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海峽兩岸品德教育的共同路徑

2014-03-05 23:48:29陸軍
中小學德育 2014年2期
關鍵詞:品德教育南通榜樣

陸軍

2013年,中華文化促進會與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了“兩岸人文對話”,江蘇省南通中學(以下簡稱南通中學)承辦了此次活動,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復興中學)校長李珀率教師團隊參加了此次盛會。借此機會,筆者就品德教育問題,與兩校校長及部分老師進行了訪談和交流。從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兩岸在品德教育方面雖然存有差異,但教育路徑的共同性大于差異性,這些共同路徑主要包括文化陶冶、課程勸導、榜樣引領和活動體驗等。

一、文化陶冶

文化一般是指人類發(fā)展進化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識、能力和習慣的總稱。因為文化具有對人類生活的改善功能,所以文化陶冶有利于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學校文化是一種亞文化,是以學校為地理環(huán)境圈,由全體師生員工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校文化對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正如南通中學姚天勇校長所指出的,“學校文化影響學生品德乃至全部的精神價值,學校文化的傳承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具體化過程,學校文化的發(fā)展是豐滿學生人生的道德源泉?!?/p>

南通中學創(chuàng)辦于1909年,創(chuàng)辦人南通籍清末狀元、近代著名實業(yè)家、教育家張謇先生為學校親訂了“誠恒”的校訓?!罢\”者,誠實、誠信、忠實不欺,是為人道德之本;“恒”者,恒定、恒穩(wěn)、始終如一,是讀書做學問之道。簡潔明了的“誠恒”二字,涵蓋了教育之要義和本質,也是學校教育“立人治學”之起點和師生崇德修業(yè)之價值追求。復興中學始建于1945年,由宋美齡女士創(chuàng)建的臺灣婦女聯(lián)合會創(chuàng)辦,臺灣婦女界先進人士捐資興學。學校從“復興幼兒園”開始,逐漸增設了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目前除了幼兒園以外是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校名中的“復興”隱含著復興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的雙重意義。為了能培育出擔當“復興”重任的杰出人才,學校以中華文化中“穩(wěn)、準、高、遠”之精神期勉全體師生追求卓越。學校所倡導的“把書讀好,把人做對”,與南通中學的“誠恒”校訓有幾乎完全相同的涵義。多年來,南通中學和復興中學都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發(fā)揮文化對學生品德的陶冶作用。無論是“誠于做人,恒于學問”,還是“把書讀好,把人做對”,都已經(jīng)分別成為兩所學校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是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同時還體現(xiàn)了學校對校園文化及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精神層面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注重全校師生員工價值追求的共同性,還要加強對校園內(nèi)各個細胞——班級個體的文化建設。所以,兩所學校的老師也都堅持“品德教育不能忘掉班級建設”的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對學生品德教育的積極作用。另外,學校文化具有多元性,兩所學校的校園建筑,包括校園的空間布局、建筑特征以及綠化、雕塑和小品等人文景觀,又都為實現(xiàn)教育功能創(chuàng)設了物質文化環(huán)境,使全校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復興中學的老師們還形象地指出,“奔騰的馬看似壯觀但卻漫無目的”“要成為千里馬,必須系上馬轡”“馬轡是規(guī)矩、是紀律、是方向、是目標、是教養(yǎng)的韁繩”,這又肯定了制度文化對學生品德的教養(yǎng)功能。

二、課程勸導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從與學生品德教育的相關程度看,學校課程包括對學生直接進行價值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教育的課程,如大陸的《思想政治》和臺灣的《公民與社會》;也包括需要通過“超越功能”實施品德教育的課程,如語文、數(shù)學等。無論是與品德教育直接相關還是間接相關,學校教育中的課程都能對品德教育發(fā)揮相應的勸導功能,只是分工有所不同而已。只有通過直接進行品德教育的課程與相關科目的教學及其他德育工作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完成品德教育的任務。

大陸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包括4個必修模塊和6個選修模塊。課程的總目標除了“知道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以外,還包括“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常識;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tài)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臺灣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包括心理、社會與文化、道德與法律、政治與民主生活、經(jīng)濟與永續(xù)發(fā)展等主題。其目的是“為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建立高中生寬廣的國際公民視野及思辨的知能,培養(yǎng)具有普世價值的世界公民素養(yǎng),具體包括“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培養(yǎng)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雖然《思想政治》和《公民與社會》的課程目標有所不同,但由于品德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與教育環(huán)境中習得的,經(jīng)歷著外在準則規(guī)范不斷內(nèi)化和內(nèi)在觀念逐漸外顯的復雜過程。所以兩校老師都認為,直接作用于學生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要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設計觸及學生心靈的問題以及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活動。

除了實施直接作用于品德教育的課程以外,兩所學校還都重視通過其他課程的“超越功能”實施品德教育。老師們都認識到,品德教育“不是某一領域某一科目的事”“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每一個人都要有這樣的觀念才能落實品德教育”。復興中學的李珀校長還特別強調,“語文能與別人建立心橋,是擷取知識充實自己的途徑……所以語文的精通成了教養(yǎng)的中心價值之一?!彼?,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每一學科的教學之中,通過具體學科教學功能的拓展,充分實現(xiàn)學科教學的品德教育功能,是海峽兩岸實施品德教育的必要路徑。

三、榜樣引領

榜樣教育是教育者通過榜樣這一價值載體的人格形象,激勵和引導學習者自我內(nèi)化榜樣的精神品質,生成自我道德人格和創(chuàng)新行為方式的一種教育活動。從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就是通過觀察環(huán)境中他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結果,激發(fā)起內(nèi)在的道德動力,調動主動認知,引起情感共鳴,增強心理認同,并通過言行模仿,促進行為表現(xiàn),最終達到內(nèi)化榜樣所蘊含的精神品質,生成自我的道德人格。由于榜樣有正負兩種形象,為了發(fā)揮正面榜樣對學生品德養(yǎng)成的引領作用,兩所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榜樣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首先是教師自身。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學生直接接觸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不論教師本人的道德修養(yǎng)如何,在學生心目中,他們都被看作是榜樣。正如教育家布魯納所說,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同自己作比較的人物。所以,兩校老師都意識到,“你要孩子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就要早到……身為教育人員,除了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外,這些常規(guī)的要求更是我們不可輕忽的”,并因此做好學生的榜樣。

其次是歷屆校友。校友是在與自己所處的同一個學校學習過的人。雖然學校文化會有發(fā)展和變化,但畢竟有著相同的文化淵源這一“場域”,所以歷屆優(yōu)秀校友對學生都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南通中學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為社會各界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人才,2008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學校時欣然題詞——“百年通中,英才輩出”。學校在科學樓大廳四周懸掛了20位院士校友的照片,在校史館陳列了眾多優(yōu)秀校友的事跡,這不僅是對令人矚目的豐厚辦學業(yè)績和校友資源的呈現(xiàn),更是為學生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榜樣。

第三是身邊同伴。學生身邊的先進人物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或許自身還有一些不足,然而就在他們平凡的事跡中,卻蘊涵著可以升華為啟發(fā)、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的不平凡的精神境界。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曾指出,學生的認知階段和發(fā)展水平與其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關系密切。所以,復興中學的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經(jīng)常采取“獎勵好行為”的方法,及時對那些守規(guī)矩、有好表現(xiàn)的學生給予獎勵,從而為全體學生確立好的典范;南通中學則實施“班級明星”“校園明星”評選機制,幫助學生從身邊找準學習榜樣,發(fā)揮同伴榜樣的引領功能。

四、活動體驗

體驗教育一般是指使教育對象在實踐中認知、明理和發(fā)展的過程,包括實踐行為和內(nèi)心體驗兩個層次。其中,實踐行為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動態(tài)過程,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內(nèi)心體驗是在實踐行為的基礎上所發(fā)生的內(nèi)化、升華的心理過程,它要求受教育者用“心”體驗和用“心”感悟,從而把教育要求內(nèi)化為品質并外顯為行為。以體驗為基礎的品德教育,就是要把品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來考察和描述,讓品德教育真正回歸生活,通過學生的感知體驗進行實施,最終達成預期的教育效果。

學校教育中狹義課程以外的體驗主要來源于活動課程。以德育為目的的活動課程,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利用校內(nèi)外教育資源,開展一系列活動,增進學生的道德認識和實踐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在系列活動中,由于學校儀式教育具有議題的針對性和議程的程序性、年齡的層次性和對象的集體性、氣氛的莊嚴性和頻率的重復性等特征,所以,儀式教育在兩所學校的德育活動課程中都占有極大的比重。如南通中學的高一新生向國旗宣誓儀式、高二青年志愿者交接儀式、高三18歲成人儀式和畢業(yè)典禮;復興中學的六年級升七年級的成年禮——初中新生訓練、九年級升十年級的成年禮——高中新生卡內(nèi)基訓練、十二年級升大學的成年禮——攀登3886米雪山等。這些儀式或以盛大的場面,或以肅穆的氣氛,或以澎湃的激情讓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強烈的震撼。儀式對學生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營造特殊的教育氛圍,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熱情;二是憑借美的教育形式,表達內(nèi)隱的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觀念,從而顯化內(nèi)隱的教育要求,對學生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力。

除了儀式之外,南通中學還在廣泛開展評選“每月一星”基礎上,每年評選一次“校園十大明星”;還有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以及精品課程進社區(qū)和眾多的社團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層層遞進系列化,塊塊相連一體化,使學生得到持久的心靈震撼,產(chǎn)生恒遠的記憶,從而“在大腦皮質留下‘深痕”,形成“揮之不去的恒久記憶”,這就是南通中學的“難忘教育”。復興中學也非常重視通過活動體驗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每學期,學校的英研中心、探索體驗中心、體育發(fā)展中心和人文藝術中心,都會針對教學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從中獲得相應的精神體驗和品德成長。

文化陶冶、課程勸導、榜樣引領和活動體驗,是學生品德教育的主要路徑。而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水磨的功夫”。正如一位學者所說,“道德生長永遠是一個過程?!币虼?,對于教師來說,“或許學生不聽話我們常常會生氣,或許家長不支持我們偶爾會泄氣,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我們永遠不放棄”。我們要永續(xù)探索學生品德教育的規(guī)律,不斷為社會造就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和棟梁之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中學江蘇南通 226001)

責任編輯 毛偉娜

猜你喜歡
品德教育南通榜樣
通過家園共育提升幼兒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家長(2023年2期)2023-03-14 06:53:52
藍印花布:南通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
華人時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4
非遺南通
華人時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6
南通職業(yè)
紡織報告(2020年9期)2020-12-18 06:12:10
注重培養(yǎng)體系構建 提升品德教育質量——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品德教育實踐策略
南通中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國船檢(2017年3期)2017-05-18 11:33:12
圖畫故事書對兒童品德教育有積極作用
中國德育(2017年5期)2017-03-29 08:27:50
中小學生品德教育分類指導探究
榜樣
榜樣
霍州市| 广灵县| 奉化市| 浮梁县| 文水县| 肥乡县| 汽车| 彝良县| 信宜市| 公主岭市| 刚察县| 东莞市| 临汾市| 长宁区| 井冈山市| 思茅市| 内丘县| 通州市| 分宜县| 大冶市| 上思县| 饶平县| 崇义县| 闻喜县| 铁岭县| 灌南县| 西宁市| 宜宾市| 齐河县| 新乐市| 筠连县| 泰兴市| 德阳市| 连江县| 拜城县| 湖州市| 龙陵县| 信阳市| 原阳县| 西平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