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樂,鄭 雙,魏 淳,王 晨#(.天津醫(yī)科大學(xué)腫瘤醫(yī)院藥學(xué)部/國家腫瘤臨床醫(yī)學(xué)研究中心/天津市腫瘤防治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60;.天津醫(yī)科大學(xué)藥學(xué)院,天津 300070)
培美曲塞是一種多靶點葉酸拮抗藥,目前已批準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惡性胸膜間皮瘤,臨床應(yīng)用廣泛。該藥屬于細胞周期特異性抗代謝藥,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細胞胸腺嘧啶核苷酸及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關(guān)鍵性葉酸依賴性酶,從而殺傷S 期細胞,與很多藥物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細胞毒作用[1]。臨床上該藥多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配伍,從配伍到使用有一定時間間隔,如配伍不當(dāng),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反應(yīng),造成毒副作用增加,因此,研究該藥的配伍穩(wěn)定性十分有意義。目前,PIVAS多將培美曲塞與說明書建議采用的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配伍。本文在研究該藥與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性基礎(chǔ)上,為打破生理鹽水易誘發(fā)心、腎功能不全患者產(chǎn)生心力衰竭或高鈉血癥的限制,擴大該藥的應(yīng)用范圍,研究了不同溫度、不同光照條件下,該藥與不同pH[2]的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穩(wěn)定性(未見文獻報道),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jù)。
LC-20AB 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包括SPD-20A 紫外檢測器(日本Shimadzu公司);GWJ-4型智能微粒檢測儀(天大天發(fā)科技有限公司);W-DA型藥物穩(wěn)定性檢查儀(天津藥典標(biāo)準儀器廠);DELTA-320pH 計(瑞士Mettler-Toledo 公司);FAI604S 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
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40880RS100621);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1101);0.9%氯化鈉注射液(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500 ml,批號:OJ77F5);5%葡萄糖注射液(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500 ml,批號:110615);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2.1.1 對照品溶液。準確稱取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10.00 mg,置于100 ml 量瓶中,加入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1 mg/ml 的對照品貯備液。精密量取貯備液5 ml 置于5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定容,即得0.01 mg/ml的對照品溶液。
2.1.2 供試品溶液。準確稱取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10.34 mg(含10 mg 培美曲塞二鈉)3 份,置于100 ml 量瓶中,分別加入pH 6.12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的5%葡萄糖注射液及用標(biāo)準氫氧化鈉滴定液調(diào)節(jié)pH至6.50的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1 mg/ml的供試品貯備液。精密量取貯備液5 ml 置于50 ml 量瓶中,分別加上述溶液稀釋定容,即得0.01 mg/ml的3份供試品溶液。
取0.01 mg/ml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溶液,以流動相作為空白對照,在190~400 nm 波長范圍內(nèi)進行紫外掃描。結(jié)果顯示,培美曲塞二鈉在225 nm 波長處有最大吸收,確定225 nm為檢測波長。
色譜柱:Hypersil GOLD aQ(250 nm×4.6 nm,5 μm);流動相:0.01 mol/L 磷酸二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至pH 4.0)-甲醇(7∶3);流速:1.0 ml/min;柱溫:27 ℃;進樣量:20 μl;檢測波長:225 nm。
取“2.1.1”項下的0.01 mg/ml 對照品溶液,分別加入pH 6.12 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 及pH 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適量,按“2.3”項下色譜條件,分別進樣20 μl測定,結(jié)果顯示在此色譜條件下,培美曲塞與其他物質(zhì)分離度良好,無雜質(zhì)干擾。
分別精密量取適當(dāng)體積對照品貯備液至10 ml量瓶中,以流動相定容后混合均勻,得到對照品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008、0.010、0.012、0.014、0.02 mg/ml 的系列溶液。每種質(zhì)量濃度溶液進樣3次,每次進樣20 μl,計算平均值。以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的質(zhì)量濃度(c)對峰面積(A)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A=72 560 165c-39 882.11(r=0.999 9,n=3)。結(jié)果表明,培美曲塞二鈉檢測質(zhì)量濃度在0.008~0.02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取0.010 mg/ml 的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溶液連續(xù)進樣6次[4],測定峰面積,RSD=0.75%,表明精密度良好。
準確稱取培美曲塞二鈉樣品適量,按“2.1.2”項下方法分別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pH 6.12)、5%葡萄糖注射液(pH 4.76及pH 6.50)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0.01 mg/ml 的培美曲塞二鈉樣品溶液各9份,每份10 ml;分別加入0.008、0.010、0.012 mg/ml 的培美曲塞二鈉對照品溶液各10 ml,作為80%、100%、120%3個質(zhì)量濃度的加樣回收率測試液,依法測定。結(jié)果顯示,回收率在98%~102%范圍內(nèi),RSD 均小于2%,表明本方法回收率符合規(guī)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3)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n=3)
采用臨床常用濃度配制方法,準確稱取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樣品適量,置于10 ml 量瓶中定容配制為2 mg/ml 的配伍液若干份,定容溶液分別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pH 6.12),5%葡萄糖注射液(pH 4.76)、5%葡萄糖注射液(pH 6.50)。配伍液分別在下列條件中放置:25 ℃光照條件、25 ℃避光條件、40 ℃光照條件、40 ℃避光條件。每種條件下均用上述3 種溶液進行定容,平行配制3 份(n=3)。在0、1、2、4、6、8、24、48 h分別檢查外觀,測定pH、不溶性微粒數(shù)及主藥含量。
取潔凈的20 ml具塞比色管若干支,分別加入上述配伍液各15 ml,在上述時間點分別檢查外觀變化。結(jié)果顯示,48 h內(nèi),4 種放置條件下各配伍液均呈無色、澄清、透明,無沉淀生成和顏色變化。
取各配伍液在上述時間點測定pH,結(jié)果顯示,培美曲塞二鈉與0.9%氯化鈉注射液(pH 6.12)組成的配伍液pH 在0~6 h無明顯變化,在>6~8 h內(nèi)pH有所降低,>8~48 h內(nèi)pH明顯降低,4種放置條件下8 h相對0 h pH分別降低1.83%、2.81%、3.00%、2.84%;該藥與5%葡萄糖注射液(pH 4.76)組成的配伍液pH 在0~8 h 無明顯變化,在24~48 h 內(nèi)pH 有所降低,4種放置條件下24 h 相對0 h pH 分別降低0.88%、1.77%、2.30%、3.52%;該藥與5%葡萄糖注射液(pH 6.50)的配伍液pH在0~6 h無明顯變化,在>6~8 h內(nèi)pH有所降低,>8~48 h 內(nèi)pH 明顯降低,4 種放置條件下8 h 相對0 h pH 分別降低3.62%、3.15%、5.02%、6.70%,結(jié)果見表2。
取各配伍液在上述時間點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4]微粒檢測法中的光阻法檢查微粒,結(jié)果顯示,不溶性微粒在48 h內(nèi)符合《中國藥典》相關(guān)規(guī)定。
取上述配伍液,分別稀釋200 倍,按“2.3”項下色譜條件,分別進樣,記錄峰面積,以0 h 時含量為100%,觀察不同時間點各配伍液中主藥的百分含量。結(jié)果顯示,培美曲塞二鈉與0.9%氯化鈉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相對百分含量0~8 h無明顯變化,各條件下8 h相對0 h含量變化均<2%;而24 h相對0 h已有含量變化超過2%的配伍液;24 h 4種放置條件下含量分別相對升高1.85%、2.23%、1.33%、2.30%。而該藥與pH 4.76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同樣在0~8 h無明顯變化,各條件下8 h相對0 h含量變化均<2%;而24 h相對0 h的含量變化除25 ℃光照條件下,其余均超過2%;24 h 4種放置條件下分別含量相對升高1.96%、2.57%、2.16%、2.55%。該藥與pH 6.50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在0~24 h 內(nèi)無明顯變化,>24~48 h相對百分含量變化超過2%;48 h 4種放置條件下,相對0 h含量分別升高2.51%、3.16%、2.15%、2.65%,見表3。
表2 不同條件下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與不同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pH值Tab 2 pH value of Pemetrexed disodium for injection in different solution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表3 不同配伍液中培美曲塞二鈉的相對百分含量(n=3)Tab 3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pemetrexed disodium in different solution(n=3)
該藥本身的pH約為6.6~7.8,其與pH 6.12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 和pH 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3 種配伍液pH 在0~6 h 無明顯變化;而在>6~48 h pH 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原因可能為空氣中CO2在溶液中溶解有關(guān)。同時,40 ℃條件下配伍液pH降低的程度較25 ℃條件下大,其原因可能為40 ℃條件使培美曲塞二鈉結(jié)構(gòu)中弱堿性的酰胺鍵斷裂導(dǎo)致pH下降。
該藥與pH 6.12 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 和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3 種配伍液中培美曲塞二鈉的相對百分含量在0~8 h 無明顯變化;而在>8~48 h 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歸因于培美曲塞二鈉的結(jié)構(gòu)中嘧啶環(huán)和吡咯環(huán)上的胺基給出電子,易被氧化,可能發(fā)生聚合反應(yīng)而使含量略有上升,具體原因有待考察。而該藥與pH 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在24 h相對百分含量的變化較另外兩種配伍液小,可能與該pH下上述結(jié)構(gòu)中的胺基給出電子難易程度增加有關(guān)。
該藥與上述3種注射液組成的配伍液在4種放置條件下,各配伍液均呈無色、澄清、透明,無沉淀生成和顏色變化,證明該藥與pH 6.12 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 和pH 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3 種配伍液無光敏性。同時,不同配伍液中微粒數(shù)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相關(guān)規(guī)定。
綜上所述,該藥與pH 6.12的0.9%氯化鈉注射液、pH 4.76和pH 6.50 的5%葡萄糖注射液組成的3 種配伍液在6 h 內(nèi)穩(wěn)定,外觀、pH、不溶性微粒、相對含量等均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規(guī)定,證實該藥從配置完成到臨床使用,不應(yīng)超過該時間范圍。建議廠家在有其他安全性試驗基礎(chǔ)上可增加該藥與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應(yīng)用。另外,pH 6.50為《中國藥典》(2010年版)規(guī)定葡萄糖注射液pH的上限,在本試驗中是人為調(diào)節(jié)的pH,為利于提高輸液安全性,該pH 條件下試驗數(shù)據(jù)為其他研究提供參考。
[1]李軍,徐向英.培美曲塞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yīng)用[J].國際腫瘤學(xué)雜志,2013,40(2):123.
[2]盛紅彬.氨芐西林鈉在不同pH值5%葡萄糖注射液中穩(wěn)定性研究[J].中南藥學(xué),2011,13(8):587.
[3]賈佳,劉冬.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的含量[J].醫(yī)藥導(dǎo)報,2010,29(8):1 080.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ⅨC、Ⅺ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