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先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工程施工的機械化作業(yè)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施工機械的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工程施工機械管理的科學化有利于企業(yè)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提高企業(yè)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施工經營市場的開發(fā)。本文對于工程施工機械的合理選擇配備以及如何實現(xiàn)經濟化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施工 機械 選配 管理
機械的大量使用在工程施工中越來越普遍,正確使用工程機械促進了工程三大目標的優(yōu)化,加快了工程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提高工程質量。在工程施工中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機械,他們的作用和性能不同,同時工程施工項目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差異,由于施工要求和條件的不同對于機械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如何根據(jù)實際的項目施工要求合理的選擇和配置施工機械,實現(xiàn)對工程三大目標的優(yōu)化就成了施工企業(yè)有待解決的問題。
1 施工機械最佳選配
1.1 經濟性 經濟性是指使用施工機械的成本和工程項目整個造價的比值。使用不同的施工機械帶來的經濟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大型機械的固定費用相對較高,然而其單位工程量成本較低并且機械的高效率還可以帶來其他經濟效益;小型機械所需固定費用相對較少但單位工程量成本較高,因此選用什么樣的機械應該結合工程的具體特點,綜合參考機械所需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等要素決定。
1.2 適用性 適用性也就是考慮到項目的一次性以及差異化的因素,機械的選擇和配置需要適應項目的真實需要,實現(xiàn)機械效益的最大化。機械本身的性能和效果是適應性首要考慮的因素,堅決杜絕因機械的能力不足導致工期延誤或者因為機械能力太強造成使用率低下的現(xiàn)象。工作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則是次要的考慮因素。
1.3 技術先進性 技術的先進性包括了機械設備是否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和當下的新工藝以及機械的設備。該條規(guī)則要求盡量選擇那些技術先進的施工機械,進而充分利用其高效、可靠和低消耗的優(yōu)勢。當然也要兼顧經濟性的要求,先進性更多考慮的是實用的要求,但不能因此脫離項目的實際情況一味追求技術上的領先。
1.4 安全可靠性 安全可靠性是指機械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安全、無故障的完成要求的運行和行駛能力。具體還包括了機械本身的機械精度和準確度穩(wěn)定性、零件本身的安全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時機械的故障間隔,出現(xiàn)故障的頻率以及可利用率等指標都是在選擇機械時需要考慮的。
1.5 通用性和專用性 根據(jù)項目的施工條件,合理地選擇配置施工機械才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進度。因此對于施工機械的通用性和專用性必須慎重考慮。通用性較強的機械功能較多,可以代替其他的施工機械,也有利于簡化工序,減少場地的使用,增強機械利用范圍,方便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和維護,提高機械的使用率。專業(yè)的施工機械優(yōu)點在于作業(yè)的質量可靠,生產效率較高,所以某些具有特殊要求或者工程量較大的項目更適合專用性強的施工機械。
2 施工機械管理的問題
2.1 沒有長遠計劃 在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更多關注的是工程施工的進度、成本和質量。為了使短期效益最大化,機械設備的使用一般都是高負荷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施工過程中經常加班和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尤其是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對于機械的維護和保養(yǎng)做的不到位。這樣長期使用,且維護不好,不僅會影響機械的使用壽命,而且也會降低工作效率。更有甚者,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機械產生了故障特別是某些大型機械發(fā)生故障,需要花費高額的維修費用但項目部并不愿意承擔,如此就造成機械的使用狀況不斷地惡化。
2.2 機械設備配套性差 在組建施工項目部時,所需的機械設備大部分是從其他項目部臨時抽調的。這樣的設備一般來講技術狀態(tài)不好,勉強可以滿足施工的需要,一旦投入使用,這樣的機械設備,對于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同時這樣的機械設備配套性較差,彼此的合作也就達不到預想的要求,在施工中容易出現(xiàn)故障,直接影響著工程施工成本攤銷及經濟效益。因此,在路橋工程施工中必須解決機械設備不配套、專業(yè)設備缺乏等問題。
2.3 管理存在漏洞 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的管理人員和相關的技術人員對于機械的使用并不一致,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時間上經常產生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管理維護會讓位給使用人員,造成機械管理喪失應有的作用,相關的制度也就沒有人去遵守和實施,甚至現(xiàn)場施工技術人員盲目追求“多快好省”,造成設備配置過剩、高成本低效率及超負荷運轉等。
隨著施工技術的革新,對于專業(yè)性強的施工設備,不能適時的依據(jù)施工技術的更新方向,結合市場需求及施工環(huán)境對專業(yè)化施工設備進行適當改造,造成專業(yè)化施工設備閑置率較高,甚至面臨報廢停用。
3 實施經濟化管理的策略
3.1 加強前期的管理工作 成立施工項目部初期,必須建立科學完整的設備管理組織機構,根據(jù)施工前期的工程進度計劃安排及時編報施工設備組織方案,主要包括:明確機械的種類以及數(shù)量,合理的做好機械總量的控制,做好進出場計劃,對于機械的技術狀態(tài)進行調查,嚴格杜絕不合格機械。安排合適的人選幫助廠商或租賃市場合格供方做好機械出廠或出租的準備,對于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使他們熟悉操作的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進行,隨時查看機械的技術狀態(tài),及時的進行維護,防止故障發(fā)生,并做好登記工作。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工程設備科需要完善對于設備的管理網(wǎng)絡,完善做好相關的設備檔案,掌握相關的技術資料以及機務記錄,明確各自的管理責任。對于規(guī)章制度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定期的對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抽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地解決。對于發(fā)現(xiàn)的違章操作嚴格處理,禁止有隱患的設備進行作業(yè)或帶“病”操作。
3.3 加大施工現(xiàn)場管理力度 施工過程中,“施工壓倒一切”的錯誤想法在很多施工單位都會出現(xiàn),機械的價值就是為施工提供最大的便利和保障。但是我們不應該只是依靠機械來提高工程的進度,“重使用輕保養(yǎng)”的思想對于機械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相關的人員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要時要強制操作人員對機械進行定期的保養(yǎng)和維護,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人員也要考慮大局著眼于長遠利益,做好設備的管理工作。endprint
3.4 有效組織施工設備 項目部設備管理部門要依據(jù)項目施工實際情況安排好組織計劃,明確使用機械的數(shù)量、類型,合理安排機械的進出場計劃并及時的上報,實現(xiàn)施工設備的可控管理和有效組織,以達到降低施工設備成本,踐行精細化創(chuàng)效的目的。協(xié)調機械到施工現(xiàn)場,掌握機械的使用狀況和技術要求,做好機械的調轉工作,為項目的進展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3.5 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 做好維護、保養(yǎng)和調試工作。對于施工現(xiàn)場的全部機械設備開展全面檢查驗收工作,要求相關人員對設備進行保養(yǎng),包括增加潤滑脂、查看油品的污染程度、進行三濾檢查、緊固螺栓等。對于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制定檢修計劃并上報執(zhí)行。項目部要做好詳細的計劃,做好組織工作,設備調轉工作要合理。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范,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結合機械的狀況開展作業(yè),隨時了解觀察機械的運轉狀態(tài),對于發(fā)現(xiàn)的隱患及時上報,杜絕低級的操作失誤。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項目部對于機械管理的規(guī)定,避免人為的對機械造成傷害。
3.6 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因為科學技術在不斷地前進,一些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不斷地出現(xiàn)。工程機械也在不斷地完善。種類越來越多,結構越來越復雜。因此對于相關的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對于目前的操作人員來說只是明白機械的機構、性能和工作原理,知道如何操作是遠遠不夠的,相關人員要具備對于工程機械故障的診斷和排除能力。
4 結論
目前,對于施工機械的現(xiàn)場管理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缺陷。不同的施工現(xiàn)場特點不盡相同,任務性質也不一樣,所使用的工程機械明顯不同。因此,怎樣才可以管理好工程施工機械,提高機械的管理和使用能力值得我們去思考探討。
參考文獻:
[1]夏瑩.公路施工機械的使用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10).
[2]朱鵬云,劉頎楠.路橋施工機械經濟化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16).
[3]徐恒毅,葛均遠.加強公路施工管理的幾點思考[J].科技咨詢導報,2007(19).
[4]郭偉,李慧鵬.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5).
[5]尚迪.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探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0(03).
作者簡介:于冬(1987-),男,湖南長沙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設備管理(工程機械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