯迅全集》第6卷,第306—307頁。
[13]魯迅:《偽自由書·前記》,《魯迅全集》第5卷,第4頁。
[14]魯迅:《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魯迅全集》第4卷,第592—593頁。
[15]魯迅:《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魯迅全集》第7卷,第367頁。
[16]羅崗,李蕓:《閱讀魯迅的當代意義——答李蕓問》,《中文自學指導》2004年第03期。
[17]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魯迅全集》第4卷,第501頁。
[18]魯迅:《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魯迅全集》第4卷,第135頁。
[19]魯迅:《華蓋集·題記》,《魯迅全集》第3卷,第4—5頁。
[20]王曉明:《魯迅式的眼光》,《編輯學刊》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