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 徐麗沙
(河北金融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權力”之我見
劉 慧 徐麗沙
(河北金融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對權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時代,然而學者們對權力的理解各有不同。筆者列舉了關于權力定義的三種具有代表性觀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權力 能力說 因果說 關系說
傳統(tǒng)上來講,權力被認為是一種能夠使他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有權力的人能夠克服阻礙讓他人按照自己的吩咐、命令去行事(Dean Tjosvold and Mary M.Tjosvold,1995:118)。諸多學者已經(jīng)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對權力進行過定義。然而,準確全面地定義權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下文將列舉國內外關于權力的主要看法。
1.能力說。能力說的基本觀點是權力是一個人或一個群體能夠利用自己的權力強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亞里士多德則被認為是支持能力說的第一人,他明確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在中國古代,孟子也曾經(jīng)提出過類似的觀點。在支持能力說的學者中,美國學者托馬斯·戴伊可謂是一代表,他指出權力“不過是擔任某種職務的人在作決定時所具有的能力或潛力”。在1993年他又表示權力是一種能夠影響其他人行為的能力,無論是通過真實獎勵與懲罰的措施還是威脅的方法??梢姡芰φf強調權力是某人或某群體的一種能力。
2.因果說。因果說即將全力看做一種因果關系。在支持因果說的學者中,Dahl(1957:203)認為“A相對B于來說擁有權力,意味著A能夠讓B做他不愿做的事”。十幾年之后,關于“權力”Lukes(1974:23)提出了更為全面的說明,他指出“A通過自己所擁有的權力不僅能夠使B做其不想做的事,而且能夠影響、塑造或者決定其需要”。他認為權力不僅是制約人類活動的形式,而且能夠使活動成為可能,雖然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
3.關系說。關系說由霍布斯最早提出。他認為,權力即是一種發(fā)生在行動者和行動對象間的因果關系,“行動者的權力和有效的動因是一回事”。(米勒,1992:595)《不列顛百科全書》持有的觀點相同,即把權力定義為“一個人或許多人的行為是另一個人或其他許多人的行為發(fā)生改變的一種關系”(盧少華,徐萬珉,1989:19)。對于???,權力被看成是“各種力量關系,多形態(tài)的,流動性的場”,它不被某個人獨占,而是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人類關系中。
4.“權力”之我見。筆者認為要為“權力”下定義,需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第一,權力包含兩個最基本元素,即主體與客體。而主體與客體的區(qū)分并不是絕對的,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動態(tài)的,但是由于社會地位、個人特點、種族、宗教等因素的影響,主體與客體并沒有處于同一水平線。第二,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控制客體,而且能夠引起客體行為或活動的改變,但其基礎是符合社會的需要。第三,權力存在于社會關系中,如合作、服從、沖突(cooperation,compliance, and conflict(in short 3Cs))。
當代中國選舉產(chǎn)生了以習近平主席為中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習近平主席以及整個領導集體作為主體與人民大眾處在一種合作的社會關系中,在領導集體的帶領和影響下,人民大眾進行生產(chǎn)生活,兩者和諧共處、共同發(fā)展,為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共同奮斗目標而努力、拼搏。處于合作關系中的權勢關系一方面可以對各自的發(fā)展起到促進和監(jiān)督的作用,此外,這種權勢關系有利于推動兩者的共同發(fā)展,因為彼此的目標的一致性。同時人民大眾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服從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在其正確方針的指導下進行各自的生產(chǎn)生活。人民大眾之于中央領導集體的關系在一定層面是服從關系。此種服從是為了更好地合作,實現(xiàn)中央和人民的中國夢。處于沖突關系中的權勢關系在不同社會階層中存在,當雙方的利益得不到很好協(xié)調時,沖突、矛盾就會隨之產(chǎn)生。
總而言之,權力是存在于合作、服從和沖突三種社會關系之中,處于高層面的權力主體影響、控制處于低層面的權力客體,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
權力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被提及次數(shù)較多的詞眼,其影響相對廣泛。在社會語言學中,權力一詞也有其顯著作用,權力可以改變人們關于稱謂語的使用,可以對合作原則的遵守產(chǎn)生影響,同時能夠在外文文獻翻譯等方面發(fā)揮作用。關于“權力”一詞的研究可進一步加深和拓展,不斷挖掘其社會效力。
[1]Dahl,R.The concept of power[J].Behavioral Science,1957(2): 201-215.
[2]Dean Tjosvold,Mary M.Tjosvold.Psychology for leaders:using motivation,conflict,and power to manage more effectively[J].John Wiley&Sons,Inc,1995.
[3]Lukes,S.Power:A racial view[M].London:Macmillan,1974.
[4]Thomas,R.D.Power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3.
[5]托馬斯·戴伊.誰掌管美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
[6]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7]盧少華,徐萬珉.權力社會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