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為行動原則的“仁之方”
——兼與楊普羅先生商榷

2014-03-12 03:57王春梅
宜賓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楊伯峻仁學事事

王春梅

(長安大學 政治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在《再釋“仁之方”》一文中,楊普羅先生認為學界對《論語》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理解基本一致,最具代表性的解釋就是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一書中的譯文,他接著指出了學界通行解釋的困境,并提出了自己新的見解。楊普羅先生的解釋為人們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提供了新的視角,不過,由于他對楊伯峻先生的解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揭示得不夠準確,再加上他自己的解釋并沒有顧及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體現(xiàn)的是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其解釋就背離了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自然難以成立。因此,對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還需要進行重新解釋。

一 楊普羅先生的解釋所面臨的困境

為了討論方便,現(xiàn)將《論語》中有關(guān)“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文和楊普羅先生的譯文抄錄如下: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論語·雍也》)

(說到為)仁嘛,(一個人)自己要想立,就要像已立之人那樣做;自己要想達,也要像已達之人那樣做。能夠(像這樣)就近以立人達人為榜樣(學著)去做,也就可以說是為仁的方法了。[1]

楊普羅先生之所以作出如上詮釋,就在于他并不滿意楊伯峻先生的解釋:“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盵2]在楊普羅先生看來,楊伯峻先生的解釋仍然立意過高,難以達到。

楊普羅先生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關(guān)鍵在于他對楊伯峻先生的譯文“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作出了他自己的理解:“要人做到‘事事行得通’這就不知有幾人能至此,而這還不夠,還要進一步‘使別人也事事行得通’,說實話,我是真不知道這比‘堯舜其猶病諸’的‘博施濟眾’究竟實際可行在哪里?”[1]

楊普羅先生將楊伯峻先生的譯文“自己要事事行得通”理解為“自己要做到事事行得通”,將“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理解為“同時也做到使別人事事行得通”,正是在此基礎(chǔ)上,他才會得出楊伯峻先生譯文立意過高的結(jié)論。如果按照楊普羅先生的理解,將“要想立”“要想達”理解為“要想做到立”“要想做到達”,那么,他自己的譯文也就變成了“一個人自己要想做到立,就要像已立之人那樣做到立;自己要想做到達,也要像已達之人那樣做到達?!比绱耍瑮钇樟_先生的解釋也未脫立意過高之嫌。一個人做到立如所立之人,達如所達之人也是極其困難的,如舜周圍的人要想做到立如舜、達如舜,談何容易。因此,問題不在于楊伯峻先生的譯文本身立意過高,而是楊普羅先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加了“做到”二字。

由此肯定的是,對楊伯峻先生譯文的理解不宜加“做到”一詞,否則就會導致楊普羅先生所言的“難以可行”。當然,對于楊普羅先生的譯文,也不能加“做到”二字,否則也會導致“難以可行”。楊普羅先生的譯文即使完全符合語言習慣,但其所言的“立如立人、達如達人”絕非他認為的那么簡易。

原因在于,如果孔子所言的“仁之方”是“立如立人、達如達人”的話,就不得不面臨兩個無可回避的問題:一是“立如立人,達如達人”中“立人、達人”的標準問題,也就是什么樣的人是“立人、達人”的問題;二是仁的基本品格問題,“為仁”究竟是由外在的“立人、達人”決定還是由內(nèi)在的仁心、良知決定的問題,簡言之,“為仁”究竟是“由己”還是“由人”的問題。當然,這兩個問題是緊密相關(guān)的,甚至是同一問題,即如果“為仁”由己,那么“立人、達人”的標準就內(nèi)在于自身;如果“為仁”由外在的他人決定,那么“立人、達人”的標準就在于外。而“為仁”由己還是由人,這是事關(guān)孔子仁學精神的重大問題,因此需要仔細分辨。

從楊普羅先生的譯文來看,他并沒有直接指出“立人、達人”的標準,但他隨后對“立、達”的解釋又體現(xiàn)了“立人、達人”的標準。如他認為:“此處‘己欲立’之‘立’也當作‘立于位’解。至于‘達’則可以肯定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也即‘達則兼善天下’之達,也與官位直接關(guān)連。”[1]既然“立”、“達”與“官位直接關(guān)連”,那么,在楊普羅先生看來,“立人、達人”的標準就在于有沒有官位,有官位之人就是“立人、達人”。如此則楊普羅先生的譯文可以進一步地解釋為:“(說到為)仁嘛,(一個人)自己要想立于官位,就要像已經(jīng)擁有官位的人那樣做;自己要想仕宦通達,也要像已經(jīng)仕宦通達的人那樣做。能夠(像這樣)就近以擁有官位、仕宦通達的人為榜樣(學著)去做,也就可以說是為仁的方法了。”

當“立人、達人”的標準是外在的官位時,“立如立人,達如達人”的確是人們所愿意追求的,但此可行性絕不會像楊普羅先生所想的那么容易,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以此標準來看,舜擁有帝位是“立人、達人”絕對沒有問題,但舜周圍的人都能夠立如舜、達如舜嗎?即使每個人的道德品格都如舜,而“立”“達”與“官位直接關(guān)連”,每個人也絕不可能都立如舜、達如舜,因為帝位只有一個。

此外,“立人、達人”的標準是外在的官位,除了導致“立如立人,達如達人”不具可行性外,還會導致“為仁”不是由己,而是由人。當“為仁”是要“立如立人、達如達人”時,就會使“為仁”完全受制于有官位的“立人、達人”,也就是說,“為仁”離不開外在的“立人、達人”,是由外在的他人決定的。這就與孔子所言的“為仁”有很大的差距,甚至相對立。從“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和“我欲仁,斯仁至也?!?《論語·述而》)來看,孔子所言的“為仁”是內(nèi)在于自身,由自身決定的。可見,楊普羅先生所解釋的“立如立人,達如達人”背離了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

楊普羅先生解釋的“立如立人,達如達人”,一方面無法實現(xiàn),另一方面背離了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此外,他認為楊伯峻先生的譯文立意過高不可行,也是由于自身獨特的理解所造成的,并不是楊伯峻先生的譯文原本就如此。因此,對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之方”,還需要結(jié)合楊伯峻先生的譯文進行重新解釋。

二 楊伯峻先生解釋的不足與意義

為了能夠有效結(jié)合楊伯峻先生的譯文,現(xiàn)將《論語》中有關(guān)“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文和楊伯峻先生的譯文抄錄如下: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p>

(《論語·雍也》)

子貢道:“假若有這么一個人,廣泛地給人民以好處,又能幫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樣?可以說是仁道了吧?”孔子道:“哪里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堯舜或者都難以做到哩!仁是甚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了?!盵2]65

楊普羅先生在楊伯峻先生譯文的基礎(chǔ)上加了“做到”二字,認為楊伯峻先生的譯文不具有可行性。楊普羅先生的批評除了存在誤解的成分之外,的確也有合理的成分。因此,楊普羅先生的誤解與楊伯峻先生的譯文自身有一定的關(guān)系。

第一,楊伯峻先生將“能近取譬”譯為“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步去做”,將“仁之方”的“能近取譬”解釋為向外選擇事實之例而為,使“仁之方”同樣受制于具體的事實之例,而缺乏應有的內(nèi)在性和自主性。

就“能近取譬”的解釋而言,楊伯峻先生的解釋與楊普羅先生的解釋是相通的,前者解釋為“選擇事例去做”,相對模糊;后者解釋為“向立人、達人的樣子去做”,則更為明確。甚至可以說,楊普羅先生的解釋就是在楊伯峻先生解釋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只是楊普羅先生解釋得更為明確化、全面化了,所謂明確化是他將例子明確為“立人、達人”,所謂全面化是他不僅將“能近取譬”解釋為像“立人、達人”的樣子去做,而且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解釋為像“立人、達人”的樣子去做,這就保證了解釋的前后一貫性。所以,楊普羅先生的解釋解決了楊伯峻先生譯文前后矛盾的問題,可惜的是,楊普羅先生以楊伯峻先生對“能近取譬”的解釋為基礎(chǔ),并將此解釋延伸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最終使自己的解釋完全與孔子的仁學精神相悖。就此而言,楊普羅先生將“能近取譬”解釋為“能夠(像這樣)就近以立人達人為榜樣(學著)去做”同樣值得商榷。楊普羅先生的解釋雖然有悖于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卻前后一貫,即他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能近取譬”的解釋都指向他所言的“立人”“達人”。相比之下,雖然楊伯峻先生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解釋可以與孔子“為仁由己”的思想相統(tǒng)一,但其“能近取譬”卻指向外在的具體事例,這樣,他的解釋不僅與孔子“為仁由己”相沖突,同時也與他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解釋無法協(xié)調(diào)一致,使得前后的解釋相脫節(jié),難以自圓其說。

第二,楊伯峻先生將“立”“達”譯為“站得住”“事事行得通”意義不明確,“立”“達”譯為“站得住”“事事行得通”并沒有清楚地說明這是應當如此還是現(xiàn)實達到如此。對此,楊普羅先生認為“要人做到‘事事行得通’這就不知有幾人能至此”,其批評無疑是合理的。由此可見,“事事行得通”并不能理解為做到“事事行得通”。

如果“事事行得通”不能理解為達成現(xiàn)實行得通”,那么“事事行得通”就只能理解為應當“事事行得通”。如果“事事行得通”是要求事事應當行得通,那么“事事行得通”就是對事本身的一種約束和限定,說明事情本身應當是行得通的,這樣的事可以說是孟子所言的“不為”之事,而非“不能”之事。

(孟子)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與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與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對于“不為”之事,只有“為”就可以“事事行得通”;而對于“不能“之事,則根本無法達到“事事行得通”。這樣,“事事行得通”就可以理解為人應當做的事,只要你去做就可以達到“事事行得通”。其實,楊伯峻先生的譯文也可以理解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庇纱?,可以把楊伯峻先生的譯文解釋為“己欲之事應該是己與別人都能夠行得通的事”,這實際上是在追求所欲之事的正當性與普遍性。

“事事行得通”理解為“應當如此”,就是一種行動原則?!笆率滦械猛ā敝戮筒皇恰皰短揭猿焙!敝?,也不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之事,而是“為長者折枝之類”的應當而為之事。當“事事行得通”是一種行動原則時,“事事行得通”就是要求行為的正當性,即行為能夠得到普遍的認同、能夠行得通,而不是要求行為達到某種具體的結(jié)果或者目標。而對于行為的正當性則是可以由主體自身決定的,如此就與孔子“為仁由己”的基本精神相一致。

綜上所述,楊伯峻先生的解釋存在兩方面的不足:其一,“能近取譬”的解釋與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相沖突,需要重新解釋;其二,他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解釋在表述上模糊,讓人易于產(chǎn)生誤解,需要進一步精確化。即便如此,楊伯峻先生的解釋仍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解釋可以和孔子仁學的精神相統(tǒng)一,正是以此為基礎(chǔ)來理解這一段內(nèi)容的。

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確立人之為人的行動原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孔子“為仁由己”的思想是一貫的。在“為仁由己”的前提下,不應當把楊伯峻先生對“立”“達”的解釋(即“站得住”“事事行得通”)理解為“做到‘站得住’‘事事行得通’”,而應當理解為一種行動的原則,即“立”“達”是應當“站得住”“事事行得通”。這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一種基本原則,它確立了人的行動原則,也就是說,確立“己欲立”“己欲達”之事是能夠“站得住”“行得通”之事?!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是一種行動原則,這一原則是“由己”而非“由人”,是“在我”而非“在外”,即是“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盡心上》)。

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理解為一種行動原則,在一定程度上與康德所言的道德法則的意蘊不謀而合,“要這樣行動,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任何時候都能同時被看作一個普遍立法的原則?!盵3]39在與康德道德法則的相互對照下,“己欲立”“己欲達”追求的就不僅是自己的“立”“達”,而是人人都能夠如此“立”、如此“達”。因此,就自己的“欲立”“欲達”而言,是同時要求別人也能夠如此“立”“達”,自己“立”“達”所遵循的原則就是人人都能夠“立”“達”。如此,“欲立”之“立”就不是“立于位”之“立”,而是人人能夠“共立”之“立”,“欲達”之“達”也不是“達于位”之“達”,而是人人能夠“共達”之“達”。[4]118

當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立”與“達”分別解釋為“共立”“共達”時,也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同樣有指向他人、指向外在的傾向。然而,這里的指向他人與前文所述的楊普羅先生指向“立人”“達人”卻不同。主要區(qū)別有兩點:其一,“共立”“共達”表明己與人同等,人與己能夠同時立、同時達,無所謂先后之分;而楊普羅先生的“立如立人”“達如達人”卻是“立人”“達人”先于己,己不得不順從“立人”“達人”。因此,“共立”“共達”基于人己一體,己與人相互平等,其“立”“達”是由人自身所確立的;而楊普羅先生所認為的“立如立人”“達如達人”,卻是由外在的“立人”“達人”來塑造自我,“立”“達”是由他者確立的。其二,“共立”“共達”的對象己與人都是抽象的己與人,而楊普羅先生“立如立人”“達如達人”所指向的對象“立人”“達人”,則是具體有官位的人,當己與人指抽象的己與人時,己就不再是只顧及自身的“小己”,而是代表千千萬萬他者的“大己”,己就是所有人的典型代表,人也不是指具體的某個人,而是包括己在內(nèi)的人,也是包括每一個人在內(nèi)的大寫之人。

所以,如果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解釋為“立如立人”“達如達人”,己所“立”、所“達”就不得不受外在的“立人”“達人”的限制,而己所“立”、所“達”一旦受外在的限制,“為仁”也就無法“由己”,“我欲仁”也就不會出現(xiàn)“斯仁至也”。如果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立”“達”分別解釋為“共立”“共達”,雖然也指向他人,但此處的他人是包含己在內(nèi)的,使己與人“共立”“共達”的原則最終內(nèi)在于己。因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絕不可能是“立如立人”“達如達人”,而只能是一個“共立”“共達”的內(nèi)在行動原則。

若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解釋為“己與人的共立、共達”,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自身確立了一個行動的基本原則。在這一行動原則中,己既不是包辦他人之立與達的超人,也不是模仿他人的隨從,而是與他者平等相處。反過來,己與他者的平等使得“己與人的共立、共達”的原則超越了一己、突破了一己之私的普遍行動原則。

當然,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理解為一個“共立”“共達”的內(nèi)在行動原則,也就為隨后對“能近取譬”的解釋指明了方向?!澳芙∑辈皇菑耐猥@取事例來引導自身的道德行為,而恰恰應當是由己出發(fā)推及他人。如此,“能近取譬”就是“近取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猶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則恕之事而仁之術(shù)也?!盵5]92這樣,“能近取譬”就是從自身切己處出發(fā)以譬他人,而不是以外在的他人(楊普羅先生所言的立人、達人)作為自身行動的榜樣。因此,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共立”“共達”的行動原則的前提下,“能近取譬”的著眼點就不再是外在的例子,而是內(nèi)在的切己處,不再是由外向內(nèi),而是由內(nèi)向外。這樣,可以使“能近取譬”的解釋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解釋前后一貫,共同體現(xiàn)孔子“為仁由己”的仁學基本精神。

基于上述分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段內(nèi)容可以重新詮釋為:“仁是甚么呢?自己要想立,同時也使別人(能夠)立,(即己與人能夠共同立);自己要想達,同時也使別人(能夠)達,(即己與人能夠共同達)。能夠就近以自身為例、以己所欲譬及他人,可以說是為仁的方法了。”

值得一提的是,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能近取譬”作如上詮釋,就可以做到:第一,能夠保證這一段內(nèi)容前后的一致性,防止前后解釋相脫節(jié)、相矛盾。第二,能夠著眼于這一段內(nèi)容與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協(xié)調(diào)一致,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是“為仁由己”所體現(xiàn)的獨立性、自主性,這不僅是解釋本段內(nèi)容應持的基本原則,也應當是解釋《論語》其它章節(jié)的內(nèi)容不容忽視的前提條件。第三,能夠立足于中西哲學的會通,如果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解釋為“己與人的共立、共達”的行動原則,這一原則就可以和康德的道德法則相會通。

結(jié)語

總之,對于孔子“仁之方”的詮釋,不僅要疏通文意,還要體現(xiàn)孔子一貫的思想精神,而且,更應當立足于當下、走向世界。這正是詮釋孔子“仁之方”堅持的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 楊普羅.再釋“仁之方”[J].學術(shù)研究,2002(11):102-105.

[2]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李世平.孟子良心思想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猜你喜歡
楊伯峻仁學事事
兄弟草原
淺談“事事順心壺”的吉祥美感構(gòu)建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事事盡力,夢想就離你更近一步
祈禱
攘雞
孔子與柏拉圖美學思想之比較分析
“客氣”詞義的源流演變
淺析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
《論語譯注》注釋商榷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