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麗
摘 要:當今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每個學校都設有心理學課,有專門的心理學老師進行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問題,使學生能夠順利度過青少年期和青年期。本文主要針對技工學校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描述,并分析心理學在技工院校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關鍵詞:心理學 技工院校 班級管理
一、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學就其根本而言,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學校教育的宗旨是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建設國家的一代新人。而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構成單位,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程度。教師正確地了解、認識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學知識,對有效管理班級、處理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
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知識層次參差不齊、網癮、早戀、好動、上課說話、厭學、打架甚至是反社會行為等現(xiàn)象,他們的這些表現(xiàn)往往是由心理、家庭、環(huán)境等多方面問題引起的,在此種情況下,將班主任工作與心理知識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技工學校學生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是依賴型。遇事沒有主見,優(yōu)柔寡斷,依賴別人,缺乏信心。
二是陽奉陰違型。表面上對老師、家長、班干部唯唯諾諾,背地里卻又故意拆臺,暗中搗亂。
三是偏激型。這類學生思想偏激,行為放縱,隨意損壞公物,在公共場所大喊大叫,尋釁鬧事、行為放蕩不羈,對批評和教育帶有逆反心理,甚至頂撞辱罵老師。這類學生往往是班級和學校打架斗毆的主要領頭人和參與者。
四是缺乏自尊心、沒有自制力的學生。
五是抑郁型。不愛與人溝通,與人交流時會在話語間流露出輕生的念頭或有輕生的舉動。
三、心理學知識運用于技工學校班級管理的途徑
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價值不是“治病”,而是通過全面的引導,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交往風格和自信心,這也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創(chuàng)設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
1.形成班級凝聚力
開展互相幫扶活動,在活動中使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傳達愛的正能量,產生班級凝聚力。
2.進行挫折教育
由于實行計劃生育,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家長把孩子看護得太緊,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這樣學生就是溫室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對他們進行點挫折教育是可行的。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識地利用和設置比較艱苦困難的條件,讓青少年在與困難和挫折作斗爭中經受磨煉,受到教育,提高他們戰(zhàn)勝困難、對付挫折的一種教育活動,也叫磨難教育。挫折教育具有引導性、滲透性、實踐性、長期性等特征。不過在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時,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對生活產生正確的認識。
3.榮辱意識教育
人知榮辱才能區(qū)分為人,任何人只要還是人,只要還有一點羞恥心就有榮辱意識。在班級的管理上,班主任也要對班里的學生進行攻心為上的教育。因為技工學校的一些學生以前在班里可能不是所謂的好學生,甚至被老師和家長拋棄不管,時間一長,容易形成自暴自棄。針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就要經常鼓勵、表揚、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榮辱意識,慢慢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際交往關系。
4.價值觀教育
價值觀是人區(qū)別好壞、美丑、益損、正確與錯誤的觀念體系,它通常為人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技工學校的學生相對來說大多數(shù)也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對生活和其他方面的認識和看法,但是因為年齡參差不齊,在班級里進行必要的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和引導還是必需的。
5.筆談——開啟師生心理交流的一把鑰匙
要想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要想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筆談比面談更加行之有效(特別對于一部分特殊生),利用班會時間盡量讓每位學生寫一篇文章,可以涉及情感、家庭及對管理班級方式等各個方面。這種方式可以使班主任老師參與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了同學們的所思所想,對班級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6.注重民主和公平
對于學生來講他們都是有要求親近老師的欲望的,他們會時刻地睜大眼睛看著班主任的一舉一動。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中對所有同學們都要一視同仁,不管是好學生還是所謂的壞學生,班主任老師對班級的管理都要堅持公平、公正,這在班級管理中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單位:鄭州煤炭工業(yè)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