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存方
夏存方,教師,現(xiàn)居江蘇興化。
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jù)》 是蘇教版必修一“月是故鄉(xiāng)明”專題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以詩意的語言表達(dá)了對家園廢棄的憂慮,引起了讀者深深的思考和共鳴,但也因綿密的意象帶來了一些理解的難點。
如第4段:有一天會再沒有人能夠相信過去。我也會對以往的一切產(chǎn)生懷疑。那是我曾有過的生活嗎。我真看見過地深處的大風(fēng)?更黑,更猛,朝著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須。我真聽見過一只大鳥在夜晚的叫聲?整個村子靜靜的,只有那只鳥在叫。我真的沿那條黑寂的村巷倉皇奔逃?背后是緊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條好腿一下一下地?fù)v著地。我真的有過一棵自己的大榆樹?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樁,它的橫杈直端端指著我們家院門,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還有,我真沐浴過那樣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經(jīng)照透墻、樹木和道路,把銀白的月輝滲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時候,那些東西不轉(zhuǎn)身便正面背面都領(lǐng)受到月光,我不回頭就看見了以往。
本段中,一系列的意象令人眼花繚亂,特別是“我真的沿那條黑寂的村巷倉皇奔逃?背后是緊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條好腿一下一下地?fù)v著地”這句中,我為什么倉皇奔逃?那個“瘸腿男人”是誰?他又為什么“緊追不舍”?更讓人費解。
蘇教版配套資料《高中語文教學(xué)設(shè)計》 (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tuán)出版) 中有一篇劉德福老師的教學(xué)設(shè)計是這樣解讀的:
問題設(shè)計:為什么第4自然段中的事物“大風(fēng)、大鳥、大榆樹”都是“大”,而唯一出現(xiàn)的男人還是“瘸腿”,是“瘸腿”還要對我緊追不舍?為什么大榆樹是自己的,拴牛的榆木樁的橫杈指著我們家院門,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劉老師的答案:這里寫的當(dāng)然是回家?!按蟆笔且驗檫@些事物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jù)”,不是外形之大,而是作用之大,心里的位置重要,參悟這些平凡的事物,就能夠“把握村莊和自然界里最真實也最具穩(wěn)定性的精神內(nèi)核”。
“瘸腿男人”,如果我們聯(lián)系第6自然段這句話,“沒有與我一同長大人就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沒有還在吹刮著的那一場一場的風(fēng),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nèi)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我們可以推斷,“瘸腿男人”是“與我一同長大人就活在村里的人”,而我的奔逃是走出村莊(過去生活的地方),他在挽留我,讓我記住生活過的村莊。男人的“瘸腿”和事物的“大”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里,人的缺憾和事物的完美,實際上反映了劉亮程對生命的博大胸懷和平等姿態(tài),他自己曾說要“像牲畜那樣思考”。
“自己的大榆樹”,和他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一樣,是“獨特的自我的”之意,他自己說:“當(dāng)你有一個完整的內(nèi)心世界以后,可以把內(nèi)心世界形容為一個村莊,體現(xiàn)了一個人心理的完整性?!贝迩f可以是自己的,大榆樹當(dāng)然也可以是自己的。
然而,愚以為,這是一種想當(dāng)然地強拉硬扯式解讀,只能給參考者提供錯誤的信息,從而以訛傳訛。因為,劉老師的理解脫離了劉亮程的寫作背景,也就是說,劉老師缺少相關(guān)的背景閱讀,僅憑習(xí)慣思維來解讀,難免會誤入歧途。
作者本段說:“有一天會再沒有人能夠相信過去。我也會對以往的一切產(chǎn)生懷疑。那是我曾經(jīng)有過的生活嗎?!比缓笥靡幌盗幸蓡柧浔磉_(dá)了對以往真實生活的懷疑,而其中的“瘸腿男人”就是作者刻骨銘心的記憶的一種。
在《偷包米的賊》 (見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 第二輯第28篇) 這篇文章中,作者敘述一個偷包米的賊被村人打斷了腿,蜷在破了半圈的墻圈里。村人杜鎖娃的父親讓看熱鬧的“我”守在墻圈豁口,看住賊。然而,偷包米的賊在其他人走后,卻站起來朝我走來,“隨著身體一傾一斜,那條好腿一下一下地?fù)v著地”,我恐懼地逃走了,這個“瘸腿男人”就在我身后“緊追不舍”。一直追過村莊,追過包米地。在我“一扭身,躲到路旁一垛柴火后面”之后,他才“一瘸一拐地走了過去,鉆進(jìn)那片包米地里不見了”。
于是,這樣一個被“瘸腿男人”追趕的景象就一直存在于“我”的記憶深處,存在于“我”以后的夢中。甚至,“一個夢中我逃脫了,遠(yuǎn)遠(yuǎn)地甩掉了他,另一個夢中他又追了上來。他的一條腿拖在地上,另一條腿一上一下地?fù)v著地”。這正如美國經(jīng)典恐怖片、奧斯卡獲獎影片《沉默的羔羊》中女主角史達(dá)林記憶深處的羔羊叫聲一樣,直到史達(dá)林救出被困的女孩完成救贖,夢中的羔羊叫聲才終于停止。而“我”到了烏魯木齊后,離開了那個生活的環(huán)境,偷包米的賊才不再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
所以,那個“瘸腿男人”只是“我”過往生活的見證。而不是劉老師“推斷”出的“瘸腿男人是與我一同長大人就活在村里的人,而我的奔逃是走出村莊(過去生活的地方),他在挽留我,讓我記住生活過的村莊”。
同樣, 《今生今世的證據(jù)》 第4段中,那“大地深處的大風(fēng)” (見《我認(rèn)識的那根木頭》),“一只大鳥在夜晚的叫聲”(見《鳥叫》),“一棵自己的大榆樹”,“一根栓牛的榆木樁” (見《我的樹》) 等,都是作者過往的真實經(jīng)歷,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jù)啊”。沒有了這些,“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這與逃離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在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中,共有三輯,分別是“人畜共居的村莊”“風(fēng)中的院門”和“家園荒蕪”。作者依次在“人畜共居的村莊”中寫在村莊人和各種動物的相處,在“風(fēng)中的院門”中寫為追求夢想的不斷出走(《鳥叫》 《我的樹》 《我認(rèn)識的那根木頭》 《偷包米的賊》都在此輯),在“家園荒蕪”中寫多年以后回到家鄉(xiāng)看到家園的廢棄。作者用哲思性的語言表達(dá)了自己對自然和家鄉(xiāng)的思索,對時光流逝的感悟,表現(xiàn)了深深的孤獨感和對精神家園的追尋與堅守。而《今生今世的證據(jù)》就是“家園荒蕪”部分倒數(shù)第三篇,要正確解讀本文,就要聯(lián)系全書。
既然對“瘸腿男人”的解讀是毫無根據(jù)的,那劉老師后文“完美”和“缺憾”的理解也就沒有了理論基礎(chǔ)。
可見,解讀一些文章,不可斷章取義,也不可主觀臆斷,多點背景閱讀才是語文老師必備的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