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冉+孔令鈺
在宣示北極為本國領土的理由榜上,加拿大又添了一條:“北極居民”圣誕老人是加拿大公民。
這句話出現(xiàn)在加拿大2013年12月提出的北極主權要求中。類似的“搶北極”行為在過去60年中出現(xiàn)過很多次丹麥曾設立“北極大使”,而俄羅斯曾在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插上國旗。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俄羅斯,還有環(huán)北極的北歐國家,是“北極爭奪戰(zhàn)”中傳統(tǒng)的幾類參賽選手。但現(xiàn)在,想接近北極事務的國家越來越多,包括中國。
為什么要爭奪一塊表面看只有冰的區(qū)域?美國地質研究局發(fā)現(xiàn),北極地區(qū)待開發(fā)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3%和30%;對于美、俄、加三國來說,北極還是天然的條件優(yōu)越的軍事基地。
這些利益相關國,“勾兌”北極事務的組織是北極理事會,北極理事會的成員有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芬蘭、瑞典、冰島和丹麥。該組織的職責包括但不限于劃分各國在北極的領地,以及決定捕魚權的歸屬,簡單來說就是分北極的蛋糕。因此,北極理事會也被稱為“淘冰潮俱樂部”。
從2007年開始,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臨時觀察員國,并爭取成為正式的觀察員國。有報道稱,俄羅斯不同意中國加入,而加拿大害怕北極理事會擴大會使其像歐盟一樣,“各國之間協(xié)調越來越困難,理事會議程主題變得不明確。”
擴大化還是發(fā)生了。2013年5月15日,包括中、日、韓在內(nèi)的六個國家獲得了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資格,現(xiàn)在,獲得這一資格的非北極國家有12個。
不過,觀察員國的權力與成員國相差甚遠觀察員國沒有投票的權力;他們可以列席北極理事會的會議,但不能獨立提出提案,想要提提案的話只能經(jīng)由八個成員國之手;在北極理事會的任何一個項目中,來自觀察員國的資金支持都不能多于來自成員國的,除非得到理事會高級官員委員會的特別許可。
對于中國加入理事會的理由,美國《大西洋月刊》的文章分析說,中國積極參與北極事務的理由跟能源和軍事都沒什么關系,而是為了捕魚和航道。
捕魚業(yè)是中國的重要產(chǎn)業(yè),而原中國駐挪威大使唐國強曾撰文說,北極的新漁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蛋白倉庫”。今年早些時候,北極國家正在醞釀一項協(xié)議,在科學家評估北極魚類儲量之前,禁止在白令海峽附近捕魚?!都~約時報》指出,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保護魚類棲息地,而是為將來管理商業(yè)捕魚行為做準備。這給了中國必須參與制定規(guī)則的理由。
航道是另一個原因。在過去的兩年中,超過50%的北極冰蓋融化,這比大部分氣候研究者的預測模型要更快。這樣下去,北極將變成可以航行的海域。如果將來能夠使用北極航道,中國到歐洲的航海距離將從2.4萬公里縮減為1.3萬公里左右,將近一半。
正因為北極涉及各國的利益,現(xiàn)在還有更多國家排著隊成為觀察員國,國土一點都不靠海的蒙古國也在其列。
(費鳳華《壹讀》)
責編: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