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技,韓玉萍,李白雪,張權(quán)生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基礎(chǔ)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11137)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損傷引起的肝臟損傷-修復反應,其中,肝纖維化發(fā)生的中心事件是肝星形細胞(HSCs)的活化引起肝臟細胞外基質(zhì)的沉積。在肝病領(lǐng)域,各種慢性肝病都可伴有肝纖維化,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中就有12%~25%的患者5年內(nèi)會進展為肝硬化[1]。目前大量研究證實,通過適當?shù)闹委煾卫w維化是可逆的。
多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者積極研究,篩選出一些在實驗條件下能阻斷肝纖維化進程或促進纖維化逆轉(zhuǎn)的藥物,但因毒性太強、體內(nèi)半衰期過短、作用環(huán)節(jié)單一等原因,尚未開發(fā)出有效抗肝纖維化的西藥。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博大精深,中醫(yī)雖無肝纖維化的說法,但可將肝纖維化歸于“脅痛”、“黃疸”、“積聚”等范疇,中醫(yī)治療以肝、脾、腎為主,其治療方法以“扶正補虛,活血化瘀”為根本[2]。
近年來,已有許多單味藥如丹參、黃芪、苦參等,在臨床和實驗研究中已被證實具有較好的抗肝纖維化作用?,F(xiàn)就單味藥治療肝纖維化機制的實驗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丹參又名赤身、紫丹參、紅根等,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根,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丹參入心、肝經(jīng),味苦、微寒、無毒,具有化瘀止痛、活血調(diào)經(jīng)、養(yǎng)心除煩等功效。其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部分:脂溶性部分主要為二萜醌類化合物(包括丹參酮、隱丹參酮、異丹參酮等);水溶性部分主要為酚性酸類化合物(包括丹參素、原兒茶醛、丹酚酸等)[3]。
丹參抗肝纖維化的作用主要通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釋放,抗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抑制膠原合成,促進膠原降解,抑制HSC活化,干預細胞內(nèi)信號傳導等多方面實現(xiàn)[4]。覃筱燕等[5]給予四氯化碳(CCl4)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丹參酮ⅡA治療,結(jié)果顯示丹參酮ⅡA可以恢復肝纖維化大鼠血清中已降低的血清總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并下調(diào)肝組織羥脯氨酸(Hyp)的含量,明顯改善肝纖維化的病理損傷,顯著降低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中膠原纖維的表達,說明丹參酮ⅡA對肝組織中膠原纖維的合成過程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周銳等[6]研究了丹參素對轉(zhuǎn)化生成因子-βl(TGF-βl)誘導的HSCs增殖與活化的影響,發(fā)現(xiàn)TGF-βl能明顯促進HSC表達結(jié)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和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丹參素則可以降低兩者的表達,說明丹參素對HS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對TGF-βl誘導HSCs的活化有部分抑制作用。有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丹參中的丹酚酸B能夠抑制活化的HSCs細胞中MAPK和Smad間的信號傳導從而起到抗纖維化作用;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LX-2細胞中,丹酚酸B可在沒有TGF-β1的刺激下抑制Ⅰ型膠原(ColⅠ)的合成,并發(fā)現(xiàn)其抗纖維化作用是通過直接抑制p38信號的傳導,以及抑制Smad到ERK的信號傳導來實現(xiàn)的[7]。
黃芪又名黃耆、獨根、二人抬,是豆科植物膜莢黃芪、蒙古黃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升舉清陽等功效,主要含三萜皂苷、黃芪多糖、黃酮類、氨基酸類等化學成分。大量實驗顯示,黃芪可通過抑制膠原合成,抗脂質(zhì)過氧化,抑制HSCs增殖與活化,保護肝功能等多方面起到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有報道,在豬血清引起的Wistar大鼠肝纖維化中,黃芪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可顯著降低肝纖維化大鼠中血清透明質(zhì)酸(HA)、Ⅲ型前膠原(PCⅢ)的水平,降低肝組織中羥脯氨酸的含量,減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降低,減少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β(PDGFR-β)的表達,考慮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清除自由基、抑制HSCs增殖和MAPK的活化等相關(guān)[8]。張弢等[9]利用豬血清誘導建立肝纖維化大鼠模型,觀察復方黃芪顆粒對肝纖維化大鼠肝臟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MMP-2)、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2(TIMP-2)表達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復方黃芪顆粒可以在蛋白水平增強MMP-2蛋白的表達,同時抑制TIMP-2酶蛋白的表達,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ECM)的降解,從而達到逆轉(zhuǎn)肝纖維化的目的。王文祥等[10]對黃芪總皂苷提取物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引起的SD大鼠實驗性肝纖維化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顯示,黃芪總皂苷提取物可明顯減輕肝組織纖維增生、變性和壞死,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HA、層黏連蛋白(LN)、PCⅢ、Ⅳ型膠原(Ⅳ-C)、肝組織Hyp含量,表明黃芪總皂苷對BSA致SD大鼠實驗性肝纖維化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徐方明等[11]觀察了黃芪多糖對SD雄性大鼠膽管結(jié)扎引起的膽汁淤積性肝纖維化模型中TGF-β1的影響,發(fā)現(xiàn)和模型組相比,藥物干預組大鼠死亡率、腹水發(fā)生率明顯下降,肝功能明顯改善,肝組織纖維化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表達量明顯降低,起到干預治療膽汁淤積性肝纖維化的作用。
苦參又名水槐、地槐、白莖,是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干燥根,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鄥w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等功效。近年來,大量藥理研究顯示,苦參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物堿類(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黃酮類(苦參醇、苦參丁醇等),還含有氨基酸類、揮發(fā)油類、糖類、有機酸類、內(nèi)酯類等成分[12]。在肝抗纖維化作用中,苦參可通過抑制HSCs的增殖、活化,誘導HSCs的凋亡,抑制膠原的合成等方面發(fā)揮作用。劉小云[13]對苦參素在大鼠肝星狀細胞株HSC-T6增殖、活化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實驗發(fā)現(xiàn)苦參素可抑制HSC-T6的增殖,并存在時間、劑量依賴性;可抑制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IMP-1)的表達,抑制HSC-T6的活化;但對活化的HSC-T6細胞內(nèi)的ColⅠ、CPⅢ合成無影響;考慮其對HSCT6的作用可能與端粒酶有關(guān)。柴寧莉等[14-15]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氧化苦參堿脂質(zhì)體可通過促進HSCs的凋亡對非病毒性肝纖維化起到治療作用;課題組進一步應用差異蛋白組學的方法,對氧化苦參堿脂質(zhì)體作用于HSCs前后的細胞蛋白變化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氧化苦參堿作用于HSC會造成兩種重要蛋白的差異性表達,可能參與誘導HSC凋亡的信號途徑。
冬蟲夏草又名蟲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始載于《本草從新》。冬蟲夏草歸腎、肺經(jīng),味甘,性溫,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等功效。其化學成分繁多,包括核苷類、多糖類、甾醇、糖醇類、氨基酸類、無機元素類、維生素類、脂肪酸、酯、烷烴類等,是冬蟲夏草發(fā)揮藥理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chǔ)[16]。其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是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的,從而對肝纖維化各個階段產(chǎn)生影響。彭景華等[17]對蟲草多糖在二甲基亞硝胺(DMN)誘導的大鼠肝纖維化中的藥理作用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蟲草多糖組血清AST顯著降低,Alb顯著升高,肝組織Hyp含量顯著降低,膠原沉積減少,證實蟲草多糖可顯著抑制DMN誘導的大鼠肝纖維化。李風華等[18]對蟲草菌絲治療DMN模型大鼠肝纖維化的有效組分及其作用機制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蟲草菌絲及其有效組分C12更能顯著減輕過氧化損傷,減少膠原生成,阻斷和逆轉(zhuǎn)了DMN大鼠肝纖維化,抑制庫普弗細胞活化,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TGF-β1 的釋放,抑制 HSCs的活化,具有顯著改善肝功能、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三七又名參三七、田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三七的塊根,始載于《本草綱目》。三七歸肝胃、大腸經(jīng),味甘、微苦,性溫,具有止血定痛、活血化瘀、補虛強精等功效。三七的主要成分包括皂苷、黃酮、多糖、氨基酸等。張永生等[19]觀察了三七總皂苷對DMN引起的肝纖維化模型大鼠膠原代謝的影響,發(fā)現(xiàn)中毒肝纖維化大鼠經(jīng)過連續(xù)8周的三七總皂苷治療后,肝細胞Hyp含量明顯減少,血清TP、Alb、ALT、AST等指標顯示不同程度的改善,說明三七總皂苷能降低大鼠膠原沉積,減少DMN所致肝纖維化大鼠膠原含量。姜輝等[20]觀察了三七總皂苷對CCl4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3(MMP-13)、TIMP-1表達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三七總皂苷可減輕大鼠肝纖維化程度,降低血清ALT、AST含量,顯著提高肝纖維化大鼠肝臟MMP-13的表達,降低TIMP-1的表達,因此考慮其對抗肝纖維化的機制可能與上調(diào)MMP-13、抑制TIMP-1的表達,促進膠原降解有關(guān)。
此外,活血化瘀的桃仁、當歸、姜黃、莪術(shù)等,利水消腫的防己,疏肝理氣的柴胡,滲濕益脾的茯苓等藥物,在實驗研究中均顯示出具有抗纖維的作用,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作用靶點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目前,單味中藥在抗肝纖維化方面已經(jīng)進行了較多研究,研究結(jié)果讓我們看到中藥在抗肝纖維化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有可能作為臨床治療肝纖維化的一個重大突破口,為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認識中醫(yī)、中藥,并指導臨床用藥提供了有力依據(jù)。雖然大量體外、動物實驗結(jié)果是滿意的,但是在臨床應用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中醫(yī)辨證缺乏客觀的診斷標準,現(xiàn)有的治法較為局限,限制了診治水平的提高;第二,有些實驗是針對細胞有較好的效果,而對于一個個體而言,如何在不影響其他組織器官功能的情況下,提高在肝臟的藥物濃度并達到良好的抗纖維效果,實施方法還需進一步研究;到目前為止,大多數(shù)單味藥和復方抗肝纖維化作用在臨床雖然已有一定療效,但其藥理成分也尚未完全清楚,作用機制還未完全闡明,作用靶點也未完全明確。目前,大樣本、多中心、隨機雙盲的研究,以建立統(tǒng)一、客觀的辨證標準,已是中醫(yī)現(xiàn)代發(fā)展的趨勢。通過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shù),對臨床已有療效的復方、單味藥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相信隨著多方面、多層次研究的深入,中醫(yī)藥在抗肝纖維化方面一定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
[1]徐列明.中醫(yī)藥抗肝纖維化研究現(xiàn)狀及前景[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6(2):9-11.
[2]謝晶日,朱巖,朱韋儒.中醫(yī)藥治療肝纖維化基質(zhì)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1,28(3):147-149.
[3]孫瑞芳,劉立新.丹參及其單體治療肝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9,9(2):88-90.
[3]張莎莎,呂文良,張旭,等.單味藥抗纖維化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1(16):1814-1816.
[4]賴文芳,吳符火,陳興明.丹參抗肝纖維化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3):30-32.
[5]覃筱燕,嚴莉,唐麗,等.丹參酮ⅡA對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膠原表達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4):782-784.
[6]周銳,王建祥,劉峰,等.丹參素對TGF-βl誘導的肝星狀細胞增殖與活化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27(4):461-462.
[7]ZHIGANG LV,LIEMING XU.Salvianolic Acid B Inhibits ERK and p38 MAPK Signaling in TGF-1-Stimulated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LX-2)via Distinct Pathway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10)::960128.
[8]SUN WY,WANG L,LIU H,et al.A standardized extract from Paeonia lactiflora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ttenuates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porcine serum in rats[J].Int J Mol Med,2012,29(3):491-498.
[9]張弢,李筠,趙景民,等.復方黃芪顆粒對肝纖維化大鼠肝臟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2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08,18(4):242-244.
[10]王文祥,熊曉斌.黃芪總皂苷提取物對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纖維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9):277-280.
[11]徐方明,過建春,包劍鋒,等.黃芪多糖對繼發(fā)性膽汁淤積性肝纖維化大鼠模型TGF-β1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30(5):1026-1029.
[12]LAI JP,HE XW,JIANG Y,et a1.Preparative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matrine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Sophora flaveseens Air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J].Anal Bioanal Chem,2003,375(2):26.
[13]劉小云.苦參素對HSC-T6增殖和活化的影響及機制的初步探討[D].長沙:中南大學,2012.
[14]CHAI NL,F(xiàn)U Q,SJI H,et al.Oxymatrine liposome attenuates hepatic fibrosis via target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31):4199-4206.
[15]柴寧麗,常青,徐世平,等.氧化苦參堿脂質(zhì)體對大鼠肝星狀細胞作用的差異蛋白電泳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33(5):679-685.
[16]嚴冬,梁舉春.冬蟲夏草化學成分研究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5):96.
[17]彭景華,李雪梅,胡義揚,等.蟲草多糖對二甲基亞硝胺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脂質(zhì)過氧化及肝細胞再生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3):391-396.
[18]李風華,劉平,王春樹.蟲草菌絲逆轉(zhuǎn)二甲基亞硝胺誘導大鼠肝纖維化的有效組分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9):164-168.
[19]張永生,徐珊,趙育芳,等.三七總苷對二甲基亞硝胺致肝纖維化大鼠膠原代謝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2):437-440.
[20]姜輝,夏倫祝,李穎,等.三七總皂苷對肝纖維化大鼠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3及其抑制因子-1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8):12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