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瑩,蔣莉娟,阮敏,朱恒泉
不同類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腦鈉肽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王清瑩,蔣莉娟,阮敏,朱恒泉
目的探討不同類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型腦鈉肽(BNP)的水平。方法選取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其中收縮性心力衰竭(SHF)106例,舒張性心力衰竭(DHF)54例;按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44例,Ⅲ級82例,Ⅳ級34例。另選取健康志愿者60例設為對照組。檢測各組受試對象的血漿BNP水平,超聲檢測并計算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結(jié)果各組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0.05),LVEF均低于對照組(均<0.05)。SHF組血漿BNP高于DHF組<0.01),LVEF低于DHF組(<0.01)。隨著NYHA分級的遞增,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逐漸增高(<0.05),LVEF逐漸降低(<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與LVEF呈負相關(=-0.72,<0.01)。曲線下面積為(AUC)為0.965,95%置信區(qū)間為0.933~1.010,以98.55pg/ml做為心力衰竭的診斷界值,敏感度為92.7%,特異度為94.5%,準確度為93.0%。結(jié)論血漿BNP可為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心力衰竭;B型利鈉肽;早期診斷;鑒別診斷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浙江省義烏稠州醫(yī)院收治的HF患者160例。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齡57~81歲,平均(70.2±5.3)歲。收縮性心力衰竭(SHF)106例,舒張性心力衰竭(DHF)54例。按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44例,Ⅲ級82例,Ⅳ級34例。另選本院體檢中心選取健康志愿者6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55~80歲,平均(70.0±5.6)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漿BNP檢測取受試者空腹抽取肘靜脈血3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試管中,采用美國博適公司的Triage快速定量檢測儀和BNP試劑盒,采用免疫熒光測定技術(shù)(ELISA)檢測血漿BNP。嚴格按規(guī)程和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和判斷,試劑的批內(nèi)和批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6%和<15%,試劑、質(zhì)控品及校準品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2.2 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美國GE公司Vivid7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以改良Simpson單平面法計算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其中LVEF≤45%者列入SHF,LVEF>45%者列入DHF。
1.3 觀察指標(1)各組BNP和LVEF值;(2)HF患者血漿BNP和LVEF的相關性;(3)血漿BNP診斷HF的ROC曲線。
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檢驗;相關性分析使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由受試者特征曲線得到BNP診斷HF的界值(cut off值)及其敏感度、特異度。<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漿BNP與LVEF水平比較各組HF患者血漿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0.05),LVEF均低于對照組(均<0.05)。SHF組血漿BNP高于DHF組(=5.36,<0.01),LVEF低于DHF組(=5.07,<0.01)。隨著NYHA分級的遞增,HF患者血漿BNP逐漸增高(=5.21,<0.05),LVEF逐漸降低(=4.60,<0.05)。見表1。
2.2 血漿BNP與LVEF的相關性在NYHA分級Ⅱ級~Ⅳ級的HF各組中,HF患者血漿BNP與LVEF呈顯著負相關(=-0.72,<0.01)。
生理狀態(tài)下,外周血中僅可檢測到微量的BNP,參與調(diào)節(jié)血壓、血容量及鹽平衡,舒張血管平滑肌,降低心室前負荷,抑制心肌纖維化、血管平滑肌細胞增
生以及抗冠狀動脈痙攣等。HF時,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同時心室容量或壓力負荷增加,心室壁張力增加,心室肌爆發(fā)式合成和分泌BNP,且其清除減少,以維持機體的容量平衡[2]。由此可見,血漿BNP水平的高低有助于診斷HF。本研究提示,血漿BNP與心功能分級可能具有比較密切的關系。相關性分析顯示,HF患者血漿BNP與LVEF呈負相關。
曲線圖顯示血漿BNP診斷HF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UC為0.965,以98.55 pg/ml做為診斷界值(cut off值),敏感度為92.7%,特異度為94.5%,準確度為93.0%,即研究結(jié)果表明以血漿BNP為指標,在診斷HF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與文獻[3-4]研究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血漿BNP在診斷HF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SHF患者血漿BNP高于DHF組,隨著HF患者NYHA分級的遞增,血漿BNP逐漸增高,且血漿BNP與LVEF呈負相關性,這可為HF的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表1 各組血漿BNP與LVEF比較
[1]范倩,李秀珍,邱明峰,等.N末端B型利鈉肽原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2012,07(9): 1060-1061.
[2]王偉佳,張秀明,王前,等.心力衰竭時N末端B型利鈉肽原與B型利鈉肽檢測時受干擾的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39(8):695-699.
[3]冷文修,何昆侖,范利,等.BNP和NT-pro BNP在鑒別舒張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3(4): 328-332.
[4]王克俊,荊蕊平,任更樸,等.血漿BNP測定對老年人心衰診斷價值及預后評估[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1):48-49.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14
R541.6
A
1671-0800(2014)11-1355-02心力衰竭(HF)是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異常為特征。血漿B型腦鈉肽(BNP)可能是反映心臟功能的一種敏感、特異性指標,其釋放與心室擴張和壓力超負荷成正比,與HF的診斷、嚴重程度及預后關系密切[1]。由于不同類型的HF具有各不相同的基礎病因、發(fā)病機制、治療及預后等,因而可能對BNP具有不同的影響。本文探討了不同類型HF患者的血漿BNP水平及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322000浙江省義烏,義烏稠州醫(yī)院
王清瑩,Email:ywwangqing 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