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華
(海寧衛(wèi)生學校,浙江 海寧 314400)
讓中職語文課在開放式教學中更精彩
沈勤華
(海寧衛(wèi)生學校,浙江 海寧 314400)
新課程背景下中職語文迫切需要開展開放式教學,以突顯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yǎng)。
中職;語文;開放式教學
筆者認為中職生語文學習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語文”,享受愉悅的學習氛圍和多樣的學習過程以及體驗豐富的學習內容。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職語文迫切需要開展開放式教學。它應是一種多向、多手段、多角度,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發(fā)散型教學模式。通過實施該教學模式可達到語文教學目標的立體多元化、內容的綜合生活化、過程的動態(tài)化、手段的多樣化、思維的發(fā)散性、評價的發(fā)展性,從而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1]。開展開放式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需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生生關系,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根據(jù)中職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經(jīng)歷,教師首先要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格,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尊重、理解、包容學生,讓他們體會到被重視、理解。其次,要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經(jīng)常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學生產生一種親近感和信任感,從而拉近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營造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打下基礎。再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是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這樣才更具說服力,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只有在這種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開放式教學氛圍中,才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大膽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是大語文的教學,強調語文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僅靠一本教材開展教學遠遠不夠,需讓語文知識滲透到實際社會生活中,開放中職語文教學內容。正如“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一警言告訴我們的一樣,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在生活中的積累。中職語文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拓展延伸,縮小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差距,使課堂教學更富趣味性,以提升語文綜合素質。例如,在教授老舍的《我的母親》時,請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并進行親情調查,設以下調查項目:(1)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2)母親節(jié)的時候,你給媽媽送過禮物嗎?(3)你知道媽媽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嗎?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制作精美卡片并書寫溫情祝頌語送給媽媽,表現(xiàn)出對媽媽的一片深情。這樣引導他們感知社會生活,陶冶情操,為課堂學習語文做了良好的情感鋪墊。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边@就需要教師開放教學過程,既要引導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探索,又要鼓勵學生互相合作,學會共享,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因此,中職語文教學要突破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領域與社會、父母、老師、同學等進行多層面的信息交流,使其語文素養(yǎng)在開放的過程中不斷沉淀、逐步提高。
傳統(tǒng)封閉式教學是上課后教師才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沒有相關知識儲備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而開放式教學是課前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學生通過預先查找資料、搜集信息,對新授內容有了充足的了解和準備,課堂教學時學生已有相當?shù)钠瘘c,學習時處于主動探索的境界。如在教授《雷雨》時,學生課前從網(wǎng)上欣賞了相關視頻片段,對課文的時代背景、人物關系已有所了解,課堂學習時興趣濃厚。通過向課前開放,學生學習的起點提高了,自學能力提高很快,學習主動性更強了。
陶行知曾說:“兒童的學習除跟教師學習外,還要跟伙伴學,去圖書館學,向社會與自然學習?!彼裕诮滩膬热輰W懂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社會,走進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開闊學生視野。如學了《雨巷》后,教師可讓學生課外收集與丁香花有關的詩句;學了《成長》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忘的事情;學了《列夫·托爾斯泰最后的日子》,就推薦學生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復活》……這樣,學生由點到面,經(jīng)過交流與積累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擴大了知識面,既培養(yǎng)了興趣又發(fā)展了潛能。
中職語文的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所學專業(yè))連接緊密,因此學生學習語言不應僅局限于有限的40分鐘,囿于窄小的教室和有限的校園天地,而要引導學生把視野投向未來的職業(yè)生涯、豐富的社會生活和廣闊的大自然。讓他們接觸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課堂中學習的語文知識與專業(yè)、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課堂上學到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增強動手能力和主人翁意識,在活動中益智,在觀察中體驗,在欣賞中悟情,自然有序地學習語文。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在“21世紀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討會上談到:“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jīng)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币虼耍趯嵤┬抡n程標準時,可應用開放課型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主動、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平臺。如在語文教學中,尤其在講授重點和難點時,組織學生互相合作,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另外,學生間相互借鑒、啟發(fā),有助于形成立體交互的思維網(wǎng)絡。又如,可讓學生合作編課本劇在教室演出,教師可嘗試把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交給學生,讓學生當小教師等。
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學理念,從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得到主動、活潑、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探索、形成多元化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以利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自行探究知識,自主發(fā)展各種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的評價應是開放、動態(tài)、發(fā)展、多元的。開放性評價是以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為目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準確合理的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需要,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那么如何進行開放式語文教學評價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師的贊賞和呵護,往往師生間的親和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如在教授《雨巷》時讓一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有一位學生讀得非常好,吐字清晰,聲音動聽,此時,教師可滿懷贊許地說:“你雖然讀的是文字,但我們都領悟了這首詩所表露的情感,你真了不起!”學生聽后不禁滿心歡喜,信心倍增,還毛遂自薦參加了學校的美文誦讀比賽。
教師把“評價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組織討論,開展學生間的互評。比如,采用“你認為他說得對嗎,為什么?”“他這樣回答你覺得滿意嗎,為什么?”等語句把學生推上評判席,促使學生專心聽課,認真思考,大膽陳述。這樣學生既可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可互相溝通,使課堂成為大家各抒己見的自由天地。
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肯定。但要想得到別人的肯定,首先應該自我肯定。因此清楚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悅納自我,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關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自我評價,如說出:“我覺得你讀得很好,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這樣讓他肯定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清楚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總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無所不有、無所不包。我們不僅要把教材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范例,堅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方式;同時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開辟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語文教育渠道,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陶冶學生美好情操。
[1]鐘啟泉,崔允郭,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慧,朱小蔓.多元社會中學校教育: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6(9):12-14
G420
A
1671-1246(2014)03-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