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著名教育家肯尼基·胡德認為“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語文教學是語言感覺和語言運用智慧的習得,是用教師的教學智慧喚醒和點化學生的語言悟性和靈性的修煉場所,師生對話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成了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課堂理答是實現(xiàn)高效課程的手段,教師對學生回答的一次智慧理答,往往比教師精心設計的一個提問更重要。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理答策略。
一.尊重學生,多用激勵性理答
離開了尊重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關心和賞識。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互相尊重的關系。通過師生平等、真誠的交流與對話,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地學習和思考,才能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成長。教師要尊重學生,就要重視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多用激勵性理答,愛護學生的質(zhì)疑、探究精神。比如鼓勵學生:“是不是沒有想好?請你坐下來想一想,我相信待會兒你一定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苯處煹挠行Ю泶?,很可能深刻地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
比如學習北師大三年級《田忌賽馬》課文學習時,故事的生動與比賽的曲折吸引到了學生。有學生問:“什么是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呢?雙方同樣的馬匹,為什么只調(diào)換了一下馬的出場順序,就可以轉(zhuǎn)敗為勝呢?”學生學習最忌就是囫圇吞棗、迷信書本,理所當然地接受課本所表達的一切,教師并沒有忽視這個問題對揭示整篇文章中心意蘊的意義,而是充分抓住這個問題顯現(xiàn)時機?!斑@位同學閱讀很認真,想得很細,非常好。我們一起來想想這位同學提出的疑問。第一層疑問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各自的特點是什么?是憑借什么標準來區(qū)分的?第二層疑問按照常規(guī)的比賽方法田忌方自認不能贏,但是調(diào)換馬的出場順序后就轉(zhuǎn)敗為勝,這其中有什么門道呢?”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回應了這名學生的疑問,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故事背后的競賽規(guī)則與主要人物田忌的突出智慧,通過體驗和感悟,挖掘了課文文本的內(nèi)涵,拓寬了學生看待事務的視野。
二.否定回應,妙用發(fā)展性理答
當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時,我們要及時地給予否定,把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在否定理答時,我們的態(tài)度要誠懇,語氣要委婉,要照顧學生的自尊心。
當學生的回答明確偏題或者出現(xiàn)還沒理清頭緒的無序回答時,教師可以通過修正式評價把學生的對話納入正確的軌道??梢詫λf:“你的想法很獨特,如果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你怎么看這個問題呢?”然后教師可以降低要求,放手研究,讓學生在教師親和的態(tài)度,寬容的胸懷,細心的理答中不斷發(fā)展。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我們當然要以鼓勵、表揚為主,但該否定時一定要提出,否則會影響小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但在糾錯時,要用發(fā)展性語言進行理答,比如:“同學們都認真思考了問題,教師感到很高興。”“沒有答對的同學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這樣的努力學習的積極性,總有答對的時候?!边@種激勵性的理答語言,學生怎么能不受到鼓舞,不產(chǎn)生學下去的愿望呢?
三.提高技能,彰顯理答智慧
教師理答的語言要多樣化。教師正確、恰當?shù)睦泶鹉芗顚W生積極思維,但長期使用一種方法,比如有的教師課堂上的理答就這么幾種:“不錯!”“很好!”“你說的對!”“你說得真好!”學生聽多了就會毫無感覺,就失去了理答的作用。就像我們與人日常交流一樣,我們總會有新的感觸與對白,教師開展與學生之間人性化的、真摯的對話就不會固化于單一的語言與思維,教師理答的語言會經(jīng)常多樣,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攻心”為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庇纱丝梢?,無論什么樣的理答都必須動情,教師的理答要富有感情。教師的理答要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能夠真正觸動到學生,才能通過對話實現(xiàn)學生從思想到行為的真正轉(zhuǎn)變。
課堂理答是一門藝術,它充滿智慧、情感、技巧,它能引領學生走出理解的誤區(qū),它能提煉一節(jié)課的課眼,也能給課堂帶來精彩而有效的生成。教師要在課堂上認真地傾聽,審慎地提問,尊重每個孩子的發(fā)言,巧妙有效地理答,一定會產(chǎn)生思維碰撞、精彩紛呈的課堂。有效的課堂理答,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有效評價,我們教師應充分發(fā)掘并利用這一評價工具,讓我們精彩的理答使課堂變得更精彩,使學生變得更自信。
洪志雄,教師,現(xiàn)居福建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