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桃
山西省婁煩縣順道村有位老人叫劉福德,生于1924年,今年已90歲。他1940年參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授予“勞武結合民兵英雄”稱號。解放后曾任靜樂縣和古交區(qū)公安局副局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和司法局局長,1984年離休。
劉老曾于1963年10月1日在北京參加了國慶14周年天安門的保衛(wèi)工作,10月4日受到毛主席的接見。2005年8月27日,作為抗戰(zhàn)時期勞武結合民兵英雄代表受到胡錦濤主席的接見。劉福德老人所以能有此殊榮,用劉老的話說,是因為他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堅持了三個不能丟:一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能丟;二是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不能丟;三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能丟?!?/p>
2012年11月,劉福德老人的事跡,入選中共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100位為太原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共產黨員》一書。
為毛主席站過崗 受到毛主席接見
1963年9月至1964年3月,擔任太原市公安局古交分局副局長的劉福德在中央政法干校學習。1963年10月1日,是國慶14周年紀念日。毛主席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要登天安門城樓與首都軍民共度國慶佳節(jié)。當時國際環(huán)境十分險惡,中蘇論戰(zhàn),兩黨、兩國關系緊張;蔣介石揚言要反攻大陸;美國也對我國虎視眈眈;保衛(wèi)天安門國慶檢閱的任務十分繁重。北京市為做好國慶檢閱的保衛(wèi)工作,從中央政法干校抽調二三十名學員中的公安局長,一律穿上警服,學校指定由劉福德帶隊,到北京市公安局接受任務,和北京警察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值勤。上午,首都50萬人在莊嚴的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集會和游行,熱烈、隆重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4周年。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以及劉少奇、宋慶齡、董必武、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了大會,并檢閱了游行隊伍。
劉福德能在天安門廣場為毛主席站一天崗,并圓滿完成任務,這是他一生中最榮幸的一天。
更讓劉德福意想不到的是,10月4日,中央通知政法干校學員緊急整隊出發(fā)到中南海,毛主席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要接見全體學員。當毛主席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賀龍、陳毅、聶榮臻等到來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毛主席一邊鼓掌,一邊向大家招手,繞場一周后與大家合影留念。
這是劉福德第一次近距離見到毛主席。當毛主席魁梧的身影走過他的身邊時,一股熱浪頓時涌遍他的全身,一顆激動的心快要跳出來了。
從此以后,劉福德永遠也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牢記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秉公執(zhí)法,艱苦奮斗,清正廉潔,老有所為,為黨和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崗。
“文革”初期,劉福德任古交區(qū)法院院長期間,接到一宗案件,古交區(qū)山頭村農民郝樹德因辱罵毛主席被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當時極“左”路線橫行,“誰反對毛主席就砸爛誰的狗頭”。對辱罵毛主席的人,法院不論怎么重處,都不會有人提出異議。這時劉福德想起在省委黨校學習時領導講述的一個案例。講的是毛主席在延安時,有一次邊區(qū)政府開會,突然雷聲大作,邊區(qū)的一位縣長被雷擊身亡。延安城北一個叫伍蘭花的農婦說:“哎呀,雷公為什么不把毛澤東打死呢?”中央保衛(wèi)部據(jù)此要判伍蘭花死刑。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下令把伍蘭花帶到棗園親自詢問,得知伍蘭花丈夫癡呆,三個孩子幼小,婆婆年邁,只靠她一人種五畝薄田度日,因交不上公糧與鄉(xiāng)干部發(fā)生矛盾,便罵了毛主席。毛主席對此深感震驚和同情,親自釋放了伍蘭花,還責成當?shù)卣疹櫵业纳睢?/p>
于是,劉福德即派人調查郝德樹的情況。原來郝德樹是貧農,在村里一直表現(xiàn)不錯,在支援汾河水庫建設時還當過模范,只說了幾句不該說的錯話,構不成反革命罪。在討論郝德樹案件時,劉福德也把伍蘭花案對大家講了,并說:“毛主席能釋放伍蘭花,我們就敢釋放郝德樹?!庇谑呛碌聵浔粺o罪釋放。用同樣精神處理的案件,劉福德還經(jīng)歷過很多。不少人反映劉福德處理問題總是“右”。但劉福德認為,公檢法掌握人的生死權,特別是人頭落地就安不上了,必須慎之又慎。
從中央政治干校學完后,劉福德一直在古交區(qū)工作,或升或降,都是一名領導干部,但從未以權謀私,不貪污,不受賄,不白吃,不走后門。劉福德稱之為“四不”。
在古交區(qū)農機局主持工作期間,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想讓給他村安小鋼磨解決社員的推磨問題,并給劉福德送去三斤半羊肉。劉福德說:“應該解決的我一定解決,羊肉不能收。”這支書一定要給,劉福德沒辦法,就按市價付了款。
國家困難時期,古交市給居民供應菜,需要自己從村里往家里拉。農機局有的是拖拉機,只要張一下嘴就行了,但劉福德每次都是自己和孩子們去拉。有時村里用毛驢給送回來,他還要付農民路費,并管飯招待。
劉福德的“四不”在古交區(qū)出了名。以致在離休前,區(qū)委、區(qū)政府和各單位經(jīng)常邀請他去做“四不”的報告。許多人聽后,深受感動。
戰(zhàn)時獲勞武結合民兵英雄稱號
老來被胡錦濤主席接見
2005年8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劉福德接到通知,要他進京參加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駐京部隊老戰(zhàn)士座談會”。
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人員中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模范、英雄部隊、民兵英雄和駐京部隊優(yōu)秀基層干部代表等共30多人。山西代表有兩位,一位是沁源縣民兵戰(zhàn)斗英雄李德昌,一位就是婁煩縣勞武結合民兵英雄劉福德。
8月27日下午,劉福德和其他參加座談會的代表進入人民大會堂。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其他中央軍委委員,以及張萬年、王克等老同志來到了他們身邊,和代表們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會議由徐才厚主持,曹剛川講了話,史進前、向守志、郭興等3位代表發(fā)了言。endprint
劉福德勞武結合民兵英雄的光榮稱號源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40年,婁煩六區(qū)區(qū)委在順道村開展工作時,苦大仇深的煤窯工人劉福德毅然投身抗戰(zhàn)洪流,并在黨組織培養(yǎng)下,先后擔任行政村青救會主席、工會秘書、農會干事、變工大隊隊長等職。
1942年前后,根據(jù)地軍用民用棉線棉布奇缺。為了打破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邊區(qū)政府號召根據(jù)地軍民試種棉花。順道村變工大隊隊長劉福德因工作繁忙,不能全力去地里做活,就動員妻子李蟬娥在自家地里試種棉花。這一年,順道村互助試種棉花成功,他們還總結出“多鋤多打切,秋分打上葉。風吹陽婆(即太陽,編者注)曬,棉花圪桃開得快”的種棉經(jīng)驗,在全六區(qū)推廣。
婁煩地區(qū)試種棉花成功后,1943年和1944年,靜樂縣抗日民主政府舉辦了兩期靜樂縣婦女紡織訓練班,培訓婦女60多人。由于受訓婦女傳幫帶,到1944年10月,全縣發(fā)展紡線婦女7000多人,紡車1840輛,織布婦女240人,織布機200架,可解決10000多軍民的穿衣問題。期間,劉福德又支持妻子參加婦女紡織訓練班的培訓和培訓后的傳幫帶工作,使妻子也成為一名抗戰(zhàn)積極分子,并于抗戰(zhàn)勝利后的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靜樂縣婦女紡織訓練班因做出的巨大貢獻,多次受到晉綏邊區(qū)政府表彰。
1943年,在減租減息運動中,順道村清算出地主白洋1斗(約1000元)。順道村民兵就在區(qū)委的支持下,用這筆錢建起一座民兵炸彈廠。這時,劉福德跟爺爺學造火藥做爆竹的技術派上了用場,民兵張海根會鑄犁鏵。于是,劉福德造炸藥,張海根翻沙鑄造造出了地雷、手榴彈,并在地雷、手榴彈上鑄上“工農法寶”、“民兵殺敵”字樣。順道村是靜樂南陲大村,資源豐富,民間工業(yè)發(fā)達,除煤窯外還有瓷窯,有石匠。劉福德又和民兵中隊長張廣元等抗日干部們動員瓷窯工人燒瓷雷,石匠打石雷。順道村就成了婁煩軍民開展地雷戰(zhàn)的模范村,造有鐵雷、石雷、瓷雷,有拉雷、踏雷、絆雷、碰雷、自發(fā)雷,還有子母雷、夜壺雷、瓶子雷……順道村也就形成了民兵人人會造雷、群眾人人會布雷的局面。順道村造的地雷、手榴彈,除少數(shù)留作護村外,大部分支援了婁煩地區(qū)的民兵和部隊。直到1944年9月,婁煩軍民圍困敵婁煩據(jù)點,所用的地雷、手榴彈,還有一部份是順道村民兵造的。由于順道村地雷出了名,駐古交日軍雖然經(jīng)常外出“掃蕩”,但從來不敢沾順道村的邊,一到雁門就繞道走了,使順道村成為婁煩境內少數(shù)交通沿線未遭日軍“掃蕩”的村子。
1944年11月,靜樂縣在六區(qū)駐地天池店召開群英會,劉福德被授予“勞武結合民兵英雄”稱號。
(責編 雷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