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恩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在閉幕當天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并發(fā)表公報。15日授權新華社發(fā)布《決定》全文。
在中國的政治格局中,新一代領導人執(zhí)政后的歷次三中全會往往是其首次亮明施政思想的重要會議,是中國此后改革發(fā)展的總路線,因此得到外媒的極大關注。本次三中全會的會議時間在2013年10月29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確定,因此,外媒對該次會議的集中關注聚焦在當年11月間。
我們以主流英語國際媒體(通訊社、報紙、雜志及其網站)為主,兼顧東亞(日韓、新加坡)及法德兩國主流媒體為研究對象,調查了60多家媒體在2013年11月1日至28日間的涉華報道,著重分析外媒(以英語媒體為主)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道情況。
一、舉世關注
在此期間,通過數(shù)據“抓取”得到的外媒涉華報道總數(shù)共計在5300多篇,其中涉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道大致有一千多篇。
2013年11月間,外媒關注中國熱點不斷,在眾多報道中,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道獨占五分之一,足見外媒對本次會議的重視。
二、報道“節(jié)點”主要集中在三個
從每日涉華報道總量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節(jié)點。(如下圖所示)
(注:另一節(jié)點“11月25日”,當日報道“爆棚”,達到單日600多條,其原因是中國國防部宣布設立“東海防空標識區(qū)”。)
第一,11月4日前后,預測優(yōu)先改革對象涉及金融、土地、稅制、國有企業(yè)四大領域。該時間節(jié)點距政治局會議確定三中全會具體會議日期一周,同時離會議開幕還有一周時間。經過大致一周的準備,外媒紛紛開始報道的“預熱”。此時,以預測會議主題、關注改革力度的報道為主。比如:
《經濟學家》雜志推出重磅文章,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充滿期待。該文認為會議將出臺中國農村土地改革政策和國有企業(yè)新規(guī)。任何人或國家低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改革的信心和能力,都將是一個錯誤。
韓國《每日經濟》3日報道稱,這可能預示著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35年后最高強度的改革舉措或許將出臺。此次三中全會改革方案的重點可能圍繞經濟、行政體制、反腐等三大核心進行,而優(yōu)先改革的對象將是金融、土地、稅制、國有企業(yè)四大領域。
香港《南華早報》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司法體制改革將是三中全會政改的組成部分,審判獨立確定將成為司法改革方向。
第二,11月13日前后,認為中國的改革將是漸進式的。在三中全會召開且發(fā)表《公報》之后這段時間,由于外媒駐華報道力量有限,外界對會議內容總體并不清晰。因此,其報道以“零散的”、“關注某一方面”為其要點。這一時期的報道以消息人士“臆測為主”。比如:
路透社11日報道,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對備受期待的改革細節(jié)保持沉默,但投資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預期: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推動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推動利率的進一步市場化;農業(yè)和土地改革;銀行業(yè)改革;鐵路行業(yè)改革;能源行業(yè)改革;環(huán)境保護;人口政策改革;住房市場改革。
三中全會會期確定之后,通過各種消息渠道透露“此次會議的改革力度將是空前的”、“全面的改革藍圖”,外媒的胃口已被高高吊起。但是,由于三中全會閉幕后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具有具體操作性的《決定》,而只是公布了會議《公報》,因此引發(fā)了普遍的失望。比如:
彭博社稱,《公報》顯示中國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內容卻缺乏新意。
《紐約時報》稱,改革的內容沒有超出社會預期,說明中國的改革將是漸進式的。
英國廣播公司稱三中全會“雷聲大雨點小”。
《華爾街日報》認為會議沒有滿足社會的期待。
路透社稱《公報》強調公有制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讓人非常失望,說明政府毫無改革國有企業(yè)的意圖。
第三,11月15日以后,稱會議將催生更廣泛的改革。中共中央授權新華社發(fā)布《決定》全文,一份具有實際操作性、切中中國社會當下發(fā)展問題與解決思路的改革規(guī)劃“浮出水面”。此時,外媒的言論立場猶如坐上了“過山車”,發(fā)生了“逆襲”。
同是此前對會議充滿失望的路透社,在16日改變立場,稱會議是“中國幾十年來最大膽的改革”。
《紐約時報》17日刊發(fā)社論稱,如果能夠貫徹完成,十八屆三中全會勾勒的改革方案將大大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
英國《金融時報》15日稱,最終出爐的《決定》讓人感到鼓舞,《決定》中提到的很多行動可能會催生更廣泛的改革,這些改革對于遏制腐敗、弘揚建設更公正社會的精神是必要的,總的來說,這些都將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尚未定義的“中國夢”注入實質性內容,而“中國夢”正是他在此次全會中著重提到的。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認為,改革將導致出現(xiàn)一個“新中國”。
英國《經濟學家》16日以“黨的新藍圖”為題稱,在中國媒體報道中,它被稱為“改革2.0”。這種描述也許有所夸大,但中共的確推出了多年來范圍最廣的經濟和社會改革措施。15日公布的《決定》可能引發(fā)新的試驗浪潮……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稱,長達兩萬多字的《決定》從十余個方面,展開了對深化改革的全景式描述。一般以為《決定》可能會講較宏觀、大原則的內容,但公布的內容有不少具體細節(jié),出乎意料,而且范圍之細致與針對性,也獲得學者贊賞。
《時代》周刊網站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規(guī)模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廣泛”,中國承諾的改革比此前的任何設想都更飽滿……
三、一場言論“冰火兩重天”的體驗endprint
三個節(jié)點言論立場出現(xiàn)“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象是外媒本次三中全會報道中普遍反映出的現(xiàn)象:領導人更替后首次表明執(zhí)政思想、各路消息紛紛吊起“胃口”,使其在“預熱報道”階段對會議充滿期待,對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及中國的未來滿懷期望;較為綱領性的會議《公報》因為缺少具體的改革內容,使得外媒的熱情在被“高高抬起”之后“重重摔下”,普遍的失望情緒蔓延;《決定》公布,中國改革藍圖清晰可見,外媒“失落”的“惆悵”瞬間被“空前的改革力度”一掃而光??春弥袊?、鼓勵中國的言論此起彼伏。
在諸多外媒中,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路透社,美國的《華爾街日報》,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以及香港《南華早報》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道最為突出。在他們的報道中雖然也有描繪中國未來發(fā)展道路不確定性的文章,但是,總體而言,支持和鼓勵中國發(fā)展成為主流。相反,持對中國不太友好立場(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媒體越來越少。
在這其中,《華爾街日報》成為了一個縮影。
在報道預熱階段,《華爾街日報》連續(xù)報道關注會議:6日報道《“中國改革4.0版”呼喚政治體制改革》;7日《為何說中國可能在本周末永遠改變?》;8日《改革意志與周期力量促中國經濟重回8%》;9日至10日間,其在網站上以7篇文章大幅報道三中全會,如:《回顧中共歷史上的三中全會》、《京西賓館是本屆三中全會的會場嗎?》、《三中全會面臨改革重任》,此外以“以小見大”見長的“華爾街日報體”配合描述中國改革焦點的文章,《一個中國家庭與戶籍制度的“持久戰(zhàn)”》、《中國農民是否能擁有自己的土地?》等。
在公報發(fā)布之后,失望之情見諸筆端:“戶籍改革在公報中沒有蹤影,金融市場改革也僅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一筆帶過,在改革的提法上有所退步”,“公報篇幅有限,因此語言高度凝練,掩蓋了一些隱藏在細節(jié)中的重要變化,不可能詳細地勾畫經濟藍圖。三中全會傳遞的仍然是‘漸進改革的調子,一些方面的改革不及預期正反映出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后的復雜形勢,不能指望一次會議就能解決所有深層次的問題。”
在《決定》公布之后,《華爾街日報》有克制地表現(xiàn)了其對中國未來的信心,這點在19日前后的報道中有了集中體現(xiàn):《中國轉向真正的改革》、《中國放寬生育政策造就“二胎概念股”》、《房價高企 房產稅成部分中國人福音》、《三中全會國企改革并非全無亮點》、《中國將注意力轉向改革計劃的實施》。
四、報道中的議程設置:從“猜議程”到“跟議程”
外媒“猜議程”與“會議議程”之間存在重合,也存在一定差距。
《決定》公布后,“會議議程”對外媒“報道議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將調查時間段內主要外媒報道的議題進行歸類,可以分為:總體報道+專門領域兩大類。在專門領域下,又可分為“經濟金融”、“生育、養(yǎng)老、退休”等十六個子項。
從議程和發(fā)表時間的關系來看,“會議議程”與“外媒報道議程”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關系(如上表所示):
在報道預熱階段,“外媒報道議程”大都屬于前瞻性質——“猜(會議)議程”:“經濟金融領域改革”、“農村土地改革”、“國企改革”、“地方政府改革”、“財政改革”、“外交”、“戶籍制度”、“中等收入陷阱”等成為外媒為會議設置的議程。
到了《決定》正式公布之后,會議議程設置報道議程——“跟議程”尤為明顯。外媒的報道迅速集中在“三中全會力度最大,為外媒所始料不及的”議程上,如“生育、養(yǎng)老、退休”、“勞教制度”、“反腐”、“國家安全委員會”等。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并不能脫離報道事實本身。通過這次三中全會外媒報道的表現(xiàn),可以總結出一點經驗和教訓:在影響外媒“議程設置”方面,中國仍有巨大空間。摒棄言之無物、“假”“大”“空”的“套話”和“陳詞濫調”,這樣才能吸引并積極影響外媒對中國報道的“議程”。
責編:吳奇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