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榮偉
201度4人年物2”月評11選日揭,曉中,央今電年視8臺7“歲感,動被中譽國為2“01中3年國核潛艇之父”的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shè)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榜上有名。在默默奮斗了近半個世紀后,黃旭華首次進入公眾視野。他的事跡感動了中國,在中華大地上口口相傳。
1926年3月,黃旭華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少年時期,就讀于聿懷中學(xué)。1938年抗戰(zhàn)時期,黃旭華所在的學(xué)校搬到了揭陽,上課就坐在空曠的草地上,聽到飛機響就趕緊躲起來,等到飛機飛走又繼續(xù)上課。其間,還經(jīng)歷了半年的停課。在家鄉(xiāng)讀完初中,為了進入有名的省立高中,年少的黃旭華步行數(shù)百公里,跋山涉水去了廣東梅縣,后輾轉(zhuǎn)廣西桂林求學(xué)。正是這段艱苦的歲月,讓少年黃旭華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堅定了一顆愛國之心。
因為家鄉(xiāng)在海邊,黃旭華對海有很深的感情。戰(zhàn)亂中,目睹日軍的艦艇炮擊沿海城市,他就暗下決心,要為振興祖國造船事業(yè)作出貢獻。這為日后黃旭華研制核潛艇埋下了伏筆。黃老回憶:“那時日本人入侵,我們被迫離開華南沿海家鄉(xiāng),往內(nèi)陸轉(zhuǎn)移。轟炸機一來,必須躲到掩體中。那時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9年,黃旭華從上海交通大學(xué)造船系畢業(yè)。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準。核潛艇研制馬上進入準備狀態(tài)。那時,中蘇關(guān)系尚處于蜜月期,依靠蘇聯(lián)提供部分技術(shù)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到了1959年,蘇聯(lián)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開始對中國施加壓力。這一年,赫魯曉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lián)幫助中國發(fā)展核潛艇。赫魯曉夫傲慢地說:“核潛艇技術(shù)復(fù)雜,耗錢多,你們搞不了。只要蘇聯(lián)有了,大家建立聯(lián)合艦隊就可以了?!焙蒸敃苑虻陌谅蠲珴蓶|發(fā)出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p>
黃旭華是新中國最早參加核潛艇設(shè)計的29人之一。曾有過仿制蘇式常規(guī)潛艇經(jīng)歷又畢業(yè)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一開始就被選中參研。從此,黃旭華的人生就和核潛艇牢牢地拴在了一起。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yè),黃旭華隱姓埋名工作了30多年。
為了研制中國的核潛艇,新婚不久,黃旭華告別妻子,只身來到風暴經(jīng)常光顧的試驗基地。后來,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涼的小島。在奉命研究核潛艇前,黃旭華是一名文藝活躍分子,五六歲時歌曲簡譜一拿到手就會唱,中學(xué)時他曾毛遂自薦男扮女裝演小姑娘,大學(xué)時他是文藝社團的頭面人物,可自從選擇與核潛艇為伴后,他就把愛不釋手的口琴、揚琴、胡琴、小提琴統(tǒng)統(tǒng)送人了。
可能沒有人會想到,中國核潛艇的研制竟是從一個玩具開始的。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一個玩具店,一個個鐵灰色的玩具正在出售。在去飛機場途中,一個中國外交官停下車子,走進了玩具店,對妻子說:“這玩具不錯,買一個回去給咱們的寶寶玩。”玩具是一艘鐵皮制作的導(dǎo)彈核潛艇模型。這個不經(jīng)意帶回國內(nèi)的兒童玩具,后來成為我國研制核潛艇的第一個模型。
當時,參加研制核潛艇的人員中,只有黃旭華等少數(shù)人搞過幾年蘇式仿制潛艇,核潛艇究竟什么模樣,大家都沒見過,而潛艇和核潛艇卻有著根本的區(qū)別。握在黃旭華等研制人員手中的,除了一些模糊不清、從外國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零碎的報告之外,就是那件從西方玩具店里買來的核潛艇模型。他們把弄來的這個核潛艇玩具模型,拆了裝,裝了又拆。
在這項尖端科學(xué)工程中,黃旭華負責總體設(shè)計。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核潛艇的形狀。黃旭華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為了確定水滴線型的可行性,他和同事們在實驗室里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常規(guī)潛艇大部分時間是在水面航行,大多采用線型設(shè)計,而核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下航行,為了盡量減少水對潛艇的阻力,必須采用水滴型設(shè)計,但這會使核潛艇的操縱性差一些。為了艇上千萬臺設(shè)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lián)絡(luò)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工程十分復(fù)雜。那時,沒有計算機,黃旭華和同事們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shù)據(jù),送走了一個個不眠之夜。
黃旭華所在的這個半島,一年刮兩次風,每次刮半年。島上每人每月可領(lǐng)3兩油,黃旭華和同事曾在半年內(nèi)一點油星也沒見到?;锸骋埠堋熬G色”,當時有一句俏皮話說,早上土豆燒白菜,中午白菜燒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燒。
其間,黃旭華和廣大科技人員一起奮力拼搏,正確地提出了兩型核潛艇主要設(shè)備配套項目和艇的總體方案,成功地處理了艇與核動力、武備、聲吶、導(dǎo)航、通訊以及人工大氣環(huán)境諸系統(tǒng)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196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比美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時間縮短了近兩年,各項性能指標也均超過美國1954年研制的第一艘核潛艇。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將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1981年,我國第一艘導(dǎo)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核潛艇艇體強度、密封性如果稍微有一點問題,外部水壓造成的進水速度、強度就會像子彈一樣具備強大的殺傷力?!笔澜缟显?0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作深潛試驗,下潛還不到200米,潛艇上129人就全部葬身海底。
1988年年初,我國核潛艇進行最后的深潛試驗。這是舉世公認的危險試驗,已經(jīng)62歲的黃旭華親自下潛,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shè)計師親自下水作深潛試驗的第一人。黃旭華回憶,當年有人強調(diào)“任務(wù)光榮”,越講光榮,艇員的思想就越亂,有的人甚至給家里寫了遺書?!坝腥讼峦е俺艘皇住堆镜娘L采》。這首歌很好,但我當時說:‘今天要下潛,不希望大家唱這首歌,而要唱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毕聺摰皆O(shè)計要求深度時,艇上鴉雀無聲……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壓使艇身多處發(fā)出“咔嗒”“咔嗒”的聲響。當核潛艇重新平安上升到水下100米左右的深度時,氣氛一下子變了,艇員們激動得相互擁抱。黃旭華詩興大發(fā),當場賦詩一首:“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p>
正是在這一年,中國政府對外宣布,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第二次核打擊力量的國家。至此,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過程,人民海軍也由此成為一支戰(zhàn)略性軍種。
1958年,黃旭華調(diào)到北京海軍部門,不久后,任核潛艇研究室副總工程師。根據(jù)保密規(guī)定,接到命令后,黃旭華曾寫信簡單告訴老家的母親,自己要到北京工作,但具體干什么,他只字未提。即便在工作的荒涼小島,他也與在單位的妻女聚少離多。
女兒出生后,很少見到父親。有一次,黃旭華從外地回家,女兒說了一句讓他哭笑不得的話:“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黃旭華是客家人,妻子拿這個跟他開玩笑:“你是真正的‘客家人’,你到家里來是做客的?!?/p>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成功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遠在汕尾老家的母親絲毫不知曉這一震驚世界的壯舉是“人間蒸發(fā)了”的兒子領(lǐng)頭創(chuàng)造的。30年中,家里人和黃旭華之間的聯(lián)系,僅僅只是一個海軍的信箱。他不能回家,只能每月從工資里拿出10元、20元錢寄回去。即使是20世紀70年代父親因病去世,黃旭華也未能回家奔喪,父親也一直不知道兒子在干什么工作?!案赣H只曉得我在北京工作,一直到去世,他都不曉得我具體在什么單位,在干什么?!?/p>
陸游有一句詩,“家祭無忘告乃翁”。1995年,黃旭華“消失”30多年后首次公開身份。黃旭華的身份公開后,他把媒體的報道寄給母親,母親看了很激動,特地把黃旭華的兄弟姐妹聚到一塊。母親講的一句話,至今讓黃旭華銘記于心,他說:“我是家里的老三,母親說:‘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諒解?!痹诩壹赖臅r候,在父親的墳前,淚水的閘門一下子打開,黃旭華說:“爸爸,我來看你了,我相信你也像媽媽一樣地諒解我?!?/p>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fā),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1998年,身為中國核潛艇工程總設(shè)計師的黃旭華回到了家鄉(xiāng)。90多歲的老母親此時見到的已是一個年過花甲的兒子。當見到這個30年來“不要家”的“英雄”時,交談中,大家發(fā)現(xiàn)8個兄弟姐妹里就數(shù)他房子最小,工資最低,甚至連當時高中剛畢業(yè)的侄女每月工資也比他多。黃旭華卻淡淡一笑:“你們的事我不眼紅,我還是要走我的獨木橋?!?/p>
談及往事,黃旭華說:“為祖國的核潛艇事業(yè)隱姓埋名,我無怨無悔?!敝型馊耸拷豢谫澴u黃旭華為“中國的李科維爾(世界核潛艇之父)”,他卻一再否認:“中國的核潛艇是一項群體事業(yè)。我不是‘核潛艇之父’,我只是其中一員,我不過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應(yīng)該做的事?!?/p>
“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委員會為黃旭華院士所作的頒獎詞高度凝練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30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p>