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世桂,郭曉琳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因其對血管的刺激性小,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并可隨血管的走行彎曲,便于肢體活動,不易脫出血管,有利于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故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提高留置針的穿刺率和使用率,減少并發(fā)癥,已成為當前護士普遍關(guān)注的問題。
我院肛腸科于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1日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共有240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70例,年齡35~76歲。靜脈留置針可在手術(shù)中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便于給藥和搶救、靜脈化療,適用于輸液時間較長者。
(1)評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合作程度,選擇的部位一般為上肢的肘部靜脈、前臂靜脈、腕部靜脈及下肢的大隱靜脈,即較粗的靜脈。避免使用靠近神經(jīng)、韌帶的靜脈及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穿刺環(huán)境應整潔安靜、光線適宜。
(2)在操作前應做好心理護理?;颊邔τ诖瞬僮骺赡墚a(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不安的情緒,此時我們應以誠懇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為其講解使用留置針的目的及操作方法,講明使用留置針可給治療帶來的好處。注意保護使用留置針的肢體,不在該肢體測血壓,盡量避免肢體下垂姿勢,以免造成回血,堵塞血管。
(3)護士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shù)及查對制度,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止血帶宜扎在距穿刺點6 cm以上的位置,消毒范圍8 cm以上待干,取下針頭保護帽,旋轉(zhuǎn)松動針芯,并檢查針尖及套管尖端有無彎曲及倒鉤。右手持套管針針翼,與皮膚呈15°~30°角直刺血管,見到回血即降低穿刺針的角度,沿血管前行1~2 mm,右手固定針芯,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內(nèi),抽出針芯,無菌透明貼膜做封閉式固定,旋松肝素帽,使血液回流至肝素帽,囑患者松拳,松止血帶,固定并消毒肝素帽,連接輸液器頭皮針,調(diào)節(jié)輸液滴速,觀察穿刺局部情況,固定輸液管。在針栓上貼一條膠布,注明穿刺日期(也可先將輸液器頭皮針與留置針的肝素帽連接固定,排盡空氣,穿刺方法同上)。
(1)輸液完畢,應將輸液管與頭皮針管分離(如為影響心臟血管的特殊藥品,應該拔出頭皮針,消毒肝素帽后直接與帶有封管液的空針連接),回抽有回血,用正壓、脈沖法向頭皮針管注入3~5m l肝素液封管(肝素液配制成25 U/m l,4℃冰箱內(nèi)保留24小時),在注入肝素液時邊緩慢推余液邊拔頭皮針,用管夾夾住留置針管近端,牢固固定(當夾閉延長管遠端時,因液體空間相對較大,延長管的彈性面積相應增加,使血管內(nèi)壓力大于延長管內(nèi)壓力,從而使回血率升高,相應堵管率升高,導致留置時間縮短),這樣留置針管腔內(nèi)充滿了封管液,可以避免血液反流,降低堵管的發(fā)生率,延長留置針的使用時間。連續(xù)輸液者,每日更換輸液器,對較長時間不輸液者,每24小時用肝素液封管一次。
對小兒、有出血傾向者、凝血機制障礙和肝功能不全者,用生理鹽水封管。小兒2~5ml,成人5~10ml,方法同上,每6~8小時封管一次。
(2)再次輸液時,用消毒棉簽消毒肝素帽,回抽有回血,檢查輸液裝置無誤后再連接。
(3)穿刺部位應保持清潔干燥,透明貼膜與皮膚粘貼不緊時,應由下向上撕下貼膜,用消毒液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待干后重新用透明貼膜固定,針栓上貼一條膠布,注明穿刺日期。留置時間一般為5~7天。
(4)護士應經(jīng)常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硬結(jié)、疼痛,有無滲漏,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立即沿血管走行輕柔地將留置針拔出,拔針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穿刺點約5分鐘,防止出血。可將土豆切成薄片敷在腫脹的部位,也可用25%硫酸鎂濕熱敷,有利于消腫。
(5)患者出院或不輸液時,拔管方法同上。
本組240例患者中,留置時間>3天的190例;3天內(nèi)發(fā)生靜脈炎合并液體滲漏的43例;導管堵塞3例;因肢體過度活動,導管自行脫出1例;穿刺失敗3例。
分為機械性靜脈炎、化學性靜脈炎、細菌性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拔針后靜脈炎。
靜脈炎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紅、腫、熱、痛,細菌性靜脈炎嚴重者針眼處可擠出膿性分泌物,因此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加強護理操作技術(shù),穿刺時從遠端開始選擇較粗的靜脈,在應用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前后,用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液體滲漏引起的化學性靜脈炎與血管選擇不當、穿刺方法不當、套管與血管壁接觸面積過大、外套管未完全進入血管內(nèi)及患者不恰當?shù)幕顒佑嘘P(guān),可出現(xiàn)腫、疼等癥狀,甚至可出現(xiàn)組織壞死。因此,要在提高穿刺水平的基礎(chǔ)上,妥善固定導管,避免留置針的肢體過度活動,穿刺部位的衣服應寬松。
與靜脈營養(yǎng)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藥品輸完后沖洗不徹底有關(guān),為避免導管堵塞應徹底沖洗并及時封管。留置針留置時間越長,發(fā)生靜脈血栓的幾率越大,導管直徑的大小與血栓形成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為預防血栓形成,應盡可能選用外徑小、長度短的導管,穿刺粗、直、彈性好的靜脈,且置管時要求技術(shù)熟練、動作輕柔,防止損傷血管內(nèi)膜。導管堵塞與凝血機制異常也有關(guān)。輸液時,用空針抽出血栓才可輸入液體。
選擇好的血管、正規(guī)的操作方法與正確的護理技術(shù),可以延長留置針的使用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住院費用。靜脈留置針還可與三通管連接,同時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路,這有利于患者的搶救,且患者躁動時不易脫出,又能快速給藥,提高搶救成功率。頭皮針穿刺每人約需用2~3分鐘,而留置針只需用30秒~1分鐘即可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1]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6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