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英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膀胱全切回腸代新膀胱術患者的觀察與護理
董淑英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總結了29例膀胱全切回腸代新膀胱的護理體會.方法:對29例膀胱腫瘤行膀胱全切回腸代新膀胱術的患者,觀察術后護理及新膀胱功能訓練的效果.結果:29例患者術后均能自尿道正常排尿,排尿量210-460ml,未發(fā)生術后感染,隨訪4-35個月,29例患者新膀胱貯尿、排尿、控尿功能正常,B超及IVP檢查未發(fā)現(xiàn)腎積水,膀胱造影無輸尿管返流.結論:膀胱全切回腸代新膀胱是深受膀胱腫瘤患者歡迎的一種術式,術后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新膀胱功能的訓練是手術和護理的關鍵,有助于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手術成功率.
膀胱癌;膀胱全切除;回腸新膀胱;護理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后需進行尿流改道.回腸新膀胱術與傳統(tǒng)的回腸膀胱術(Brik術)相比,具有自行控尿、排尿及無需戴尿袋等優(yōu)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我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對29例膀胱癌患者實施膀胱全切+回腸代新膀胱術,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齡39—58歲,平均46歲.均經(jīng)B超、CT、膀胱鏡檢查確診,術后病理均證實為移行細胞癌.臨床分期為:T2期5例,T3期24例
1.2 手術方式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后,加行回腸新膀胱術.術后當天起經(jīng)三腔Foley導尿管持續(xù)沖洗膀胱;4周更換導尿管,同時拔除雙J管,開始膀胱訓練,從每小時開放1次尿管,逐步延長至2-3小時1次.當儲尿囊可以儲尿到250ml時,拔除尿管,訓練患者利用腹壓排尿
1.3 治療效果
29例患者術后均能自尿道排尿,排尿量210—460ml,未發(fā)生術后感染.其中4例開始有不同程度尿失禁,18—25日后緩解,2—3月后均能控制排尿.術后隨訪4—35個月,29例患者新膀胱貯尿、排尿、控尿功能正常,B超及IVP檢查未發(fā)現(xiàn)腎積水,膀胱造影無輸尿管返流.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許多患者產(chǎn)生高度緊張和恐懼的情緒,應關心、體貼、安慰患者,向患者耐心的解釋以減少其思想顧慮,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 全身準備.常規(guī)術前檢查,根據(jù)生化檢查結果及時糾正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癥,從而改善患者全身營養(yǎng)狀況,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術前應備600-1200ml血,以備術中用.
2.1.3 腸道準備.術前3日囑患者進流質(zhì)飲食,口服氟哌酸2片,3次/日,術前晚進少量流食,口服蓖麻油40ml,大量飲水,00:00后禁水,如無腹瀉給予排便灌腸,術晨給予清潔灌腸,留置胃管.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術后24—48小時易發(fā)生出血,需密切觀察有無腹痛、腹脹、移動性濁音,觀察有無面色蒼白、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等休克癥狀,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和盆腔引流液的量、性狀.
2.2.2 基礎護理.該手術患者術后臥床時間相對較長,留置引流管多,常處于被動體位,護士應幫助翻身拍背,鼓勵深呼吸,以防壓瘡和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炎的發(fā)生,同時為了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鼓勵患者在床上經(jīng)常做伸、屈腿活動,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
2.2.3 引流管的護理.各種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保證有效引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盆腔引流管護理.盆腔引流的目的是引流盆腔內(nèi)切口滲液,促進口愈合,并且可以觀察新膀胱有無漏尿,應每30--60分鐘擠壓1次,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zhì)及量,并做好記錄.術后第1日引流量一般200—300ml,以后逐漸減少,若術后4~5日引流淺粉色液體且量較多,考慮為新膀胱漏尿.(2)留置導尿管的護理.由于導尿管刺激尿道口,黏液分泌增多,易發(fā)生逆行感染,術后用溫水清潔尿道口后再以0.5%碘伏棉球消毒,2次/日.(3)雙J引流導管的護理.放置雙J內(nèi)引流管可降低感染機會,若脫落可引起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現(xiàn)引流不暢時可用雙手擠捏引流管或用少量生理鹽水沖洗.輸尿管內(nèi)支架接一次性無菌引流袋,做好標記并及時更換引流袋,此管一般于術后4周左右拔除.(4)新膀胱造漏管的護理.由于新膀胱的回腸黏膜分泌黏液較多,可造成造漏管堵塞致尿漏、新膀胱感染等.手術當天開始進行膀胱沖洗[1],以低流量(30~40滴/min)、低壓(距床平面40-50cm)為宜,持續(xù)沖洗3—5日,以后視病情可間斷沖洗,沖洗持續(xù)時間為2周左右.黏液多時隨時沖洗,每次洗液量不宜過多,防止吻合口裂開.沖洗液為3%碳酸氫鈉溶液,當造漏管引流不暢時,可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或?qū)⒃炻┕苓m當牽拉,以防管口貼于膀胱壁影響尿液排出,此管一般于術后2周左右拔除.(5)胃腸減壓引流管的護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密切注意有無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若胃腸引流液呈咖啡色要及時報告醫(yī)師,并配合做好相應處理.待4~5日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后夾閉胃管1日,若無腹脹可拔除胃管.
2.2.4 飲食與營養(yǎng)支持.術后4—5日盡管患者已排氣,甚至排便,但此時也不宜恢復進食,否則的話,易造成腸郁積,最好延長禁食時間至1周,在此期間常規(guī)給靜脈高營養(yǎng),減少內(nèi)源性消耗,待腸道功能恢復后開始進少量高營養(yǎng)、低脂、易消化吸收的流食,循序漸進,逐漸過渡到無渣半流食至普通飲食,進食勿過冷、過熱,少量多餐.
2.2.5 術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訓練(1)定時排尿訓練,一般患者術后3周新膀胱造瘺口愈合,在導尿管拔除前3日應夾閉尿管,每30min放尿1次,當膀胱容量達到150ml左右時可拔除尿管.400ml以上的膀胱容量會讓患者有較滿意的控尿能力,而在訓練貯尿功能的同時,也應引導患者體驗新膀胱在不同充盈狀態(tài)時的感覺,囑其定時排尿,逐漸建立接近生理狀態(tài)的排尿習慣,使大腦皮層建立新的貯尿、排尿反射[2],在增加膀胱容量時,要注意必要的尿流動力學檢查和上尿路功能檢測[3].(2)盆底肌的鍛煉由于新膀胱容量相對較小,其神經(jīng)不受排尿中樞支配[4],導致排尿次數(shù)多、膀胱可控性差.指導患者放松腹肌做提肛運動,盡快恢復陰部神經(jīng)的自控力,減少尿失禁的發(fā)生.囑患者排尿時采取蹲位或半坐位,雙手向下擠壓下腹部,借助腹壓進行排尿,盡量將尿液排盡,同時用雙手保護腹股區(qū)避免斜疝發(fā)生.
2.2.6 夜間遺尿的預防護理.患者術后夜間排尿可控性差,其原因可能是感覺缺如,以致夜間新膀胱過度充盈,當新膀胱的壓力超過尿道外擴約肌的阻力時,尿液溢出.為了保證患者充足睡眠,預防夜間遺尿,傍晚后應減少飲水量,并用鬧鐘定時,每隔2~4h排尿1次防止新膀胱過度充盈引起尿液反流及尿路感染等并發(fā)癥,尿失禁嚴重時,指導患者使用密閉式接尿器.
2.2.7 預防感染.術后切口感染對患者影響較大,應監(jiān)測體溫變化,治療及護理時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病房清潔通風,合理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原位回腸新膀胱術手術難度大,創(chuàng)傷重,手術時間長,因此對術后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預防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發(fā)揮新膀胱排尿功能,是工作的重點[5].本組29例原位回腸代新膀胱手術患者回腸新膀胱與后尿道吻合,利用原尿道自主控尿和排尿,患者易于接受,生活質(zhì)量大為提高,術后保持各引流管通暢,加強新膀胱排尿功能的訓練是本手術護理的關鍵,有助于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手術療效.
〔1〕倪秀琴.正位回腸新膀胱術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8):759.
〔2〕丁萍.重建膀胱術后患者排尿功能的訓練[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0):755.
〔3〕李蓮英,方素萍.1例原位回結腸新膀胱術后化療并發(fā)尿瘺原因分析及護理 [J].護理研究,2007,21(11B):3006.
〔4〕盧焱,金花,鐵纓.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后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7,28(18):1956.
〔5〕張玉枝,謝玉環(huán),孫吉花,等.膀胱癌行回腸膀胱術9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8):73.
R473.6
A
1673-260X(2014)01-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