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歷史:西漢人吸煙嗎
文/安宏宇
近閱某報所載《煙草述異》一文,說西漢人已吸煙草了,論據(jù)為西漢劉向之事,原文如下:“《劉向別傳》更載:劉向夜誦、黃衣老人叩門而入,‘吹杖頭煙而授之天書。由是觀之,這煙和煙竿,早在西漢時期已經(jīng)有了,中國人之發(fā)現(xiàn)煙和吸(原注:吹之令人吸)煙,也有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惫P者認(rèn)為此說非是,所引劉向事根本與煙草無干。
劉向此事見于晉王嘉《拾遺記》卷六:“漢劉向校書天祿閣,夜默誦,有老父仗藜(拄著藜杖)以進,吹杖端,燭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輿圖之牒以授焉,向請問姓名。云‘太乙之精?!痹獰o名氏《三輔黃圖·閣部》亦載有此事:“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深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倚)青藜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燃),因以見向,授《五行洪范》之文?!笨梢娎先怂紴椤稗肌?,其“煙”乃藜燃燒后所冒之煙,與煙草和吸煙毫無關(guān)系。
這“藜”又是何物呢?藜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稱“灰菜”、“灰藿”,莖高數(shù)尺,嫩葉可食,老莖質(zhì)輕而堅韌,可為杖,藜燃燒時光亮耐久,可當(dāng)燭用。劉向此事遂被后人用為夜讀、勤學(xué)的典故,稱為“燃藜”或“藜火”,例如:《紅樓夢》第五回載:寶玉隨賈母等至寧國府賞梅花,中午欲小休,“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nèi)間,寶玉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故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也不看系何人所畫,心中便有些不快?!保▽氂袼爻2幌沧x書,所以看了劉向夜讀的《燃藜圖》,心里當(dāng)然不大高興。)又如:明李東陽《劉太宰入閣后省墓》詩云:“天祿閣中藜火動,相州堂上錦衣歸?!币嗫勺C明這“燃藜”與“藜火”同煙草和吸煙無干。
綜上所述,可知西漢劉向夜讀時,老人所燃者為藜,而非煙草,因此所謂的西漢人已吸煙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李姓唐朝禁食鯉魚
文/鄧晨曦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政權(quán)最多,稱帝稱王者達60多人,所以李姓聲威顯赫。但也正因為如此,給老百姓也帶來很多麻煩。
根據(jù)《酉陽雜俎》記載,由于李姓是國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鯉魚的,抓到鯉魚以后,必須放掉,如果膽敢販賣鯉魚,重打60大板。
這個禁忌還算是比較高雅的,還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叫什么?李虎。所以,老虎當(dāng)然是不許吃的,當(dāng)然一般也吃不著。這還不算,還不許人說“虎”字,得用別的字代替。哪個字呢?馬。這個“馬”字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個過去咱們都常用的物件——馬桶。
其實早在漢朝的時候,馬桶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只不過一直以來不叫“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于要避諱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馬子了。再到了后來,這物件又改叫馬桶。你看,李姓的威風(fēng),甚至改變了我們的風(fēng)俗習(xí)慣。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文/童史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茍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茍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zhàn)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fā)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zhàn)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zhàn)。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fēng)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后,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逼堃灾а裕谑歉锌f:“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fā)展、結(jié)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后才向上報告?,F(xiàn)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