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琰
作者:江琰,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機電工程系(214400)。
技能大賽是專業(yè)覆蓋面最廣、參賽選手最多、社會影響最大、聯(lián)合主辦部門最全的職業(yè)院校技能賽事。如何在技能大賽中獲得好名次,比出真水平?筆者就近年來指導車削加工技能大賽訓練中的真切體會做以下幾點思考。
目前,車工技能大賽主要包括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兩部分,理論成績與技能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20%和80%,對于理論考試,以前僅限于單項選擇題和判斷題兩種題型,從2012年起,開始出現(xiàn)多項選擇題,如果說單項選擇題比較容易上手的話,多選題則成為眾多參賽選手的“瓶頸”。而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不是靠速成能夠達到的,必須靠積累,所以選擇那些專業(yè)理論知識功底扎實的學生首先是成功的前提。
其次,整個技能訓練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選拔選手的過程,所以選手的名額配比必須要有梯度,技能比賽就好比是競技體育,必須要有充分的選拔賽,為了尊重學生,也為了更真實地遴選出那些代表學生專業(yè)水準實力的選手,僅靠一次選拔是不夠的,必須是層層選拔,讓學生在“選中賽”“賽中學”的氛圍中完成緊張的訓練過程,以車工學生為例,現(xiàn)參加市級比賽每校限報三名學生,筆者認為,初選可以是10名學生,然后是八名、六名,最后是四名(其中一名學生用以應急預案)。
目前,省、市車工技能大賽都是組合件,所謂組合件,就是由幾個相互獨立的單件裝配而成的組件,這除了考核學生單件加工時對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外,還考核學生對零件形位精度的控制、加工基準的確立、工藝尺寸鏈的計算、加工工藝的編制等方面的全面知識水平與技能水平。
如果我們將組合件拆分,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其實就是由以下幾種基本配合組合而成的:
孔軸配合(包括偏心孔軸配合) 孔軸配合的基礎就是軸類零件與套類零件的加工,套類零件加工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深孔和薄壁零件的加工。對于深孔零件的加工,一定要合理地選擇刀具,盡可能地提高刀具強度,現(xiàn)在很多參賽選手選用數(shù)控車床用的機夾鏜孔刀,這類鏜孔刀的根本優(yōu)點在于耐磨性與剛性比普通車刀要好,這樣在實際加工中,孔的尺寸精度就容易保證;而薄壁零件的加工,要充分考慮到它容易變形的特點。所以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工藝上采用一次裝夾的方法,即將由內(nèi)孔、外圓組成的薄壁套在一次裝夾過程中粗精加工后再切斷,這樣能有效地避免裝夾變形;二是加工階段上粗精車分開,加工工序應先粗鏜內(nèi)孔,粗車外圓,精鏜內(nèi)孔,最后精車外圓。這樣能防止由于加工時的切削力而引起工件的變形。
孔軸配加工中比較棘手的是偏心孔軸臺階配,在很多實際比賽中,由于考慮到最后的裝配要求,選手都人為地放棄其中一些尺寸(偏心距或一內(nèi)孔的孔徑),偏心孔軸臺階配要能順利組合,除了在加工時力保配合的最大間隙外(即孔取最大極限尺寸,軸取最小極限尺寸),還應保證偏心軸、套的偏心距一致,否則,即使兩配件的尺寸都是正確的,裝配時會由于偏心距不同產(chǎn)生干涉,從而影響到工件的順利組合。
目前,在技能比賽中通用的車偏心工件的加工方法是用墊片法車削,對于此加工方法筆者認為,墊片的制作相當重要。墊片應寬、長、厚,寬的優(yōu)點是放置時容易定位,長的優(yōu)點是能消除卡爪由于長期使用而存在的直線度誤差,厚的優(yōu)點是防止墊片在裝夾中由于受力而產(chǎn)生變形。
內(nèi)外錐配 內(nèi)外錐配的特點是:當圓錐角小于3°時,能產(chǎn)生自鎖,保證無間隙結合,因此在技能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出現(xiàn)此加工項目。在加工內(nèi)外錐面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錐面的接觸面積、圓錐半角、以及錐配間隙,為了保證內(nèi)外錐配的接觸面積,加工時應盡量采用偏移一次小拖板法來加工內(nèi)外錐面,并使車刀刀尖嚴格對準工件的旋轉(zhuǎn)中心。在保證內(nèi)外錐面的圓錐半角時,很多選手采用試切削法,在應用此方法時應注意的是圓錐半角的調(diào)整應由大調(diào)小,否則會由于錐面車削過長而造成工件的報廢。還有一種保證圓錐半角的方法是百分表校正法,此方法不僅角度精確,而且主要適用于不能用偏一次小拖板法車削內(nèi)外圓錐面的困難時候。
內(nèi)外錐配的配合間隙公差通常很小,要保證此尺寸,有較大的難度,在加工過程中,間隙要通過公式計算獲得,在試配時,選手應考慮因配合力大小的不同而引起實際尺寸的變化。
平面槽配 平面槽的加工困難主要是由于受車削本身條件的影響,平面槽刀的剛性差;再加上平面槽的一個尺寸現(xiàn)在還無法用較精密的量具直接測量。這兩方面的因素,制約了平面槽車削時尺寸精度的保證。平面槽配合件的車削要求比前者更高,如何車出高質(zhì)量的平面槽,筆者認為,可從幾方面著手:
1)刀具的角度,由于平面槽刀刀體小,剛性差,所以刃磨車刀的角度時更應注意,不該大的地方絕對不能大,例如,兩側副偏角和兩側副后角,要保證角度正確,刀刃的平直度又非常重要,否則會由于三刃切削而引起扎刀;
2)車削過程宜采用小進給量的自動走刀,這樣一方面提高車削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手動進給時由于切削力的變化造成啃刀等現(xiàn)象。
內(nèi)外螺紋配合 螺紋配合根據(jù)牙型不同分別有三角形螺紋配合和梯形螺紋配合,根據(jù)線數(shù)不同又有單線螺紋配合和雙線螺紋配合兩種。近年來的技能大賽,較多地開始考核雙線梯形螺紋配合,例如,2011年無錫市職業(yè)技能大賽考的是Tr40×12(p6)的內(nèi)外梯形螺紋配,配合長度達60 mm。眾所周知,內(nèi)雙線梯形螺紋的加工難度較大,筆者認為,在加工此項目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刀具的剛性和幾何角度。車螺紋時由于切削力大,而內(nèi)螺紋車刀本身的強度又很低,所以車刀的幾何角度的選擇就尤為重要。首先,車刀左右側后角的增減一定要精確,可以用萬能角度尺測量;其次,為增加車刀的剛性,應盡可能大地增加車刀刀桿截面積,特別是刀桿的根部要有力,應磨成過渡圓角,而非直角。
2)車削方法的選擇。加工內(nèi)外梯形螺紋的方法有三種:直進法、左右借刀法、斜進法。筆者認為,這三種方法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各有利弊,各有所需,不能機械呆板地只取其一,很多時候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將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如當鐵屑排出不暢時,可適當“借刀”和“溜刀”,有效防止由于一味地直進而引起的“扎刀”。
3)內(nèi)螺紋深度尺寸的保證。近年來,競賽的內(nèi)螺紋多為盲孔,所以,退刀時,螺紋深度的控制相當重要,如果控制不好,會產(chǎn)生撞刀危險。控制螺紋深度的方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看大拖板的刻度,一種是在螺紋車刀的刀桿上作刻線記號。前一種方法要注意的是,當車第二條螺旋線時,該刻度要加上或減去一個螺距,由于多線螺紋精車時采用循環(huán)往復分線,這點一定要記住,否則會產(chǎn)生撞車危險。而采用刻線控制的方法,則不需要作變化。
近年來的技能大賽的工量具準備清單,都是采用一套清單適用幾套圖紙的方法。這種模式意味著競賽選手無法猜出競賽試題的具體圖樣,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進行最后階段的強化練習呢?
1)搜集近幾年來省、市技能大賽的圖紙約20套,并要求選手在圖紙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零件的加工,每套工件加工完后,按照自評—組評—教師評的程序,得出該工件最佳的加工工藝方案、工件的失分重點、加工難點,并作好記錄和個人總結。
2)根據(jù)清單,教師和學生共同模擬試卷五套,并且有選擇地選其中三套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模擬比賽,讓學生適應競賽的內(nèi)容和競賽時加工的節(jié)奏。
3)與友好學校進行比賽前的拉練友誼賽,這種方法在筆者所在學校已延用了幾年,此種訓練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讓參賽學生在異地進行模擬比賽,更直觀、更逼真、更有效。
俗話說:教無定法,但要得法。在技能大賽的訓練課中,如何將訓練內(nèi)容和操作方法完美地綜合在一起,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nèi)得到最優(yōu)的訓練效果,這是擺在中專校專業(yè)課教師面前艱巨的任務。筆者堅信,在狠抓技能基本功不放松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師的精心指導訓練下,我們的參賽學生一定會在技能大賽這條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1]劉全慧.項目教學的基本特征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J].物理工程,2009(1).
[2]五文林,徐金奎.淺議技能大賽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引領作用[J].江蘇創(chuàng)新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