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李士富
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8
隨著天然氣和油田伴生氣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油田伴生氣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1-2]。從伴生氣中分離出的乙烷、丙烷、丁烷、穩(wěn)定輕油等產(chǎn)品,可以應用在國民經(jīng)濟各個領域, 尤其可作為乙烯原料,具有十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目前, 在輕烴回收裝置應用較多的加工工藝有:吸附法、壓縮冷凝法、油吸收法等工藝方法[1]。 若冷凍溫度高于-40 ℃稱為淺冷,冷凍溫度在-40 ~-80 ℃范圍內(nèi)稱為中冷,低于-80 ℃稱為深冷。 淺冷一般用一種冷劑(如氨或丙烷)就可實現(xiàn);中冷和深冷有時需要混合冷劑串聯(lián)制冷或冷劑制冷與膨脹制冷相結合。 一般輕烴回收中常用的方法有中壓淺冷工藝, 該工藝方法丙烷回收率低,滿足不了工藝生產(chǎn)的需要。 目前長慶油田推廣使用一種新型輕烴回收工藝,即冷油吸收工藝,該工藝方法原理是用裝置自產(chǎn)的穩(wěn)定輕烴作為吸收劑, 對脫乙烷塔塔頂氣體進行二次吸收,吸收后丙烷收率達80%以上[3~4]。
油吸收工藝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及壓力條件下,兩種或多種氣體在某種油品吸收劑里面的溶解過程。 由于各種氣體在液體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當氣體和液體接觸時,氣體溶于液體中的濃度逐漸增加直到飽和。 吸收劑有烷烴和芳香烴等,輕烴回收裝置自產(chǎn)的穩(wěn)定輕烴C5和C6亦可作為吸收劑。
輕烴回收裝置中應用冷油吸收的主要目的是回收原油伴生氣中的C3及以上組分的烴類,一般適用于原料氣組成中C3及以上組分含量豐富的情況。
長慶油田采油五廠姬—聯(lián)合站位于陜西省定邊縣境內(nèi)。 該聯(lián)合站不僅回收接轉(zhuǎn)站中的大罐氣,還回收緩沖罐氣和井場套管氣,導致原料氣量不穩(wěn)定,組分變化大。 由于三種氣體中的C3及以上烴組分潛含量不同,氣量波動大,故要求加工工藝靈活,設備操作彈性大。 在設計中,為使原料氣量和組成變化時C3收率也能達到70%以上,經(jīng)研究探討,對姬一聯(lián)合站的輕烴回收采用簡化的中壓空冷+冷油吸收的輕烴回收工藝。 該工藝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以裝置自產(chǎn)冷凍后的穩(wěn)定輕油作為吸收劑,在1.6~2.0 MPa 和8~15 ℃的條件下, 吸收經(jīng)空冷脫出游離液烴氣相中的C3及其以上重烴組分[5-6]。
經(jīng)現(xiàn)場測定,長慶油田姬一聯(lián)合站原油穩(wěn)定來氣和緩沖罐來氣摩爾組分見表1~2。
表1 原油穩(wěn)定來氣摩爾組分表
表2 緩沖罐來氣摩爾組分表
圖1 是姬一聯(lián)合站輕烴回收HYSYS 計算模型。 原油穩(wěn)定來氣(40 ℃,0.33 MPa)和緩沖罐來氣(30 ℃,0.35 MPa)混合后,物流1 進入氣液分離器。 從氣液分離器出來的物流4 進入螺桿壓縮機進行壓縮,壓縮后物流6(72.1 ℃,0.8 MPa)進入冷卻器冷卻,冷卻后物流7(40 ℃,0.79 MPa) 再進入氣液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 分離后物流8(40 ℃,0.79 MPa)二次進入壓縮機壓縮,壓縮后物流10(101 ℃,2.2 MPa)再次進入冷卻器冷卻。 冷卻后物流11(40 ℃,2.19 MPa) 進入板翅式換熱器, 換熱后物流12(34℃,2.18 MPa)進入脫乙烷塔,塔內(nèi)壓力控制在1.7~1.72 MPa,塔底乙烷含量控制在6%,塔底重沸器溫度控制在79.3 ℃。塔底出口物流15(79.3 ℃,1.72 MPa)進入板翅式換熱器,換熱后物流16(83 ℃,1.71 MPa)進入液化氣塔。 液化氣塔壓力控制在1.3~1.32 MPa, 塔板數(shù)設定26 層, 塔底溫度控制在150 ℃。 出來的液化氣物流18(55.4 ℃,1.3 MPa)進入液化氣空冷器進行空冷,最后出來液化氣產(chǎn)品在37.8 ℃時的飽和蒸汽壓為1.31 MPa,達到了合格外輸?shù)囊蟆?/p>
脫乙烷塔頂出來的氣相物流14(3.25 ℃,1.7 MPa)進入板翅式換熱器,換熱后物流25(-25 ℃,1.69 MPa)進入吸收塔底部。 液化氣塔底部出來的冷凍輕油物流20(150℃,1.32MPa)進入液化氣換熱器,換熱后物流21(133.5 ℃,1.31 MPa)進入輕油空冷器進行冷卻。 冷卻輕油物流22(40 ℃,1.29 MPa)分出兩部分,物流配比為4∶1,即用作回收劑回收原料氣中C3組分的輕油摩爾百分數(shù)為80%,外輸?shù)妮p油摩爾百分數(shù)為20%。
作為吸收劑的輕油經(jīng)過輕油換熱器換熱后進一步冷凍,冷凍后物流26(-25 ℃,1.28 MPa)進入吸收塔頂部。 吸收塔壓力控制在1.2~1.25 MPa,塔板數(shù)控制在10層,經(jīng)過充分吸收從脫乙烷塔頂過來的貧氣后,干氣物流27(-6.1 ℃,1.2 MPa)經(jīng)節(jié)流閥節(jié)流,物流28(-12.5 ℃,0.4 MPa) 最后經(jīng)原料氣-貧氣換熱器換熱, 換熱后物流29(34.3 ℃,0.39 MPa)外輸至下游。
吸收塔底部出來攜帶有少量丙烷的輕油物流30(-13.5℃,1.25 MPa)經(jīng)輕油泵增壓至1.9 MPa,打循環(huán)進入脫乙烷塔中, 在塔中輕油所攜帶的氣體分離。 姬—聯(lián)合站輕烴回收裝置見圖2[7~8]。
圖1 姬一聯(lián)合站輕烴回收HYSYS 工藝計算模型圖
圖2 姬一聯(lián)合站輕烴回收現(xiàn)場裝置圖
HYSYS 模擬計算結果見表3~5,其中表3 為外輸干氣摩爾組分表,表4 為液化氣摩爾組分表,表5 為外輸輕油摩爾組分表。
通過表3~5 計算分析得出:外輸干氣CH4和C2H6x 為94.9%,基本達到外輸指標要求。 液化氣收率達到89.3%,而只用中壓淺冷的方式液化氣收率僅為72%, 運用該方法使液化氣收率提高17.3%。 在外輸輕油組分中丙烷含量為0,而丙烷以上組分作為穩(wěn)定輕烴得到充分回收[6-7]。另外用HYSYS 軟件還模擬了系統(tǒng)壓力從1.7 MPa 增加到2.5 MPa 時系統(tǒng)液化氣收率和所需負荷, 計算對比結果見表6[9-10]。
表3 外輸干氣摩爾組分表
表4 液化氣摩爾組分表
表5 外輸輕油摩爾組分表
表7~8 分別為液化氣和穩(wěn)定輕烴的質(zhì)量指標,其中液化石油氣執(zhí)行標準GB 9052.1-1998 《油田液化石油氣》,試驗方法穩(wěn)定輕烴執(zhí)行標準GB 9053-1998《穩(wěn)定輕烴》,試驗方法按照GB/T 8017-87《石油產(chǎn)品蒸汽壓測定法》執(zhí)行。 經(jīng)模擬計算得出:液化氣在37.8 ℃時的飽和蒸汽壓為1.31 MPa, 穩(wěn)定輕烴的飽和蒸汽壓為0.095 MPa,完全符合產(chǎn)品質(zhì)量要求。 長慶油田姬一聯(lián)合站輕烴回收裝置開車投產(chǎn)順利,生產(chǎn)出合格的液化氣和穩(wěn)定輕烴產(chǎn)品。 實際生產(chǎn)液化氣15 t/d,穩(wěn)定輕烴17 t/d[11-12]。
表6 兩種壓力工況下C3 收率和負荷比較
表7 我國油氣田液化石油氣質(zhì)量指標
表8 我國穩(wěn)定輕烴質(zhì)量指標
本文對中壓淺冷技術中的冷油回收技術進行HYSYS 模擬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裝置用自產(chǎn)穩(wěn)定輕烴作吸收劑,對脫乙烷塔頂氣體進行二次吸收,使得丙烷和液化氣收率得到顯著提高。 該工藝及其裝置已成功應用在姬一聯(lián)合站。 通過理論計算與現(xiàn)場實際操作對比發(fā)現(xiàn):該工藝流程應用效果良好,丙烷收率達到了規(guī)范要求的60%~90%的技術指標。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可通過原料氣量的變化調(diào)節(jié)吸收劑循環(huán)量, 通過溫度控制提高C3收率,實現(xiàn)生產(chǎn)操作最優(yōu)化,效益最大化。 研究模擬還發(fā)現(xiàn):隨著吸收劑量增加,液化氣收率增加較快,這是因為在整個系統(tǒng)中冷凍溫度已經(jīng)確定, 溫度在模擬中調(diào)節(jié)范圍有限。 在吸收劑量不變的情況下,吸收壓力的提高對液化氣收率影響并不敏感, 壓力從1.7 MPa 增加到2.5 MPa時, 液化氣收率只提高了2.34%, 雖然冷凍負荷降低了43.6 kW,但重沸器熱負荷增加149.7 kW,加之壓縮機的動力消耗,得不償失。 因此,在冷油回收工藝中一般將吸收壓力控制在1.7 MPa 內(nèi),既可與系統(tǒng)壓力相匹配,又能滿足吸收要求。
[1] 王 健. 輕烴回收工藝的發(fā)展方向及新技術探討[J]. 天然氣與石油,2003,21(2):20-22.Wang Jian.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New Technology of Light Hydrolarbon Recovery Process[J]. Natural Gas and Oil,2003,21(2):20-22.
[2] 蘇 欣,張 琳,池翠薇,等. 油田氣冷凝分離法中壓力和溫度的確定[J]. 天然氣與石油,2008,26(1):12-15.Su Xin, Zhang Lin, Chi Cuiwe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Oil Field Gas Condensation Separation Process[J].Natural Gas and Oil,2008,26(1):12-15.
[3] 王遇冬. 天然氣處理與加工工藝(第二版)[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1.70-75.Wang Yudong. Natural Gas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 Second Edition)[M].Beijing: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2011.70-75.
[4] 徐文淵,蔣長安.天然氣利用手冊[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6.35-40.Xu Wenyuan,Jiang Chang'an.Natural Gas Utilization Manual[M].Beijing: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2006.35-40.
[5] 顧安忠.液化天然氣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50-60.Gu Anzhong.Liquefied Natural Gas(LNG) Technology[M].Beijing: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4.50-60.
[6] 郭揆常.礦場油氣集輸與處理[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9.65-100.Guo Kuichang.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ing in Mine Field [M]. Beijing: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9.65-100.
[7] 博布洛夫斯基C A. 天然氣管道輸送[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85.120-140.Bobbrovesky C A. Natural Gas Pipeline Transportation[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85.120-140.
[8] 王 勇, 王文武, 呼延念超, 等. 油田伴生氣乙烷回收HYSYS 計算模型研究[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1,40(3):236-239.Wang Yong,Wang Wenwu,Huyan Nianchao, et al. Study on HYSYS Computation Model for Oilfield Associated Gas Ethane Recovery [J]. Oil and Natural Gas Chemical Engineering,2011,40(3):236-239.
[9] 王 勇,張玉璽,白劍鋒.LNG 制冷HYSYS 計算模型研究[J]. 天然氣與石油,2012,30(4):30-32.Wang Yong,Zhang Yuxi,Bai Jianfeng. LNG Refrigeration HYSYS Computation Model[J].Natural Gas and Oil,2012,30(4):30-32.
[10] 李武廣,楊勝來,殷丹丹,等.頁巖氣開發(fā)技術與策略綜述[J]. 天然氣與石油,2011,29(1):37-39.Li Wuguang,Yang Shenglai,Yin Dandan,et al. Shale Gas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Review[J]. Natural Gas and Oil,2011,29(1):37-39.
[11] 諸 林. 天然氣加工過程[M]. 北京: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8.240-260.Zhu Lin.Natural Gas Processing[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2008.240-260.
[12] 楊小龍,李戰(zhàn)平,李富生. 長北氣田地面工程技術[J]. 天然氣工業(yè),2007,27(10):110-120.Yang Xiaolong, Li Zhanping, Li Fusheng. Technology of Changbei Gasfield Surface Engieering[J]. Natural Gas Industry,2007,27(1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