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導語:自走進國防大學的第一天起,公方彬就認識到,“作為教員,履行學校賦予的授課任務是我的天職,同時到社會上傳播真善美,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p>
主句:25年不懈理論創(chuàng)新,完成80多項研究課題,96項研究報告、內(nèi)參建議,600萬字著作;32年貧困助學,資助743名貧困學生。他躬身核心價值研究,努力做真的探索者、善的踐行者、美的傳播者。有一天他的兒子深有感觸地說,生活在這個家里真幸福!家里的感動是真感動,真正的善者最幸福。
他,三次參加邊境作戰(zhàn)。榮立一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獲二級英雄模范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扶貧開發(fā)先進個人。
他,曾擔任第十屆全國青聯(lián)常委、社會科學委員會主任。
他,是中國青少年預防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評論員、全軍首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對象、全軍外宣專家、全軍統(tǒng)評系列和總政直屬院校教學專業(yè)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專家。
他就是公方彬,國防大學軍隊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白鳛槔碚摴ぷ髡?,我負有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責任,但更根本更重要的使命任務還在于理論創(chuàng)新,同時向中央和軍委總部提出決策建議。惟擔當方能走得更遠?!惫奖蛘f。
堅守政治工作理論研究的陣地
公方彬出生于山東省沂蒙山區(qū)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16歲高中畢業(yè)時,他在家鄉(xiāng)管理區(qū)做了文書。1980年年底,文書工作被人取代了,18歲的他離開了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到廣西柳州地區(qū)炮兵部隊當了一名炮兵。
入伍之時,正是南方邊境戰(zhàn)事頻繁之日。從1981年至1985年,公方彬隨部隊三次去邊境參戰(zhàn)。至今,他對第一次參戰(zhàn)的情景仍記憶猶新?!叭胛椴坏桨肽?,父親知道我要上前線了,寫信給我說‘戰(zhàn)場上如果貪生怕死,就不要回來見我!父親的話激勵著我走向戰(zhàn)場?!?/p>
雖然身為戰(zhàn)士,但是早在入伍前,公方彬就崇拜托爾斯泰,夢想當一名作家,也確實在報上發(fā)表過幾篇小文章,還寫過20多萬字的小說草稿。入伍不久,他就開始結合部隊的實際情況,鉆研政治工作有關理論。在圓滿完成讕練和執(zhí)勤任務之余,他先后寫出了10多萬字的政治工作研究文章;有些在《解放軍報》等報刊發(fā)表后,在軍內(nèi)產(chǎn)生了一定的反響。
1985年9月,公方彬被廣州軍區(qū)選送到西安政治學院深造。在校兩年期間,除了認真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外,他還自費到52所高校和100個基層連隊進行了調(diào)查。為了搞好調(diào)查,他連續(xù)兩個假期沒回家,連春節(jié)都是和留校的大學生一起度過的。憑著這種執(zhí)著的精神,他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從而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并寫出了很有分量的調(diào)查報告,在《解放軍報》上連載,得到總部首長的肯定。
自西安政治學院畢業(yè)后,公方彬調(diào)入軍事科學院從事專業(yè)理論研究工作,那時他只有25歲?!半m然有過一段政治工作研究的經(jīng)歷,但以一個專業(yè)研究人員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理論積累還是研究能力,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為了盡快充實和提高自己,勝任研究工作,公方彬虛心向老同志學習,下苦功讀書、鉆研問題,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最初的兩年,他一直住在辦公室,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就是學習和工作,連院的大門都很少出去。1988年9月,他旅游結婚出了一趟遠門,原本想好好陪妻子,但幾天以后就開始心神不定,腦子里老是琢磨課題研究中的問題。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既理解又無奈,只好和他提前回到北京。一到家,他又一頭扎到了工作中。
三年后,公方彬到部隊代職。當時,他的妻子已有了3個多月的身孕,但為了掌握部隊政治工作研究的第一手材料,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安排好家事后按時到了部隊。
多年來,公方彬一直從事政治工作理論研究,他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軍委總部賦予的研究課題88項,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在內(nèi)的9部法規(guī)。上報中央和軍委總部研究報告、內(nèi)參96份(項)。出版《困惑與選擇》、《政治作戰(zhàn)初探》、《人生的省悟》、《人世的啟悟》、《人類的頓悟》、《與青年談人生》、《與青年談成長》、《覺悟中國》、《決策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思想的原野》等著作28部(套),發(fā)表理論文章260余篇,個人著述600余萬字。其中25項成果獲得各種獎勵。此外,他研究探索的理論問題和意見建議,有些進入決策。
凡認識公方彬的人都說:“僅憑著他的基礎,如果沒有一種特別的毅力和刻苦精神,要想出這么多成果是不可能的?!?/p>
做真的探索者、善的實踐者、美的傳播者
2008年,公方彬調(diào)入國防大學。自走進國防大學的第一天起,他就認識到,“作為教員,履行學校賦予的授課任務是我的天職,同時到社會上傳播真善美,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國防大學執(zhí)教的5年多里,他每年都開一到兩個新課,在基本系主持與航天英雄共話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中外軍官共話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研討交流,受到校領導和學員的好評。
與此同時,公方彬認為,“作為社會成員,每一個人都應當承擔一份社會責任。我所做的工作之一是資助貧困學生讀書?!?/p>
自入伍以來,公方彬一直堅持扶貧幫困。入伍不久,他就開始從很少的津貼費中擠出幾十元來資助駐地的貧困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工作和職務都發(fā)生了變化,但扶貧幫困的行動卻一直沒有中斷過。特別是1992年以來,他開始了有計劃的長期捐資助學生的行動。
從拿出第一筆資助費至今,公方彬已經(jīng)持續(xù)了30年,共拿出140萬元的稿費、講課費和工資,資助了山東、河北、湖南、湖北、江西、西藏、新疆等1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763名貧困學生,在給予資金支撐的同時,寄去勵志圖書700余冊,寫信30多萬字。
在他看來,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從事政治工作理論研究的專業(yè)研究人員,在立之于言、見之于行的過程中,給貧困學生以經(jīng)濟上的資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肩負起理論工作者的責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培養(yǎng)自強自立的品質(zhì),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最終成為一個能夠關心和服務于國家的有用人才。
一位學生曾在給公方彬的信中寫道:“我能有今天,固然得益于您物質(zhì)上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您精神上的激勵,有了精神上的動力和正確的人生目標;才不會在人生的旅途上迷失方向?!?/p>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在他資助的貧困學生中,至今已有364人考入大學,最早受助學生趙傳峰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進入美國國家實驗室當了科學家,如今已應聘回國當教授,并且成為中組部和教育部的重點培養(yǎng)人才。目前,他每年還要拿出14萬元左右的資金資助135名貧困學生讀書。
有人曾問他,“什么時間終止資助活動?”他回答:“兩種情況可以停止:一個是我也進入貧困者的行列無力幫助別人,再一個是政府承擔起全部的責任不需要我的參與?!?/p>
公方彬在自己著作的扉頁上留有自勉:做真的探索者、善的實踐者、美的傳播者。這既是他的價值坐標,也是人生追求。
走向哪里,走多遠
“精神品質(zhì)與價值追求決定著走向哪里和走多遠?!惫奖蛘J為,“這一點不管是對單個的人還是對國家民族與政治集團道理相同。以國家民族為例。國家崛起于哪里?崛起于文明!只有立身于人類文明制高點起引領作用才敢言崛起。現(xiàn)在全世界在討論中國崛起,據(jù)說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的話:現(xiàn)在談中國崛起為時尚早,因為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文化,中國尚未創(chuàng)造征服西方世界的文明成果和生活方式。國家存在于三個層次:三流國家出口產(chǎn)品,二流國家出口標準和規(guī)則,一流國家出口文化和價值觀。再以政治集團為例。失去政治信仰的政治集團,表面強大難掩內(nèi)在虛弱。前蘇共近2000萬黨員,一夜之間失去執(zhí)政權力,沒有人為此獻出鮮血和生命。羅馬尼亞6個公民一個黨員,羅共總書記齊奧塞斯庫逃跑之時,無一人伸出援助之手。這些都具有極強的鏡鑒意義。而對于單個人來講,更是這樣。人所有行為都是價值觀念的外化,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念便產(chǎn)生什么樣的行為?!?/p>
他覺得,理論工作者如果沒有相當?shù)木辰绾拓熑我庾R,沒有精力上的超量投入,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因為思想理論領域的處女地基本開墾完畢?!氨M管這樣,我們?nèi)匀灰f,作為崛起之中國,從跟著別人制訂的規(guī)則跳舞到參與規(guī)則制訂,從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有大量新問題產(chǎn)生出來,只要盡心盡力還是有所作為的。比如,解決精神疲軟和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機就是個重大課題,危機何來?不是我們黨不努力,而是理論尚不足以支持改變了的世界和中國?!?/p>
所以,要實現(xiàn)理論上的突破,要求很高。首先是大精力投入,有投入才有產(chǎn)出。公方彬的時間用得就很充分,“且不說節(jié)假日基本投入其中,就是晚上睡覺和走路時都把紙筆放在身邊,一旦產(chǎn)生思想火花就迅速記下來?!?/p>
“我強調(diào)理論工作者要有犧牲精神,是從規(guī)律意義上講的。人在社會中存在于三種狀態(tài):先行者、落伍者、守中道而不逾矩者。先行者要犧牲,落伍者遭淘汰,守中道者最安全。歷史一再證明,先行者特別是思想領域的先行者所以要作犧牲準備,并非意味著社會不寬容,而是因為社會需要平衡,必要情況下采取的就是犧牲走在最前面的人。”
公方彬十分認同中國近代學人陳寅恪的一句話——“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獨立思考和敢于表達思想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也是本分。所以,他努力在實踐中修養(yǎng)和完善自己的品格,以盡本分。
2011年年初我國從利比亞撤僑,各方面反映都很好,他認為不可持續(xù),于是通宵寫出內(nèi)參上報,中央領導作出批示。此后不久發(fā)生日本大地震,他認為這是一個實現(xiàn)對日戰(zhàn)略突破的契機,于是寫出建議報中央,為了影響社會輿論,又把不宜于公開部分刪除,以《跨越歷史羈絆,步入大國境界》為題在《中國青年報》發(fā)表?!拔恼掳l(fā)表前我很清楚,按照目前的社會氛圍,煩惱文章注定是要挨罵的,但基于責任還是決心發(fā)表,實際上也的確挨了不少罵,但正面影響同樣明顯,日本駐華大使館以最高規(guī)格將該文傳回國內(nèi),同時向我國防部提出與我會面,通過中國青年報邀請我訪日。這篇文章還獲得了去年全軍新聞獎?!?/p>
至于政治倫理、政治體制改革等問題的研究,都涉及到能不能突破和敢不敢突破的問題。在《建議十八大關注的10個問題》中,公方彬既提出了“黨員負增長”的建議,也提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應恢復軍隊席位的建議。“我認定,只要是站在國家和民族、黨和軍隊的立場上,那么就應當義無反顧?!?/p>
公方彬始終堅信,只有自己去做才知道靈魂能走多遠。“我想強調(diào)的并不在于有犧牲的勇氣即可,戰(zhàn)場上勇士的偉大壯舉感動我們,實際上像我這樣的曾經(jīng)走上戰(zhàn)場,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的人有著切身體會,敢于犧牲雖然不容易,但到了那么一種環(huán)境中付出犧牲也不是特別艱難的事情,真正給人考驗且難以過關的卻是日常中的誘惑和超越這種誘惑……要堅守高尚,就需要放棄一定的物欲。19世紀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曾說:在所有人獲得自由之前,沒有人真正自由;在所有人都有道德之前,沒有人真正有道德;在所有人都獲得幸福之前,沒有人真正幸福。我們應該擔負起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去創(chuàng)造美好世界,成就美好人生?!?/p>
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