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波
(大連市政協(xié), 遼寧 大連 116001)
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的思考
王乃波
(大連市政協(xié), 遼寧 大連 116001)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落下帷幕,但經(jīng)常性教育實踐活動今后應如何展開,如何建立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長效機制,我們應當關注的四點是:作風問題是否會反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銳器能否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仍需完善;結合黨員民主評議把好三關,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全黨深入開展的以 “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聚焦 “四風”,解決突出問題,取得重大成果,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它如同當年延安整風運動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做好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的準備一樣,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為我黨積極應對新的挑戰(zhàn)、實現(xiàn) “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好了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的充分準備。如今,集中性的教育實踐活動已落下帷幕,但經(jīng)常性教育實踐活動今后應如何展開,如何建立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長效機制,則為全黨高度關注,為全社會所期待。筆者作為親歷者和督辦者,見證了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見證了它所取得的輝煌成效,同時也看到了黨內(nèi)外對實踐活動結束后心存的疑慮和擔憂,本文僅就其中的四點擔憂,談談不成熟的看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這清醒地告誡全黨,作風問題不僅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同時,更帶有頑固性和反復性,黨的作風建設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一定要有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不可否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和高標準嚴要求的實際操作,中央領導率先垂范和各級領導干部、廣大黨員的積極參與,以及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與監(jiān)督,輔之以相關配套的政策制度規(guī)定和專項整治工作,使黨風政風出現(xiàn)了可喜轉(zhuǎn)變,也帶動了社會風氣的好轉(zhuǎn)。這股清新的春風迎面撲來,使全黨收獲了信心,使人民看到了希望,也為世界進步力量所贊賞。但之后怎么辦?作風建設會不會反彈?這是大家不約而同的疑問,也是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極其關注的新課題。當然,中央已經(jīng)明確要求,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一起要,尤其強調(diào)要把教育實踐活動的好作法好經(jīng)驗通過制度固化下來,形成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這固然重要,使黨員干部有章可循,違規(guī)必糾,犯法必懲,層層擰緊螺絲扣。但這僅僅是解決了一個外力約束的問題。關鍵是要解決黨員干部的內(nèi)力約束,尤其是黨員干部要實現(xiàn)從 “服從”到 “忠誠”的躍升。因為實現(xiàn)作風好轉(zhuǎn),光有黨員干部對制度紀律的敬畏是不夠的,這只是行為規(guī)范的 “服從”,是被動的。這僅僅是作為黨員干部的最低標準,是行為規(guī)范的“底線”。而最高境界和標準應該是思想觀念上對黨的 “忠誠”,這是作風好轉(zhuǎn)的質(zhì)的飛躍,是從 “被動”到 “主動”的提升。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干部的五條標準,即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深究細思,這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 “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是高度一致的??梢?,每個黨員干部承擔黨風好轉(zhuǎn)的責任,由被動到主動,由 “服從”到 “忠誠”,關鍵是要用好干部的標準時刻反省檢查自己,勿忘自己是一名黨的忠誠衛(wèi)士,務必恪守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作出的鄭重承諾,這是實現(xiàn)黨風好轉(zhuǎn)不反彈的內(nèi)因。與此同時,各級黨組織則從外因上,建立健全制度規(guī)范,緊緊盯住黨員干部嚴格兌現(xiàn)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作出的承諾,以好干部的五條標準經(jīng)常性地教育引導干部,輔之以激勵與懲戒相配套的措施,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則黨風政風乃至社會風氣不愁不好起來。
眾所周知,批評與自我批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我們黨正是依靠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思想銳器,才不斷克服和糾正自身存在的缺點和錯誤,不斷完善和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受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在不知不覺中被逐漸庸俗化了,民間一度盛傳的 “理論聯(lián)系實惠、密切聯(lián)系領導、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三股陰風,不僅是對我們黨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嘲弄,甚至大有進一步蔓延并取代之勢!尤其是黨內(nèi)光栽花不摘刺,表揚與自我表揚之風盛行,以此帶來浮夸、造假、虛報政績的惡劣行徑滋生,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何以至此?歸根結底,還是私心在作怪。黨內(nèi)批評開展不起來,大家似乎早有共識,這就是:上對下不敢批評是怕丟選票,同級之間不敢批評是怕傷了感情和人緣,下對上不敢批評是怕打擊報復??磥?,要真正拿起批評的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關鍵是要解決以“私”代 “公”的問題,除此,別無它途!眾所周知,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扛起致力于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桿大旗,而且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自覺踐行一心為公、敢于擔當、無私奉獻、勇于犧牲的理想信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則是題中應有之義。在延安整風運動之后的歷次黨內(nèi)集中學習教育活動,何時效果最好,就是大家出于 “公心”,打開情面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時候效果最好。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充分地印證了這個道理。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我被省委安排擔任督導丹東市的組長,根據(jù)程序設計,督導組在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時和民主生活會之前,分別同四大班子成員進行談心談話,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又聆聽了大家的發(fā)言。三次集中的話題都是圍繞自己和他人存在的 “四風”等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前后對比,大相徑庭。大家從開始的遮遮掩掩,到中間的半遮半掩,到最后的真情實露,其思想認識的軌跡,是不斷升華的過程,實質(zhì)是 “公心”戰(zhàn)勝 “私心”的過程。所以,我對市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的點評是:自我批評實現(xiàn)了三級跳,互相批評出現(xiàn)了超八度。中央第二巡回督導組楊衍銀組長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應該 “載入丹東的黨建史冊”?;剡^頭來看,當時之所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始終貫徹 “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反復強調(diào)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裝袋子”,使領導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其中更重要的一條經(jīng)驗,就是大家不是從個人恩怨出發(fā),而是從黨的事業(yè)高度要求,圍繞 “四風”的侵蝕,坦露心胸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是一次 “公心”戰(zhàn)勝“私心”的成功范例,也是靈魂深處的一場深刻革命!經(jīng)驗是寶貴的,靈魂的修復也是不易的,我們應該十分珍惜。教育實踐活動之后,只要我們始終抓住 “公心”這個根本,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一定能夠發(fā)揚光大。
為了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每年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都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但從未像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民主生活會開得如此成功,富有成效。致使絕大多數(shù)的同志由衷地感嘆終生難忘,甚至很多同志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何以至此?因為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癥下藥,深深觸及思想靈魂。但是,凈化心靈,改造思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伴隨人的一生。今后的民主生活會還能開成這樣嗎?這是很多人的共同疑問。有人認為,這次民主生活會是多個環(huán)節(jié)若干措施聚合產(chǎn)生的效果。今后如若不能有眾多條件做保證,民主生活會的質(zhì)量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筆者作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全程督辦者,更切身地體會到,這次民主生活會成功的理由縱然有千條萬條,追根溯源最關鍵一條,就是 “問題導向”,各級黨組織都把“找不到問題本身就是問題”作為能否開好民主生活會的檢驗標準。而這種 “問題導向”又是多元的、發(fā)散的,不能不與每名黨員干部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表現(xiàn)相關聯(lián)。如僅就 “四風”問題就足以把大家囊括其中,外加政治組織紀律與群眾利益和服務,可以說與每個人都能掛上號,所以才有臉紅、心跳、排毒的效果。而日常民主生活會又是怎么開的呢?每年上級黨委都要給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下達通知,確定一個民主生活會的主題。各級黨委相關部門再根據(jù)這個主題要求,分別召開座談會或以信函的方式,為同級黨委征詢意見。由于各層級、各部門、各單位情況千差萬別,問題表現(xiàn)相差各異。而上級下達的主題要求卻是共性的問題,難以兼顧到下面的個性表現(xiàn),生活會經(jīng)常索然無味、不痛不癢。若征詢意見時再不敞開大門、嚴肅認真聽取意見,就更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難怪有人評價民主生活會的記錄往往看不到互相批評的記載。鑒于此,筆者建議,要想使民主生活會真正收到對癥下藥,觸及靈魂的效果,一定要進一步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除了把教育實踐活動 “問題導向”等各項征詢意見措施堅持下來外,就必須兼顧各層級各方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情和下情,給予地方黨委和各級組織以更多的靈活性。比如,由過去一年一次的民主生活會改成一年兩次的民主生活會,一次重點解決上級要求的共性問題,一次重點解決各級組織中存在的個性問題。如若不然,也可一年仍開一次民主生活會,但要確立兩個主題:一是解決共性問題,另一個是解決個性問題。至于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會,更應靈活多樣,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觸及思想靈魂。這樣以來,就避免教育實踐活動結束后,黨內(nèi)生活會制度又重蹈覆轍,甚至成為一種不得不走的形式。
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史實證明,一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戰(zhàn)斗力并不取決于數(shù)量,關鍵是質(zhì)量。如前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擁有20萬黨員的時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擁有200萬黨員的時候,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法西斯,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而在擁有2000萬黨員的時候,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卻喪失了執(zhí)政權力,社會主義國家也隨之解體。前車之鑒,后人不得不警醒。尤其是對于一個擁有8600萬黨員的中國共產(chǎn)黨,更需倍加重視。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世情國情黨情,中國共產(chǎn)黨要從容應對 “四大考驗”和積極化解 “四大危險”,切實擔負起實現(xiàn)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結合起來,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而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解決吐故納新問題。具體說來,就是要嚴格把好“三個關口”,即入口關、教育關和出口關,而現(xiàn)實的一大難題,則是出口關一直困擾我們裹足不前。所謂的入口關,則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第一關口,按照 “控制總量、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zhì)量、發(fā)揮作用”的方針,從嚴掌握標準,切實把那些忠誠于黨的事業(yè),愿意為之奮斗終生的優(yōu)秀分子吸納到黨內(nèi)來。教育關則是第二關口,這一關也不可小視。因為它不僅要解決黨員組織上入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黨員思想上入黨的問題。尤其在和平年代和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檢驗一個黨員的入黨動機要比革命戰(zhàn)爭年代難得多。因此解決黨員的思想入黨則顯得尤為重要。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并未引起全黨的重視并形成共識,即全黨抓黨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遠遠弱于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孰不知,就中國的國情和政黨制度,一般各級領導干部都是從黨員起步,逐漸走上領導崗位或更高級領導崗位(少數(shù)黨外干部除外)。如果黨員的教育培訓基礎未打好,走上領導崗位后自然就烙上先天性缺 “鈣”的病根,而后天去醫(yī)治是頗費功夫的。它如同幼樹根不正苗不壯,將來就很難長成參天大樹。所以,呼吁各級黨組織重視黨員教育培訓,一定要像抓干部教育培訓那樣,舍得多投入,下氣力。第三關即出口關,在當前就顯得更重要。這是一個老大難。要建立健全教育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務必要重視和利用好民主評議黨員的結論,形成 “前因” “后果”的關聯(lián)效應。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不僅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全體黨員受到一次思想洗禮,補足精神上的 “鈣”,同時,又開展了民主評議黨員的工作。根據(jù)政策規(guī)定,最后要對每一位普通黨員都要民主評議 “好、中、差”,這就為從嚴治黨,清除不合格黨員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各級黨組織切不可放棄這一有利時機,對于那些不思進取被評為 “差”的黨員,不能心慈手軟,經(jīng)過教育轉(zhuǎn)化后仍無改進的,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予以清除。并以此為基礎,形成長效機制,每年對黨員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對那些不合格黨員,隨時清除出黨,為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姜卉]
D261.3
A
1671-6183(2014)12-0041-04
2014-11-30
王乃波,男,大連市政協(xié)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