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慧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聾兒助聽器佩戴前后聽力檢測在WHO和ANSI分級標準中的應用分析
劉艷慧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目的分析聾兒助聽器佩戴前后聽力檢測在WHO和ANSI分級標準中的應用情況。
聾兒助聽器;聽力檢測;WHO;ANSI;分級標準;應用
助聽器是存在聽力障礙患兒的常用工具,但如果聽力損傷非常嚴重的時候,助聽器選用不當就可能造成負面影響。鑒于此,本文就WHO和ANSI兩種分級標準在純音測聽、言語理解能力測試結果中進行應用研究,分析兩種分級標準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診治的20例中度至極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聾兒,本組患兒中有13名為男性,7名為女性,最大年齡為27歲,最小年齡為8歲,平均年齡(16.22±0.24)歲,佩戴助聽器最短時間為1年,最長為4年,平均病程2.2年;患者入選標準:無其他全身性疾病、雙耳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語前聾、耳科學檢查鼓膜和外耳道以及耳廓等均無異常。
1.2 方法
采用ASHA升降法對患者進行純音測試,并對患者的雙耳氣導進行測定,按照規(guī)范操作、并根據(jù)B/T16296.1996聲學計量對患兒進行聲場測定,言語測聽采用GB/T 16538.2008聲學計量方法,另外是采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儀對患者進行聲導抗測試,最后是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TO)[1]及國國家標準協(xié)會(ANSI)[2]的分級標準對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研究的結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WHO和ANSI分級標準在人工耳蝸手術分類結果中的一致性較差,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ANSI和ANSI+言語理解能力測試在人工耳蝸的手術分類結果中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WHO和WHO+言語理解能力測試在人工耳蝸的手術分類結果中的一致性較差,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國外著名醫(yī)學研究者Robbins AM[3]等研究提出及早的發(fā)現(xiàn)聽障嬰幼兒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于改善患者的言語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有3名患兒都是在幼兒期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了聽力障礙并積極采取了有效的干預措施,包括2名男性和1名女性,分別在3歲、4歲的時候便開始佩戴相同型號的助聽器,但兩名男性患者由于在干預過程中融入了言語訓練,因此其言語能力和溝通能力良好,而另外一名女患者由于言語訓練較少,因此言語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較弱。由此提示,言語干預在聾兒聽力干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ANSI評估時,由于不包括4 kHz以至患者因未能補償高頻的弱點。目前國內外已經(jīng)加大了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標準的研究,但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還存在一定的混亂。很多臨床研究者提出ANSI的分級標準在90 dB HL以上;另一方面,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聽力重建啟聰行動的”人工耳蝸植人手術標準在90 dB HL以上;臨床上也有相關學者提出將ANSI的分級標準擴大至80 dB HL以上。
綜上所述,WHO和ANSI分級標準均具有較強的特異性,但ANSI更具科學性、準確性。
[1]鄧小兵.聾兒助聽器佩戴前后聽力檢測在WHO和ANSI分級標準中的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
[2]陳迎迎.聾兒助聽器效果的影響因素及評估[A].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分會.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分會,2012:1.
[3]林建云.聾啞學生聽力檢測和助聽效果觀察[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10(8):366-367.
R764
B
1674-9316(2014)13-012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3.075
方法收集我院診治的中度至極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聾兒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為從小開始佩戴助聽器的語前聾兒童,采用回顧性的方式分析患兒的臨床資料。
結果本組研究結果顯示,WHO和ANSI分級標準在人工耳蝸手術分類結果中的一致性較差,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ANSI和ANSI+言語理解能力測試在人工耳蝸的手術分類結果中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而WHO和WHO+言語理解能力測試在人工耳蝸的手術分類結果中的一致性較差。
結論WHO和ANSI分級標準比較,ANSI更具科學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