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波,林景宏
(空軍航空大學航空體育系,吉林長春130022)
現代戰(zhàn)機具有高載荷、高增長率及高認知負荷等特點,這要求飛行人員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情景意識和空間定向能力?;A階段飛行學員的空間定向能力訓練主要是以旋梯練習一和固定滾輪練習一訓練為主,其中旋梯練習一制動動作要領為:蹬梯起動,后擺至后上方接近垂直位置時,兩手拉杠,向前進入回環(huán),當回環(huán)至下方稍過垂直位置時迅速下蹲進行制動,旋梯回擺至下方垂直部位時,兩腿用力蹬直,擺至前上方接近垂直位置時,抬頭挺胸,腹部和靠杠向后進入回環(huán)。訓練中以起動開始計時正 (反)方向完成20圈制動后進行反方向20圈旋轉后停止計時,完成時間80 s以內為合格、75 s以內為良好、60 s以內為優(yōu)秀。固定滾輪練習一動作要領為:兩腳站在橫踏板上,綁好保護帶,兩手正握輪柱,臀部右移蹬右腳,右、左手臂依次用力支撐,向右轉動,經倒立位置后右手推環(huán),蹬左腳,臀部移向轉動方向進入右側轉,當輪轉至身體正立稍過垂直位置后,臀部迅速移向轉動的相反方向進行制動,而后再向左側進行側轉。訓練中以一側方向完成20圈制動后進入反方向20圈側轉后停止計時,完成時間60 s以內合格、55 s以內良好、50 s以內優(yōu)秀。提高旋梯和固定滾輪的訓練水平是提高空間定向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中間的制動又是制約旋梯和固定滾輪訓練的重要因素。傳統(tǒng)的制動是當回環(huán)或側轉至下方稍過垂直位置時,迅速下蹲或反方向移臀。但因學員空間定向能力低,空中控制身體的能力弱而無法一次制動進入反向銜接,一般在慣性作用下需要三四次,甚至五次才能制動住;而連續(xù)性制動則是在回環(huán)或側轉至最下方稍過垂直位置后迅速下蹲或反方向移臀,如因旋轉速度過快或慣性大而過最上方垂直位置后,身體迅速恢復直立,再次進行制動。筆者在訓練中采用連續(xù)性制動和傳統(tǒng)制動進行實驗研究,完善其訓練方法,提高其訓練成績,進而提高飛行學員的空間定向能力水平。
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基礎訓練階段106名男學員,分成兩組:實驗組54人,年齡19.32±0.56歲;對照組52人,年齡19.36±0.42歲。訓練時間從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計40學時。
1.2.1 對照實驗法
確定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分成實驗和對照兩組。2012年8月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飛行學員統(tǒng)一進行旋梯和固定滾輪練習一的基礎。通過對旋梯和固定滾輪各8學時的教學與訓練,使學員初步掌握旋梯與固定滾輪的技術動作,并在第8學時進行測試。實驗組從第9學時開始在旋梯與固定滾輪訓練中的制動采用連續(xù)性制動訓練,并在最后一次課進行測試。對照組在旋梯、固定滾輪的訓練中,中間的制動方式自始至終采用傳統(tǒng)制動方式,并在最后一次課進行測試。
1.2.2 數據分析法
對實驗所得的研究對象旋梯和固定滾輪成績數據和結果,利用SPSS13.0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比訓練前,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旋梯與固定滾輪測試,兩組的兩個項目成績經過檢驗P>0.05,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說明實驗組與對照組空間定向能力水平接近,能夠滿足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
2.2.1 對照組訓練前、后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訓練后對照組的旋梯與固定滾輪的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說明傳統(tǒng)空間定向能力訓練手段能夠有效地發(fā)展飛行學員的空間定向能力。
2.2.2 實驗組訓練前、后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訓練后實驗組的旋梯與固定滾輪的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P<0.001,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說明新的訓練手段在旋梯與固定滾輪的訓練中,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能夠更有效地發(fā)展飛行學員的空間定向能力。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訓練前后比較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訓練前后比較
注:1)P <0.01,2)P <0.001,同組訓練前后比較有顯著差異;3)P <0.05,訓練后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
2.2.3 訓練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訓練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旋梯與固定滾輪的成績均值有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組的成績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旋梯與固定滾輪的訓練中,連續(xù)性制動訓練相對于傳統(tǒng)訓練手段起到的效果更為顯著,避免學員因慣性作用而制動幾次才能進入反向銜接,同時連續(xù)性制動提升了學員在空間判斷力和身體操控能力,能夠更加有效地發(fā)展飛行學員空間定向能力。
通過實驗發(fā)現,傳統(tǒng)的制動訓練能夠提高旋梯和固定滾輪練習的訓練水平,并對飛行人員的空間定向能力的提高有著較好作用。但連續(xù)性制動訓練在旋梯和固定滾輪訓練中更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制動方法。傳統(tǒng)制動只是強調了制動時機和方式,未強調一次沒有制動住的后續(xù)方法。而連續(xù)性制動恰恰彌補了因傳統(tǒng)制動方法沒能制動后,要將身體迅速恢復直立后進行再次的制動。這樣能讓學員快速進入反方向旋轉,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員對身體位置的空間判斷力和運動的操控和能力[1],提高學員旋梯和固定滾輪訓練水平,從而提高飛行人員的空間定向能力。
[1]秦劍.航空體育中固定滾輪起動和制動技術運動學研究 [D].遼寧師范大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