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小 瓊
(合肥學院外國語言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青春的困惑 成長的痛楚
——析影片《死亡詩社》的成長主題
王 小 瓊
(合肥學院外國語言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成長是影片《死亡詩社》的重要主題,影片刻畫了一群處于父母期望與個人夢想夾縫中的高中生,如何在文學課教師的啟迪下,了解詩歌、青春、理想、人生的真諦,并在經(jīng)歷了人生考驗之后走出青春的困惑,實現(xiàn)自我認知,心智走向成熟的過程。影片告訴我們,引路人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尋找自我”是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也是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頓悟”則是個體從天真走向成熟,從依附走向獨立的轉折點。
成長主題;引路人;自我的找尋;頓悟
好萊塢勵志影片《死亡詩社》講述了一個關于青春和理想的悲劇故事,一個關于理想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革新、自由與束縛、浪漫與現(xiàn)實相對抗的故事。1990 年,這部片名詭譎的電影摘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不刻意煽情卻賺得萬眾眼淚和心靈震顫[1]。近20多年來,因暴露教育體制中普遍存在的弊病,該片一直被奉為一部反傳統(tǒng)教育學的經(jīng)典影片,特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經(jīng)常被教育學教師作為教學影片引導學生批判教育現(xiàn)實、反思教育觀念和探討教育理論[2]。通過CNKI文獻檢索不難發(fā)現(xiàn),從教育學角度出發(fā),探討影片中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的論文共計27篇,占總數(shù)(35篇)的77%,而影片的成長主題卻無人涉及。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青少年往往渴望成長又害怕成長,希望自主獨立又擔心前途未卜。對于充滿呵護和服從的兒童世界,他們不滿足;對于多樣復雜的成人世界,他們又感到困惑或恐懼。如何用藝術的感染力引導他們勇敢面對人生的煩惱和挫折,消除心中的焦慮和恐懼,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在社會化過程中順利完成自我的認知,實現(xiàn)個人角色的轉換,是文藝作品研究中的一個熱點。以此為主題的小說通常被稱為“成長小說”,以此為主題的電影通常被稱為“成長電影”。 文章認為成長是《死亡詩社》重要主題,影片關注青少年的成長問題,具有成長電影的特質(zhì)元素,擬從成長的引路人、自我的找尋、成長的頓悟等方面挖掘影片的成長主題,分析主人公成長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事件,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人物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對成長主題的探析是對該作品從一個全新視角進行分析的有益嘗試,也以期喚起社會對青少年成長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我是誰?”“我要往哪兒去?”是人類幾千年來不斷求解又永遠無解的本體論追問,是人類脫離蒙昧走向文明這一成長歷程中必然思考的問題。對于成長中的個體來講,這個問題是從幼稚走向成熟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焦慮[3]。因此,引路人或同伴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因素,引路人對主人公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引路人,主人公在成長的道路上猶如黑暗中航行的船只,找不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就會更加迷茫。影片中具有浪漫主義情懷和氣質(zhì)的文學教師Mr. Keating 就是年輕主人公們的引路人,向他們揭示關于詩歌、青春、理想、生活的真諦,引導他們認知社會、認知自我,引導他們成長。
《死亡詩社》刻畫了一群在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青年的成長故事。威爾頓學院學習氛圍濃厚,但教學思想保守,教學模式單調(diào)、教條。填鴨式、機械化教學的目標就是將一群17歲左右的高中生送入常春藤名校。影片著力刻畫了兩位代表性的主人公——Neil(尼爾)和Todd(陶德)。Neil的父母期望他考上哈佛醫(yī)學院,畢業(yè)后當一名醫(yī)生,于是,總是阻止Neil做自己想做的事。面對父親的強權,Neil唯有言聽計從,其演員夢想也遭到父親堅決的反對,Neil深陷于家庭的期望和對自己的理想追求的矛盾之中。因哥哥畢業(yè)于威爾頓學院,還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發(fā)言,并且是全美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獲得者,Todd也來到威爾頓學習。生活在哥哥陰影之下的Todd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羞怯膽小、還有點孤僻的勤奮學生。 每年生日的那天,Todd面對與前一年一模一樣的生日禮物——一套學習用具,獨自落寞。這套每年都出現(xiàn)的同樣的生日禮物,除了象征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以及由此而給主人公們帶來的壓力之外,還說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交流,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影片描寫了以Neil和Todd為代表的被“圈養(yǎng)”在威爾頓的年輕主人公承載了太多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心理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阻礙了他們對自我理想實現(xiàn)的追求,抑制了他們個性的發(fā)展。在校園里,一切與理想、激情、自由相關的情感都不得不塵封起來。學生進入學校,用前輩們共同創(chuàng)造并且代代傳承的信條約束自己,原本是為了能夠發(fā)展和完善自我;但事與愿違,他們更多感受到的卻是這些信條的壓迫和束縛[4]。
影片展現(xiàn)了威爾頓年輕主人公們成長中的困惑,他們在父母的期望與自己的夢想之間倍感苦悶與彷徨、無奈與絕望。新教師Keating的到來,打破了校園的死氣沉沉、刻板和教條。Keating讓年輕的主人公們朗讀丁尼生的詩《勸少女珍惜時光》,以告誡他們生命的短暫和珍貴,千萬別虛度光陰;Keating 要求主人公們撕掉課本中埃文斯博士的“如何評價詩歌”的前言,以教導他們要敢于藐視權威,學會獨立思考;Keating要求主人公們站到課桌上看世界,實質(zhì)是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Keating要求主人公們在操場上一邊踢球一邊高聲朗讀詩歌,以領會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所朗讀的詩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成長為獨立的個體;Keating讓學生在庭院中行走找到自己的步調(diào)和節(jié)奏,體會跟在別人身后行走時,很容易按照他人的步伐去行走,而要想不受他人影響,堅持自己的步伐、堅持自己的個性是多么的困難[5]。
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在一些人的影響下,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jīng)驗,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逐漸確立自己的角色,明確生活的方向。Keating以培養(yǎng)自由思想家為目標,用浪漫主義精神和理想主義激情啟發(fā)學生的心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詩歌和人生,探討人生的意義。Keating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啟迪了年輕主人公們的心智, 激發(fā)了他們的青春激情。主人公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蘇醒。
影片中年輕的主人公經(jīng)歷著來自社會、他人對自己的壓抑及束縛,但是,作為獨立的、自主的個體存在,他們具有展現(xiàn)自我的無限可能性。個性覺醒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對自我的執(zhí)著。“尋找自我”是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主人公們在Keating頗有些夸張的教學模式?jīng)_擊之下,開始釋放想象力,開始體驗如何將真情實感迸發(fā)為優(yōu)美動人的詩歌,開始了一段將青春、激情、夢想與真理交融為一體的心路歷程。此時,影片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劇情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氛圍。在Keating的一再“逼迫”之下,Todd終于完成了一首“驚世之作”——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詩歌震驚了。觀眾第一次在Todd的臉上看到了自信的驚喜,而不是平日里那種單純無辜、痛苦掙扎的表情。而且,在Neil的鼓勵之下,Todd將每年一模一樣的禮物扔向夜空,讓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無人駕駛的文具盒”。Todd終于戰(zhàn)勝了膽怯,擺脫了束縛他內(nèi)心的某些東西,他的激情和想象逐漸被激發(fā)出來,平靜的外表再也掩飾不了他內(nèi)心的激情。
Todd成長旅途中的伙伴Neil,是個充滿激情的陽光男孩,臉上總是露出善良、爽朗的笑容,也是一個無條件屈服于父母意志的“乖兒子”。 Keating的出現(xiàn),讓Neil重新發(fā)起了“古詩人詩社”活動,并“強迫”室友Todd 參加。詩社成員們在一起朗誦詩歌、講述故事、演奏音樂、談論愛情,以實際行動追尋屬于自己的夢想。Neil經(jīng)過獨立思考,終于明白了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再被束縛所困,開始了他的反抗——“我要成為一名演員。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是第一次要付諸行動,不論我父親同意與否。Carpe Diem!”
在美國社會,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能夠處理好兩性關系,能夠被愛說明具有吸引力,根據(jù)被接受的程度可以判斷自我價值。所以,在以“成長”為主題的文藝作品中,年輕主人公通常會經(jīng)歷人生中的第一次愛情,主動示愛是建構自我形象的一種方式,找到合適的戀人也是追尋自我的一部分,在戀愛受挫或成功之際,年輕人邁出了發(fā)展的關鍵一步。影片刻畫了詩社的成員之一Knox(諾克斯)的愛情經(jīng)歷。Knox第一次遇見Chris,就一廂情愿地喜歡上了這位姑娘。盡管遭到了Chris男友的痛打、Chris的拒絕,Knox還是沖進Chris的教室,朗誦了為她寫的詩,勇敢地追求愛情。
影片中的主人公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帶著青少年特有的青澀、叛逆、獨立和追求,在困惑與矛盾中認識現(xiàn)實生活、探索生命的意義,情感逐漸豐富。一方面,在經(jīng)濟和心理上,他們還不能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在遭遇困難的時候,還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幫助,但是由于價值觀的差異、代溝的存在,讓他們又覺得父母并不真正了解他們,所以又想擺脫父母的束縛,在同齡人中交朋友。青春期的少年,對自我身份逐漸敏感,會有意識地建構自我形象,渴望獲得更多認同,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青少年的成長只有在經(jīng)歷心靈的磨難之后,自我意識才能完全覺醒,從而改變對社會、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重新審視自我,擺脫幼稚,走向成熟,完成社會化的進程。
“頓悟”是以成長為主題的文藝作品的典型元素之一,是主人公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主人公經(jīng)過磨難甚至重大變故后,從天真走向成熟,從依附走向獨立的轉折點。詹姆斯·喬伊斯認為:“頓悟是一種突發(fā)的精神現(xiàn)象,通過頓悟主人公對自己和某些事物的本質(zhì)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知?!盵6]143頓悟通常是主人公擺脫困惑、幡然醒悟的原因,發(fā)生心理變化的關鍵時刻,是故事的高潮。
尋找自我,成長電影中的這個基本主題總是伴隨著風險。年輕的主人公通常要經(jīng)歷一番考驗,甚至與“死亡”接觸才會變得成熟。國內(nèi)學者曹文軒認為,成長中的挫折并不僅限于學習上的壓力或者生活奢侈品的匱乏,而是將筆觸對準青少年人生路上的經(jīng)歷,他們的苦難來自于心靈的煎熬和靈魂的拷問,挫折、苦難之后對人生多了一份感悟[7]。 所以,影片中年輕的主人公必定要經(jīng)受社會的打擊、生活的考驗。只有經(jīng)歷失落和痛苦的種種考驗之后,主人公的內(nèi)心才能得以成長,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詩社成員之一Charlie的大膽行為——以“古詩人”之名在??系橇艘黄恼拢o年輕的主人公們帶來了第一個考驗。在全校大會上,校長要求所有知道這篇文章的同學立刻站出來。Charlie的“上帝打來的電話”, 除了讓校長的板子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的屁股上之外,他還要說出“古詩人詩社”成員的姓名,并向校方道歉,否則就會被開除。說還是不說?這是主人公面臨的一個問題。年輕的主人公們經(jīng)歷的第二個考驗就是經(jīng)受Neil之死帶來的切膚之痛。處于個人理想與父母期望的夾縫之中的Neil,盡管去找了Keating談心,但并沒有聽取他的建議。Neil在《仲夏夜之夢》中的精彩表演也未能化解父親的憤怒——Neil必須退學去上軍校,然后上哈佛當醫(yī)生。Neil的父親堅持以自己的意愿把Neil塑造成他所希望的樣子。在父親面前,Neil完全沒有表達個人理想的可能。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這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浪漫少年,頭戴精靈的桂冠,舉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癗eil之死,誰之過?”主人公們再次面對內(nèi)心的拷問。校方退學的威脅以及家長的脅迫,將他們逼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必須獨自思考,交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答卷。消極逃避并不是成熟的表現(xiàn),只有積極面對并保持自我才是成長的體現(xiàn)。
摯友Neil的逝去、Keating的被迫離去、Charlie的被開除、成員們的被迫簽名,這一切一下子使Todd獲得了心理上的成長。特別是Neil 之死,震撼了所有人,尤其是Todd?!八劳觥边@種震撼性悲劇事件的發(fā)生,促使主人公們鄭重思考并領悟生命的意義,觸發(fā)了主人公們在精神上的感悟,Todd在雪地里的嘔吐讓觀眾感到心碎。失去了旅途中伙伴,從此他是孤獨的,將獨自面對那個大雪紛飛的冰冷世界,體驗成長的沉重和艱辛。
盡管不得不在校方的文件上簽名,主人公們心里都清楚Neil之死并不是Keating的過錯。相反,他們都認為,是Keating教會了他們?nèi)ふ覍儆谧约旱娜松ぐl(fā)了他們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所以,當Cameron第一個站出來與校方合作,并大聲喊叫“讓Keating為Neil之死負責!讓Keating接受懲罰”時,Charlie狠狠地揍了他一拳。平日里不太說話的Todd也激動地大聲反駁:“那不是真的!Keating并沒有慫恿我們做任何事!Neil熱愛演戲!”當Keating收拾東西要離開的時候,平日里最為膽小的Todd,不顧校長的呵斥,第一個勇敢地站到課桌上,大聲喊出:“船長,我的船長!”年輕的主人公們紛紛站到課桌上為Keating送行,表達對他的感激和支持。
成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痛苦和磨難中成長是成長電影的共性。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不能預料的危險,也總會發(fā)生個人力量無法掌控的事件,這些就是人生的一種歷練和考驗。影片通過描寫主人公與命運、他人、甚至自我的沖突和斗爭,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反映主人公如何經(jīng)過生活的歷練一步步走向成熟。他們所經(jīng)歷的每一次危機都有利于加深他們對社會和自我的認知,考驗并增強他們的道德韌性,促進他們的成長。在自我的召喚與外部規(guī)約的激烈斗爭中,主人公們最終擺脫了束縛,作出了獨立的人生決定,邁出了人生中關鍵性的一步,表現(xiàn)了他們對人生的頓悟和自我意識的獲得,標志著他們具備了獨自面對社會的信心和能力,標志著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許會發(fā)生變化——或改變自己的性格,或改變原有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或兩者兼有。這種改變使他們擺脫了少年的天真,走向成熟。
成長,與“情”、“愛”、 “生”、“死”一樣,是人類生活中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現(xiàn)象和人類個體生命的重要體驗,任何關于成長的敘事,不論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曲折,都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它滿足了每個人對自主、自強、自由的渴望和沖動,必然成為文藝作品表現(xiàn)和探索的對象[6]4?!端劳鲈娚纭芬膊焕?。影片刻畫了“在知識和道德上接近完美的正面引路人”[6]126——Mr. Keating,其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年輕主人公們對人生的頓悟,幫助他們體會生命的本質(zhì)與意義。在Keating的啟迪之下,經(jīng)過束縛和壓抑的現(xiàn)實世界與自由和激情的理想世界之間的沖突的洗禮,Todd勇敢地站在課桌上,大聲喊出“船長,我的船長”;Knox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即使遭受痛打也毫不退縮;Charlie大膽地表達獨立的思想,冒著遭受皮肉之苦和被開除的風險;Neil則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以爭取自己的夢想與權利。主人公們雖充滿了成長的困惑,卻不失打破社會常規(guī)、追尋夢想、追求正義的勇氣。
文章認為影片通過凸顯個人和環(huán)境的沖突,刻畫了幾名高中生在追尋人生夢想和人生意義的道路上,所經(jīng)歷的困惑、痛苦和考驗,以及由此而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展示了年輕主人公在性格、思想、道德、心理成長等方面從幼稚或無知走向成熟的過程。影片充滿著人文關懷,并注視著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精神苦難,力圖通過再現(xiàn)個別人的成長過程來表現(xiàn)帶有普遍意義的大人生[8]。這也是影片能夠打動觀眾、引起共鳴的一個主要原因。
[1]龐肖狄.死者不死——另眼看《死亡詩社》[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11):50.
[2]王澍等.論成長電影中的人性假設及其對學校教育變革的啟示[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5):131.
[3]何淑英.《夢旅人》與《燕尾蝶》的成長主題[J]. 電影文學,2013(14):59.
[4]聶曉黎,郭婧.《死亡詩社》異化主題下的情感因素解析[J].電影文學,2013(16):10.
[5]劉衛(wèi)星,彭勁松.淺議死亡詩社中基廷老師的教學理念[J].科教文匯,2010(2).
[6]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7]蘇文清,劉晶.曹文軒對中國成長小說的探索及其意義[J].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77.
[8]楊清波. 敘事視角·敘事話語·敘事性——美國成長小說藝術張力研究[J].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5):11.
責任編校:汪孔豐
PerplexityofYouthandPainsofGrowth:OntheGrowthThemeofDeadPoetsSociety
WANG Xiao-qi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Hefei College,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Growth is a major theme of the movieDeadPoetsSocietywhich depicts a group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ving in the crevice between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their own dreams. Enlightened by their teacher of literature, they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poetry, youth, ideal and life and get out of the perplexity of youth after experiencing the test of life. The process of self-realization and mental maturity is also described in the movie. It tells us the important role of a guide in the growth of teenagers. Seeking oneself is a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stage in one’s growth, while epiphany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one’s becoming mature from being na?ve and becoming independent from being dependent.
growth theme; a guide; seeking oneself; epiphany
2013-12-27
王小瓊,女,安徽廬江人,合肥學院外國語言系講師,碩士。
時間:2014-6-17 14:29 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3.028.html
J905
A
1003-4730(2014)03-0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