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朋友圈”“公眾號”“群聊”等社交功能的微信正在成為中國當下最流行的社交平臺之一。一時間,“刷微信”迅速侵占了睡前、交通、午休、等餐、如廁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媒介碎片化“黃金時間”。在聚會、會議、節(jié)展等社交場合中,彼此掃微信二維碼、加微信賬號甚至替代了交換名片等社交行為,成為大受眾人追捧的社交時尚。于是乎,使具有強連接社交屬性的微信朋友圈生態(tài)體系正在一種近乎無限膨脹的趨勢中,不斷地突破其賴以成功的熟人私密社交體系。一時間,人們在使用微信時日益對那些越來越多的陌生“好友”以及朋友圈信息,對被迫加入的微信群聊,對微信公共號信息等所帶來的“信息壓”感到不堪重負。微信朋友圈在迅速膨脹之中正日益凸顯出生態(tài)隱憂,這不禁令人對其未來發(fā)展感到擔憂,微博將死,微信能否永生?
微博社交生態(tài)體系的崩塌。微博熱潮在中國的興起,主要源于其所處的獨特媒介話語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本土化的產品創(chuàng)新。以新浪微博為例,在Twitter的固有功能之上又融入了討論組、即時通訊工具、游戲等多種社交網絡功能,并通過社會時事熱點與時尚話題帶動,以及社會名人引導,迅速引爆了網民的廣泛關注與參與。不同于公共性很強的論壇,微博更傾向于個人表達,用戶的觀點既可以被他人轉發(fā)也可以同時轉發(fā)他人觀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或者傳播者。這種裂變式的傳播方式賦予網民以強大的個體話語傳播能力,個人可以在微博中曬自己生活與心情,可以表達個人的觀點與意見,可以與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起分享知識與經驗,可以在別人的回復中獲得許多有益的意見,還可以在與網友們的不斷互動中構建起個人的公眾形象。眾多網絡用戶通過“互粉”“轉發(fā)”“點贊”等方式構成了具有參與感極強的網絡社區(qū)平臺,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構建起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的網絡話語場。一直難有媒介發(fā)聲渠道的中國網民們在微博空間中找尋到充分的媒介話語快感,并通過粉絲數的不斷增長來滿足對于“資源炫耀”的心理需求。
但好景不長,隨著微博的強勢,有越來越多的營銷廣告信息潮水般涌進,微博被很多人當做了營銷工具,從而令微博用戶們不勝其煩。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的行為,微博大V們不斷在微博空間中沉寂下來,微博空間的原創(chuàng)內容以及“留言”“轉發(fā)”“互粉”等社交行為迅速減少。隨著更具強連接、私密化社交屬性的微信產品的出現,網民們紛紛轉入其中,微博產品所苦心營構而成的社交生態(tài)體系快速崩塌。
2014年7月,騰訊撤銷了微博事業(yè)部,將其團隊與新聞團隊進行整合,成立了網絡媒體事業(yè)群。騰旭微博會員已于2014年11月7日起暫停申請開通和續(xù)費。
2014年11月,當用戶打開網易微博時,其輸入框中內置了一段飽含酸楚的文字:“我要出嫁了,再和我說說話吧?!本W易微博的主頁面則有一行醒目的文字通告:“網易微博將遷移到LOFTER,使用LOFTER的搬家功能,保存您在微博的點點滴滴。”這意味著網易微博即將正式關閉。
據新浪微博的季度財報顯示,新浪微博已連續(xù)3個季度凈虧損,前三季度一共虧損6800萬美元。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傅景華通過自編程序測算新浪微博的實際活躍用戶時發(fā)現,58.8%受測新浪微博賬戶自2014年1月3日開始就再沒有發(fā)布過微博。
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噪聲。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微博信息流中營銷推廣信息的不斷泛濫是造成其用戶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而隨著微信在線下社交場合中相互“掃碼”禮儀風尚的形成以及被迫入群,然后被各種“朋友”加為好友,朋友圈“好友”信息在日積月累中逐漸成為眾多微信用戶的日常負擔。雖然微信也提供了好友信息屏蔽等功能,但這些功能的私密化程度較差,微信用戶可以輕易分辨出“誰不讓看朋友圈”和“誰不看我的朋友圈”,這一不友好社交行為會大大增加冒犯 “好友”們的風險,為用戶帶來巨大的社交壓力。
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噪聲正在不斷增大,微信“弱關系”好友的不斷涌入更是嚴重破壞著原本具有強連接社交屬性的微信朋友圈生態(tài)體系。于是有不少人開始慢慢淡出或關閉朋友圈,很多用戶在眾多陌生“好友”面前也不像以往那般熱衷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信息,也不再像以往強迫癥般地去閱讀朋友圈轉發(fā)的各類信息了。
難以抵御的用戶審美疲勞。互聯網在其快速迭代的生長基因中,不斷產生出引爆公眾廣泛興趣與大規(guī)模使用的流行產品,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融入于我們的生活細節(jié)與社會時尚之中,以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澆鑄著我們的生活模式。但與此同時,也正是這種持續(xù)不斷的快速迭代以及日益稀缺的用戶媒介使用時間,讓互聯網用戶的“審美疲勞”周期日益縮短,網絡產品的用戶忠誠度維系變得愈加艱難。
在與社交網絡產品相關的領域中,以徐靜蕾“老徐博客”為代表的博客時代早已風華已逝;開心網的偷菜游戲曾是何等風光,可如今他們早已被用戶們遺忘;人人網三年市值暴跌四分之三,人們漸漸開始遺忘這個風靡中國校園的社交網絡老大;《你畫我猜》《secret》曾經無限風光,但不到一個月也被許多人遺忘;就連風靡全國的“微博”也依然未能逃出“審美疲勞”的厄運。新的網絡社交產品層出不窮,人們甚至沒有時間去感覺不舍。微信“打飛機”游戲一經推出,憑借其引入社交圈排名的巨大優(yōu)勢,曾在很短時間內風靡全國。但問題是,現在還有多少人在玩這款游戲?還有多少人依然在意微信游戲中的分數排名?微信用戶們在滿足了社交游戲排名所帶來的競爭快感與炫耀動機后,興趣濃度迅速衰退。在未來發(fā)展中,微信若不能持續(xù)創(chuàng)新微信朋友圈的社交與娛樂形式,也同樣面臨著難以抵御的用戶審美疲勞。
成為公共話語場后的媒介管理風險。微信通過好友間的不斷聚集正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社會關系鏈,這一關系鏈使得微信具有了巨大的媒介話語影響力。微信隨后推出的公眾平臺,通過結合微信好友群傳播優(yōu)勢使其吸引來了大量的草根、名人、企業(yè)乃至政府入駐,他們通過網絡用戶自主訂閱的方式實時、主動地進行信息傳播,從而使微信成為又一個重要的媒介話語場。我國政府在2013年底對于整治微博謠言的治理行動中大大加速了中國網民向微信朋友圈的遷移,很多網友紛紛離開了微博平臺,一個更加私密化、熟人化、群落化的龐大網絡公共話語場悄然形成,微信于是成為了繼論壇、博客、微博之后又一重要的社會輿論集散地。但微信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也成為了謠言的滋生地,微信朋友圈中不斷涌現出的健康養(yǎng)生、心靈雞湯、代購廣告甚至虛假謠言的泛濫正大大增加其觸碰法律法規(guī)紅線的概率。據新華網消息,2014年3月13日晚間,包括徐達內小報、羅昌平、共識網、旁觀中國、中國舊聞日報等一部分公眾賬號被強行關閉。騰訊方面14日發(fā)布公告回應,“為保障用戶體驗,微信公眾平臺嚴禁惡意營銷以及誘導分享朋友圈,嚴禁發(fā)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政治謠言等各類違反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規(guī)定的信息。”并稱這些賬號是由于多次被舉報而導致封號的。微信朋友圈媒體屬性的不斷彰顯,正不斷為其帶來巨大的媒介管理風險,如何避免重蹈微博謠言所帶來的生態(tài)災難,已成為微信未來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議題。
從即時通訊工具,到個人信息發(fā)布,到私密朋友圈分享傳播,到公共賬號訂閱,到游戲平臺再到微信支付,微信通過建立較為私密的強關系社交網絡系統,打造了一條與微博截然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這一生態(tài)系統具有強大的用戶黏性以及社會影響力,但也同時面臨著朋友圈信息噪聲、用戶審美疲勞、媒介管理風險等巨大挑戰(zhàn)。對未來而言,微信只有不斷鞏固和優(yōu)化其“強關系”社交網絡系統,并緊密圍繞用戶社交心理需求,堅持不懈地追求極致設計與產品創(chuàng)新,才有可能在這個風起云涌、競爭激烈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贏得更長久的發(fā)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