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第十三中學 李桂花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旨在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與學習興趣,在實施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與動力,促進學生體驗作為學習主人的地位與價值是教師實踐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筆者在設計“免疫調節(jié)”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在貫徹以上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還以當代建構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免疫學知識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多,所以在本節(jié)教學設計中利用了大量的生活實例和病例,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
免疫調節(jié)內容在義務教育教材中就已經涉及,免疫學的相關知識,學生也已經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有所了解。本節(jié)課教師的任務是要結合學生已有的認識,讓學生從生物學角度作科學的了解,更注重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領、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參與、實踐的機會,讓微觀的細胞免疫過程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并注重生生互動學習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突出個性化學習和合作學習,讓有目的、有步驟的自主學習活動在每個學生身上得到體現(xiàn)。
片斷一:新聞快遞,情境導入。
教師活動:課件展示新聞和圖片“中新社巴黎8月10日電日內瓦消息: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結束?!庇纱颂岢錾钪械臒衢T話題:你當時接種甲流疫苗了嗎?普通流感疫苗能預防甲流嗎?在同一場疾病面前,為什么有的人能一直健康地學習、生活,有的人卻不能幸免?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嘗試作答。
[評析]以“甲流”為切入點,在學生的現(xiàn)身說法中自然地導入新課;并且在后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都用甲流病例貫穿起來,學生一直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覺得興趣盎然。
片斷二:生活實例,分析探究。
師:你能舉出哪些生活實例來說明我們人體具有免疫功能?
生1:皮膚燒傷病人很容易感染。
生2:小傷口不用治療,有時流膿后可自愈。
生3:在野外被蚊蟲叮咬的疙瘩或小傷口用唾液涂抹能減輕癥狀。
生4:眼睛進了小飛蟲,馬上流出眼淚等。
生5:打疫苗能預防疾病。
教師引導學生對大家舉出的實例資料進行甄別和分類,初步了解免疫系統(tǒng)防衛(wèi)功能及三道防線的存在,師生共同分類,初步生成:第一道防線的組成——皮膚和粘膜;第二道防線的組成——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
[評析]借鑒“頭腦風暴”理論,提出開放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自由思考,給出多種多樣的答案,既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又突出了知識的主動建構與生成。
片斷三:角色扮演,互動生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帶著如下2個問題觀看興趣小組同學課前預習并排演的細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動:哪些免疫細胞參與了細胞免疫的過程?這些細胞依次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興趣小組學生進行細胞免疫的角色扮演,其他學生觀看、思考、質疑,初步了解細胞免疫的過程。
細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動實錄:
病毒扮演者集體出場:(臺詞)我們就是那些隨著唾液被噴出的甲流病毒。
病毒甲:我落到了小男孩臉上,無奈他的皮膚完好無損,我是沒法進入他體內了,一會兒太陽的紫外線就能讓我死翹翹吧?。ú《炯紫屡_)
病毒乙:我鉆進了小男孩的鼻孔,可他的鼻粘膜和鼻毛阻擋著我,看來我要想繼續(xù)深入也難??!找不到“下家”——我的宿主細胞,我也將命不久矣?。ú《疽蚁屡_)
病毒丙:我和這剩下的兄弟挺走運,我們已經穿越小男孩的鼻腔和上呼吸道,躲過了呼吸道粘膜上纖毛的清掃,伺機進入了肺部毛細血管。
病毒丁:可是我和另外幾個哥們兒一進入血液就馬上被吞噬細胞發(fā)現(xiàn)了……
吞噬細胞出場:對,雖然我不認識他們到底是哪種病毒,但我知道他們不是什么好東西,想讓我的小主人生病可沒那么容易,于是,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毫不留情地把這些病毒吞噬到肚子里。
(吞噬細胞將病毒丁抱住,表示將病毒丁吞噬,將預先藏在病毒丁口袋里的帽子戴在吞噬細胞的頭上,表示將抗原暴露出來)
病毒丙:我是最幸運的了,還沒等吞噬細胞發(fā)現(xiàn)我,我就鉆進了能讓我繁衍生息的宿主細胞里,(宿主細胞,也就是靶細胞,上場)就是他!(走向剛上場的宿主細胞,并藏在宿主細胞的雙臂之間,此后病毒丙一直與宿主細胞在一起)
靶細胞:我就是這可惡的抗原——甲流病毒的藏身、繁衍之地——一個可憐的肺泡細胞,哎,這猖狂的病毒繁殖那么快,我還活得了嗎?
吞噬細胞:(走過來安慰宿主細胞)別怕,別怕,你看,雖然我不能把這厲害的病毒一下消滅掉,可我已經把它“處理”了一下,讓它的抗原暴露出來了(指一下自己頭頂?shù)拿弊樱@樣T細胞,就能認出這抗原來啦!
T細胞出場:沒錯!沒錯?。ò缪萃淌杉毎耐瑢W把代表抗原的帽子遞過來,T細胞接過來,仔細看看)我認識這些抗原物質!(將代表抗原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
吞噬細胞:那接下來的戰(zhàn)斗,可就交給你了?。ú《径『屯淌杉毎屡_)
T細胞:沒問題,可是,我孤軍奮戰(zhàn)兵力不足?。ù蠛埃霸鲋常 笨?,很快我就有了這么多戰(zhàn)友(指指臺下的同學);我還得經過“變身”才能有招兒對付那些甲流病毒,(再喊)“分化!”(把胸前的T細胞標志反過來變成效應T細胞的標志用別針別好),其實我還有少數(shù)兄弟分化成了記憶細胞;現(xiàn)在我效應T細胞就可以去找靶細胞了!這么多細胞,哪個是靶細胞呢?哦,你在這兒呢?。ㄏ茸龀鰧ふ业臉幼?,然后說著走向靶細胞)
靶細胞:是啊,我在這里?。曇粑⑷醯模?/p>
效應T細胞:你情況怎么樣?
靶細胞:情況不太妙,甲流病毒在我這兒繁殖了好多子孫后代了,足有上百個!
效應T細胞:我來處理,可你也得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我一旦和你親密接觸……
靶細胞:(無奈地接過話來)我知道了,咱倆一密切接觸上我很快就會裂解死亡了,可為了讓那些可惡的甲流病毒斷子絕孫,不能再去危害其他正常細胞,我也只好自我犧牲了!
效應T細胞、靶細胞:(兩人的手十指相扣在一起,齊聲喊)“密切接觸!”
畫外音:就這樣效應T細胞激活了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靶細胞裂解死亡了。(靶細胞張開雙臂,做出無奈死亡的動作下臺)病毒丙被釋放出來有些恐懼地說:“啊,我的家崩潰了?!毙猅細胞去繼續(xù)尋找其他的靶細胞(效應T細胞做出尋找的樣子,走下臺)。沒了靶細胞這個避難所,很多甲流病毒無處躲藏,到達細胞外液,無法逍遙自在,因為血漿中的特異性抗體已等候多時了,(2名扮演抗體的同學上場,把病毒丙押下臺)抗體很快與抗原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再加上吞噬細胞的共同努力最終把抗原消滅了。
教師活動:扮演活動結束后,教師及時給出激勵性評價。接著引導觀看的學生針對表演過程中看不懂或暫時不能理解的地方向表演的同學提出問題和質疑,引發(fā)有效的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針對學生不能自主生成的知識適時地進行適當點撥和指導。然后引導解決最初提出的兩個問題,最后布置學生完成細胞免疫過程建構概念圖。
學生活動:生生互動,相互提問,解答的過程中逐步理解細胞免疫的過程。小組討論合作完成細胞免疫過程的概念圖的建構。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課前準備:1.腳本編寫:學生初稿、教師定稿,既保證了科學性又體現(xiàn)了趣味性。2.角色分配: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特長,自主選擇角色。3.課前排練:學生排演,教師指導。
細胞免疫的過程與體液免疫的過程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也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本身又比較枯燥,教師以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更主動、更深入地參與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角色扮演、問題互動、小組討論的學習活動,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學生深刻理解了細胞免疫的過程,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提升了想象、評判和創(chuàng)造等思維品質,形成了敢于質疑、勇于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并充分利用了教科書之外的課程資源,如興趣小組中的學生這一人力資源;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充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實例,注重了知識的主動建構與生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做好問題引導,有目的地搭建探究平臺,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細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動的設計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創(chuàng)新點。興趣小組學生的角色扮演不僅使自己深刻理解了細胞免疫,還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同學們的質疑、探究的學習熱情,引發(fā)了良好而有序的生生互動,在提問與解答的互動探究中理解了細胞免疫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既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精髓又凸顯了“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生成知識”的教學思想。
【案例點評】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不僅僅是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的教學理念,更應該是教師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切入點和落腳點。本案例最大的亮點是角色扮演互動生成。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把師生互動的理念內化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要組織好每一項教學活動,要使這些活動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并設法鼓勵每位學生能夠參與并樂于參與,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角色扮演是師生互動教學形式之一,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全體學生在無意識作用下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動地經歷了角色的心理活動過程,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課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