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秋[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江蘇鎮(zhèn)江212013]
寒夜沉沉,蟋蟀低吟
——清代女詩人許楚畹、范姝詩賞析
⊙徐美秋[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江蘇鎮(zhèn)江212013]
深秋寒夜的凄清冷寂,閨中人感受得尤為強烈且深切。清代女詩人許楚畹《寒夜曲》抒寫深秋長夜的冷寂和蕭索,范姝《聞蟋蟀有感》在秋夜蟋蟀的凄切聲中越發(fā)地思念和擔憂戍邊的丈夫。前者森冷幽寂,恰如其題;后者語淡情深,余味不盡。
許楚畹《寒夜曲》范姝《聞蟋蟀有感》詩歌賞鑒
“自古逢秋悲寂寥”(劉禹錫《秋詞》)。一年四季,秋天特別容易觸發(fā)詩人的孤寂情懷,尤其在漫漫長夜,蟋蟀低低哀吟,萬千思緒齊齊涌上心頭,無計可消除,唯有付諸吟詠。
清代女詩人許楚畹《寒夜曲》抒寫深秋寒夜的冷寂和蕭索,范姝《聞蟋蟀有感》因秋夜蟋蟀凄切的聲音而引發(fā)她對戍邊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擔憂。二者合讀,前者有如后者的背景描寫,后者亦可視為前者的衷曲傾訴。
沉沉夜永漏聲添,倚戶蕭條對彩蟾。青女不知幽院冷,還吹霜氣入重檐。
此詩寫盡“寒夜”的森冷幽寂。首句“永”,長也;“夜永”,已是很晚很晚的深夜了。前面加上“沉沉”二字,則寒夜的深沉、靜寂、凝滯之感隨著夜深變得越發(fā)濃重?!奥┞曁怼?,靜寂深夜里,又平添上一滴一滴的漏壺水聲。著一“添”字不僅反襯夜的寂靜,也表明夜的清永。在這寂靜漫長的寒夜里,詩人沒有安睡在香香暖暖的被窩里,反而“倚戶蕭條對彩蟾”?!安鼠浮敝冈铝?,傳說月宮里有蟾蜍,古典詩詞常用蟾蜍指代月亮,如“蟾蜍虧復圓”(賈島《憶江上吳處士》)、“老兔寒蟾泣天色”(李賀《夢天》)。
此詩所寫是深秋夜晚,深秋的月亮通常特別高遠、清亮,不過此時月亮卻是在低空,所以詩人能夠倚著窗戶與月相對。觀賞過落月的讀者應該知道,月亮快要落下時,掛在低空,云層較厚,月色暈黃,因此詩人稱之為“彩蟾”,而不是常見的銀蟾、玉蟾、冰蟾、明蟾等。月亮將落,夜何其深了,而詩人依然倚靠著窗旁,凝視月亮慢慢下滑;暈黃月光下,深秋院落空曠蕭瑟,映襯著詩人同樣寂寥冷落的心情。一、二句寫夜之深、人之寂,三、四句寫夜之寒,“青女不知幽院冷,還吹霜氣入重檐”?!扒嗯?,司霜女神,李商隱詩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之句。青女耐冷,似乎心地也變得堅硬冷漠,渾然不顧深閨女子寒夜里孤立窗邊靜靜對月的凄清冰冷,依然忠實地履行職責,用力吹噓著陣陣霜氣透入層層屋檐,連最深幽的院落也不落下。月落霜重,寒氣逼人,深閨弱女,獨立中宵,此情此景,凄然欲絕。然詩人淡淡道來,不留痕跡。
“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此詩語氣平淡,不曾道及絲毫情事,但詩中孤寂落寞之意透骨而入,讀后經(jīng)久難釋,這寂寞似曾相識。
許楚畹的姑姑許孟昭也寫過一首《寒夜曲》,同為《清詩別裁集》所收,詩云:
金剪生寒夜漏長,玉人纖手懶縫裳。素娥偏耐秋光冷,來照鴛鴦瓦上霜。
姑侄二人同題之作,取材、用字亦多相似,然二詩風格、情味迥異。楚畹詩首二句“沉沉”、“蕭條”,寫寒夜之漫長、暗沉,人之寂寥落寞;孟昭詩起句“金剪”二字給寒夜抹上了一層暖色,次句“玉人纖手”寫女子形象之優(yōu)美,“懶縫裳”狀女子情態(tài)之安逸。二詩第三句都用李商隱《霜月》詩之典,楚畹取“青女”,怨司霜女神冷漠;孟昭取“素娥”,贊月亮仙子耐寒。楚畹詩末句云青女將霜氣吹入重重院落,寒夜越發(fā)森冷;孟昭詩末句云月照寒霜,秋夜越發(fā)皎潔“,鴛鴦”二字又添旖旎??偟恼f來,孟昭詩色澤明麗,口吻嬌憨;楚畹詩則沉寂幽冷,口吻清淡。詩人運思,各出機杼。
范姝,字洛仙,江蘇如皋人。詩人范獻重侄女,同縣諸生李延公妻,著有《貫月舫集》。范姝父母早亡,她天資慧敏,九歲時因《詠新月》一詩名傳鄉(xiāng)里,深得祖父范盟鷗喜愛。其夫諸生李延公,熟讀詩書,亦善屬文?;楹螅饲偕椭C,夫妻詩文唱和,極筆墨之樂,皆秘不示人。后來家庭遭難,范姝布衣椎髻,長齋禮佛,與丈夫互相慰藉,同時筆不輟耕。有詩云“埋名驅(qū)薄俗,托卷臥衡門”,這種隱居式的生活是她自己的真實寫照。不過因為愛好詩文,范姝同當時著名的閨閣詩人周瓊(羽步)、吳琪(蕊仙)相交甚深,彼此詩簡贈答不絕。
范姝《聞蟋蟀有感》詩亦為《清詩別裁集》收錄,詩云:
秋聲聽不得,況爾發(fā)哀吟。
游子他鄉(xiāng)淚,空閨此夜心。
已憐妝閣靜,還慮塞垣深。
蕭瑟西風緊,行看霜雪侵。
此詩所寫時值秋深,草木黃落,霜雪將至,一片肅殺;寂靜夜里,空閨獨處,思緒萬千,此時此刻,種種秋聲,尤其愁人?!扒锫暵牪坏谩保心悄巷w的鴻雁聲聲,似嘆季節(jié)輪換,時光飛逝;有那“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似言寒流將至,游子衣單;還有那“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木蘭花》)的風吹葉聲。這種種秋聲使人感時光之易逝,人生之易老。古代士人悲秋,往往與“失職而不平”相聯(lián)系,而古代女子則特別容易產(chǎn)生青春一去不返的憂傷恐懼,思婦尤然,故曰“聽不得”。“況爾發(fā)哀吟”,“爾”指蟋蟀。沈德潛《清詩別裁》謂此詩“聞蟋蟀而憐遠行也”。蟋蟀,古人又稱促織、吟蛩,入秋開始鳴叫,霜降前后漸息。深秋天寒以后,蟋蟀鳴聲變得凄楚,多少詩人詞客借其悲音低唱秋夜里的愁怨:杜荀鶴說“蛩添苦楚吟”(《秋日懷九華舊居》),柳永也說“秋漸老、蛩聲正苦”(《尾犯》),李清照“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行香子》),陸游“草根咽咽暗蛩鳴”(《秋夜》),白樸“露蛩寒泣”(《滿江紅》)。蟋蟀低吟,其聲幽細苦楚,如泣如訴,哀哀切切,比其他秋聲更能觸動詩人的滿懷愁緒,故用“況”字。這許許多多的聲音和情緒,詩人不曾明說,但讀者從“秋聲聽不得,況爾發(fā)哀吟”兩句里能聯(lián)想到很多的詩詞典故,兩句所含的意蘊也因此變得豐富深厚,沈德潛贊此詩“起十字便已高絕”(《清詩別裁集》),詢非過譽。
底下六句便是詩人聞蟋蟀哀吟而引發(fā)的感觸?!坝巫铀l(xiāng)淚,空閨此夜心”,首先是掛念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這是秋夜里獨處空閨的思婦心心念念之所在,想象他此刻也因蛩聲凄切而分外思家盼歸甚至于黯然淚下。想象如此真切,游子的思鄉(xiāng)淚恍然流在了思婦的心上,讓她更加地牽掛憂心。上句虛寫,下句實寫,虛寫游子生動形象,實寫思婦卻較為籠統(tǒng),正是以虛襯實,虛實結(jié)合,將一個閨婦憂心遠行丈夫以至于恍惚生幻的心理狀態(tài)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深切的思念后接著是自憐與憂遠,“已憐妝閣靜,還慮塞垣深”?!皧y閣靜”,并非是如同《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里“首如飛蓬”的女子一樣一點兒也不梳妝打扮,而是在妝臺前描眉敷粉時周遭冷冷清清,不復以往的嬉笑玩鬧,心中也沒有了那份雀躍期盼。想來以前在妝閣里與良人曾有過張敞畫眉、寶玉吃胭脂之類的閨閣之樂,如今寂寞清冷,不免對鏡自憐。但這淡淡的哀怨很快就轉(zhuǎn)變?yōu)閷κ呎煞虻纳钌顡鷳n。自己安處家中尚且如此抑郁愁怨,由己及人,遠在北方邊塞作為士卒的丈夫該有多少的苦辛和思家。“已”“還”兩個虛字斡旋其間,令篇章有開合流動之妙。軍旅生涯肯定要艱苦訓練,可能會風餐露宿,也許還得巡察邊防,種種苦難危險,不由人不憂心忡忡,何況此時“蕭瑟西風緊,行看霜雪侵”。末二句寫秋深天寒,看似平常,卻進一步加重了思婦的擔憂?,F(xiàn)下這邊西風一陣陣呼嘯,越發(fā)寒冽,嚴霜飛雪即將侵襲而來,那么北方深處的關(guān)塞該是怎樣的冰天雪地?那里定是滴水成冰、風割如刀,她的丈夫能否吃得到熱湯熱飯,能否穿得暖和、睡得安穩(wěn),能否安然無恙?重重憂慮盡在不言中,引發(fā)讀者無限聯(lián)想,言盡而意不盡。
這首詩寫空閨思婦在蟋蟀哀吟聲中對戍邊丈夫的思念和擔憂,語淡情深,《名媛詩話》贊曰:“氣格直逼中唐,宜其膾炙人口也。”此詩之佳,在首尾二聯(lián),中間二聯(lián)其實較平。首聯(lián)突兀,一下子抓住讀者,所謂“高絕”也;尾聯(lián)隱含詩人更深的憂慮,一種持久不能釋懷且日益加深的憂慮,讓讀者咀嚼不盡。
深秋的夜晚,寒冷而漫長。
作者:徐美秋,博士,江蘇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典詩歌與詩歌批評。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