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南,田 剛,沈照偉
(1.浙江省水利廳,浙江 杭州 310009;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3.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地處東南沿海,全省境內共有小流域3000多條。眾多小流域山高坡陡、河流源短流急,加之濫墾、濫伐、濫挖、濫采、濫建等人為活動的影響,造成水土流失。近幾年來,浙江根據全省水土保持規(guī)劃的總體要求,開展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1]。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有效改善小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推動區(qū)域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2]。2011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修訂實施后,水土流失的流域治理和集中連片治理成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給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責任。
由于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項目自身“面廣、點多、分散”且前期工作時間緊的特點,設計單位往往現(xiàn)場勘察工作不到位,設計成果難以滿足規(guī)范標準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實際要求。為此,浙江省在前期工作中引入現(xiàn)場咨詢評估及成果復核的模式,為各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直接的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以期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時,與當?shù)乩习傩盏膶嶋H需求相結合,從而保障各項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成效。
根據全國水利普查公告,2011年浙江省共有水土流失面積9907km2,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9.56%,其中中度侵蝕以上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30%,坡耕地、經濟林地及各類建設活動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加強生產建設項目監(jiān)督管理的同時,全省各級政府每年安排資金用于重點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按照 “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思路,不斷更新設計理念、創(chuàng)新治理模式和投入機制,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10a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8000km2。
將水土保持生態(tài)效益與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結合,充分考慮山區(qū)老百姓的生產經營需求,是浙江省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條新路子。如臨安、富陽等地山核桃林下水土流失嚴重,在開展治理時與林業(yè)生產需求相結合,將坡面水系與生產道路結合,與經果林灌溉體系結合;結合林下生態(tài)化經營,修復林下植被,錯季種植油菜、紫云英、黑麥草和中草藥,套種美國楊桐等坡面治理方法,吸引當?shù)厝罕姺e極參與和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將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結合,注重水土保持項目的生態(tài)保護和景觀效果,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深得群眾喜愛和歡迎。如項目建設中,突出堰壩在蓄水、攔沙、景觀等方面的綜合功能,就地取材采用生態(tài)型護岸保護農田和村莊,對農村廢棄礦場和裸露面進行綠化整治等。
保護大中型水庫供水水源水質安全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作。通過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其攜帶污染物進入水體是一項有效的措施。全省已有很多大中型水庫在庫區(qū)積極開展生態(tài)清潔小流域建設,通過營造庫尾人工濕地、恢復源頭溪溝生態(tài)、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實行農業(yè)定額施肥、開展農村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全省水土保持管理從業(yè)人員對當?shù)匦×饔虼嬖趩栴}認識存在差異,導致對項目的水土流失現(xiàn)狀認識不全面,選址或措施選擇不到位,導致設計與實際需求脫節(jié),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本流域存在的水土流失問題。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有從源頭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問題,近年來,“偏溝道、輕坡面”現(xiàn)象依然存在,地方對溝道護岸、攔砂壩等工程措施積極性較高,但對坡面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坡面蓄排水、植物措施)重視程度不夠,另外當?shù)貙π路N植經果林積極性較高,對現(xiàn)有經果林治理積極性不高,以致治理措施不夠全面,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較差。
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項目要單獨編制實施方案或者初步設計報告,至少要到達初步設計深度,但由于小流域設計點多面廣,時間緊任務重,導致現(xiàn)場工作查勘不到位,施工隨意性大,無法根據各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圖斑逐塊設計,設計成果無法滿足現(xiàn)場施工的要求。
小流域治理具有 “面廣、點多、分散”的特點,項目建設資金小,建設內容多。在項目前期策劃過程中,各地水土保持技術及管理人員對建設內容所涵蓋的范圍把握不準,對小流域治理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缺乏系統(tǒng)的了解。
鑒于目前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浙江省水利廳專門委托省內具有綜合治理項目豐富設計經驗的咨詢評估單位對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進行現(xiàn)場咨詢評估及成果復核,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每年浙江省水利廳召開專門會議布置下一年度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并要求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積極上報項目,形成項目儲備庫。
根據水土保持建設內容“有所為、有所不為,生態(tài)治理,追求成效”等原則。項目安排上綜合考慮是否符合規(guī)劃依據、建設內容 (包括必要性、措施布局合理性等)、地方資金配套情況、項目業(yè)主積極性、往年項目完成情況等進行確定。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通過了解項目建設內容、業(yè)主積極性、前期項目實施方案編制進度、配套資金落實情況等,對項目儲備庫中的項目進行綜合排序和篩選。對篩選確定的項目,咨詢評估單位組織專家進行現(xiàn)場查勘,通過與項目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直接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治理措施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措施布局的合理性,從而確定項目是否可以立項。
對初步確定立項的項目,由設計單位編制項目實施方案 (咨詢稿)。咨詢評估單位組織去過現(xiàn)場的專家進行書面咨詢評估,形成咨詢評估意見,咨詢稿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項目實施方案(送審稿)。
浙江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浙江省水利廳對項目實施方案 (送審稿)召開技術評審會議,會上邀請具有工程設計、概預算、植物措施等專業(yè)以及現(xiàn)場評估的專家參加。
設計單位根據技術評審會審查意見對實施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完成后統(tǒng)一報送咨詢評估單位進行復核,復核通過后,浙江省水利廳出具《項目審查意見函》,項目實施方案(報批稿)隨文上報至發(fā)改委審批。
5.1.1 經果林地治理
經果林的水土流失治理以現(xiàn)有經果林治理為重點,主要是坡面蓄排工程(包括截水溝、排水溝、沉砂池和蓄水池等)、生產便道以及林下植草等。坡面截排水溝應結合地形因地制宜布設,并根據地形圖認真核算工程量。
若對原有流失嚴重區(qū)域進行治理的 (如坡耕地),可結合老百姓需求適當進行補種植常綠、不落葉的經果林;局部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經果林種植區(qū)允許適當進行補植,不允許成片開發(fā)新經果林種植區(qū)。
5.1.2 裸露面治理
裸露面治理包括荒山荒坡、道路兩側、河岸周邊、村莊周圍以及流域內早期建設項目造成的遺留裸露坡面的植樹種草綠化等措施。樹草種選擇應充分考慮當?shù)剜l(xiāng)土樹種,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水土保持種草應結合當?shù)噩F(xiàn)有條件,考慮到浙江省的實際情況,種植面積不宜過大。
5.1.3 水環(huán)境整治
包括河道清淤疏浚、護岸和堰壩等。主要是溪溝沖刷、淤積現(xiàn)狀及適宜的治理范圍、措施位置;谷坊、攔砂壩設置密度、結構斷面型式及設計標準;河道護岸規(guī)模、結構斷面型式及設計標準等。
5.1.4 小型水利工程
包括滴灌、引水渠、排澇渠等,可以根據當?shù)貙嶋H情況酌情投入,但投資比例及標準不宜過高。山塘整治及山體滑坡治理原則上不列入水土流失治理建設內容。
5.1.5 農業(yè)生產道路
農業(yè)生產道路以方便農業(yè)生產為原則,可計入總投資,但是設計標準不宜過高。應根據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進行布設,能滿足正常的農業(yè)生產即可。
5.1.6 坡耕地治理
對地面坡度5°~25°水土流失嚴重的坡耕地進行治理,主要包括坡改梯及配套坡面蓄排工程、田間道路等。坡改梯的田坎高度、材料以及田面寬度等應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布設。
(1)實施方案設計深度要達到初步設計深度要求,現(xiàn)狀及措施圖版宜布置在1∶1000~1∶10000地形圖,并逐圖版標出經緯度;典型設計圖原則上宜按照 1∶500~1∶2000地形圖布設,考慮到前期時間和建設內容不確定等因素的影響,對工程措施(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區(qū)域必須地形圖實測,做到工程量與后期實際施工出入不大,以免影響后期驗收。
(2)坡改梯、截水溝、排水溝等設計標準參考GBT 16453.4—2008《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guī)范》。
(3)由于現(xiàn)行GBT 16453.4—2008《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guī)范》中部分內容不適宜浙江省實際,實施方案中蓄水池和沉砂池的規(guī)模、數(shù)量通過調查,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需求修建;谷坊修建在溝道比降大、底部沖刷嚴重區(qū)域,但數(shù)量上要考慮合理性;攔砂壩的修建以不影響河道行洪為前提,并能結合當?shù)乩习傩盏纳a、生活用水需求,結構材料盡量從生態(tài)方面考慮進行選擇(如漿砌塊石、卵石貼面等)。
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開展過程中引入咨詢評估與成果復核模式后,規(guī)范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前期工作,幫助地方較好地解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及政策難題,加快了工作進度,推進了項目順利實施。通過現(xiàn)場評估,各項治理措施更加注重生態(tài)理念,與當?shù)匦枨蠼Y合更加緊密,綜合效益更加明顯,對山區(qū)農民群眾增產增收、人居環(huán)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模式的引入是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對實現(xiàn)水土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維護有重要意義,工作成效顯著,經驗值得推廣。
[1]葉永棋.浙江省生態(tài)清潔型小流域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水土保持,2007(7):6-8.
[2]李賢偉.北流市豐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做法與經驗[J].亞熱帶水土保持,2008(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