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471003)
什么是語用學?即是語言實用學,是語言學的一個新領域,它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特別是研究在不同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如何理解和運用語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非字面意思”。所以,語言學的任務要對語言進行分析,尋找它的構成結構規(guī)則,這給后來的語言學研究定下了一個長久不變的基調。后來,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又盛行一時,對于解釋語言的句法頗有說服力。語用學是語言學研究的擴展,但又不僅僅是擴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應該被看作是對語言和語言學的重新界定和重新認識,是語言研究上視角和視野的轉變,它標志著語言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早在20世紀30年代,弗斯就提出了關于意義的語境理論,在這個問題上,弗斯受到了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影響,因為馬林諾夫斯基認為把語言看作是“行為的方式”比看作“思維的工具”更為合適。韓禮德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功能主義的語言理論,他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語言具有社會功能。功能主義的語言理論認為,人類語言的現(xiàn)狀和它的發(fā)展是由語言所擔當?shù)墓δ軟Q定的,因此,對語言結構的描述和解釋必須和語言的功能聯(lián)系起來。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Austin)創(chuàng)立了言語行為理論,后來由舍爾(Searle)發(fā)展了這個理論。這一理論在語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成了語用研究的核心理論之一。美國哲學家格萊斯(H.P.Grice)從形式邏輯和自然語言的邏輯之間的差異出發(fā),提出了人類會話活動的一條指導原則—合作原則,對更好地解釋人類的語言交際活動起來重要的先導作用,并同時提出了會話原則理論。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論和利奇(Leech)“禮貌”理論的提出,引起語言學界的極大興趣。
在具體的言語交際中,語用規(guī)約上的差異常常是文化差異的反映和折射。如在一次中國人的婚禮上,一位外國朋友見過新人之后,他稱贊新郎:“祝賀你,新娘子真漂亮”,中國朋友謙虛地說:“哪里,哪里”,他以為新郎沒聽明白,有夸獎了一遍,中國人還是重復剛才的話,這時,他似乎明白了,他贊美不夠具體,于是說:“眼睛、臉蛋、頭發(fā)、裙子漂亮……全身上下都漂亮?!苯Y果全場頓時哄堂大笑。這顯然是沒有很好了解文化隱含的意義而導致語言運用上的一個笑話。
英語語用失誤多涉及稱呼、問候、介紹、告別、詢問、提議和道歉等言語行為以及一些跨文化的言談規(guī)約的問題,這些語用失誤是我們學習中的障礙。由于說話人缺乏語用原則,習慣把漢語表達言語行為的方式與英語表達方式混同起來,錯誤地以漢語的表達方式套用到英語中去,或者將具有不同語用特征的英語同義結構看作完全同義,不加選擇地亂用。以致這些錯誤轉移導致語用失誤。
1.“Teacher Zhang, haven’t you had supper?”
2.“Hello, are you Li Ping? I’m Zhang Sir.”
第一句,很顯然在中國是人們相互之間的一種寒暄語,而英美人以為是邀請他一起去吃飯。而英美人碰面寒暄常常是談論或預測天氣情況。如:Nice day, isn’t it? 后面幾句中國人完全用漢語的表達方式套用到英語中去了.第二句,這是一句電話用語,正確的是:Is that …speaking? 或 Is that …?This is …speaking.或This is …。在中國,習慣上有“黃主任”“郭校長”“張經(jīng)理”等稱呼,在英美國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頭銜,如法官、醫(yī)生、博士、教授等外,一般是直接稱呼我們的名字。如教材中有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來稱呼教師則不符合英美人士的習慣:Good morning, teacher。交際需要語言,文化意識是語言交際的思維基礎。不掌握語言結構的規(guī)律,就無法進行正確的交際,沒有文化內容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交際。
說到不同文化在言談交往中的差異,一般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不同文化使用不同的語言,其實更深刻的是不同的語言在語音、語法、詞匯等方面均有不同。最難以察覺的差異是體現(xiàn)在語言的使用方式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時會使用同一種語言,但是卻會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不同的環(huán)境氣候往往會影響人的生活和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換句話說就是,什么樣的自然存在決定什么樣的文化聯(lián)想。 就從 “東風”“西風”來說吧。李商隱《無題》詩云:“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边@里的東風是和煦的、溫暖的,所以是催開百花的使者,才有百花殘而怨東風之感慨;然而,對于處在西風帶上的歐洲,“西風”又是別一種名聲。其歐陸季風在東,所以西南吹來的是帶給人美好想象的暖風,所以東風在歐洲人的眼中是凜冽的刺骨寒風,而西風才是一種催降甘露、滋潤大地、誘發(fā)生機的溫暖的季風。有兩句英語諺語說得好: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 i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當風從東面來,不利畜生不利人)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當風從西面來,此時氣候最宜人)其實,“風本無情”,而自然語境卻能讓感受“風”的人改變價值判斷以至語用色彩。
1.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其差異性是很大的,這也就決定了文化在語用上的不同個性。如,“你長了一對牛眼。”這句普通的表達在不同的文化模式里有著不同的理解。在印度,牛是婆羅門教徒的崇拜對象。在婆羅門教中,牛是神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在印度,丈夫如果對自己的老婆說“你長了一對牛眼”,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稱贊,那些女人們會滿心歡喜。而在中國,牛是農(nóng)耕生產(chǎn)最常見的畜力,因而,對它“固執(zhí)和驕傲”的解讀深入人心,如:“犟?!薄芭F狻薄按蹬Fぁ薄般@牛角尖”等等,如果哪位男士對一位女士說:“你真是長了一對牛眼!”,那我想這位男士肯定要遭殃了。
2.不同的風俗習慣。傳統(tǒng)習俗與風情對語用中的文化含義的影響是直接而且顯著的。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象征著高貴、權威,所以歷代皇帝都自稱“真龍?zhí)熳印?,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為人父母的都“望子成龍”。然而,西方文化中的龍卻是猙獰的怪獸、邪惡的代表。在中國只有皇帝才能被比喻成“龍”,而如果在德國,“Drache”還指“eine Frau, die immer mit allen streitet.”,也就是潑婦、母夜叉的意思。
[1]許力生著.《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5.
[2]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育與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周一農(nóng).《詞匯的文化蘊含》.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