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則宣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心情煩躁焦慮的時候,喜歡用力抓頭皮或者掐皮膚。雖然軀體受傷了,但壓力和痛苦的體驗反而消減了不少。
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傷害能在短期內(nèi)改善壓力者的負面情緒,促進快樂情緒的增長。其原因在于疼痛消除的那一瞬間,而不是尖銳的疼痛感。并且消極情緒越多,從疼痛消退中獲得的解脫感越強烈。所以,經(jīng)常體驗到較強的負面情緒而又急于擺脫的個體,很容易人為制造疼痛,從中得到暫時的釋放和解脫。
從大腦的生理機制上講,掌管普通消極情緒的腦區(qū)正是處理疼痛引起的消極情緒的大本營。換言之,當軀體疼痛消失了,大腦會加工出心理痛苦也已經(jīng)消失殆盡的信號。所以,自傷個體就會用替代轉(zhuǎn)移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
雖然抓頭皮、掐皮膚等相對比較溫和的自我傷害行為有助消除負面情緒,但不值得提倡。因為有些自傷者在遇到更大的壓力時,往往采取一些更極端的方式,比如刀割、撞墻等,以至于給身體帶來嚴重后果。所以,當心情煩躁時,還是應當以傾訴、運動等較為合理的方法來緩解。
(摘自《健康養(yǎng)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