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寶應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800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周玲
寶應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800
目的分析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肺炎新生兒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性化護理。結(jié)果觀察組體溫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胸片改善總有效率83.3%高于對照組60.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中的應用,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zhì)量,縮短患兒體溫恢復時間,降低肺炎復發(fā)率,提高胸片改善率。
人性化護理模式;新生兒;肺炎;應用效果
新生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進展快的臨床特點。新生兒肺炎主要分為感染性肺炎與吸入性肺炎兩大類,其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咳嗽和呼吸困難等,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臨床研究表明,在新生兒肺炎的治療中,輔以科學合理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新生兒肺炎治愈率,縮短患兒病程,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1]。筆者就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次抽樣患兒為2012年1~12月在我院就診的新生兒肺炎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按入院時間以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胎齡0~24天,平均為(12.6±1.2)天,體重為(2.8±1.1)kg。觀察組男21例,女9例,胎齡為0~25天,平均為(12.8±1.1)天,體重為(2.7±1.0)kg。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除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干預外,在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1)心理護理,新生兒肺炎患兒往往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哭鬧不止,此時護理人員用溫柔的語氣,輕柔的動作安撫患兒,使患兒通過護理人員輕柔的語氣和溫柔的動作感受到安全感,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2)注意保溫,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暖箱的溫度,使患兒的體溫保持在36.4℃~37.5℃。暖箱中使用“U”型鳥巢式圈,讓患兒躺在U型圈上,像躺在類似子宮的鳥巢中,小手小腿也像碰到媽媽的子宮壁一樣舒適、安全。(3)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護理人員需定期對患兒的呼吸道通暢情況進行檢查,使用柔軟較細的吸痰管給患兒及時的進行吸痰,確?;純旱暮粑罆惩?。為了使患兒的痰液更好的稀釋、吸出,每天給予患兒4~5次的霧化吸入,每次霧化吸入的時間以15~20 min為宜,同時在霧化液中加入合理的抗生素和抗炎藥物。(4)指導患兒家長進行合理喂養(yǎng),按需哺乳,使患兒獲得生理上最大的滿足,從而保持愉快的情緒[2]。(5)每次沐浴后,給予患兒全身撫觸,鼓勵爸爸媽媽給予患兒全身撫摸,避免“皮膚饑渴”。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觀察得到的數(shù)據(jù)全部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時間和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研究觀察所得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時間和復發(fā)率比較
2.2 兩組患兒胸片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胸片改善總有效率為83.0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6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臨床研究觀察所得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胸片改善情況比較
在許多人看來,新生兒除了吃、睡、哭外,沒有其他的行為能力和心理活動,但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新生兒具有令人驚奇的行為能力和神秘多變的心靈世界,需要進行心理護理。人性化護理模式指的是將各種專業(yè)的護理知識融合到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中,全面提升護理質(zhì)量。實踐證明,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豐富的營養(yǎng);充足的睡眠,能夠讓人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從而提高抵抗力。
新生兒肺炎具有病情復雜、病情進展較快等特點。這就對肺炎新生兒的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治療性護理很難滿足這一需求。筆者在本次研究中,將人性化護理應用到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臨床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表明,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zhì)量,縮短患兒體溫恢復時間,降低肺炎復發(fā)率,提高胸片改善率[3]。
[1]趙明. 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311-312.
[2]周旭.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2,33(5):912.
[3]王文麗.新生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19):124.
The Nursing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on Neonatal Pneumonia
ZHOU Ling, Baoying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225800, China
Objective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mode in neonatal pneumonia.Methods100 cases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selected, random poin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each. Contrast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humanized nursing.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hest radiographs improve 82.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83.3%, 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eonatal pneumoni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shorten the children with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pneumonia, improve the sternum period.
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 The newborn; Pneumonia, Application effect
R473.72
B
1674-9308(2014)08-0096-02
10.3969/J.ISSN. 1674-9308.2014.0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