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生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保ā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然而,審視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令人擔憂。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考試重筆試、輕口頭,導致教師不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為此,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
一、運用注意策略,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
學習離不開注意,傾聽更需要集中注意。小學生的注意因年齡小,不易保持。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采用生動活潑、新穎有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無意注意,進而保持良好的有意注意。課堂上,教師應把枯燥、簡單的文本內容融于鮮美的圖畫或實物展示中,創(chuàng)設活潑有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仔細聆聽同學的說話,用眼神、微笑等神態(tài)表達自己的注意,并且做到邊聽邊思考,適時提出自己的疑問,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傾聽能力。
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我是“小小推銷員”》口語交際課時,教師收集兒童喜歡的“商品”,如創(chuàng)意暴走鞋、自動滑板車、小小機器人等,并拍成多彩的照片,課上用多媒體出示,或者把學生課前準備的較為新奇、特殊的“商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由于這些“商品”都是孩子們酷愛的東西,所以一展出,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引發(fā)孩子們對這些“商品”的喜愛和注意。孩子們沉浸于琳瑯滿目的商展中,是那么的開心,神情是那么的專注,聽同學介紹的時候,個個眼睛盯著畫面或展品,興致勃勃、用心細聽。這樣,學生既聽清了該“商品”的名稱、主要特點和用途等,也學習了怎樣介紹一件物品。隨后,教師再作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傾聽的基本方略,即凝聚注意,抓住別人說話的主要內容,聽清大意;突出把握別人所說的重點部分及所要表達的主題或含義,思考自己還想知道的問題,以便適時向說話者提出質疑。
二、運用言語組織策略,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目前小學生口語表達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缺乏條理、詞不達意。而言語組織策略,就是讓學生對零碎的思維和凌亂的言辭進行組織編碼,在頭腦中梳理成條理清楚、用詞準確、重點突出的表述提綱,進而完整表達出來。
如人教版五年級《聊聊熱門話題》的教學,可以結合當今最熱話題:“中國夢—我的夢”,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進行大膽地想夢、話夢、追夢、筑夢。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你的夢是什么夢?怎樣實現這個夢?從哪些方面把你的夢表述清楚?課中,指導學生運用言語組織策略,以擬提綱、想重點詞的方法對自己要表達的“夢”作簡要準備,然后在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介紹。由于準備充分、方法得當,孩子們夢想神奇。有的夢——長大成為醫(y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有的夢——立志當科學家,探索無窮奧秘;有的夢——希望卸下沉重的書包,享受童年的快樂;有的夢——立足現實,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所有這些“夢”的表達,都能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有的還富有創(chuàng)意。
當然,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也會遇到學生因為急于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這時,老師要提醒學生不要著急,細細思考,步步梳理,慢慢說清;同時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其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說出來。例如學習《猜猜我有多愛你》的圖畫故事時,教師依據“孩子總喜歡和別人比較”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首先比較一下小兔子說的“我好愛你”與大兔子說的“我更愛你”的不同意思,進而理解小兔子每次表達的愛,大兔子都更多一些。理清小兔子想盡辦法從用各種身體動作,到用看得見的景物,再到想象的事物一次比一次更多、更深、更遠的愛意描述層次,而大兔子每一次都用自己的智慧多出了一倍的愛。通過老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幫助學生厘清表達的層次,切實讓學生在表述時做到思路清晰、話語清楚,口語表達的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三、運用情智策略,培養(yǎng)學生應對能力
情智策略就是依據兒童情感智商品質(即人在情緒、情感、意志和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進行學習調控,以達最佳效果的方略。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這一策略對培養(yǎng)學生在人與人的交際中的應對能力有著積極作用??谡Z交際的應對能力需要智力的支持,但更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幫助。眾所周知,性格內向的人口語表達能力比性格活潑的人遜色許多,從這種意義上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且,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一個人的成功將更大程度依靠情商的支撐。因此,口語交際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善于“察言觀色”“左右逢源”,避免“人云亦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現象,不斷把話題引向深入。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組《珍惜資源》的口語交際課,在學生明確了珍惜資源的重要性,懂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創(chuàng)全國生態(tài)縣”活動的開展,組織學生聯系生活、走向社會,參觀污水處理廠、世紀生態(tài)林等地,采訪相關的管理人員。學生與這些“陌生的叔叔阿姨”交談,既需增強膽量、沉著應對,也要說話得體、文明禮貌,還要能根據對方的介紹情況,提出自己的新問題,不斷深化交際活動。在真正的交際實踐中,學生的應對能力切實得到提高。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與大自然接觸,與社會接觸,引導他們與周圍的人經常溝通,把想說的話盡情說出來。如:在家里與家人交流,應對家長的問話;在學校主動與老師交流,隨機應對老師的話語;出門問路、商店購物、打電話等與他人互動交流。教師還可利用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開展靈活多樣的交際活動。在多形式的口語交際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升學生的應對能力。
總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精心引導和培育。同時,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使教學策略的運用常用常新,使口語交際教學既得力于課內學習策略的運用,又得助于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的拓展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應對,真正感受口語交際的快樂和幸福。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師范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