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馨整理報道
何時找回夜晚的寧靜
馮應馨整理報道
為避免給動物帶來噪音,經過動物園上空長約千米的橋面全部裝上了半橢圓形隔音屏。這是北京第一條全封閉隔音屏道路。CNS/供圖
大型貨車載著重達數噸的貨物在高速公路上呼嘯而過,高高架起的路面發(fā)生了明顯的顫動,而臨近村子的玻璃窗也在剛剛的震動下出現裂痕,甚至還有住戶反映墻體也出現了裂縫。
這是發(fā)生在寧滬高速公路無錫市錫山區(qū)段的真實現象。高速公路穿村而過,日夜繁忙的車來車往,讓沿線的居民不堪其擾。據了解,普通民房在距離高速公路中心線大于100米時,學校、醫(yī)院、居民區(qū)等在距離高速公路中心線大于200米時,其承受的交通噪聲才能夠符合我國的《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對于交通干線兩側執(zhí)行的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的限值標準。
而經過專業(yè)機構測量,在此路段的高速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米范圍內,共有居民340戶,其中公路建筑控制線范圍內約有50戶。更為嚴重的是,村民住宅距離高速公路柵欄最近處不足15米,而僅僅安裝隔聲屏根本無法控制環(huán)境噪聲。公路與民房距離如此之近,不僅嚴重影響著村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是潛藏的安全隱患。
機動車除鳴笛外,零部件工作、發(fā)動機運轉以及輪胎摩擦都會產生大量的噪聲。其中,車輛高速行駛時噪聲較大;車流密集或擁堵時,噪音較小。眾所周知,夜間是大量載重汽車集中行動的時刻,轟鳴的車流伴隨著路面的震動,再加上車燈的照射,讓路旁的村民實在難以安然入睡。從通車之日起,寧靜的夜晚對于錫山區(qū)段的村民來說,便成了難以實現的奢侈夢想。
投訴、舉報、信訪……村民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均未得到滿意的解決。多方求助無果之下,村民向中華環(huán)保聯合會投訴。經調查,該公路項目由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寧滬”)承接,該路段并未達到《環(huán)境保護法》和《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技術法規(guī)的要求。
資料顯示,江蘇寧滬目前已在滬、港、美兩地上市三地交易,管理的公路里程超過700公里,總資產已達到249億元。作為這樣一家如此大型的國有控股企業(yè),本應守法合規(guī),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卻在核心業(yè)務中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2013年12月23日,中華環(huán)保聯合會向負責該項目的江蘇寧滬提起公益訴訟。2014年3月25日,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
村民住宅距離高速公路柵欄最近處不足15米,僅僅安裝隔聲屏根本無法控制環(huán)境噪聲。攝影/宋杰斌
事實上,隨著公眾維權意識的提高,道路沿線居民要求補償直至訴諸法院的事件近來頻被曝光。無獨有偶,早在2011年,江蘇太倉市村民許女士狀告沿江高速公路就曾被判勝訴。由于沿江高速公路太倉段剛好臨近許女士家的樓房,為了遮擋公路的噪聲和汽車燈光,許家無奈之下只得砌上所有臨街的窗戶。太倉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曾兩次測量該地噪聲,結果顯示夜間噪聲均在70分貝以上。
由于許家樓房建于1989年,而沿江高速為2001年開始建設,2004年通車。所以,法院裁定,沿江高速公司安裝公路聲屏障,并從通車之日起,每月賠償許家噪聲污染損失費200元,直至把噪聲降至國家標準之下為止。
統(tǒng)計顯示,2012年北京市居民針對噪聲的投訴約為北京市環(huán)境投訴案件總量的37%。另外,關于控制噪聲污染的“兩會”提案也在逐年攀升。
要想富,先修路。最近幾十年,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助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的交通運輸網也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完善。但我們無法回避的是,噪聲這一交通快速發(fā)展的“副產品”。資料顯示,我國有近四千萬人遭受著交通噪聲的影響。目前,噪聲污染已被公認為是僅次于空氣污染的第二大環(huán)境風險因素,也被稱為是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
一般來講,周圍環(huán)境噪聲達到70分貝,就如同處于鬧市中,人會感覺心煩意亂;90分貝,如同身處音樂吵鬧的酒吧,長時間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會使聽力受損;100分貝,就像隔壁鄰居裝修時嗡嗡的電鉆聲,會感到刺耳,使人頭痛、血壓升高。而按照我國標準規(guī)定,居住區(qū)晝間噪聲不得高于55分貝,夜間不得高于45分貝。實際上,45分貝也是略次于圖書館的聲音要求。
北大醫(y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俞敏萱表示,臨床數據顯示,很多人會由于噪聲刺激而引起神經衰弱、焦慮、失眠等癥狀。對于噪聲敏感的人群,還可能引發(fā)心血管病、神經衰弱、失眠、焦慮、暴躁易怒,甚至做出一些過激行為等。而長時間的噪聲污染,可能會造成孕婦流產、早產,影響胎兒聽覺器官發(fā)育,進而使腦的部分區(qū)域受損,影響智力發(fā)育。
另外,噪聲對人心理的干擾雖不會帶來直接的疾病,但同樣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它會讓人產生憤怒、失望、不滿、無助、抑郁、焦慮、疲憊等負面情緒,也可能導致與壓力相關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證明,噪聲還會造成兒童的認知受損或學習障礙。
基于對噪聲的危害越來越重視,各國紛紛加強對噪聲的研究,以期更為科學的治理和控制。
噪聲地圖是本世紀初在歐洲迅速發(fā)展的一項新型的城市噪聲預測方法,是將噪聲源的數據、地理數據、建筑的分布狀況、道路狀況、公路、鐵路和機場等信息綜合、分析和計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聲水平狀況的數據地圖,有利于公眾深入了解聲環(huán)境狀況,參與監(jiān)督。
英國伯明翰市在英國政府環(huán)保部門的支持下,已于2000年完成全城范圍噪聲地圖的制作。2005年英國又出版了一本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聲地圖——《倫敦道路交通噪聲地圖》。人們只要登錄噪聲地圖網站并輸入郵編,就可以知道相關街道上噪聲的大小。
北京于2009年完成了首幅區(qū)域噪聲地圖的繪制。該圖為西直門橋-德勝門橋-馬甸橋-健翔橋-學院橋-薊門橋-西直門橋這樣一個12.7平方公里的“矩形”范圍。其中可以直觀地看到,東三環(huán)、南三環(huán)、東四環(huán)、南四環(huán)以及阜石路和長安街西沿線等路段,是噪聲最嚴重的區(qū)域,年平均在70分貝以上。
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戶文成表示,噪聲地圖的繪制源于“聲景觀”理念??陀^地說,“聲景觀”是一個城市的聲音特點,屬于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老北京面館里,師傅的吆喝聲在旅游景點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體現著城市的特色和獨特氛圍,而若在靜謐的小區(qū)中,大聲的吆喝則未免會顯得突兀。同樣的,北京東三環(huán)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觀,音量會明顯較大。紐約、倫敦、東京無不如此,這也是現代化大都市的特征。所以說,噪聲值并非越低越好,而是需要根據不同地段的不同屬性進行控制、規(guī)劃和區(qū)分。
也許正是噪聲地圖的繪制讓相關部門對北京各區(qū)域、各路段的噪聲情況有了較為詳盡的了解,北京市環(huán)保局聯合北京市住建委推出了新的規(guī)定,要求北京的售樓合同中,必須有小區(qū)周邊包括噪聲水平在內的生活環(huán)境水平指標??梢哉f,在控制噪聲這件事情上,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廣泛的知情權。期待這項政策早日在全國范圍內落地,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本應屬于自己的寧靜。
■資料鏈接
典型的降噪措施
聲屏障
聲屏障是通過材料對聲波進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應來降低噪聲。根據降噪目標值的不同,可采用吸聲式、隔聲式或組合式。通常,3米高的聲屏障,可降低交通噪聲8分貝。由于傳統(tǒng)聲屏障一般由磚塊、混凝土、金屬和玻璃構成,景觀性較差,且容易給人壓抑和單調的感覺。
降噪林帶
降噪林是利用樹林的散射、吸聲作用以及地面吸聲,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研究表明,投射到植物葉片上的聲音,有74%被反射到各個方向,26%被葉片的微微振動所消耗。因此,公路綠化帶可以改變噪聲在空間里的自由傳播,增加對噪聲的吸收。資料顯示,當綠化帶寬度大于10米時,可降低交通噪聲4~5分貝。
低噪聲路面
低噪聲路面又稱多空隙瀝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其他路面結構層上鋪筑一層具有很高空隙率的瀝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有的甚至高達30%。此路面通過加大路面空隙,減少汽車輪胎與地面摩擦后產生壓縮而出現的排氣噪聲,它可降低道路噪聲3~8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