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華
【摘 要】中學化學校本課程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是對國家開發(fā)課程的一種有效彌補。本文論述了中學化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意義及特點,并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指出了開發(fā)中學化學校本課程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結合學生的情況,將當地的資源和學?,F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加強了本地化的參與,但又是以學校為基礎的課程。中學化學校本課程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是對國家開發(fā)課程的一種有效彌補??梢赃M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是可以使學生和生活能夠有效的銜接,使教材更生活化,不至于使學生脫離生活。
一、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意義
1.拓展學生的視野。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有著很大的不同,他是以豐富的活動和體驗為基礎形成的課程資源,對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有著促進作用。首先,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彌補了國家課程的不足。高中化學校本課程是以國家課程為出發(fā)點,但是又高于國家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一個有利補充。其次,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需要著眼于實驗的開發(fā)和研究,應該更加重視實驗活動,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化學實驗中,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有利于學生的個性成長。國家課程主要是針對大眾學生,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和個性,校本課程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而創(chuàng)新就需要關注個性的成長,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則是從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出發(fā),立足學生的個性,突出的并不是統(tǒng)一和共性,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3.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校本課程立足于校內資源,它的開發(fā)也是教師立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通過翻閱大量的書籍和不斷的研究和實驗,將這個問題解決,通過整理而形成的校本課程。也就是說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其實就是一個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探究的過程,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總之,國家課程和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猶如兩翼,一個突出的是共性,一個強調的是個性,只有這兩翼共同發(fā)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因此,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們決不能忽視。
二、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點
1.開放性。教師自己開發(fā)的課程沒有國家課程的系統(tǒng)和完整,但是它擁有自己的開放性和隨意性,正是這兩個特點才能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才能發(fā)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2.生活化?;瘜W校本課程的研發(fā)更具有生活氣息,尤其是具有當地的生活氣息,將化學課程生活化、實用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個性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是化學校本課程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瘜W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內容都是建立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它是對國家課程的彌補。同時,化學校本課程還應該體現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促使達到開發(fā)化學校本課程的預期效果。
三、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措施
1.校本與教研相結合。在開發(fā)化學校本課程的過程中,要形成以校本與教研相結合為思路,以課題為依托的化學校本課程?;瘜W校本課程更加著重于學生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鑒于此,我們以研究課題為依托,通過建立課題,引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最終形成化學校本課程。這與國家課程的章節(jié)不同,國家課程重視的是知識點,而這種方式形成的校本課程重視的系統(tǒng)性,在學生頭腦中會建立化學學科的整體觀念。這種以課題為依托形成的化學校本課程就需要與教研相結合,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共同探討,確保每個課題的有效性。
2.對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進行整合。課程整合是課程開發(fā)的一個趨勢,從縱向上,它要求各個年級之間要合作,避免各個年級的課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學校本課程在各個年級的銜接。從橫向上,它要求各個學校之間進行合作,避免與國家課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開發(fā)的課程與國家課程之間的銜接。通過對校內與校外資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對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
3.不斷修正,確保達到預期效果?;瘜W校本課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我們不斷的完善和充實。我們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反思校本課程使用情況,根據使用情況總結出優(yōu)缺點,在教研活動時進行研討,并及時更正,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中學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如何能夠開發(fā)出優(yōu)質的中學化學校本課程,是我們教師的共同課題,我們要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大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力度,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參考文獻】
[1]黃秀娟.高中化學小班“分組自學導學”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02)
[2]李輝,韓春亮.中學化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思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2)
[3]王圣春.依托校本課程開發(fā) 實現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現代教學.2009(12)
[4]索南才讓.談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
[5]楚會敏.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6)
(作者單位: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