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雷
(貴州民族大學(xué) 民族學(xué)與社會學(xué)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清·光祿大夫左都督正一品總兵官龍?zhí)斓v墓志銘考釋
肖雷
(貴州民族大學(xué) 民族學(xué)與社會學(xué)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
龍?zhí)斓v為清朝前期貴州省普安州彝族世襲土司兵丁總兵官左都督。其墓志銘記述了龍?zhí)斓v的主要事跡,可謂功勛卓著??滴跏四辏?679年),龍?zhí)斓v歸附清王朝,由于平定吳三桂有功被朝廷賜予總兵官職,時稱為龍總兵;死后被朝廷追封為光祿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銜,葬于現(xiàn)今盤縣?;缱逡妥遴l(xiāng)垤臘村天橋組。墓志銘內(nèi)容豐富,敘述詳明,詳細記載了龍?zhí)斓v家世和個人的相關(guān)事跡,以彰顯其功績。此墓志銘可補史家之未及,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清初;貴州普安;土司;龍?zhí)斓v;墓志銘
龍?zhí)斓v墓地位于盤縣?;缱逡妥遴l(xiāng)垤臘村天橋組,又名總兵墳。
龍?zhí)斓v墓志銘是親人追悼他的一種特殊紀念物,墓志記敘龍?zhí)斓v生平事跡,墓銘乃表彰死者之品德,同屬贊頌之辭。龍?zhí)斓v墓志銘具有一定的石刻藝術(shù)和書法價值,又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資料,能夠起到證史和補史之不足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一)龍?zhí)斓v墓概況
龍?zhí)斓v墓總占地約180平方米,大體呈圓形,墓用石包砌,墓前原有方石鋪就的半圓狀拜臺,今已開墾為耕地。墓碑立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南向,造型獨特,主體部分為四柱三門二重檐牌樓式,正脊為平頂檐。墓碑通高3.6米,面闊5米,通徑深1.9米。明間碑面高1.37米,寬0.67米,正中楷書陰刻“皇清特授光祿大夫左都督正一品總兵官大柱國顯考龍公之墓”;兩次間碑面均高1.25米,寬不等,左為0.53米,右0.49米;碑面上豎行陰刻墓志銘。明間與兩次間有石面分隔,隔石面上均高浮雕花草和梅花字格圖案。碑座分內(nèi)外兩層,均為束腰須彌座,腰面高浮雕花卉圖案。內(nèi)座高0.54米,座上立明、次間碑面,外側(cè)立四柱,主托墓碑上檐,柱上行書陰刻墓聯(lián),明間聯(lián)云:“永勒豐功光史冊,世承天寵奠金湯”;橫額書“豐功偉烈”四字;次間聯(lián)云:“報國心存赤,授符技出藍”。外座高0.56米,邊上亦立四柱,其上通過額枋承托墓碑下檐,明間額枋刻“名垂青史”橫批。外座四柱正面均有單面附耳,明間兩柱附耳造型其下部原為蹲獅(已毀),獅背托花瓶,瓶上插鏤空雕牡丹,雕鑿工藝精湛。次間兩柱附耳為立鼓卷草式,鼓面高浮雕“金鹿含花”圖案。墓碑下檐邊角微翹,檐上鑿出瓦垅,檐口雕瓦當,檐下高浮雕如意斗拱。此外,在墓碑兩次間左右外側(cè),立有單檐耳墻,左墻毀半,右墻完好,通徑高2.1米,墻面上刻滿梅花八卦圖。龍總兵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現(xiàn)基本保存完好,整座墓雕刻工藝非常精湛,墓碑建造屬于中原流派,在當時邊遠少數(shù)民族土司的墓碑中極為少見。
(二)墓志銘的主要內(nèi)容
墓志刻于康熙年間,志石陰刻楷書,正前左右都刻有志文,由于歷史悠久,飽經(jīng)風(fēng)吹日曬,水蝕風(fēng)化嚴重。右側(cè)共有12行,左側(cè)共計11行,其文字現(xiàn)摘錄如下:
管土司兵丁總兵官左都督龍公諱天祐?;浕鱾?,蔭自神農(nóng),相沿至今。黔疆未設(shè),悉皆為先人之故址。水西東川,共同宗派,及后分茅茲土。其始祖元授懷遠將軍,以開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貢寧安撫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越數(shù)百余代,暨公之身,一旦振興,光大前業(yè),竭力建功,矢志報國,皇上特恩,賜予總兵關(guān)防左都督號紙。數(shù)年以來,漢彝安堵,商賈通行,共樂敉寧,夜不閉戶,雖薄海內(nèi)外,無不向風(fēng)者,頌圣人之有道。然一隅傾心,使其革面,公之勤勞,不可泯焉。公生于甲申年八月朔十日,卒于庚午年四月十二日。生子三,長子元敬,即應(yīng)襲者。次子元敘,三子元吉。率皆淳雅知義,英毅軼群,守公之成業(yè),克受其任而不難。烏蒙、沾益、武定、亦佐等,皆公之子女姻親,繁不及書志。公之元配姬氏,尊可以統(tǒng)早也,書于墓側(cè),俾后世子孫見而式敬焉,故志之于左。銘曰:維岳之精,維川之靈,誕蔭于公,公以振興,建功于國,篤忠于君,彤廬矢沐恩榮耳。其河如帶,其山如勵,公則云:佑啟后人??滴跞晷廖礆q孟秋月谷旦之吉立。
欽差提督貴州通省學(xué)政按察使司僉事加一級,通家張顧行拜撰。
孝男 元敬 元吉
石匠:施昌吉
(一)龍?zhí)斓v的家族支系來源
據(jù)墓志記載,龍?zhí)斓v“其始祖元授懷遠將軍,以開其先”。從元代開始,龍氏家族即是封建王朝所委任的普安地區(qū)的土司,是普安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所謂普安,因元朝于此建立普安路而得名?!对贰さ乩碇尽酚涊d:“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于矢萬戶府為普安路總管府?!盵1]1466普安路的范圍,明代《寰宇通志》普安州條曰:“東至普安衛(wèi)界百九十里,西至云南平夷衛(wèi)界百二十里,南至云南廣南衛(wèi)界四百五十里,北至貴州宣慰司界五百五十里?!盵2]133其地域包括今盤縣、普安、興仁、興義、晴隆和安龍、水城部分地區(qū)。這一地域位于北盤江流域,彝語稱北盤江為“濮吐珠液”,故彝族文獻中“濮吐珠液”又是普安地區(qū)的專稱。
彝族龍氏土司家族支系,《興義府志》記載:“火濟之后十八世,有曰甕者,有子三人,曰阿輪,曰阿臺,曰阿納,蠻語稱其地曰順帥格(興義)。又使其子分據(jù)今捧鮓地,蠻語稱其地曰靄外則(蠻語稱州為格,靄外猶言嶺外也)。阿臺之兄曰輪,居漏江縣地,蠻語曰阿外格,即今普安縣地?!盵3]455又《大定府志》記載:“慕齊齊創(chuàng)業(yè)東川,號兜苴,慕烘阿乃居阿旺惹,即普安龍氏始祖。”[4]357據(jù)上記載,普安州龍氏土司與水西彝族土司同源,彝語稱其為濮吐珠液阿旺惹家,意即在盤江的阿旺惹家。
普安州龍氏土司的族屬為彝族,但龍氏土司屬彝族內(nèi)部哪一支系,彝文文獻和方志所載甚為混淆,如彝文文獻《水西地理城池考》曰:“住在濮吐仲益的阿旺仁家,家住在皮嫩博紀,是德施的子孫,作彝語叫做皮嫩博紀,作漢語叫普安州。”[5]19
其中一支居住在皮尼博、濮吐珠液的彝族家族是慕齊齊的后裔,屬彝族默部。而《西南彝志》卷七《德布氏的源流》記載:“濮吐珠液家,有阿星木珠,嫁于紀俄格,濮格老再母?!盵6]67原注云:“濮吐珠液,是彝族德布氏的一個支系,住在盤江流域普安一帶,彝族史稱為濮吐珠液家?!盵6]67《宇宙人文論》卷首《漫游皮尼山》記載:“濮吐珠液家是德布氏阿舉史婁的子孫?!盵7]5
另一支住在皮尼博、濮吐珠液的彝族是慕克克的后裔,屬彝族布部?!栋岔樃尽て绽锉灸酚涊d:“克(及篤慕第五子慕克克,布部之祖)居于濮,濮即漢之同并,唐之北盤州,蠻曰暴蠻,元之普安。并、盤、暴、普,一聲之轉(zhuǎn),皆即濮也。”[8]303-309不僅認為普安彝族的統(tǒng)治家族是彝族慕克克的后裔,屬彝族布部,而且還認為唐之暴蠻部和元之普安,二者為一脈相承。彝文文獻和彝文文獻之間,漢文獻和彝文獻之間相互抵牾,使讀者不明歷史上普安地區(qū)的彝族統(tǒng)治家族究竟為哪一個“濮吐珠液家”,而這個“濮吐珠液家”到底是屬布部,還是屬默部?如此等等,造成研究貴州彝族史的障礙。但現(xiàn)今龍?zhí)斓v墓志銘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清初少數(shù)民族的各個方面,以及解決和梳理上述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jù)。
墓志:“粵稽公之流傳,蔭自神農(nóng),相沿至今,黔疆未設(shè),悉皆為先人之故址,水西東川共同宗派,及后分茅茲土。其始祖元授懷遠將軍,以開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貢寧安撫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其始祖元始授懷遠將軍”事,《貴州通志·前事志》記載:“仁宗四年,以普安路總管益智為懷遠大將軍,襲普安路總管?!盵9]113《貴州通志·前事志》《西南彝志》《水西地理城池考》《彝族創(chuàng)世志》《清實錄》等所記載與墓志所記載的相符,其事當為史實。以此作為考證的依據(jù),可以得出三個結(jié)論:(1)清朝前期貴州普安彝族世襲土司總兵官龍?zhí)斓v的家族支系與貴州水西、云南東川是同一族系,其家族當與貴州水西、云南東川一樣為彝族(慕齊齊后裔),同屬彝族默部。(2)從元朝開始,龍氏始祖益智授懷遠將軍,并且世代相襲,后代成為統(tǒng)治普安地區(qū)的土官,故《安順府志?普里本末》所記載“克居于濮,濮即漢之同并,唐之北盤州,亦曰暴蠻,元之普安路”不符史實,唐時暴蠻為慕克克后裔,屬彝族布部,元代普安路,則屬彝族默部,雖然同屬彝族部落,但是為不同的支系;(3)墓志銘上記錄了明朝授予“貢寧”安撫司,負責管理普安地區(qū),世代繼承土司之職,通過史料同墓志考證,墓志中記載的“貢寧”為后來的普安州。
彝族文獻上出現(xiàn)諸多的“濮吐珠液”家族,當與彝族進入普安地區(qū)拓殖有直接的關(guān)系,因此必須對彝族進入普安的歷史進行追根溯源,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過去的歷史。
《彝族源流》《六祖起源》等文獻記載,彝族先民原居住在金沙流域安寧河兩岸,后南渡金沙江定居洛宜山,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彝族先民以血緣為紐帶的統(tǒng)一體逐漸分解而產(chǎn)生了“六祖”分遷,“六祖”的后裔相繼分遷外出,并開拓其領(lǐng)地,為自己獲得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和其他利益。進入貴州的彝族先民,主要是慕克克(稱布部)、慕齊齊(稱默部)、慕雅臥(稱恒部)的后裔,大都從現(xiàn)在云南榕豐、會澤沿烏蒙山脈進入現(xiàn)在貴州的赫章、威寧、畢節(jié)、大方、水城、安順一帶,并積極向外拓展。由于普安地區(qū)北部與黔西北相連,東與安順相交,故歷史上布、默、恒三部彝族先民都曾進入普安地區(qū)拓殖,這就是彝族文獻上出現(xiàn)諸多“濮吐珠液家”的主要原因。如《西南彝志》卷十《嘎勒地方》記載:“恒部烏蒙的巨篤額啊切,是德歹濮臥額洛能冬子,移居紀俄格,投親蓄力量,到濮吐珠液,找族間戈矛”[10]345,“趕濮人的牛,收皮倫的馬,奪別人的牛馬,做自己的齋”[10]345。借親戚家族的力量,到普安地區(qū)拓殖。
布部進入普安地區(qū)的家族較多,《西南彝志》卷八《德布代數(shù)的起源》記載,慕克克后裔第九世,名叫體妥糯者,在其幼子糯奎博之世,“阿德布家在普安一帶地方,發(fā)展得像艷麗的花朵,權(quán)勢很榮耀巍峨,有君有臣”[11]273,“殺牛議事,征討濮人,訂了規(guī)章收租稅”為布部糯博奎家族[11]273?!队钪嫒宋恼摗肪硎住堵纹つ嵘健酚涊d:“濮吐珠液家是德布阿舉史婁的子孫”[7]5,又為布部阿舉史婁家族。布部的另一支默德阿仁成為播勒(今安順一帶)的統(tǒng)治者后,其勢力也進入普安地區(qū)。從漢文獻的記載來看,播勒家族進入普安地區(qū)的勢力直到元代還有部分仍保存著。《元史·地理志》普安路條說“普安路領(lǐng)和龍、八納、習(xí)舊、普定四部”[1]1466。普定即“普里”,當為播勒家族進入普安者。
眾多的布部家族進入普安地區(qū),力量強大,勢力發(fā)展迅速,普安地區(qū)雖有恒部、默部家族,但勢力非常弱小,遠不及布部,對外以布部為代表。布部家族進入普安地區(qū),建立了奴隸制政權(quán),至今在盤縣一帶有許多當時留下來的遺跡。
在布部進入普安地區(qū)后,彝族默部的家族也從今赫章、威寧向水城一帶拓境,據(jù)《西南彝志·德施家的起源》記載,默部第六世蒙使已遷徙入扒瓦,即今水城一帶;慕齊齊十八世,默部的俄叔必額“使用強弓利箭,到殼液大巖”,“攻武之九城”,“要你的住處,做我的地盤,所有的荒地,我們都要開”[11]273。殼液,彝語指北盤江,默部到俄叔必額時,已進入了普安地區(qū)。
《興義府志》記載:“慕齊齊后十八世有曰甕者,有子三人,曰阿輪、曰阿臺、曰阿納”[3]455,阿輪居漏江縣地,曰“阿外格”,就是現(xiàn)在的普安。彝語稱“州為格”[3]455,阿外即普安龍氏祖先阿旺惹的同音異寫。根據(jù)《彝族創(chuàng)世志》記載:阿旺惹為勿阿輪的第七代后裔[12]207。阿旺惹能成為家族的部號,其在世時可能已在普安地區(qū)建立了奴隸制的剝削制度。但從彝文譜牒上看,阿旺惹為慕齊齊后二十五代,其在普安地區(qū)建立的家族政權(quán)應(yīng)晚于布部建立的政權(quán),故進入普安地區(qū)(即今盤縣)的默部家族,在很長一段時間依附于布部,對外以布部為代表,這與漢文獻記載相吻合。《安順府志·普里本末》記載:“克居于濮,濮即漢之同并,唐之北盤州。唐天寶十載(751年)以其地附南詔,統(tǒng)號于失(矢)部?!盵13]113唐代宗大歷七年(767年)默部家族的勢力在普安地區(qū)發(fā)展得強大起來,在其家族首領(lǐng)阿宋的帶領(lǐng)下,逐于失(矢)部而盡據(jù)其地,初改號“奇彌部”,后又復(fù)號“于失(矢)部”[13]113?!捌鎻洝奔础叭菑洝?,為彝族對阿旺惹家族的稱謂。其復(fù)號“于失(矢)部”,與內(nèi)部部眾中仍有相當部分的布部家族有關(guān),因為直至元初,布部的勢力仍在普安地區(qū)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贰さ乩碇尽氛f“普安路所領(lǐng)和龍、八納、習(xí)舊、普定四部”,普定部即“普里部”屬布部播勒家族。
從唐大歷后至宋末元初,阿旺惹家族的于(失)矢部因參與大理國的政治角逐和向大理統(tǒng)治區(qū)域拓境而屢見于史籍。后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jié)度使段思平聯(lián)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14]977,后又參加爭奪通海?!跺居钔ㄖ尽放R安府條說:“大理段氏改為通海節(jié)度,后改為通???,后諸酋爭奪,或?qū)儆谑Вㄊ福?,或?qū)侔k ”[2]133。宋末元初,蒙古軍滅大理,元憲宗七年(1257年),于失(矢)部“其酋內(nèi)附,命為于失(矢)萬戶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普安路總管府,明年(1277年)改為招討司,十六年(1279年)改為宣撫司,二十二年(1285年)罷司,改為普安路”。[1]1466據(jù)史料研究元代的普安路與唐大歷的于(失)矢部為一脈相承,由此得出結(jié)論,龍氏家族屬于于失(矢)部。
(二)龍?zhí)斓v及其先祖的相關(guān)事跡
清初貴州普安彝族世襲龍氏土司所領(lǐng)地域,當時為“十二部、號十二營”[15]365,隸屬普安州。其所領(lǐng)地域范圍雖很小,但龍氏土司的先輩,進入普安地區(qū)的時間卻很早。《興義府志》記載:“約當?shù)亓浩鏁r,濟火之后約十八世名曰甕者,有子三人?!遍L子阿臺據(jù)順帥格,即今興義地區(qū),次子阿輪占據(jù)阿外格,即今普安?!对贰さ乩碇尽酚涊d:“其后爨酋阿宋逐諸蠻據(jù)其地,號于失(矢)部,世為酋長,元憲宗七年(1257年),其酋內(nèi)附,命名于失(矢)萬戶。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普安路總管府。明年,更立招討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宣撫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罷司為路?!昂槲涫辏?383年)初置普安軍民府,永樂元年(1403年)置普安安撫司”。[15]365由此可知普安龍氏土司家族,清初以前世代統(tǒng)治普安地區(qū)已經(jīng)有了悠久的歷史。
彝族家支制度是研究其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龍?zhí)斓v墓志追溯其先祖功績時,列舉了普安地區(qū)的歷史,提供了較為可信的依據(jù)。
墓志:“水西東川共同宗派。”水西、東川為彝族默部家支兩個家族的名稱。據(jù)彝文典籍《西南彝志》載:“彝族遠古始祖希慕遮后裔篤慕俄有子六人,分支繁衍成六大家支,其中慕齊齊一支,在其后十一世默德施時,光大祖業(yè),此后這一家支即稱為默部。其后十九世有叫額必勿者,有子四人,分為四個主要家族,向東川、芒部、普安和水西遷徙,其后裔發(fā)展成分布在滇、黔一帶的統(tǒng)治家族?!盵11]361長子勿阿克,承受德施家業(yè),為云南東川阿于歹家的首領(lǐng);次子勿阿臺,遷往慕阿熱,為貴州郎岱(今六枝)隴氏祖;幼子勿阿納,遷往木柯,為水西安氏祖[11]291-292。據(jù)彝文典籍記載,勿阿輪之后七世阿旺惹時,在貴州西南部到處征戰(zhàn),戰(zhàn)績顯赫,征服了當?shù)氐耐林褡錥16]183。在其最強盛時,勢力“東抵盤江,西聯(lián)滇界,南至南籠粵西,北達水城黔西”[16]183,雄踞今黔西南。大理時期“三十七部烏蠻”中的于失(矢)部,元之普安路,明之普安安撫司等,都是建立在這一歷史基礎(chǔ)之上。
墓志:“其始祖元授懷遠將軍,以開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貢寧安撫司管普安州同知”,歌頌其祖先威榮,但對任職者姓名、事跡等記敘不夠嚴謹和詳細。
據(jù)文獻記載,龍氏家族授懷遠將軍者為益智,《貴州通志·前事志》記載:“于矢酋益智有謀略,善馭眾,部人感懷信畏威,元延祐四年(1317年)授懷遠將軍,曲靖宣慰使,掌普安路總管事,世襲普安路總管。益智孫那邦,元末時保境安民,以功升云南行省參政知事?!盵13]113明洪武初,“以其地置普安軍民府,以那邦妻實恭為土知府”[15]363-36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實恭子普旦和越州阿資反明,旋事敗,“改普安軍民府為軍民指揮使司”[17]61-64。建文初,以其地“置貢寧安撫司,以普旦弟者昌為安撫”,“永樂元年(1403年),改為普安安撫司,以者昌子慈長為安撫”[17]117?!坝罉肥辏?414年)以慈長圖謀不軌,改普安安撫司為普安州,隸布政司”[15]363,其地被“改土歸流”,只“領(lǐng)十二部,號十二營,以慈長裔為土判官”[15]364?!懊骶疤┰辏?450年),慈長裔隆本從征紫塘,以功升鎮(zhèn)遠府土州同知,仍領(lǐng)土判官職”[3]455。隆本后歷傳至文治,時當明朝天啟年(1620年)間,始改為龍姓,文治子龍祖烈因助平“毛口苗”,以功升普安州土州同知[18]587;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普安州同知龍?zhí)斓v率各營長附清,仍襲任土州同知職”[9]113。順治十七年(1660年),平西王吳三桂以龍?zhí)斓v族人所領(lǐng)的“馬乃、鼠場、樓下三營遙結(jié)李定國為聲援”為由,遣總兵馬寶、趙良棟平之,以其地和安逸、阿計二營及興讓、興仁二里地,置普安縣,龍?zhí)斓v所領(lǐng)十二營地縮小為“九營”。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反清,二十年(1681年)清軍南征,“普安州土州同知龍?zhí)斓v率土兵助戰(zhàn)”,“造盤江浮橋以濟大軍”[18]587,“導(dǎo)大軍入滇,后敘功,予天祐左都督總兵銜,仍世襲土州同知職”[18]587。自元迄清,普安龍氏土司由于被“改土歸流”,所領(lǐng)地域已日益縮小,土官職務(wù)也降為土知州同知,而當龍?zhí)斓v立功受封,“一旦振興,光大前業(yè)”,家族即將其視為“中興”人物,而文獻所載與墓志略同,這對校勘文獻,相互考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jù),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三)墓志銘中涉及的普安建置沿革
據(jù)清乾隆《普安州志》記載:境內(nèi)“古微、盧、彭、濮地,周武王時始入中國,后世在羈縻之屬”[15]362。漢屬宛溫,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屬寧州興古郡。東晉太寧三年(325年),屬寧州興古郡。隋為爨蠻控制,不入方職。初州治所在撒麻堡亦稱撒麻鋪(今舊普安),距州城約三十里,繼遷海子堡,海子在州城南“筆架山即其地也”。繼遷營盤山左,皆無城郭。明嘉靖《普安州志》記載:普安按上世為羈縻之國,普安與水西彝族同宗共祖,皆出白默系。住在濮吐珠液(今北盤江)地區(qū)的阿旺仁(龍氏土司)家,住皮嫩博紀(今八大山?;C音),作漢語叫普安州。普安的于矢部唐代時即是爨蠻三十七部之一。據(jù)新編的《貴州通史》記載:唐武德七年(624年)置平西州,貞觀八年(634年)更名為盤州。其地在今興義、盤縣、普安一帶。唐前,彝族先民的一支于失(矢)部強大,據(jù)有其地。當南詔反唐時,于失(矢)部依附南詔?!对贰さ乩碇尽菲瞻矖l:蒙氏叛唐,其地為南詔東部,東爨烏蠻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諸蠻據(jù)其地,屬于失(矢)部,世為酋長,治在盤町山陽、北盤江東。天寶十年(751年)唐廢盤州。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秦朝統(tǒng)一中國后,到漢朝時候彝族先民在赫章建立“夜郎國”[19]115,開始在夜郎地設(shè)置郡縣,漢武帝封大臣唐蒙為中郎將,出使夜郎,后在貴州西部設(shè)郡縣,盤縣屬當時的談稿縣和宛溫縣,同隸屬牂牁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彝族六祖后裔默部支系次子勿阿納率部居赫章,長子勿阿輪率部統(tǒng)領(lǐng)居住漏臥江口(今盤縣),彝族勢力逐漸強盛。
魏晉南北朝時,彝族“東爨烏蠻”勢力統(tǒng)治貴州全境,隋改郡為州,唐承隋制。唐武德七年(624年)設(shè)置西平州,治所在今盤縣城關(guān)老城東15公里;貞觀八年(634年)更名盤州,為大羈縻州;唐天寶七年(748年),彝族默部支系于失(矢)部以其地(今盤縣全境及黔西南州部分地區(qū))皆歸附皮羅閣統(tǒng)治下的南詔國。盤縣為南詔東部領(lǐng)地,于是廢盤州。
宋時,盤縣彝族于失(矢)部建立自己的政權(quán)——自杞國。自杞國雖為小邦,但國力強盛,有精騎萬計,宋末元初,元軍把自杞國視為自云南進攻貴州、廣西的橋頭堡,幾路大軍兵臨城下,自杞國被元所滅。宋寶祐四年(1256年),于失(矢)部土酋歸附蒙古政權(quán),命為于失(矢)萬戶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于失(矢)萬戶府為普安路總管府;次年更普安招討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宣撫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罷宣撫司,改置普安路,普安路治所今舊普安,均為土官益智等治理,隸屬于云南省,轄和龍、八納、習(xí)舊、普定四部,今盤縣即當時的八納部。其間,彝族八納部首領(lǐng)益智,被元授以曲靖路宣撫司職并受封為懷遠大將軍。
據(jù)《普安州志》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率師攻克普安路,留兵戍守。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shè)普安衛(wèi)并改普安路為普安府,開始在盤縣廣大彝族地區(qū)實行“土流并治”。旋升普安府為普安軍民府,領(lǐng)十一營,同時置普安府為土司政權(quán)。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普安府彝族土酋那邦妻適恭為普安府土知府。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十二月,普安府土知府繼子普旦不滿其母任職,與越州(今云南曲靖地區(qū)南部)叛酋阿資等率眾寇普安,燒府治,大肆剽掠。征南將軍穎國公傅友德等率兵擊之,斬其營長者滿已青,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征南將軍穎國公傅友德等復(fù)擊走叛酋阿資,土官普旦來降。時,阿資退屯普安,倚崖壁為寨,友德以精兵蹙之,蠻眾皆緣壁攀崖,墜死者不可勝數(shù),生擒一千三百余人,獲馬、牛、羊五千三百余頭。阿資遁還越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朱元璋詔書稱今得爾報,已平東川,降阿資,大勢已定。于是改普安軍民府為軍民指揮使司,調(diào)畢節(jié)衛(wèi)鄭珍領(lǐng)兵戍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平普旦后罷府。普安安撫司治所從舊普安遷至盤縣城關(guān)東,置普安衛(wèi)。明建文帝時,于普安衛(wèi)地設(shè)置流官吏目一員,逐步開始“土流并治”,并隸屬普安衛(wèi)管轄,后改普安安撫司為普安州,設(shè)流官,安撫使降為土判官。以普旦弟者昌為貢寧安撫使,者昌故,子慈長襲。[15] 363-364
永樂元年(1403年),設(shè)普安安撫司,以土酋慈長為安撫。時,慈長來朝,言:“建文時,于其地置貢寧安撫司,以故父者昌為安撫。近吏部遵舊制奏罷安撫司,然本境地闊民稠,歲于普安軍民府輸糧三千余石,且路當要沖,舊有湘滿等驛,乞仍設(shè)安撫司督治為便?!鄙显唬骸白孀诖蠼?jīng)大法,萬世不可改。其他若時有不同,后世當因時損益以便民,豈可執(zhí)一而不知變通之道。天下人既以為便,則當從之?!泵舨咳灾冒矒崴?,改貢寧為普安,賜之印信,僅置流官吏目一員,隸四川布政司,屬普安衛(wèi)。[17]117永樂十三年(1415年),慈長謀占營長地,且強娶民妻為妾,殺其夫,閹其子,事聞,命布政司孟驥,驥以計擒之,逮至京,死于獄,于是廢普安安撫司,改為普安州,設(shè)流官知州,降土酋為土判官。州領(lǐng)九里十二營(明治:以九里處漢人,以十二營處夷人),里有屯,營有寨,其十二營亦稱“羅羅夷民十二部”,其營長均為八納部彝族龍氏土司家支,時龍氏土司統(tǒng)治中心,明代在魯土營(今興義境),清初在善德營(今舊營),后特設(shè)?;せI)為其代辦公務(wù),“營”是彝族按血緣家支建立起來的一種地方統(tǒng)治制度。當時龍氏土司領(lǐng)地除今盤縣全境外,還包括東至云南曲靖、宣威、富源、羅平、師宗;南至黔西南州晴隆、普安、興仁、興義、安龍;北至水城烏蒙,西至黃泥水。八納部彝族大宗明清時官爵顯赫,那邦官至云南行省參政曲靖宣慰司職;隆本為普安州土判官,明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升任鎮(zhèn)遠同知;龍祖烈崇禎年間升任普安州同知,龍?zhí)斓v因協(xié)助清廷追剿吳三桂有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授總兵關(guān)防,后被追封為“皇清特授光祿大夫左都督正一品大柱國總兵官”。
(四)墓志銘中的地名及聯(lián)姻
墓志:“烏蒙、沾溢、武定、亦佐等,皆公之子女姻親,繁不及書志?!?/p>
《明清云南土司通纂》記載:“烏蒙為今昭通縣,沾溢為今云南宣威,武定為今云南武定,亦佐為今云南富源?!盵20]144-300
根據(jù)墓志銘記載,普安龍氏土司家族,歷史上就常與這些彝族家族聯(lián)姻,如明弘治年間普安州土判官龍氏家族反明的隆暢之妻米魯,“為沾溢土判官安民女”,龍?zhí)斓v妾鳳阿愛,也來自武定鳳家。而從墓志和文獻記載,這種聯(lián)姻關(guān)系,直至清朝前期仍然保持著。這說明,普安龍氏土司家族同其他彝族統(tǒng)治家族一樣,存在著世代等級內(nèi)婚制的姻親關(guān)系。普安地區(qū)因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歷史上成為彝族先民布、恒、默三部向外拓境的重要區(qū)域,境內(nèi)三部家族林立,這些家族因大多分布在皮尼山和北盤江流域,故彝文獻都記為“皮尼博、濮吐珠液家”。在唐大歷以前,此稱謂有屬布部,有屬默部,有屬恒部,當為泛稱,唐大歷至元明清,因默部阿旺惹家族逐漸建立和形成了以普安為中心的統(tǒng)治區(qū)域,獨據(jù)普安地區(qū),“皮尼博、濮吐珠液家”才逐漸成為阿旺惹家的專稱。
龍?zhí)斓v的墓志銘,讓我們清晰了解到貴州彝族的土司統(tǒng)治和有關(guān)彝族的支系,墓志的詳細史料有利于研究普安龍氏家族與烏蒙、沾溢、武定、亦佐等彝族統(tǒng)治家族世代的婚姻制度,給我們研究彝族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五)龍?zhí)斓v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墓志:“明授貢寧安撫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越數(shù)百余代,暨公之身,一旦振興,光大前業(yè),竭力建功,矢志報國,皇上特恩賜予總兵關(guān)防左都督號紙。數(shù)年以來,漢彝安堵,商賈通行,共樂敉寧,夜不閉戶,雖薄海內(nèi)外,無不向風(fēng)者,頌圣人之有道?!?/p>
政治上,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反清,至二十年(1681年)清軍進行南征,普安州土州同知龍?zhí)斓v率領(lǐng)土兵協(xié)助朝廷鎮(zhèn)壓叛亂,并且修建盤江浮橋來接濟朝廷大軍。引導(dǎo)朝廷大軍進入云南,因此有功于朝廷,于是朝廷賜予龍?zhí)斓v總兵官銜,仍然世襲普安土州同知職。自元迄清,普安龍氏土司由于被“改土歸流”,所領(lǐng)地域已日益縮小,土官職務(wù)也降為土知州同知,龍?zhí)斓v光宗耀祖,被家族視為“中興”人物,龍?zhí)斓v矢志報效國家,在平定吳三桂過程中,戰(zhàn)功顯赫,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由于對朝廷有功,朝廷賜予總兵官職,人稱龍總兵,死后被朝廷追封為光祿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銜。
經(jīng)濟上,龍?zhí)斓v在普安統(tǒng)治時期,商業(yè)貿(mào)易頻繁,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融洽,并且進行友好的交流和往來。人民辛勤勞作,商業(yè)發(fā)展迅速,推動了當時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于是有了許多剩余產(chǎn)品出現(xiàn),為商業(yè)和市場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提。茶葉、布匹、鹽鐵、馬市、生產(chǎn)工具、生活必需品等等,交易物資非常豐富,集市貿(mào)易活躍,府州縣逐漸形成商業(yè)貿(mào)易中心,與外界交往非常頻繁,漢族與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之間交流不斷,和睦相處,社會秩序良好,從事商業(yè)的商人增多,推動了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筆者主要對墓志銘內(nèi)容進行考釋,通過對墓志銘的分析,探析其家世來源、龍?zhí)斓v生平事跡、家族官職演變、建置沿革、墓主情況以及墓志銘中出現(xiàn)的地名和龍?zhí)斓v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做一個深入的探析。
通過史料同墓志相互考證可以得出三個結(jié)論:(1)清朝前期貴州普安彝族世襲土司總兵官龍?zhí)斓v的家族支系與貴州水西、云南東川是同一族系,其家族當與貴州水西、云南東川一樣為彝族(慕齊齊后裔),同屬彝族默部。(2)從元朝開始,龍氏始祖益智授懷遠將軍,并且世代相襲,后代成為統(tǒng)治普安地區(qū)的土官,故《安順府志·普里本末》所記載“克居于濮,濮即漢之同并,唐之北盤州,亦曰暴蠻,元之普安路”不符史實,唐時暴蠻為慕克克后裔,屬彝族布部,元代普安路,則屬彝族默部,雖然同屬彝族部落,但是為不同的支系;(3)墓志銘上記錄了明朝授予“貢寧”安撫司,負責管理普安地區(qū),世代繼承土司之職,通過史料同墓志考證,墓志中記載的“貢寧”為后來的普安州。
經(jīng)過對龍?zhí)斓v墓地實地調(diào)查,并作詳細記錄,查閱大量與龍?zhí)斓v墓志銘有關(guān)的史實,將墓志銘同史料相互考證,進行整理和綜合分析,從墓志銘中獲得史料中沒有記載的關(guān)于清初貴州普安州地區(qū)的一些重要信息,這對校勘文獻,相互考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jù),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1] (明)宋濂. 元史·地理志:卷61[M]. 北京:中華書局,1976.
[2] (明)陳循,等. 寰宇通志[M]. 臺北:臺北廣文書局,1960.
[3] (清)張锳修,鄒漢勛,朱逢甲. 興義府志·大事志:卷44 [M]. 四川:巴蜀書社,1915.
[4] 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點校. 大定府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0.
[5] 貴州省畢節(jié)專署民族事務(wù)委員會老彝文翻譯組. 水西地理城池考[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1966.
[6] 畢節(jié)地區(qū)民族事務(wù)委員會. 西南彝志·德布氏的源流:卷7 [M].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7] 羅國義,陳英.譯. 馬學(xué)良.審訂. 宇宙人文論·漫游皮尼山:卷首[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8] (清)常思修,鄒漢勁,吳演邦. 安順府志·普里本末:卷22 [M]. 四川:巴蜀書社,1891.
[9]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 校勘. 貴州通志·前事志(點校本)三[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1991.
[10]畢節(jié)地區(qū)民族事務(wù)委員會. 西南彝志·嘎婁地方:卷10 [M].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
[11] 畢節(jié)地區(qū)民族事務(wù)委員會. 西南彝志·德布氏的源流:卷8 [M].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12]陳朝賢,楊質(zhì)昌. 彝族創(chuàng)世志[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3]貴州省文史研究館. ??? 貴州通志·前事志(點校本)三[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1991.
[14](宋)薛居正,等. 舊五代史[M]. 北京:中華書局,1976.
[15](明)高廷愉. 普安州志[M]. 上海:上海古籍書店出版,1961.
[16]陳朝賢,楊質(zhì)昌. 彝族創(chuàng)世志·開阿洛阿外仁尋原:卷2 [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7]貴州民族研究所. 明實錄·貴州資料輯錄[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1983.
[18]貴州民族研究所. 清實錄·貴州資料輯錄[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1983.
[19]陳英. 陳英彝學(xué)研究文集[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2004.
[20]龔蔭. 明清云南土司通纂[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The Research on “the Epitaph of Long Tianyo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XIAO Lei
(Colleg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Guizhou Nationality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Long Tianyou was the Grand Military Commanders tha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Tusi of Yi in Puan, Guizhou Province. Epitaph tells about the main issues of Long Tianyou who was regarded as a highly decorated person.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Kangxi (1679), the Long Tianyou joins the Qing Dynasty. Because he was prominent in pacifying, he was granted commanders office, called Long commander. What’s more, he was made the Imperial Minister of State after the death, enjoyed the title of the first class. He was buried in the place that is called Tianqiao Group, Diela village, Baoji countryside of Miao and Yi, Pan County nowadays. The content of the epitaph is rich, full and clear, and has detailed records of the Long Tianyou’s family and personal stories. The epitaph can replenish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currently, so it is of high historical value.
Early Qing dynasty; Puan Guizhou; the Tusi ; Long Tianyou ; epitaph
K877.45
A
1674-9200(2014)05-0042-07
(責任編輯 楊永福)
2014-04-01
肖 雷(1985-),男,苗族,貴州盤縣人,貴州民族大學(xué)民族學(xué)與社會學(xué)學(xué)院2013級民族學(xué)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文化遺產(chǎn)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